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有致:蔡襄書法《蒙惠帖》高清賞析!

2020-12-22 肖影繪畫

蔡襄(1012-1067),字君漠,自署陽,興化仙遊(今屬福建)人。天聖八年(1030)中進士,擔任過西京留守推官。慶曆三年間(1043),蔡襄上任秘書承、集賢校理,並在供職知諫院。隨後以端明殿學士的身份在杭州終老。

澄心堂紙帖 北宋 蔡襄

蔡襄流傳下來的作品大約有20餘種,除現收於日本的《謝賜御書詩表》外,大多數的收藏都存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在這裡給大家簡單的介紹如下:

謝賜御書詩表 北宋 蔡襄

《謝賜御書詩表》是楷書,《謝賜御書詩表》的書法充分注意的勾畫轉折處,「接近於虞世南法派,亦帶徐浩、還有一點顏真卿的風格,為蔡書極精意之作」。乾隆宮內先後也曾得三卷此帖,這只是其中的一件,這件作品的真跡現在存在日本;而刻人的《三希堂帖》並被《石渠寶笈》收錄的一卷今天還在臺北「故宮博物院」;

蒙惠帖 北宋 蔡襄

20世紀80年代見到一份摹寫本,水平基本上與《三希堂帖)》相當,但遠不及真跡,被私人所收藏。《蒙惠帖》僅由四行組成,卻是蔡襄的佳作,不僅書法用得毫墨精妙、字態圓潤,而且還揮酒自如。另外還有一些流傳下來的蔡襄碑版作品中,如《萬安橋記》的大字聲名最為著名。其中在蔡襄留下的書法作品中行書居最。而他在皇祐二三年間把自作的詩錄寫成帖,行楷相間,字字若信手拈來,各具佳妙而又交相呼應,頗具沉穩筆風,勾點筆畫中學古而賦予新意,名為《自書詩》。《遠蒙帖》筆體由行楷入草書,筆法大開大合,勁透紙心,順具虞水興神韻。《虹縣詩帖》的書法流利舒放,是他中年行書時候的佳作。草書《入春帖》此帖的特點是字字人扣,飄逸自然,恪於法度。《思詠帖》的筆法流麗任意,筆含神韻,大體接近於《自書詩》。《陶生帖》的書法筆意流暢,毫無停滯,落筆有跡可循點畫提按,自有法度。

腳氣帖 北宋 蔡襄

蔡襄行草書有《腳氣帖》《陶生帖》《尺牘》,當時採用的是行楷《蒙惠帖》《澄心堂紙帖》《山堂帖》。他的行楷都屬於顏體,但是氣勢上不足且點畫,也不夠豐滿,寫來卻又蘊含古韻令人遺憾的是流傳下的作品很少。

