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 懷素《自敘帖》賞析 高清大圖!

2021-02-08 迪點文化
中國藝術書畫研究院官方平臺

點擊標題下方藍字關注,每天推送出精彩文章,更多活動通知請關注本公眾號!

《懷素自敍帖》原文:

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禪之暇,頗好筆翰。然恨未能遠覩前人之奇跡,所見甚湣K鞊耪儒a,西遊上國,謁見當代名公。錯綜其事。遺編絕簡,往往遇之。豁然心胸,略無疑滯,魚箋絹素,多所塵點,士大夫不以為怪焉。

顏 刑部,書家者流,精極筆法,水鏡之辨,許在末行。又以尚書司勳郎盧象、小宗伯張正言,曾為歌詩,故敘之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氣概通疏,性靈豁暢,精 心草聖。積有歲時,江嶺之間,其名大著。故吏部侍郎韋公陟,覩其筆力。勖以有成。今禮部侍郎張公謂賞其不羈,引以遊處。兼好事者,同作歌以贊之,動盈卷 軸。夫草稿之作,起於漢代,杜度、崔瑗,始以妙聞。迨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獻茲降,虞陸相承,口訣手授。以至於吳郡張旭長史,雖姿性顛逸,超絕古今,而模 (模字誤衍)楷精法(法精二字誤倒)詳,特為真正。真卿早歲,常接遊居,屢蒙激昂,教以筆法,資質劣弱,又嬰物務,不能懇習,迄以無成。追思一言,何可複 得。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還舊觀,向使師得親承善誘,函挹規模,則入室之賓,舍子奚適。嗟歎不足,聊書此,以冠諸篇首。」其後繼作不絕,溢乎 箱篋。

其述形似,則有張禮部云:「奔蛇走虺勢入座,驟雨旋風聲滿堂。」盧員外云:「初疑輕煙澹古松,又似山開萬仞峰。」王永州邕曰:「寒猿飲水撼枯藤,壯士拔山伸勁鐵。」朱處士遙云:「筆下唯看激電流,字成隻畏盤龍走。」

敘 機格,則有李禦史舟云:「昔張旭之作也,時人謂之張顛,今懷素之為也,餘實謂之狂僧。以狂繼顛,誰曰不可。」張公又云:「稽山賀老粗知名,吳郡張顛曾不 易。」許禦史瑤云:「志在新奇無定則,古瘦漓驪半無墨,醉來信手兩三行,醒後卻書書不得。」戴禦史叔倫云:「心手相師勢轉奇,詭形怪狀翻合宜。人人慾問此 中妙,懷素自言初不知。」

語疾速,則有竇禦史冀云:「粉壁長廊數十間,興來小豁胸中氣。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戴公又云:「馳毫驟墨列奔駟,滿座失聲看不及。」

目愚劣,則有從父司勳員外郎吳興錢起詩云:「遠錫無前侶,孤西寄太虛。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

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

時大曆丁已冬十月廿有八日。

《自敘帖》,紙本墨跡卷,懷素書於公元777年(唐大曆十二年)。大草(狂草)書,凡一百二十六行,首六行早損,由宋代蘇舜欽補成。《自敘帖》乃懷素草書的巨製,活潑飛動,筆下生風,「心手相師勢轉奇,詭形怪狀翻合宜」,實在是一篇情愫奔騰激蕩,「潑墨大寫意」般的抒情之作。

《自敘帖》內容有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懷素以八十餘字的篇幅,自述其生平大略;

第二部分,節錄顏真卿《懷素上人草書歌序》,二百五十餘字,借顏魯公之口,展示"開士懷素,僧中之英"、"縱橫不群,迅疾駭人"的"草聖"氣象;

