齊齊哈爾嫩江鋼橋:日軍侵華鐵證,全國僅存兩座,另一座在哪裡?

2021-02-08 嫩江華宇資訊平臺

上側是新嫩江橋,下側是日據時代的嫩江公路鋼橋。 張濤 攝

嫩江公路鋼橋位於齊齊哈爾市南北市區之間,是連接齊齊哈爾北三區與富拉爾基區、龍江縣、碾子山區及內蒙古等地的重要橋梁,它始建於1933年10月,1935年8月建成通車,距今已有83年歷史。該橋是國內在1930年代建造為數不多的大型金屬橋梁之一,由於此橋地處黑龍江省西北邊陲要塞,通往梅裡斯的嫩江公路大橋建成之前,是千裡嫩江上唯一的一座公路橋梁。多條公路共扼此橋,該橋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時期,解放後,人民政府多次對該橋進行維修加固,它又經歷了新中國大規模建設時期,走進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2005年經北京交通大學檢測,該橋被鑑定為五類危橋,2006年經齊齊哈爾市政府批准,對該橋進行封橋,結束了七十餘年的運營。該橋是日本軍國主義侵華的實物見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嫩江鋼橋1號橋

日本軍國主義侵佔我東北後,為鞏固其在東北統治地位和掠奪更多的我國資源,對抗蘇聯,迫切需要打通東北西部地區和南部地區以及通往東蒙的陸路聯繫,日本關東軍特務部很早就派遣滿洲鐵道株式會社進行間諜活動,編制了修建北滿三大鐵路鋼橋和6萬公裡公路的十年規劃,1933年對嫩江鋼橋進行選址和設計,10月破土動工,1934年初橋梁主體開工建設,嫩江鋼橋施工中間遭遇到我抗日聯軍的一次襲擊,打死了十餘各建橋的日本人,後在關東軍派兵保護下,抓捕數千中國勞工,採取不分寒暑,不分晝夜突擊,冬季組織凍上作業,死傷中國勞工近百人,1935年10月建成通車。

橋梁設計分為1號橋(548.1米),2號橋(354.1米),兩橋總長為902.2米,兩橋間以410米長的路堤連接。


1945年8月8日,蘇聯根據雅爾達協議,發表對日作戰宣言。此前,蘇聯成立了遠東軍事指揮部,做了全面軍事部署。針對日軍獨立第4軍的防禦態勢,蘇聯紅軍西、北兩線的進攻部署是:西線集結一個集團軍以及坦克和炮兵部隊。由達烏裡亞和杜羅依東北地域向滿洲裡、海拉爾方向實施突擊,迅速突破日軍防線並奪取滿洲裡、海拉爾、博克圖等地,進而攻佔齊齊哈爾,以保證方面軍主要突擊集團軍的側翼安全。


北線集結一個集團軍,由海蘭泡(布拉戈維申斯克)康斯坦丁諾夫卡和波亞爾科沃地域實施突擊,將暖琿、孫吳、嫩江等地域的日軍分割圍殲,以保證第36集團軍的側翼安全,進而奪取齊齊哈爾。與東線進攻的主力互相配合、全殲日本關東軍於東北地區。


1945年8月9日凌晨,為了實現戰役企圖,蘇軍第36集團軍出動空軍轟炸了滿洲裡至海拉爾地域日偽軍主要軍事設施後,在西線突然發起進攻,挫敗了當面日軍掩護部隊的抵抗。其右翼攻佔了扎賚諾爾、滿洲裡地域;其左翼強渡額爾古納河,直逼海拉爾。


8月11日以兩個師的兵力與日軍在海拉爾車站、西山和北山展開激戰(守敵6千餘人於18日投降),其餘主力部隊繼續向縱深挺進。


8月12日上午集團軍司令盧廷斯基中將命令各部隊強行通過大興安嶺,以兩個師的兵力迅速佔領各山隘要道。


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但關東軍仍未停止抵抗。至17日,蘇軍攻克了牙克石、伊列克得、博克圖。與此同時,集團軍先遣部隊—快速集群,避開日軍防地,分兩路向齊齊哈爾方向急進。其一路由伊列克得經26號區域抵達博克圖大東溝;另一路由沙力車站經博克圖西溝至大東溝

