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有座神秘工事,綿延3裡地,日軍建造兩年多,最高級別保護

2020-12-22 檔案地理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同興鎮的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呈綿延1.5公裡的環狀分布帶,目前保存完好,2019年10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克什克騰旗,蒙語譯為「親兵衛隊」,位於內蒙古東部、赤峰市西北部,地處內蒙古高原與大興安嶺南端山地和燕山餘脈七老圖山的交匯地帶。

這裡的達裡諾爾又稱魚兒泊,曾經是匈奴的左地和東胡族行使拜天祭山的「足帶林」之地。遼、金、元三朝皇帝亦經常行獵於此,並修建有行宮之所。

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始建於1941年,坐落於同興鎮義成永村四立本組,由侵華日軍關東軍476部隊建造,1943年末竣工。為保守秘密,近50名勞工被日軍殺害。

1945年8月,侵華日軍投降後,駐紮此地的日軍憑藉堅固的工事負隅頑抗,後被蘇聯紅軍殲滅。

該工事由15座碉堡、2座掩體、2座堅井工事、1座洞庫、1座房址和1條反坦克錐分布線組成。

近年來,當地政府在此建立展覽室,利用文字、圖片、模擬實物等形式,揭露日軍侵華罪惡行徑,目前已經成為當地的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尋找二戰最後戰場 專題報導之四 第一座日軍工事隱藏的秘密
    不過有句話叫因禍得福,也正因為道路的損壞,使我們走了不久就在道路的旁邊發現了一處日軍工事的遺蹟。這座日軍工事的遺骸隱藏在綠蔭叢中,原來的形狀可能是四方形的,依然可以看到筆直的水泥牆壁。但是由於上半部已經蕩然無存,所以我們無從猜測他過去使用的時候是做什麼用的。
  • 1940年關家堖戰鬥後,八路軍是如何看待日軍防禦工事的?
    關家堖之戰,八路軍在部隊殘破的情況下還能在一天多時間內重創日軍,並擊斃日軍指揮官已經實屬不易。前輩們的鮮血滴滴都透著艱辛二字,而不是用來讓一些人抹黑和貶低用的。他在山頂這塊小平地上,仿八卦陣挖了圓形核心工事,用三道交通壕環繞指揮所,交通壕較深,能互相通行,壕內挖有許多貓耳洞,每個洞容三、五人不等,大的掩體和交通溝都有門板覆蓋。從核心陣地向四面挖有交通壕直達地崖上,地邊挖有掩體,敵人白天縮在核心陣地裡監視地邊,我一爬上地邊他就瞄準射擊,把我們打下來。
  • 日軍被堵工事中逃生無門,戰後慘狀無法直視
    這次轟炸來得更是兇猛,美軍先後投下累計超過4000噸炸彈,日軍艦隊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大轟炸裡損失嚴重,喪失了大半戰鬥力;而島上日軍工事也盡數被毀。用美軍的話說,被轟炸完的硫磺島上,連一處可以立足的完整土地都沒有了。在這種情況下,美軍展開了自信滿滿的奪島攻勢。然而,在最初的戰鬥中,輕敵的美軍就遭遇了異常強烈的抵抗。島上的日軍神出鬼沒,時不時地對落單的美軍士兵和部隊展開襲擊。
  • 嶽陽縣發現抗戰時期日軍修築工事工具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李婷 通訊員 李嶽波)3月30日,新牆河抗戰研究學會、新牆河抗戰史實陳列館在收集抗戰史實時,在榮家灣鎮大衝村徵集到一把抗戰時期日軍修築工事的手鋸,
  • 日軍當年太矮了?山中有多處?
