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火焰噴射器的始作俑者,二戰時德軍還有使用嗎?

2020-12-22 老周新視野

李三萬

摘要:火焰噴射器是德國在1901年發明的,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是否還在使用?在戰場效果如何?

1980年代,有部經典的法國二戰電影《老槍》,片中德軍士兵就是用火焰噴射器將女主,曾經飾演過希茜公主的奧地利著名女星羅密·施奈德,活活燒死。一個香豔玉軀瞬間就在烈焰中化為一具焦黑的骷髏,成為了我童年最恐怖的電影場面。

火焰噴射器是一種依靠加壓燃油燃燒,噴射出火焰用於進攻的武器裝備。在二戰時期、火焰噴射器是參戰國的主要作戰武器之一,在各戰場上都有廣泛使用。

火焰噴射器是人類戰爭中武器發展到「熱火兵器」時代一種極為「變態」武器,在二戰時期得到發揚光大、迄今為止仍然是各國軍隊重要的進攻性武器裝備。

火焰噴射器俗稱噴火器,1901年由德國人費德勒發明,德軍馬上就對火焰噴射器進行評估、測試後加以完善,然後開始批量生產。德軍在1911年組建了第一個以火焰噴射器為主要裝備的特別團,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將噴火器用於實戰,在1915年2月的凡爾登戰役中,法軍第一次嘗到了這種混合著汽油、硫磺和橡膠氣味的火攻武器,並心有餘悸地稱為「地獄之火」。

如果問起二戰德軍有沒有使用火焰噴射器,答案當然很明確——用!而且德國兵超愛火焰噴射器!想知道防凍液還沒發明的年代,尤其是像蘇聯這樣地處嚴寒地帶的國家的坦克,為什麼不像美國一樣用汽油發動機,而非要選擇了更不耐凍的柴油發動機嗎?大雪天他們在打仗前寧可先燒堆火把坦克烤熱乎了,然後再上前線。嗯,其實我也不知道原因,只知道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投入了六、七萬具火焰噴射器,在和蘇軍交手的那些坦克大戰裡,似乎也沒有太大的效果,可是1944年諾曼第登陸的D日之後,又多出了西線這條戰線,德軍那些拼湊出來的部隊也在西線大量使用了火焰噴射器,將美軍的M4「謝爾曼」小饅頭坦克燒得被稱為「一點就著」的朗森打火機。

說起火焰噴射器,大家都認為是德國人費德勒發明的,不錯,費德勒確實是火焰噴射器的技術發明人,但請不要忘了他是應萊比錫消防主管雷德曼的要求和協助,才折騰出火焰噴射器的,所以記錄的發明人是他們兩個,而且火焰噴射器這東西的概念,還真是雷德曼提出的,只是他原本是要為消防隊打造一種在消防演習時方便好用的點(縱)火器材。德國向來是崇尚軍事的軍國主義國家,這東西一出來,就被德國軍方發現了其蘊含的軍用價值,當然軍方也覺得專業的事要讓專業的人幹,所以抽調了四十八位消防員,組成世界上第一支現代意義的噴火兵部隊。

其後,噴火兵一直隸屬於德軍戰鬥工兵部隊。二戰中德國以及別的國家也都大量使用火焰噴射器,種類有單兵背負的火焰噴射器,還有車載式和裝在坦克上的火焰噴射器。在戰場上火焰噴射器主要用來對付破敵方堅固工事,但是真要說戰績,怎麼說呢?火焰噴射器畢竟不是大規模縱火武器,真正需要到噴火車或噴火坦克的地方不多,反而是單兵背負的罐式火焰噴射器更機動靈活,可是在世界大戰這種規模宏大的戰場上,單兵火焰噴射器除了造成的後果殘酷外,真正意義上的戰果也並不比別的單兵裝備強到哪裡去。

我們今天看到的噴射起來狂暴猛烈的火焰噴射器,是美國哈佛大學在1942年研發出凝膠汽油後的產物,而二戰時期的德國火焰噴射器,噴射距離理論上也才只有三十米,實戰中多是在二十米左右噴射。而在現代戰場上,二、三十米的距離,已經是近戰甚至是白刃戰的距離,士兵需要背著二十多公斤的燃料罐,衝到機槍堡壘只有二十米的距離,我是覺得衝到這個距離,其實有沒有噴火兵,這個堡壘都差不多要完蛋了。這個時候堡壘被噴的一頭一臉的汽油燒起來固然很慘,可是那些沒到這距離,就被機槍擊中的噴火兵又是什麼下場?

