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
說英語口音不是事:老外為東方人中式英語點讚
2015-05-08 10:52
來源:愛思
作者:
小米創始人雷軍在印度舉行的產品發布會上秀了幾句英文,「全國人民都笑了」,這是他後來自嘲的話。然而猛烈的恥笑首先來自王思聰——他在微博上「勸」雷軍,英語不好的話,「乾脆別出國丟這個臉了」。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一向桀驁不馴的王公子第二天就向雷軍道歉了,並且體貼地意識到雷軍這一代企業家並不具備學習英語的優越條件。
一種奇怪的觀點在中國社會上已流傳很久:英語講得越字正腔圓,就越能得到老外的認可,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值得驕傲的資本,似乎還能顯得高人一等。我看,這完全是一種臆想。持此類想法的人,估計沒幾個和老外真正談過幾句話。
老外的確不會不注意到口音的問題,因為講英語的國家本身就各有特色,英音、美音、澳大利亞口音乃至著名的印度英語,口音那叫一個五花八門。中國人之所以在意英語口音問題,恐怕也是對這裡面的道道一知半解造成的。從各種影視作品中,我們道聽途說了一些所謂的「知識」:英國腔的英語更加高貴,而美國腔就顯得平民化,至於澳大利亞英語或印度英語,那是殖民地的英語,更加等而下之。當然這不能說毫無道理,由於英語的傳播靠的是當年「日不落帝國」的擴張腳步,持英國口音的人往往還帶有征服者的身份標籤,自然而然地就「高貴」起來,但需要提醒的是,這都算是老皇曆了,在全球化浪潮席捲而來的今天,再這麼想的話,只能說內心還有揮之不去的奴性陰影。
比較了解英語世界的人可能知道,即便是在同一個國家中,口音也會產生差別。在英國,女王的口音與貝克漢姆的口音就不一樣,然而兩者都有刻意模仿的「粉絲」;在美國,喜歡拖長音的南方人和風格鮮明的紐約人講話也是大相逕庭。若按照王思聰的說法,雷軍到底該用哪種口音才算「英語好」?
王公子的微博「勸誡」或許就持著這樣的思維邏輯——所謂「英語講得好」,就得聽不出母語的痕跡,否則,跟老外開口講英語就是丟人,這種思維邏輯的結果就是永遠沒法開口講英語。我有一位大學同學,來自中部口音濃重的省份,當年和我一同參加英語高級口譯的培訓班。課堂上,老師點他名字,讓他讀一段英語課文,這哥們死活就是開不了口,第一個單詞「the」就好像卡在喉嚨裡的魚骨頭一般,折磨得他死去活來,額頭上的汗珠滾滾而下(註:毫不誇張)。後來問他為什麼這麼難開口,答曰:「我口音太重,怕被你們笑話。」然而不久前又碰到他,已然是某跨國企業的銷售經理,最擅長的就是用他特色鮮明的中式英語跟老外談價錢。他略帶得意地說,因為自己口音重,所以老外必須多花時間思考,反倒成了他的一大優勢。
可見,中國人講英語帶口音根本不算什麼壞事,說不定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你再去聽聽當今國際政壇上各國領導人用英語發表的講話,哪個不帶自己國家的口音?事實上,如果默克爾不帶德國口音、普京不帶俄羅斯口音,都講起一口字正腔圓的BBC英語,那才是使人感到「違和」的事情。
英語首先是一種交流工具,是用來和老外溝通對話的,在保證對方能聽懂的前提下,沒必要太在意口音問題。當然,這不是說要提倡古怪的口音——能說得標準自然是好,但也不應該以口音給人貼上標籤,甚至大加嘲笑,這只能顯示出嘲笑者膚淺的觀念。美籍華裔脫口秀演員黃西,就講一口特徵鮮明的中式英語,但這並不妨礙他在美國記者年會上的表演大獲成功。相反,人們反而由此對持中式英語的新一代移民[微博]有了更濃厚的興趣——他們來自崛起的東方大國、不少是常春藤名校畢業生,其中不乏美國意義上的「成功人士」。誰敢嘲笑他們的中式英語?
在今天的時代背景下,雷軍這樣的企業家會有越來越多在國際舞臺上講英語的機會。事實上,他們的中式英語講得越多,就越不會有人在意中式英語的口音,甚至會給予這種東方口音前所未有的尊重。這種改變,中國人自己得先適應起來。
更多精彩內容 >> 新東方網英語頻道
全國新東方英語課程搜索
(責任編輯:何瑩瑩)
名稱名稱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