2號橋

兩部會師後,稍作休整,又繼續進攻。

2號橋

8月16日曉6時許抵達嫩江西岸的梅裡斯屯,並立即對富拉爾基、昂昂溪、齊齊哈爾實施偵察。


8月17日,集團軍主力攻佔了雅魯、扎蘭屯。


8月18日早晨5點36集團軍抵達昂昂溪。當日,完成對齊齊哈爾、昂昂溪、榆樹屯地域日軍的分割包圍。迫使駐榆樹屯的偽軍炮兵團譁變,擊斃日軍顧問和教官後,向蘇聯紅軍投誠。


8月18日上午,快速集群的坦克205旅先遣分隊,以10輛坦克、20輛裝甲運輸車、20輛水陸兩棲汽車強渡嫩江,並掩護主力部隊通過嫩江鋼橋,向齊齊哈爾城內進攻,佔領了日軍飛機場。西線蘇軍僅用兩個小時便完成了對齊齊哈爾市區的合圍。


8月19日上午,蘇聯紅軍進入市區,佔領了市內所有日軍大營,齊齊哈爾光復。


日本軍國主義本來想利用嫩江鋼橋侵略掠奪中國、圖謀進攻蘇聯,卻想不到這座橋成了他們的掘墓工具,這是一切侵略者註定的可恥下場。

日軍守橋炮樓

同時期鋼梁橋,全中國僅現存兩座,另一座是哈爾濱松花江大橋。


嫩江公路鋼橋封橋後,為保證齊齊哈爾交通要道的暢通,在原橋的北側,由齊齊哈爾市政府投資建設了新的嫩江公路大橋。


新的嫩江公路大橋2009年8月破土動工,2011年10月竣工通車。

從老橋看新橋

今天,新老嫩江橋跨江而立,見證著時代的變遷,述說著歷史的故事。

美麗嫩江

老橋,給日本軍國主義記著侵略帳,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它,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永遠把日本軍國主義踩在腳下,讓它永世不得翻身!