我很奇怪怎麼那麼多人熱衷於證明噴火罐被子彈擊中後會不會爆炸,我承認你把一鋼瓶汽油掛在某個地方,即使開槍把它打漏也未必爆燃起火,可是戰場是什麼地方?壓力鋼瓶被子彈擊中,可以把汽油濺到多大範圍?擊中鋼瓶的子彈本身是未必引燃這些汽油,可是到戰場上,哪裡不是火和血?還擔心一罐汽油會不會爆燃?要知道,噴火兵上場,掩護他的步兵下來就是三等功。打仗時按散兵線原則,掩護噴火兵的步兵,可以離他七、八米遠呢,那麼能夠給予三等功,就充分說明了這是個多麼危險的任務啊。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是裝備噴火器型號最多、數量最大的國家。德國先後設計生產了35型、40型、41型、46型多種型號的噴火器。美國、英國、蘇聯的火焰噴射器大都是效仿德國的火焰噴射器,再加以高進。例如美國的M2火焰噴射器就是參照德國的35型改進生產的。

二戰中,德軍廣泛使用噴火了火焰噴射器,主要裝備於德軍各步兵師所屬的戰鬥工兵營。早期步兵師中,師屬工兵營編制人員就多達843人,裝備34挺機槍和20具火焰噴射器,是名副其實的「戰鬥工兵」。

火焰噴射器可以分為「可攜式」和「車載式」兩種,可攜式自然是便於攜帶的單兵裝備,一般由2到3人組成戰鬥小組,其中一個為射手,其他人則是觀測手以及攜帶備用燃料。單兵可攜式噴火器由背負燃料罐和噴射槍兩大部分組成,我們在影視劇經常看到德國兵背的是三個罐子,那就是35型,兩罐燃料和一罐壓縮氣體(一般為氮氣),因為壓縮氣體才能提供燃料噴射的動力,至於噴射槍就是一個有點火裝置類似槍械的發射管。

可攜式單兵噴火器的優點是機動兩夥,使用方便,缺點是射程太近並且燃料有限,比如二戰初期德軍裝備的35型火焰噴射器,最大噴射距離僅有30米,全部燃料加上壓縮氣體共11.8升,最多可以進行15次短點射,如果是長點射,那麼一傢伙就噴完了,然後就得回去更換燃料罐了。

至於「車載式」因為燃料罐更大、發射壓力更大,當然射程也就更遠些,如果安裝到坦克上,那就成為了噴火坦克,二戰期間德軍、美軍、英軍和蘇軍都研製了噴火坦克,在戰場上還有發揮了一定作用。

火焰噴射器也是德軍在戰爭中施暴的罪惡武器,德軍經常在巷戰中使用,會給城鎮建築造成嚴重損毀。而德軍在戰爭後期,撤退時又奉行「焦土政策」,對民房、農場以及所有帶不走的糧食和物資,進行破壞時使用最多的,除了炸藥就是火焰噴射器了。在不少二戰題材電影,如《華沙起義》以及《鋼琴師》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德國黨衛軍士兵用噴火器焚燒樓房和街道,很快一整片街區都化為一片廢墟。

東線德軍在戰場上還有一項發明,就是用火焰噴射器做欸反坦克武器,來對付蘇軍坦克。因為火焰噴射器噴射出的火焰燃燒時會產生高溫,對坦克的油箱和引擎都會造成致命的破壞效果,甚至對在坦克裡的乘員造成燒傷甚至燒死。德軍作戰報告顯示,火焰噴射器對汽油作為燃料的車輛以及美軍M4「謝爾曼」坦克的破壞效果非常明顯,不過對蘇軍使用柴油的坦克效果就一般了。

