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起火焰噴射器,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尤其是玩過《使命召喚5》的朋友,在太平洋島嶼的關卡中,很多人應該都是使用M-2火焰噴射器燒烤日軍的。畢竟火焰噴射器在戰鬥裡能夠非常容易的將衝到面前的敵人變成冒著火的烤肉,並且輕鬆的清除那些躲在地堡和坑道裡的日軍。那麼在現實裡,美軍的火焰噴射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裡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一、火焰噴射器的歷史
人類使用火焰噴射器的歷史比較悠久,在東西方古代都有使用。歐洲古代有希臘火,中國古代也有猛火油櫃,本質上都是將油料噴射並點燃的東西,放在古代絕對是大規模殺傷武器。不過到了拿破崙時期,這些東西就統統失去了用武之地,畢竟大炮的威力可比火焰噴射器大多了。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戰爭模式的改變導致了火焰噴射器再度迎來了春天,這是因為敵我雙方均開始挖掘塹壕,構築掩體,攻擊這些築壘地域變得十分困難。
而俄國則是最早拿出現代火焰噴射器的國家,1898年俄國工程師基格爾設計了一種單兵火焰噴射器,可以讓士兵在戰鬥中輕鬆清理塹壕。奈何此時俄國軍方對於先進武器的認識落後,沉迷於修築要塞和玩新穎的重機槍,至於火焰噴射器自然就被他們嗤之以鼻。於是俄國軍方就以"設計上不切實際","誰相信這玩意誰就是大傻瓜"的理由,把基辛格和他的火焰噴射器圖紙踢出了大門。
然而俄國人萬萬沒想到,雖然他們看不起火焰噴射器,可是隔壁可怕的德國人卻非常喜歡這種東西。德國人菲勒德在1901年也開發了火焰噴射器,這原本是個較為笨重的東西,目的也不是為了上戰場作戰,更近似於一種玩具。但是德國陸軍卻注意到了這東西的潛力,所以就對菲勒德進行贊助,要求其繼續改造火焰噴射器。最後得到的成果,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裡,德國陸軍所使用的M.16火焰噴射器。
這種被稱之為M.16火焰噴射器是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裡使用的殺手鐧,在沒有MP18衝鋒鎗之前全靠這個清掃塹壕了。M.16火焰噴射器首次實戰是在凡爾登戰役中,當時法軍和德軍對峙於凡爾登地區,繁瑣無味的塹壕戰讓雙方只能大眼瞪小眼。然而M.16火焰噴射器的出現卻打破了這種對峙,德軍士兵手持火焰噴射器釋放出了火焰,將塹壕裡的法國士兵都變成了法國烤肉。這一結果震驚了英法兩國,也開始著手研發自己的火焰噴射器,其結果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主流軍事強國都開始研發火焰噴射器了。
二、美國的火焰噴射器
美國是火焰噴射器的另一個研發者,儘管他們曾認為火焰噴射器是不人道的武器,並宣稱要槍斃抓到的每一個使用火焰噴射器的德國士兵,但最後美國人還是果斷真香了(就和德國人宣稱霰彈槍不人道一樣,只不過德國人是真的不配備)。當然了,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過早結束,再加上大蕭條的影響,所以美國陸軍長期就沒有研究火焰噴射器。直到德國在西班牙內戰和法國戰役使用了火焰噴射器,美國人才重新開始研製火焰噴射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美國人完成了他們的M1火焰噴射器,這種火焰噴射器是由兩個獨立的油料罐組成,在兩個燃料箱之間還有一個氫氣罐作為推動劑。通過高壓氣閥推動氫氣,油料就會被氫氣帶動噴射而出,同時電池會驅動噴口上的點火線圈,讓其將燃料點燃成一道可怕的火舌。這道火舌的射程達到20米,基本上可以點燃射線上的所有東西。從某個角度而言,這是美國第一代火焰噴射器了,解決了美國沒有火焰噴射器的尷尬問題。