相關焦點

  • 天津首次發現抗戰時期「良民證」 日軍侵華添鐵證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市檔案館徵集民間文物  「良民證」首現身日軍侵華添鐵證(圖)  鄭東紅 通訊員 顧永林 文字編輯 王月焜 攝影 鄭東紅 通訊員 顧永林我在三條石小閘口大街的一家木行(賣木材的)學徒,經常過河(海河)辦事,當時日偽軍在金鋼橋、金湯橋、萬國橋(今解放橋)、大紅橋等處都設卡。」老人記得,當時遠遠就能看見有四五個全副武裝的日本兵,都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槍都是三八大蓋,還有偽警拿著警棍。
  • 再看最後一眼,齊齊哈爾這些這些歷史遺蹟被拆除
    圖片來源網絡據資料記載:富拉爾基嫩江鐵路大橋,最早由沙俄建造,1898年開始備料動工,1902年3月竣工,全長686.6米,共13孔。1903年中東鐵路全線正式通車運營。1904年4月,六名化裝成中國人的日本特工潛入中東鐵路西線,企圖炸毀富拉爾基附近的嫩江鐵路大橋。
  • 日照市抗戰紀念館所存的十幾張中國地圖,為日軍侵華史提供了鐵證
    日照市抗戰紀念館存有十幾幅日軍侵華前及侵華後的中國地圖,從中可以看出,日本覬覦我國富饒的資源,憑藉手中盜、搶、測的中國各地地形圖,為發動侵華戰爭作準備。日照市抗戰紀念館所存地圖,為日軍侵華史提供了鐵證。
  • 一把侵華日軍指揮刀值多少錢?700萬沒人賣,買家多是日本人
    日軍中什麼級別的士兵有資格佩戴軍刀?很多人可能以為只有日軍指揮官才能佩戴指揮刀,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抗日戰爭時期,侵華日軍陸軍中班長、軍曹以上的級別的都有佩刀,這種制式佩刀由兵工廠批量製造,統稱為95式士官刀,中國軍隊繳獲最多的就是這種。
  • 歷史|協和語的前世今生——日本侵華的鐵證
    在抗日神劇中,日軍常會說諸如「你的,帶路的」的話,整體看來,這些話可能是抗日神劇裡面最貼近史實的內容了。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種說話方式極其怪異,但實際上,這種被稱為「協和語」的混合語,曾在東北日據時期(即偽滿洲國政權)被大規模的使用。
  • 直擊侵華日軍的私人相冊:張張罄竹難書,圖9日軍排隊進入慰安所
    【審問無辜老百姓】大家都知道,抗戰14年日軍在中國犯下了無數罄竹難書的暴行,無數無辜中國人慘遭殺害。長久以來,我們對日軍暴行主要來自文字記載,而本組照片來自侵華日軍私人相冊,再現了當年日軍的暴行,每一張都罄竹難書。
  • 瀋陽夜市裡面藏著日本侵華鐵證,大型肉類加工廠歷史超過八十年
    提起買菜這件事,大家可能都去家門口的生鮮超市,超市食材的源頭是哪裡?飯店的食材哪裡來,大家一定知道是來自農貿批發市場,今天給大家看看瀋陽市內五區最大的農貿批發市場,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三十年代。瀋陽屬於東北三省地理位置的中心城市,輻射範圍超過任何一個城市,當之無愧的東北核心。
  • 吳建宏: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受降紀念館將公布更多日軍侵華罪證
    吳建宏: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受降紀念館將公布更多日軍侵華罪證  【解說】位於湖南芷江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5月6日首次對外公布了一段二戰時期蘇聯援華空軍在華作戰視頻。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館長吳建宏透露,經過數年的努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目前已經搜集到了更多二戰時期日軍侵華罪證的原始畫面,並將一一公布。
  • 侵華日軍軍機庫 抗日奇蹟海珠橋
    抗日戰爭時期,廣州被日軍轟炸的嚴重程度僅次於重慶,日軍的轟炸機藏於多座臨時修建的飛機庫中。2004年廣州開展第四次文物普查的時候,曾發現了當中的5座。這些飛機庫記錄了當年侵華日軍的罪行。今天的《致敬!偉大的勝利》系列報導,我們從這一段歷史講起。
  • 齊齊哈爾建城史一席談
    黑龍江現有金代古城三百多座,齊齊哈爾有金代古城三十多座。嫩江西岸雅爾塞的哈拉古城為金代的龐葛城,是金代烏古迪烈統軍司的駐地,掌控嫩江以西,至金長城的廣大地帶。以齊齊哈爾為中心的嫩江流域,歷來是軍事要地,有四百多華裡的金長城和連綿的城堡。嫩江是一條古老的江,一萬年來自東向西改變河道達二十華裡,現在以每年二十公分的速度繼續向西。
  • 清代黑龍江火器營和齊齊哈爾炮臺屯