當然,對使用噴火器的噴火兵來說,自己也都會感到恐懼,因為在戰場上,對手都會將身背燃料罐的噴火兵作為「重點照顧目標」,一旦被發現,無數子彈會朝著噴火兵「招呼」,普通士兵中彈未必一定會陣亡,但噴火兵的燃料罐被打爆,瞬間就會成為一個火球,要多慘就有多慘。所以,在戰場上噴火兵的傷亡率相當高,別說敵人了,就是自己人,看到噴火兵都趕緊離得遠遠的,生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所以要是問二戰德軍還有沒有使用噴火器?這還用問,噴火器這玩意,德國人那是祖師爺,二戰時全世界就屬德國人玩的最溜。別的國家噴火器的型號更新很快,為什麼?就是性能不穩定,只好不斷改進。別的不說,就說蘇聯,1933年就換了四個型號,這才把噴火器的性能穩定下來。

就是工業基礎雄厚的大老美,他們也一樣一樣的。不過,美國很快就研製出了性能可靠的M2型火焰噴射器,在整個戰爭中總共生產了4萬具,在太平洋戰場上對付日軍堅固的坑道防禦工事,效果非常好。同時,也援助給了中國,在印度受訓的駐印軍就首先裝備了,在滇西緬北的反攻作戰中,噴火器成為攻擊日軍陣地和碉堡的利器,看到日軍士兵滿身是火鬼哭狼嚎著從地堡裡逃出來的樣子,中國士兵給噴火器起了個極具中國式的外號「孟二爺」。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坦克害怕火焰噴射器嗎?聽聽軍迷怎麼說
    網友:坦克害怕火焰噴射器嗎?吳宇森導演的《風語者》當中美軍陸戰隊在塞班島戰役就使用噴火器消滅日軍坦克……這不是電影的藝術加工而是確有其事,二戰期間火焰噴射器的作戰任務之一就是消滅對方的坦克。我們都知道火焰噴射器這種縱火武器所使用的燃料是汽油加稠化劑(黃皂粉,含量5%左右),這樣才能有3~5分鐘的充分燃燒時間,在這麼長的時間內會產生2000度以上的高溫,由於坦克是鋼鐵製造,導熱性很高,使用噴火器噴燒坦克表面不需1分鐘的時間,坦克內部的溫度就會高達幾百度!坦克乘組都會被燒焦、彈藥經受不住高溫也會被引爆!
  • 火焰噴射器:是非常殘忍的武器,一戰由德軍率先投入實戰
    \一戰時,德國人組建了12個連的現代歷史上第一種火焰噴射器,1915年2月,法國軍隊在凡爾登率先嘗到了德國人的烈焰,讓法軍無不膽戰心驚。此後,英國人在弗蘭德地區霍格的戰壕裡也嘗到了這種混合著汽油、橡膠和硫磺地獄之火的味道,在兩天的戰鬥中,英軍被燒死燒傷致死31名軍官和751名士兵。
  • 從單兵火焰噴射器到噴火坦克,二戰時期震懾力與威力並存的武器
    到了近現代的時候,一個菲勒德的德國人發明了近代第一款火焰噴射器,值得一提的是,這第一支噴火器其實為了給消防隊訓練用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單兵噴火器首次被德軍使用在了1916年凡爾登地區的戰爭中,而率先被噴的則是法國軍隊。見識到了這種武器的厲害之後,英軍和法軍也對其進行了仿製,這導致了當時的陣地戰異常慘烈。
  • 火焰噴射器就是日軍的剋星
    這種被稱之為M.16火焰噴射器是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裡使用的殺手鐧,在沒有MP18衝鋒鎗之前全靠這個清掃塹壕了。M.16火焰噴射器首次實戰是在凡爾登戰役中,當時法軍和德軍對峙於凡爾登地區,繁瑣無味的塹壕戰讓雙方只能大眼瞪小眼。
  • 明日之後新武器測評:火焰噴射器的正確使用方法!
    明明這就請來倖存者 培養基,給大家帶來火焰噴射器的使用說明。火焰噴射器使用條件:戰鬥等級達到15級,火焰噴射器是一款具有持續傷害且範圍廣的武器,並能對敵人造成灼燒效果。其擁有獨特的進化屬性,攻擊力、火力及使用槍枝獲得的熟練度,會隨著自身莊園等級有所提升。