不過M1火焰噴射器並非沒有問題,首先來說它的重量過於沉重,不利於士兵進行操作。而且它的生產工藝還有很多問題,這導致了在戰鬥中它可能故障頻發——比如說它的點火線圈是電池進行供電,在戰鬥裡可能會突然出現電池失效,或是突然脫落的問題。而且氫氣罐會出現鏽蝕的問題,這就容易造成氫氣罐的壓力喪失,無法將燃料順利噴出。一句話,這種火焰噴射器的效果並不好,在戰場上必須用心去保養才能使用,往往它帶來的麻煩,比敵人帶來的還多。
改進過的M1A1型火焰噴射器也沒好哪去,雖然說它的射程大大增加,並且使用了哈佛大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凝固汽油,這是一種利用乾燥粉末和汽油混合的產物,對於目標的威脅極大。但問題在於M1A1型火焰噴射器還是使用了氫氣作為推動氣體,氫氣易燃易爆,稍微中彈就容易引發爆炸。而且點火線圈的問題一樣也沒有任何改善,還是在戰場上日常掉鏈子。考慮到太平洋的島嶼上遍布日軍的要塞,美軍需要推出一款更好的火焰噴射器了。
三、M2火焰噴射器
美軍最後的解決方案就是M2火焰噴射器,在1943年6月,美國化學戰部門根據E-3實驗型火焰噴射器進行改良,製造出了新一代的M2火焰噴射器。如果從外表來看的話,M2火焰噴射器和它的兩位前輩M1火焰噴射器與M1A1火焰噴射器毫無區別,都是兩個燃料罐和一個氣罐的組合。不過它使用的燃料罐可比過去安全得多,因為它的氣罐已經不是危險的氫氣,而是換成了更加安全的氮氣了。
之所以要更換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那些可惡的日本人已經知道了M1火焰噴射器和M1A1火焰噴射器的氫氣罐易燃易爆的弱點,所以他們往往會優先打擊使用火焰噴射器的士兵,力求將這些士兵變成一團爆炸的火球。但現在使用氮氣做推動劑就不一樣了,氮氣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安全的氣體,就算你用大火去燒也不一定能點燃氮氣。至於燃料罐就更安全了,它得到了氣閥和沙漏狀結構的保護,並不是那麼容易被點燃的。
這樣的結果就是戰場的日軍倒了黴,M2火焰噴射器首次實戰是在關島戰役,當時日軍拼死據守島嶼,欲和美軍一起玉碎在島嶼上,並且準備了較多的坑道和工事。但是美軍也是準備充分,不僅準備了大量的地空火力進行壓制,而且還準備了許多M2火焰噴射器,準備將日軍統統燒死在他們自己的坑道裡,以免這些日本人突然衝出來和美軍士兵一起同歸於盡。這也是美軍在塔拉瓦戰役得出的經驗,多多準備火焰噴射器肅清日軍工事。
在實戰裡日軍往往會在坑道裡躲藏,通過預設工事阻擊美軍的行動。就算美軍用手雷和衝鋒鎗粉碎日軍的抵抗,日軍往往也會通過坑道轉移,事後再從坑道裡鑽回來繼續阻擊後續的美軍。而美軍的火焰噴射器這時候就派上了用場,M2火焰噴射器噴出的50米長的火焰會直接衝進坑道裡,將裡面的日軍士兵變成哀嚎的火人。如果加上凝固汽油帶來的粘黏性和高熱火焰,即便日軍僥倖沒有被燒死,坑道也已經無法使用了,因為作為坑道支撐點的木料已經徹底被燒沒了。
結語
事實上,火焰噴射器在太平洋戰場的使用非常廣泛,美軍士兵也不僅僅是用它來焚燒坑道和工事裡的日軍,當日軍開始進行萬歲衝鋒的時候,美軍士兵也會用火焰噴射器對準日軍進行噴射,用火焰將衝鋒的日軍統統變成日本烤肉。通常來說效果非凡,由於日軍一般是密集衝鋒,往往美軍用火焰噴射器噴一下,就能燒到二三十個日本兵。基本上靠著火焰噴射器的威力,美軍根本不用擔心日軍來和他們拼刺刀,因為日軍都已經成了燃燒的火炬了。
參考文獻:《Flame on! U.S. Incendiary Weapons, 1918-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