碑版中的《萬安橋記》和《晝錦堂記》是蔡襄代表作。《晝錦堂記》是治平二年(1065)製成的。

相關焦點

  • 歷代名家書法經典:蔡襄書法全集,宋四家之一,23篇書法精品
    蔡襄,北宋著名書法家,文學家,茶藝方面也有出色的研究,北宋四大家之一(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在書法方面的造詣極高的,書法渾厚端莊,淳淡婉美,博採眾家之長,也是自成一體,所以被評為宋四家之一的大V,今天分享的這本書是屬於非常高清得版本,值得珍藏。
  • 米芾和蔡襄書法的不同:「刷字」與「勒字」
    其筆致正如朱熹所評的「天馬脫銜, 追風逐電」, 書勢任意縱橫, 神氣飛揚;淋漓盡致, 毫無矜持造作之態而提按頓挫諸法又具備其中。讀其帖, 使人強烈地感受到米芾書寫時那種振迅天真的風採, 令人扼腕叫絕。蘇軾評曰:「風牆陣馬, 沉著痛快」。十分準確地概括了這一特點。其次, 米芾「刷」字的特點還表現在筆觸雄健, 轉側多姿。
  • 僅24個字的行書《蒙惠帖》,到底好在哪?蘇軾誇:本朝第一
    在「宋四家」當中,蘇軾、黃庭堅、以及米芾的書法,都是比較有個性的。蘇軾的字,結體扁平,黃庭堅說他像「石壓蛤蟆」。黃庭堅的呢,長槍大戟,氣勢開張。還有米芾,以「刷」字聞名書法史,豪邁無比。在這四人當中,要說誰最低調,要說誰的書法最規矩,當然就是今天要介紹的蔡襄。
  • 賞析 懷素《自敘帖》賞析 高清大圖!
    勖以有成。今禮部侍郎張公謂賞其不羈,引以遊處。兼好事者,同作歌以贊之,動盈卷 軸。夫草稿之作,起於漢代,杜度、崔瑗,始以妙聞。迨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獻茲降,虞陸相承,口訣手授。以至於吳郡張旭長史,雖姿性顛逸,超絕古今,而模 (模字誤衍)楷精法(法精二字誤倒)詳,特為真正。真卿早歲,常接遊居,屢蒙激昂,教以筆法,資質劣弱,又嬰物務,不能懇習,迄以無成。追思一言,何可複 得。
  • 一封書信為何讓蔡襄名傳千古讓蘇軾甘拜下風?
    北宋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時期,社會上文風極盛,文人輩出,與蔡襄並列的就有蘇軾、黃庭堅、米芾,他們一起被稱為北宋書法四大家。他們是書法都是極好的,我輩只能仰望。按理來說,文無第一,這些人應該是誰也不服誰才對。但是,蘇軾竟然對蔡襄的一封信札推崇備至,竟然推其為當朝第一帖。
  • 趙松雪行書真跡神品《惠竹帖》,附單字高清放大圖
    當時人說他的書法是「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裡,舉無此書。」後人說他是「 超宋邁唐,直接右軍」。 趙孟頫行草書冊頁《惠竹帖》(疑),又稱《明遠提舉帖》,元黃紙本,24×28釐米,臺灣陳氏藏。 《惠竹帖》為致明遠信札,與《靜心帖》書風接近,且同收錄於《趙孟頫六帖冊》,故推測亦約作於江浙任上。
  • 韻外之致,意在筆先,話說宋代書法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在書法美學理論上,文藝韻味、意境、情趣的講究,成了宋代書法美學的中心。      論及書法,有「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之說。「尚意」也就是說書法家在作品中張揚個性,表達性情,不受法度拘束,任由感情自然流露,縱橫馳騁。
  • 書法史上「宋四家」蘇黃米蔡,蔡是蔡襄的理由已找到
    書法書傳承的藝術,書法史上每一位書家皆從傳統中來,即所謂的傳統派,對他們而言,即便是沒有創新也是實實在在的繼承者;而蔡京呢,無論是在復古還是尚意創新上,不足以成為「四家」中一員。蔡襄《扈從帖》(又稱公謹帖) 紙本23.3X21.3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蔡京的書法藝術有姿媚毫健、沉著痛快的特點,能體察宋「尚意」的書法審美。
  • 宋四家中的蔡襄,書法有多牛?蘇東坡、歐陽修、宋仁宗都「點讚」
    除了對蔡襄為人的崇敬之外,蘇東坡對於蔡襄的書法,也崇仰不已。他極力推舉蔡襄的書法,認為蔡襄書法堪稱「北宋第一」。對於蔡襄的偉大成就,蘇東坡認為這是因為蔡襄本身具有良好之天賦、廣博的學識以及高超的書法技巧,故其作書得以「心手相應」。
  • 高清書法大圖(40000多張)
    》初拓本北魏《司馬紹墓誌》衛夫人書法古代十大美女書法家司馬光 《資治通鑑殘稿》高清版吳昌碩《臨石鼓文冊》唐《張九齡墓志銘》唐《紀太山銘》刻石 高清大圖唐寅行書《落花詩冊》唐摹《萬歲通天帖》姚孟起臨《九成宮》姚孟起臨《九成宮》單字放大版姚孟起臨《唐塼塔銘》墨跡姜夔《小楷跋王獻之保母帖》孫過庭草書《佛遺教經》宋克草書《唐宋詩卷》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宋高宗《養生論》(高清版)嶽飛《弔古戰場》嶽飛草書《