  • 德國人發明的火焰噴射器,被稱為一戰「魔鬼」武器,究竟有多厲害?
    我這個人又比較記仇,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想到前幾天刷視頻看到消防叔叔用噴火器來燒馬蜂窩,那場面是真壯觀,再厲害的馬蜂在火焰前面都是瞬間化為灰燼。今天再看到這個火焰噴射器,想到要用這玩意來殺人,直接就有了畫面感。在太平洋戰爭,為了對抗躲在掩體中的日本士兵,美軍就曾大量使用了火焰噴射器。
  • 二戰兵器全集,蘇聯ROKS-2和ROKS-3單兵火焰噴射器
    ROKS-2 1941年戰爭爆發時,蘇聯噴火兵器的研發已經有段時間了,只是但並不急迫。當時蘇聯已經擁有ROKS-2單兵火焰噴射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一個經驗教訓是,如果一名士兵攜帶了火焰噴射武器,那麼他很快會成功地吸引敵方所有火力,所以如果對火焰噴射器的外觀做一些改變,能大大提高攜行它的士兵的生存率。 基於此理念,蘇聯設計師特意將ROKS-2的外觀設計的跟普通步兵武器一樣,比如其油罐就非常像士兵們常用的背包,而火焰噴射器則與普通步槍類似,實際上其噴槍槍託就來自蘇聯的1891/30式步槍。
  • 德軍裝甲擲彈兵的「碉堡剋星」:Sdkfz 251/16型半履帶噴火裝甲車
    德軍是最早使用火焰噴射器的軍隊,在火焰噴射器的研發上一直處於前列,德軍也最早認識到帶有一定裝甲防護和機動能力的新型火焰噴射武器的重要性,二戰初期德軍先後將一號和二號坦克改裝為噴火坦克,後期又利用三號坦克和Sdkfz 251型半履帶裝甲運兵車改裝為噴火戰車,其中前者用於城市攻堅戰中的近距離火力支援任務,後者則用於野戰中的攻堅和火力壓製作戰,是德軍裝甲擲彈兵部隊的重要火力支援武器之一。
  • 1943年美軍高層規定陸戰師必須配備火焰噴射器,因為日軍害怕
    火焰噴射器在二戰中是一種特種武器,但是美軍則把它拿來當作常規武器使用,為什麼?原因有二,一是火焰噴射器被大量裝備了美軍,以至於美軍都把它當作了常規武器;二是美軍用火焰噴射器對付了大量的日軍,以至於後來不用它就攻不下日軍的碉堡。  1943年的太平洋戰場進入反攻階段,美軍軍方的高層發布了一條命令,要求在太平洋作戰的美軍每個陸戰師都得裝備60具火焰噴射器。為什麼美軍高層會特別做出這個要求?原因是和他們的對手日軍的頑固不化有關。
  • 二戰德國投降時,德軍還有多少兵力?數一數至少還有200萬精銳
    在這兩次死傷幾千萬人的浩劫中,德國都是戰爭的發動者,一戰中它和奧匈帝國聯盟,想重新瓜分殖民地世界;二戰中它組成德意日三國軸心,想用徵服和掠奪的方式建立霸權帝國。 德國在一戰後沒得到徹底清算,導致20年後再次反撲,所以二戰時歐洲盟軍堅決作戰到底,佔領並瓜分了德國的領土。德國雖然不是廣土眾民的大國,但它的戰爭潛力是非常恐怖的,這從它二戰的擴軍進程就能看出一二。
  • 德軍二戰時期的裝備到底多先進?一百年過去了,還有國家使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憑藉獨自的力量在歐洲對抗這所有的國家,如果沒有強大的實力作為支撐希特勒是斷然不敢和全世界為敵的。通過這一舉措也能看出當時德國士兵的戰鬥力也是非常強悍的,士兵的武器裝備也一定不弱,畢竟如果沒有良好的裝備再強的戰鬥力也無濟於事。
  • 步兵碰到這些東西:反步兵地雷、火焰噴射器、溫壓彈、白磷彈!
    以美國M18A1闊刀地雷為例,闊刀地雷可以藉助樹木進行偽裝,觸發時會以60度角度扇形向前方50米、高度2米到2.4米範圍內散射出700枚鋼珠,步兵碰到這種雷往往非死即傷。火焰噴射器火焰噴射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首次登場,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常用M-2火焰噴射器對付躲在藏兵洞或碉堡裡的日軍並取得了輝煌戰果,但是對於被打擊的人員來說用火焰噴射器是非常殘忍的手段。因為火焰噴射器噴射出的火焰高達1000攝氏度,在狹小空間被火焰噴射器攻擊就意味著會被活活燒死,死法相當殘忍。