    沒有你們,我也找不到這個歷史戰爭遺蹟,日軍軍事地道。牡丹江樺林也是當年日軍重鎮,為了侵佔東三省。到處建設軍事要塞堡壘洞穴。這回我們去的地方,就是日軍當年為了建造東方馬奇諾防線,山中某處的老軍事地道。甚至挖通了整座山作為要塞,被稱為東方馬奇諾,為了修築這條防線,日軍共新建公路7000多公裡,改建公路5800多公裡。地下工事設施齊全,有彈藥庫、發電室、醫療所、指揮室、無線電室、炊事間、兵舍、監視所、衛生間、浴室和化學研究所等。
  • 血戰硫磺島,美軍傷亡人數為何會比日軍多6000餘人
    如果從純軍事學的角度看,日軍防禦硫磺島的最高指揮官慄林忠道的守島戰術確實可圈可點。 為了躲避美軍海空火力和艦炮的攻擊,日軍在折缽山山體之下修築了坑道交通壕相連的環形地下防禦工事。 經過慄林忠道和日軍官兵的不斷努力,一個非常強大的地下防禦工事在硫磺島的誕生了。日軍修築的工事由火山灰和混凝土加固而成,實現了天然溶洞與混凝土掩體的有機結合,每個工事可躲藏300到400名日軍。就連炮兵陣地也被建設成了半地下式的炮兵陣地。
  • 兩個美械軍圍攻日軍1000餘人,為何打了3個月才最終拿下?
    其具體兵力有113聯隊本部53人、聯隊炮中隊75人、速射炮中隊46人、通信中隊39人、步兵第1大隊199人、步兵第2大隊319人、步兵第3大隊21人,共計752人,其中約300
  • 二戰歐洲防禦工事與亞洲防禦工事的區別影響二戰進程的要塞計劃
    說到二戰時期的防禦工事,亞洲戰場和歐洲戰場其修建的方式作用都有極大差別,而防禦工事作為戰爭時期士兵在戰場上打防禦戰役和突發戰役的一道天然屏障,往往是軍團在重大遭遇戰役中保留有生力量有利打擊敵軍一個非常關鍵的手段,一道的堅固的防禦工事或者一個隱秘而又堅固的機槍堡壘火力點基本上往往就可以左右一場突發戰役的成敗和得失
  • 土耳其的神秘鬼城,一座在教堂堆裡建造的城市?還被列為世界遺產
    今天就給大家帶來土耳其一個神秘的鬼城——阿尼,一座在教堂中建造的城市,還是中國絲綢之路重要的地點之一哦!阿尼是土耳其的亞美尼亞中世紀城市,位於阿庫裡安河河畔。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在此形成了,並於2016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認可,加入了其他世界文化遺產的行列。阿尼這個古老的村莊位於土耳其和亞美尼亞之間的天然峽谷附近,因為多年廢棄,被當地人稱之為"鬼城"。
  • 如何對付躲在坑道裡負隅頑抗的日軍?火焰噴射器就是日軍的剋星
    如果提起火焰噴射器,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尤其是玩過《使命召喚5》的朋友,在太平洋島嶼的關卡中,很多人應該都是使用M-2火焰噴射器燒烤日軍的。畢竟火焰噴射器在戰鬥裡能夠非常容易的將衝到面前的敵人變成冒著火的烤肉,並且輕鬆的清除那些躲在地堡和坑道裡的日軍。那麼在現實裡,美軍的火焰噴射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裡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 齊齊哈爾嫩江鋼橋:日軍侵華鐵證,全國僅存兩座,另一座在哪裡?
    張濤 攝嫩江公路鋼橋位於齊齊哈爾市南北市區之間,是連接齊齊哈爾北三區與富拉爾基區、龍江縣、碾子山區及內蒙古等地的重要橋梁,它始建於1933年10月,1935年8月建成通車,距今已有83年歷史。該橋是國內在1930年代建造為數不多的大型金屬橋梁之一,由於此橋地處黑龍江省西北邊陲要塞,通往梅裡斯的嫩江公路大橋建成之前,是千裡嫩江上唯一的一座公路橋梁。
  • 在抗日戰爭中有什麼好方法可以摧毀日軍的碉堡
    炮樓應該是碉堡的一種,但是通常我們會將碉堡想像成比較低矮的隱蔽防禦建築工事,而炮樓是相對高一點,能夠檢測遠方的防禦建築工事,就其實質來說,應該都屬於碉堡範疇的。