第三部分,懷素將張謂、虞象、朱逵、李舟、許瑝、戴叔倫、竇冀、錢起等八人的贈詩,摘其精要,按內容分為"述形似"、"敘機格"、"語疾迅"、"目愚劣"四個方面,列舉諸家的評贊。所謂"形似",作者用了"奔蛇走虺"、"驟雨旋風"、"壯士拔山伸勁鐵"、"又似山開萬仞峰"等約七十字,描述了其狂草的形式美。所謂"機格",是指創作方法,用了逾百字,如"以狂繼顛"、"志在新奇無定則"、"醒後卻書書不得",特別是"吳郡張顛曾不面"一句,當是對超邁張旭,前無古人的讚歌。所謂"迅疾",是言其書寫的快捷,引用了四十餘字,其中"滿座失聲看不及",對"迅疾"作了極形象的形容。所謂"愚劣"之雲,乃多謙抑之詞。所引"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狂"和"醉"在懷素而言,又何"愚劣"之有。在文章結尾處,懷素擔心人們說他借重名公之口揄揚自己,特意寫了一句:"固非虛薄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


摺疊編輯本段書法賞析

《自敘帖》局部一語言學家吳宗濟在研究普通話的韻律規則與其它學科的韻律規則之共性時,對懷素《自敘帖》進行分析如下:

《自敘帖》的第一句是"懷素家長沙":"懷素"和"長沙"都是語法中"直接成分"的二字組,就各作連筆,而"家"字和上、下字斷開。又,多字組的短句如:"則有張禮部","以至於吳郡張旭"等,字數雖多,為了貫徹語氣,也是一筆到底,充分反映了語法的結構,都作"連綿"的寫法。

懷素的"借筆牽絲"和"大小錯綜"的兩種筆法,可舉一些例子如"尤極"、"電流"四字。是兩組連綿映帶的例子。"尤極"二字,上字"尤"的末筆為右上角的一個"點",和下字"極"的首筆為左邊一橫的起點,距離較遠,但仍拉出一條相當長的斜線("借筆")作為"牽絲"。再看"電流"兩字,"電"的末筆為一鉤在最右、"流"的首筆為一點在最左,本可拉一"牽絲"。但上字"電"的末筆一鉤是向上挑的,其勢不便向下,於是索性順勢將筆鋒左轉一圈,去和下字"流"的首筆接軌。所以草書的精神就在於"以勢為主",而這樣的連綿或映帶,又基本上是服從語法結構的。

對於"大小錯綜","無行無列"的例子,如"固非虛薄之所敢當",本來每行都有五六個字,這句"固非虛薄之所感當"八個字忽然放大,佔了三行。不但大小錯綜,而且出行出列。"戴公"兩字更是佔滿了一行,不但更加出格,而且大小懸殊,淋漓盡致。

摺疊筆法線條結構

邱振中在《關於筆法演變的若干問題》(1981年)一文,"筆法與章法相對地位的變化"一節中,對《自敘帖》筆法與線條結構作分析如下:"《自敘帖》中雖然偶爾可以見到被簡化的絞轉,絕大部分線條卻是出自一種簡單的筆法--中鋒不加提按的運行,這就是通常認為《自敘帖》出自於篆書筆法的由來。懷素犧牲了筆法運動形式的豐富性,換取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線條結構不可端倪的變化。《自敘帖》中字體結構完全打破了傳統的準則,有的字對草書習用的寫法又進行了簡化,因此幾乎不可辨識,但作者毫不介意,他關心的似乎不是單字,而僅僅是這組疾速、動蕩的線條的自由。這種自由使線條擺脫了習慣的一切束縛,使它成為表達作品意境的得心應手的工具。線條結構無窮無盡的變化,成為表現作者審美理想的主要手段。它開創了書法藝術中嶄新的局面。速度是作者的另一種主要手段,但是《自敘帖》中速度變化的層次較少,因此線條結構變化比質感的變化更為引人注目。筆法的相對地位下降,章法的相對地位卻由此而上升。"

懷素《自敘帖》是他狂草的代表作,全篇七百零二字,一百二十六行。洋洋灑灑,一氣呵成,真如龍蛇竟走,激電奔雷,它是一種圓轉流暢的書法藝術。

《自敘帖》的結體可以從下面數點來賞析:

(一)以圓破方,方圓結合

懷素的狂草,不僅大量使用圓筆圓線,而且運用了圓筆圓線組成的圓形字。漢字是以方塊體為基礎的,如大、小篆書多長方形,隸書多扁方,楷書多正方,行草書則長扁。但隨著今草和大草的出現,由於筆畫的高度省儉和運筆速度的加快,已打破了方塊的外形,趨於圓轉,特別通過懷素浪漫主義的誇張,巧妙地創造,其書法的外形已達到以圓破方,化方為圓,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在《自敘帖》中,一些無外框的字,如"評"、"滿"、"疑"等字,已經塑造出圓的字形來,這不能不說是懷素的一個創造。

