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問二戰時期,日軍的殘酷和強悍世界聞名,為何美軍卻說日軍太可憐了? 其實,美軍認為日軍可憐的主要原因是美國海軍從1943年開始就已經逐漸控制了制海權,到1944年馬裡亞納大海戰以後,美軍基本上完全控制了太平洋上的制海權和制空權。
因此,在各個島嶼上的日軍實際上已經斷絕了補給,從1944年以後,美軍攻打的塞班島、關島、紐幾內亞、布幹維爾、佩裡硫、硫磺島、菲律賓和衝繩島,這些戰場上的日軍都是補給完全斷絕的部隊。
比如,在衝繩島大戰日軍打了3個月一共就只有2.3萬發炮彈,其中還有1.5萬發炮彈是迫擊炮炮彈,而1938年5月,日軍第2軍在武漢會戰1個月就發射了9.7萬發炮彈,還不包括迫擊炮炮彈。
在瓜島戰役,日軍運輸的1萬噸物資都被美軍飛機炸毀了,就只剩了2噸彈藥分配給島上的2萬多日軍,一個人沒有幾發彈藥。在瓜島,日本陸軍在六個月的戰役期間共消耗炮彈3000多發。
而在39年南昌戰役的修水炮擊,日軍1天就發射了8萬發炮彈。由於海運被截斷,因此在太平洋戰場,日軍只能在打光所有彈藥以後要麼發動自殺衝鋒,要麼座在地道裡等著被美軍的火焰噴射器燒死。
在菲律賓戰役,30多萬日軍就只有3500噸彈藥,4500噸糧食,還有50噸硬幣(就是傳說當中的山下寶藏),就靠這點玩意從44年一直打到45年8月,每天都被美軍堵在地道裡炸,不敢冒頭,就連美軍看著都感覺可憐。
至於說在太平洋日軍工事堅固就更扯了,糧食和子彈都運不進來,日本根本沒有啥鋼筋水泥給這些島礁。其實,日軍在這些島礁防禦主要靠偽裝,地道、天然洞穴和反斜面陣地。海邊都是美軍戰列艦、巡洋艦,再堅固的堡壘都扛不住這2個大傢伙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