  • 經典瞬間 | 盤點出現在「二戰經典電影」的美軍槍械(合集 )
    萊基用M1911給那個倒黴的日本兵一個痛快——《太平洋》注意看士兵腰上的槍套,這很可能是M1911——《太平洋》擊斃被火箭彈炸的暈頭轉向的德軍傘兵——《兄弟連》槍柄螺栓處沒有菱形方塊,據此判斷應該是M1911A1而不是它前輩的M1911。儘管二戰中M1911的使用也不少。
  • 二戰時波蘭騎兵真是拿馬刀和長槍,迎戰德軍坦克嗎
    ,大多聽過這樣一個段子,那就是當德軍向波蘭發起「閃擊戰」時,不知坦克為何物的波蘭騎兵勇敢地揮舞著馬刀和長槍,向德軍裝甲部隊發起了潮水般的衝鋒,卻最終覆沒於坦克的履帶之下。由此,「馬刀長槍打坦克」遂成為二戰史中一個永恆的笑柄。以至於只要提起「閃擊戰」,大家腦海裡總會想起波蘭騎兵這般勇猛但無知的一幕。  不過,細細分析起來,這則故事裡其實有一個很明顯的漏洞:到二戰爆發時,坦克已經誕生超過20年,波軍真的不知坦克為何物?
  • 性價比極高的裝甲獵手,德軍38式驅逐戰車
    Pz.38(t)輕型坦克在二戰前期的實戰中表現出了十分優秀的性能,在德軍標誌性的「閃電戰」中,這種坦克憑藉其超強機動能力每天可推進百裡左右,幫助德軍裝甲部隊衝擊敵軍陣地,並在防線處於撕裂狀態時迅速對慌亂的士兵進行分割包圍。然而在二戰中期面對盟軍的重型坦克時,38T坦克表現出了明顯的無力感,德軍只能將這款坦克放在倉庫裡積灰。
  • 二戰時蘇聯訓練反坦克犬,卻在一次戰鬥中被其將整編師衝散隊形
    據說,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軍為了阻止德軍裝甲部隊的進攻,有個指揮官突發奇想,打算訓練一批「反坦克犬」,用以炸毀德軍的坦克。於是,在同年8月,他們向1924年創立的蘇聯軍犬訓練基地申請了500隻軍犬,並以每組 126隻的規模組建了四個軍犬反坦克連。
  • 回到二戰!俄羅斯重現保衛莫斯科戰役
    歷史上這一天納粹德軍前鋒部隊已將戰線推入至莫斯科市郊,而史達林手上有數十萬從西伯利亞前來支援的部隊,經過艱苦奮戰最後還是將德軍全部擊退。這場戰役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神話的破滅。極大地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抗擊侵略的決心。
  • 二戰德軍的裝備有多好,一個師的火炮,比日軍一個師團還要多
    蘇德戰爭初期,也就是1941年左右,此時的德軍編制還是老式編制,師一級編制規模較大。比如最為普通步兵師還是3營3團制、1.72萬人的老編制,而這樣一個師的火力是非常可觀的。首先重火力層面,德軍步兵師共有大小口徑火炮302門。
  • 步槍的巔峰之作:毛瑟98K,二戰德軍大量使用,你認識嗎?
    導語:還記得二戰這把步槍嗎?毛瑟98K,二戰德軍大量使用眾所周知,中國是個禁槍國家,具有殺傷力的槍械都不能流通,連槍口動能大於2焦耳的仿真槍都屬於非法。除了國家合法部門使用外,任何人持有槍械都是違法。同時槍機能進行裝填或清空彈倉的操作,當保險杆撥到左邊位置時,只要扣動板機步槍就能發射,精準度高,有效射程為800 m,是很多大兵的武器首選。如果在戰鬥的間隙想把半滿的彈倉重新裝滿,只需要打開槍機,用手把槍彈壓入彈倉內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