但不論獨體字還是合體字,亦不論點畫的長短、疏密、參差如何變化,總是萬變不離方形,故圓中有方,方中有圓,方圓互用。因為方和圓也是相比較而存在的,無方即無所謂圓,故在圓中有方,方中有圓,則更顯出動和靜也是相對而存在的。

(二)從破體書發展成為解體書

王獻之的破體書就是敢於打破其父王羲之的受章草舊法的束縛,從打破一般的平正方整和布白的方法。而懷素的狂草也就是敢於打破王獻之以前的布白、平正的方法,懷素在字形布局,在字與字,行與行之間,上下參差,左右錯落,大小相間,大大地擴大了"迴環繚繞相拘連"的運動幅度,已經打破了"破體書"的束縛,從"破體書"而進入"解體書"。所謂"解體",就是基本上打破前人結體的體勢和一切成法,熔篆、隸、真、行、草為一爐。創造了為自己獨有的新的草書體,即所謂狂草。

(三)不拘成法,以險取勝

懷素要打破一般的平正、方整以及縱有行、豎有列等等布白方法,在字與字、行與行之間,上下參差,左右錯落,大小相間以險取勝,則更為突出。

懷素採取了各種藝術手法使之富於變化:

(1)大破大立。懷素大膽地逾越規矩,但又有一定的出規入矩。破和立也是相對而說的。孫過庭《書譜》謂:"至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第一個平正是合乎規矩的立,險絕就是破,至於第二個復歸平正乃是破後的新立,也是法書險絕以後的新平衡。不破不立,立就是穩,破就是險,只有大破大立才能出現無限風光。

(2)大疏大密。在布白中對疏密變化的安排,正是懷素著力探究的重要課題。如"醉來信手"四字中,"來"字豎筆,極力伸長,幾乎佔了一行的一半,可謂大疏;而其他三個字僅佔半行,可謂大密,即每行字之間是實中有虛,虛中有實。

(3)篇章布局,既有變化又有統一。《自敘帖》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安排,既有變化,又有統一,有全局觀點。字的筆畫粗細不同,字形長短大小不一,長短參差,大小相間,把它安排在一定的地方,就要字字得所,行行有條。字能上下連屬,但不是筆連而是意貫"行氣"。要貫"氣"就要防止字字粘在一起,要行行有活氣。所謂活氣,就是它既能"承上啟下",又能"自出機杼",既能連屬又能飛動。它的行筆要筆斷意連,字斷勢連,行斷而氣連,顯得更有精神。如"醉來信手"一行中的"來"字,其中的很長的豎連,那一直可以說是承上啟下的,再加中間的幾撇,這一字便成這行中"畫龍點睛"的一個字。

(四)誇張變形,萬態爭呈

懷素在草書的結體上,大大改變了字的方圓、大小、正斜等方面的變化,大膽地誇張和變形,盡變化之能事。比如字的大小變化,有時甚至上下相連的兩個字,竟相差三至五倍,甚至十倍左右。再如長短之變,有的字形伸長竟達其寬的二至三倍。這種變化是於變化中有"統一"與"和諧",達到"違而不犯、和而不同",變化多端卻又調和統一。

總之,懷素《自敘帖》的字體結構和布局上採用大小相間、疏密互映、斜正參差的手法,常常使每行中的字傾跌出中軸以外,造成跌宕的險勢,從破體發展成解體,打破了舊的平衡,從而造成了充滿新意的草書形象。懷素利用了點、線型的各種變化,以及用筆的方圓、乾濕對比和空白巧妙切割,使書法具有音樂般的節奏感,從而使觀者與書家的心聲共鳴,同悲、同喜,共同沐浴在書法的韻律之中。懷素的"狂草"正是古典浪漫主義的書法藝術,為千百年來人們所讚賞。