    記奉天府有紅衣炮數座,若速遣官得之,十炮即可濟用』。又言:『令副都統溫岱等潛進紅衣炮於城北攻之,護軍參領博裡秋等於兩翼放神威將軍炮夾攻之』。又言:『率護軍參領馬世基以龍炮擊之』。然則今日庫貯炮,具皆平定羅剎故物也。」是時指出,火炮在雅克薩對俄自衛反擊戰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後來庫貯的大量火炮,都參加過雅克薩對俄自衛反擊戰,是歷史的見證。
  • 老照片:90年代的齊齊哈爾,東北大地上最美麗的鶴城
    齊齊哈爾,別稱鶴城、卜奎,位於東北松嫩平原,黑龍江省西部。「齊齊哈爾」源自達斡爾語,是「邊疆」或「天然牧場」之意。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是90年代的齊齊哈爾,跟隨這些老照片,一起去重溫昔日的鶴城生活。圖為90年代的齊齊哈爾客運西站。這座客運站位於新開路市場正對面,現在已經沒有了。
  • 齊齊哈爾,究竟有什麼魔力?
    攝影:孫建新究竟有什麼魔力齊齊哈爾1厚重的歷史底蘊早在一萬年前就已有先民生息繁衍在這裡他們沿嫩江而居以漁獵為生來源:圖蟲·創意康熙二十二年為了抵禦沙俄入侵黑龍江將軍接管齊齊哈爾並在此築城 設置驛站然後以此為起點通往吉林烏拉 呼倫貝爾 洮南等城市再加上嫩江水運之便齊齊哈爾「交通要塞」的地位
  • 佛光寺祖師塔,全國僅存的北魏時期的兩座古塔之一
    祖師塔建於北魏時期,是唐代會昌五年滅法,佛光寺被毀時留下的唯一建築物,是全國僅存的北魏時期的兩座古塔之一,非常地珍貴。祖師塔為等邊六角形磚塔,外觀二層,上下層均單簷。塔下層有六角形心室,面西開一素火焰形券門,餘五面素牆。
  • 2000多件侵華日軍物品首展 揭露日軍侵略罪行
    郝東 攝中新網雞西8月14日電(王妮娜)14日,侵華日軍虎頭要塞博物館森之源分館在黑龍江省雞西市虎林開展,展出2000多件侵華日軍物品,這些物品是首次展出,揭露了日軍曾在我國犯下的侵略罪行。在侵華日軍虎頭要塞森之源分館內,展示著包括炮彈、機槍梭子、手雷、武士刀、日本肩章徽章及望遠鏡等物品,這些都是侵華日軍遺留的物品,記錄著不容篡改的侵華歷史。
  • 日本侵華史料:老明信片上的日軍攻陷太原城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七屆理事會會長   楊利民——————————————日本侵華史料:老明信片上的日軍攻陷太原城2020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揭開了全國抗日戰爭的序幕。1937年9月,侵華日軍沿同蒲線和正太線兩路合擊太原。1937年11月8日,中國軍隊在奮力抵抗、付出沉重代價後,太原城最終失守。勿忘國恥,振興中華。自2000年始,太原市政府將每年的11月8日———太原淪陷日定為防空警報試鳴日。
  • 又一個「南京大屠殺」:侵華日軍在中國南方的細菌戰
    中國南方是抗戰時期侵華日軍實施細菌戰的「重災區」。1939年日軍731部隊在諾門罕實施細菌戰後,於1940年、1941年、1942年在中國浙江衢州和寧波、湖南常德、浙贛地區連續三次實施大規模細菌戰,造成至少超過3萬中國和平居民死亡。1942年是日軍實施細菌戰最猖狂的一年,除浙贛地區以外,日軍還在雲南、廣東等地實施細菌戰。
  • 冰球,一座城市的記憶,冰球之都:齊齊哈爾
    流經全域的母親河——嫩江,滋養著530萬人民、灌溉著3500萬畝沃野良田。齊齊哈爾因盛產的大宗和特色農產品備受全國青睞;因天藍水闊的優良自然環境成為全國宜居城市而享譽國內外;美酒飄香,烤肉香萬裡的特色成為旅遊熱點城。
  • 內蒙古有座神秘工事,綿延3裡地,日軍建造兩年多,最高級別保護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同興鎮的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呈綿延1.5公裡的環狀分布帶,目前保存完好,2019年10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始建於1941年,坐落於同興鎮義成永村四立本組,由侵華日軍關東軍476部隊建造,1943年末竣工。為保守秘密,近50名勞工被日軍殺害。1945年8月,侵華日軍投降後,駐紮此地的日軍憑藉堅固的工事負隅頑抗,後被蘇聯紅軍殲滅。
  • 歷史文化名城齊齊哈爾!名不虛傳!(第二季)
    卜奎清真寺始建於1684年,卜奎是齊齊哈爾的舊稱,歷史上有「先有清真寺,後有卜奎城」之說,可見卜奎清真寺在齊齊哈爾歷史上佔有的地位是多麼的重要。卜奎清真寺位於建華區禮貌胡同裡,坐落在繁華商業區卜奎大街的一條深巷裡,是一座富有清代民族特點的磚木建築,而且建築結構獨特,木質妙建材既有北方的建築特色,青磚灰瓦又帶有江南的風格,整體精美的磚雕、木雕在全國古建築中也是少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