  • 臺北藏米芾書法墨跡15帖,賞析
    鈐有「稽察司印」(半印)、「安岐之印」、「乾隆鑑賞」、」宣統鑑賞」等鑑藏印。見錄於故宮博物院藏《宋四家墨寶》冊,《三希堂法帖》有摹刻,《式古堂書畫匯考》、《墨緣匯觀》等有著錄,是最為著名的米芾傳世書法佳品之一。從此帖中,我們可以看到,米芾所謂的「刷」字,實際上是他令筆毫平鋪紙上,以便運筆時能產生「萬毫齊力」的效果。
  • 黃庭堅書法全集(含長卷-高清)
    【宋】黃庭堅書法全集 (高清)1 宋 黃庭堅 自書松風閣詩23 黃庭堅《致無咎通判學士帖》(《南康帖》) 紙本行書 30.8×64.7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31 黃庭堅《糟姜帖》(又稱《承惠帖》) 紙本行書 28.9×37.6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一直以為蔡襄很低調,看過他的字才知道那叫華麗
    宋 · 蔡襄 · 離都帖 《離都帖》,又名《致杜君長官尺牘》,尺牘,行書,紙本,縱29.2cm,橫46.8cm,北宋蔡襄作品,書於1055
  • 米芾經典書法:手札墨跡《草聖帖》全卷賞析,又名《論草書帖》
    導讀《草聖帖》這本米芾墨跡有好幾個名稱,比如:《論草書帖》、《張顛(癲)帖》、《草聖帖》、《論書帖》,這本書帖屬於米芾草書墨跡,是米芾傳世書法真跡,《草書九帖》之中的第五帖。「書初無意於佳乃佳」,米芾的這本《草聖帖》屬於隨筆而寫的手札,帖中內容講了米芾本人對於草書學習的看法,還有米芾對幾個以寫草書為主的名家的評論。米芾學習書法,最崇尚的當屬魏晉書法,比如山陰父子(王羲之、王獻之),這個觀念在《草聖帖》中也有體現,米芾始終認為,學習書法當根植傳統,追求魏晉風流,否則書法便容易成為俗品。
  • 高清碑帖| 宋 張栻 《嚴陵帖》
    《嚴陵帖》,宋,張栻書,紙本,冊頁,1頁,縱33.3釐米,橫60釐米,行書,22行,157字。  《嚴陵帖》又稱《遊從帖》。釋文:  栻自來嚴陵,與令婿伯恭遊從。每聞起居狀,及論議□詳,用以自尉。栻孤拙者,遂有聯事之便,日承警誨。庶其寡悔,欣幸預深。即日春首尚寒,伏惟趣裝有相,臺侯動止萬福。栻備數亡補,日夜悚懼,自此皆傾耳車音之日也。顓介走前,敬此承侯。敢祈衝涉珍護,以對休嘉。百懷並須面致。右謹具呈右司臺坐。正月日。右承務郎、試尚書左司員外郎、兼侍講張栻劄子。  本幅有草押一字。  此帖為《宋代法書冊》之一,內容為賀除官等事。《嚴陵帖》是張栻致韓元吉(無咎)的書信。
  • 藤原佐理《離洛帖書法全集》1.0版
    《書法全集》 藤原佐理,傳世書跡有《詩懷紙》、《恩命帖》、《去復帖》、《離落帖》等。這些書跡差不多都是因自己粗心大意而造成失誤的辯解信和謝罪書,內容雖不登大雅之堂,但書法隨意而奔放,精彩紛呈。在諸多書跡中,《離落帖》是最出色的一篇。
  • 米芾和蔡襄書法的不同:師法、集古——推陳出新與食古不化
    《群玉堂帖》中有其自敘學書之經歷:「餘初學顏 (真卿) 、七八歲也, 字至大, 一幅寫簡不成。見柳 (公權) 而慕緊結, 乃學柳《金剛經》。久之, 知出於歐 (陽詢) , 乃學歐。久之, 如印板排算。乃慕褚 (遂良) 而學最久。又慕段秀轉折肥美, 八面皆全。久之, 覺段全繹展《蘭亭》, 遂並看法帖;入晉魏平讀, 棄鍾方而師宜官《劉寬碑》是也。
  • 高清經典 | 黃庭堅《致無咎通判學士尺牘》
    《南康帖》亦稱《致無咎通判學士尺牘》、《與無咎通判書》 行書 紙本
  • 珍藏版:中國書法史上造詣最高的9幅行草書(附高清圖)
    這是我對中國書法界目前存在問題的總體看法。之前只提出上半句「書不師古,野俗一路」,似乎不是很妥善,因為有網友就會詰難,因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加了後一句「泥古不化,邯鄲學步」。蔡襄書法作品節選書不師古,野俗一路,其實只是對目前中國書法藝術存在問題所做的一個批判與啟示,興許抬槓的人會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 啟功題籤宋拓本,顏真卿《爭座位帖》高清賞析
    啟功題籤宋拓本,顏真卿《爭座位帖》高清賞析 【簡介】 《爭座位帖》,是顏真卿行書代表作之一,與《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合稱「平原三稿」。《爭座位帖》,又稱《論座帖》、《與郭僕射書》。在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這篇書信草稿,作於唐代宗廣德二年(公元764年)十一月,該年顏真卿56歲,書《祭侄文稿》後6年,正當其書法藝術爐火純青之時。 此帖系顏真卿與尚書右僕射、定襄郡王郭英乂的書信手稿。傳有七紙,約64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