摺疊關於線條瘦硬

懷素草書線條的"瘦硬",徐利明在對《自敘帖》和《苦筍帖》分析後推論:"瘦硬"與懷素所用工具有限。從線條上看,懷素用的毛筆有如下三個特點:一曰硬;二曰小;三曰鋒長。因此,"懷素的線條更顯得粗細較為均勻",且"柔多於剛,線條婉暢,富於彈性,結體姿態也婀娜清麗,行距疏闊"。

從其用筆、結構、章法體勢上分析,先看懷素的用筆。張旭用筆取於隸,故多方折;懷素改以師承篆籀,因多圓勢,尤擅長曲轉纏繞筆法,縱橫捭闔,變換多方,鬆緊俱宜,迴環矯健。如118行的"激切",120行的"固非虛",圓轉挺屈如鋼線盤屈,雖瘦而實腴,開創了草書筆法的新面貌。晚清書論家劉熙載曾說:"善書者雖速而法備"。懷素用筆的翻轉跳動,隨勢參差,確實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次談結構。懷素草書結構,與二王、智永相比較,承傳之處甚多,文中相同的字不少,結字均大同小異,由於行筆過速,少數字並沒有完全遵循約定俗成的原則簡省,"草乖點畫"之處未能避免,若沒有釋文,有些字確不易辨識,如三十一行的"謂",四十七行的"居",四十八行的"昂"和"教",五十行的"嬰",五十一行的"懇",七十九行的"畏",九十一行的"醒"等字,便是例子。

再看章法,整幅作品,章法體勢之新穎,可謂前無古人。在作品前面三分之二的篇幅裡,作者神閒氣定,筆走龍蛇,有行無列,瀟灑自如,盡顯狂草書法簡省、通透、快捷、靈動的氣質。寫到第十二張白麻紙,第一百零五行的"戴公"二字,"戴"字突然大出其格,橫佔了前文三行半的寬,豎佔了四至五個字長,"公"字又寫得比一般字還小還扁,形成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可能是懷素酒力發作,進入情緒激昂的高峰,及至最後十行已經是無行無列,亂石鋪街,天女散花,隨心所欲,信手揮灑了。"狂來輕世界"的醉僧形象躍然紙上,把讀者帶入了如醉如狂的藝術境界。

《自敘帖》曾經南唐內府、宋蘇舜欽、邵葉、呂辯,明徐謙齋、吳寬、文徵明、項元汴,清徐玉峰、安岐、清內府等收藏。墨跡收藏於臺灣臺北故宮博物院。據曾行公題,舊有米元章、薛道祖及劉巨濟諸名家題識,已佚。宋米芾《寶章待訪錄》、黃伯思《東觀餘論》、清安岐《墨緣匯觀》等著錄。上海延光室、北京故宮博物院、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

《自敘帖》首六行早損,為宋蘇舜欽補書。帖前有明李東陽篆書引首"藏真自序"四字,後有公元940年(南唐升元四年)邵周等重裝題記。鈐有"建業文房之印"、"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許國後裔"、"武鄉之印"、"趙氏藏書"、"秋壑圖書"、"項元汴印"、"安岐之印"、"乾隆"、"宣統鑑賞"等鑑藏印。

《自敘帖》是懷素流傳下來篇幅最長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書的代表作。明文徵明題:"藏真書如散僧入聖,狂怪處無一點不合軌範。"明代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於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文章均源自網際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中國藝術書畫研究院業務拓展合作

1、書畫家加盟畫院,辦理會員、院士等證書和聘書

2、書畫家資格品鑑論證,頒發美術師和潤格證書

3、籤約書畫家辦證書,免費包裝推廣,作品銷售收藏

4、各地分院建立招商,寫生培訓基地加盟

5、書畫院理事會眾籌加盟,合作共贏

6、代理財團、商會、企業書畫作品大型採購

7、個展聯展,活動筆會,企業採風,晉級培訓

天下微拍徵集作品要求

1、徵集類型近現代名家書畫、當代水墨、油畫雕塑。

2、送拍方式:快遞寄件、郵件發送與私信送拍均可。送拍人需提供拍品的名稱、年代、規格、材質、尺寸、起拍價(本群實施起拍價即保底價原則)、高清照片(作品完整圖、印章、文字落款、精彩局部圖)、是否已有出版物、有無瑕疵及品相的真實信息,另附您的微信名、姓名、地址、郵編和聯繫電話。我方對送拍的作品將交由本拍所屬的鑑定顧問團進行專業甄別,然後再確定拍品是否上拍。

聯繫我們

客服微信:755876299

參與天下書畫微拍群請加微信「755876299」進群

參與藝術社區書畫交流群加微信「zhshy02」進群

諮詢電話:010-88982068 15611112092

投稿信箱:755876299@qq.com

↓↓這裡還有更精彩!