  • 被中國審判的日軍戰犯,級別最高的不是谷壽夫,而是這個人
    二戰結束以後,作為戰勝國的一方,日本在無條件投降以後,有關對戰犯的審理工作,從第二年開始,前後一直持續了很多年,當然中方在提交的戰犯名單中,也充分體現了人道主義的原則,在經過廣泛的商談以外,我國前後兩批提交的日軍甲級戰犯只有33名,這些人中除了日本首相近衛文自殺以外,大部分都緝拿歸案。
  • 南方有座著名界山,是相鄰兩省各自最高的山,其實北方也有一座
    福建省最高的山是哪座山?回答:海拔2158米的武夷山。江西省最高的山是哪座山?回答:海拔2158米的武夷山。你沒看錯,武夷山不但是福建和江西兩省的界山,還是這兩個省各自最高的山。武夷山脈是縱貫於福建和江西之間的一座山脈,「北引皖浙,南附五嶺」,綿延五百多公裡,地理學上屬於新華夏地質構造單元中南嶺山系的東北延伸支脈,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勢,主峰黃崗山位於福建武夷山市與江西鉛山縣之間,海拔2158米,號稱「華東第一峰」和「江西屋脊」。武夷山脈存在多段造型瑰麗的丹霞峰林地貌景觀,因而也是中國最有觀賞價值的山脈之一。
  • 為保護內蒙古,軍統女特工扛住酷刑老虎凳,出獄後落下終身殘疾
    軍統在確定了親王的想法之後,便把藏有軍統特務的察哈爾站告訴了親王。可是沒過多久察哈爾站的情報被日軍破獲,隱藏在內蒙古的大多數內線和通訊員都悉數被捕。 當時察哈爾站的站長是張扶之,因為養尊處優的原因,張扶之從小就沒受過什麼太大的罪。
  • 松山戰役為何打得如此艱難,戰後查看日軍防禦工事後讓人直冒冷汗
    1943年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日軍預見到松山作為支撐滇西和緬北防禦體系重要支撐點的作用愈發重要,遂擬將松山建設為永久性防禦要塞。緬甸方面軍15軍令第56師團派出一個工兵聯隊,並從中國滇西、緬甸、印度等地強徵民夫1670餘名,晝夜施工。日軍為了完全保密,工事完成後於1944年2月21日至25日,日軍將抓來的民夫以打防疫針為名,全部秘密注射毒藥處死,並焚屍掩埋,戰後在大埡口曾發現過「千人坑」。
  • 日軍在中國戰場上,唯一的一次全軍覆沒
    1942年5月,滇緬戰局不利,遠徵軍倉促撤退,為了阻攔日軍精銳的「龍師團」地56師團的追擊,遠徵軍炸斷了惠通橋。 滇緬戰場,成了中國軍隊的恥辱,兩年以來,中國軍隊莫不摩拳擦掌等著橫渡怒江,一雪恥辱。
  • 東寧要塞:被日軍稱為東方馬其諾防線,可實際情況令人意想不到?
    原來,劉丹華之所以被捕,是因為我抗聯第3路軍第9支隊在埠西與日軍遭遇,雙方展開一番激烈交戰後,終因寡不敵眾,9支隊30多名將士犧牲,剩下的支隊政委郭鐵堅等3人被俘。隨後,日軍在審訊郭政委的過程中,在其口袋裡發現了一份用拼音字母寫的名單。
  • 光緒年間的採硝人進入神秘洞穴數十裡無功而返,暗河綿延幾十公裡
    光緒年間有一群採硝人,帶著秉燭火把進入到了一處神秘洞穴,深入數十裡後不見洞低,越走越昏暗,一行十幾人由於害怕便中途返回,從此洞中的情況恐怕也只有古代採硝客才了解少許,一直以來這座洞穴都有不同的傳說,直到今天還吸引眾多遊客前往探尋,這就是湖北利川的「騰龍洞」。
  • 隆美爾的諾曼第防線,只有二百座工事,卻令盟軍傷亡10000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諾曼第登陸戰中,盟軍官兵傷亡了多達10000人,而他們的敵人是尚未完成的德軍諾曼第防線和駐守在防線上的德軍。德軍是如何經營這條令盟軍付出慘重代價的半成品防線的呢?這其中又有哪些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