相關焦點

  • 懷素與《自敘帖》:桀驁不馴的筆法,使其「狂素」之稱名副其實
    在此期間,唐代的狂草懷素跟張旭一起被當時的人們稱為「顛張狂素」。而他的主要代表作《自敘帖》也十分值得我們學習,現在,我們便跟隨這《自敘帖》一起感受一下其中的文化藝術和時代風華。二、《自敘帖》的書法藝術:將狂草之精髓演繹的淋漓盡致懷素的《自敘帖》通篇神採動蕩、舒緩飄逸,筆筆中鋒,筆畫圓轉順暢,收筆出鋒,完美的詮釋了「鐵畫銀鉤」,整幅作品草書連綿,起伏跌宕,左右變幻,上下翻轉,疾中有速,輕重交互,筆斷意連,生生不息,節奏分明十分有動感,字裡行間都在相互呼應
  • 懷素草書《東陵聖母帖》賞析
    八大山人釋文暨書賞析:《聖母帖》與懷素其他作品相比,是較為規範的一種草書。小草《聖母帖》點畫簡約凝鍊,較少牽絲連綿。《聖母帖》為懷素晚年的通會之作,絢爛之極,復歸平淡,沉著頓挫,盡脫火氣,筆法圓融,應規入矩。而懷素的大草《自敘帖》,是以迅疾的連筆,轉折縈帶,急轉取勢,縱橫迴旋,雷驚電繞而自立筆法。兩相對照,《自敘帖》以情得真趣,通篇猶如奔騰而下的長河,一瀉千裡,直率、激越;而《聖母帖》是以心立法度,通篇猶如一瓣心香,充滿著肅穆與尊崇。
  • 品讀懷素自敘帖背後的故事——附超高清長捲圖.
    他篤信佛教,好與僧人交往,且懷素又是他同學鄔彤的弟子,因此對懷素很是器重。見懷素狂草可與先師張旭比美,更是感嘆不已,遂應懷素之請,為《懷素上人草書歌集》作序。在此歌集的基礎上,懷素完成「天下第一草書」——《自敘帖》。順時針手機旋轉90度欣賞高清全卷
  • 看懷素《自敘帖》, 再看張旭《殘秋帖》, 才知「草聖」名不虛傳!
    其中張旭號稱「草聖」,其草書書法被譽為盛唐一絕,而數百年之後的懷素雖然出家為僧,但也是才華橫溢之輩,精通各朝各代書法家的書法,自己的草書《自敘帖》也是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草書」。張旭和懷素兩人都是書法大家,還都是在草書領域走出自己道路的書法家,那這兩人的書法到底是誰更勝一籌呢?
  • 懷素《聖母帖 》
    懷素,生於公元737年,卒年未詳。字藏真,俗姓錢,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是大曆十才子之一考功郎中錢起的外甥。
  • 【高清大圖】亞馬遜Kindle Fire HD7深度拆解
    【高清大圖】亞馬遜Kindle Fire HD7深度拆解 【高清大圖】亞馬遜Kindle Fire HD7深度拆解 |分享到: 大家都在看:
  • 海軍武器裝備: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高清圖片賞析
    中文名稱 阿利·伯克級驅逐艦 前型/級 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 服役時間 1991年7月4日(首艘) 所屬國家 美國 單艦造價 18.43億美元(DDG114-116)外文名稱 Arleigh Burke class destroyer 次型/級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 定型時間 1989年9月16日(I型) 建造數量 計劃82艘,已完成68艘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高清圖片賞析
  • 《懷素自敘帖》高清大圖,帶釋文(值得收藏)
    《懷素自敘帖》高清大圖並釋文
  • 懷素小草《聖母帖》,說它怎麼好都不為過!
    懷素(725-785)唐代人,字藏真,僧名懷素,俗姓錢,漢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為僧。他是書法史上領一代風騷的草書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與唐代另一草書家張旭齊名,人稱「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
  • 拉塞爾高清壁紙賞析
    拉塞爾高清壁紙賞析
  • 武器裝備:T-72主戰坦克高清圖片賞析
    T-72主戰坦克高清圖片賞析T-72主戰坦克高清圖片賞析T-72主戰坦克高清圖片賞析T-72主戰坦克高清圖片賞析T-72主戰坦克高清圖片賞析T-72主戰坦克高清圖片賞析T-72主戰坦克高清圖片賞析T-72主戰坦克高清圖片賞析T-72主戰坦克高清圖片賞析T-72主戰坦克高清圖片賞析
  • 錫安-威廉士高清壁紙賞析
    錫安-威廉士高清壁紙賞析
  • 王羲之《十七帖》,永遠的經典!
    提起草書,人們的第一反應是懷素或者張旭,
  • 一代風騷的草書家—懷素
    漫漫書史,高手輩出,但若論起明星範兒,懷素的魅力無人能及。一個長沙小和尚,苦學開端,橫掃千萬芭蕉樹,後在達官貴人圈,肆意瀟灑,如入千裡無人境,以布衣之身躋身一流書家,懷素是書法史上第一人。除了懷素,書法史上再沒有一個人能贏得這麼多詩人的讚美,而且那讚美是由衷的,是自發的,唐玄宗沒有召開文藝座談,長安文聯沒有學習貫徹,可那些真實的,美好的詩句,卻隨著懷素的狂草一起,穿越時空,傳誦千年……
  • 邱比|自敘心境〈虛擬實境〉
    故宮 與 爻域 於HTC總部 發表全球首創 書法沉浸式 VR「自敘。
  • 懷素《小草千字文》紙本真跡
    眾所周知,懷素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書法家,自幼聰明好學,他在《自敘帖》裡開門見山的說:「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禪文暇,頗喜筆翰。」可見懷素文筆一流,無不與其灑脫不羈,豁達豪放的性情有莫大關係。
  • 啟功題籤宋拓本,顏真卿《爭座位帖》高清賞析
    高清賞析 【簡介】 《爭座位帖》,是顏真卿行書代表作之一,與《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合稱「平原三稿」。《爭座位帖》,又稱《論座帖》、《與郭僕射書》。在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這篇書信草稿,作於唐代宗廣德二年(公元764年)十一月,該年顏真卿56歲,書《祭侄文稿》後6年,正當其書法藝術爐火純青之時。 此帖系顏真卿與尚書右僕射、定襄郡王郭英乂的書信手稿。傳有七紙,約64行。
  • 懷素真跡《苦筍帖》,區區只有14字,運筆如驟雨旋風,超神入妙
    懷素推波助瀾,以狂繼顛,將狂草進一步發展成熟,「顛張狂素」成為唐代狂草的代表,將狂草推到一個頂峰。懷素有一幅草書真跡《苦筍帖》,區區只有14字,運筆如驟雨旋風,超神入妙。《苦筍帖》:墨跡絹本,帖心縱25.1 釐米, 橫12釐米。
  • 重溫經典 張旭與懷素的草書展示的唐朝浪漫精神
    今天是電腦的時代,書寫的實用性更加的淡薄,能夠堅持其實很不容易,漢字圈同樣在縮小,故生存較之古代更加的不容易,當然堅守者是有的,需要的是堅毅與恆心。張旭《古詩四帖》(局部) 張旭《古詩四帖》代表其風格水準,如眾星之列河漢,如天馬行於宇空,動如遊龍,靜若處子,變亂古法,驚諸凡夫(此處無貶意),不變如何能超越前人
  • 懷素又一真跡問世!距今已經1200多年,在書法界引起廣泛關注!
    歷代的書法大師固然極少,草書大師更如鳳毛麟角,這就尤其突出了懷素的可貴!他最為著名的是《自敘帖》,眾所周知,此作被譽為「天下第一小草」,而他著名「千金帖」—《小草千字文》又被譽為「天下第一小草」,可見其影響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