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人造衛星:移交4564平方公裡後,納卡共和國還剩下多少土地?

2020-12-23 騰訊網

11月23日,亞美尼亞政治分析家和經濟學家赫蘭特·米凱爾揚向俄羅斯人造衛星通訊社亞美尼亞頻道提供了停戰後關於納戈爾諾-卡拉巴赫領土劃分的數字。

必須強調的是,當俄羅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沒有正式宣布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分離時,這些數據只是初步的。

未來,在移交完成後的雙方控制區

在9月27日衝突爆發之前,自稱的阿爾扎赫共和國管理著總面積為11458平方公裡的土地。

目前,自稱阿爾扎赫共和國控制的地區僅為3170平方公裡,包括馬塔克特地區(1400平方公裡)、阿斯克蘭地區(850平方公裡)、舒沙地區(120平方公裡)的40%、斯斯潘納克特(26平方公裡)、馬爾圖尼地區(400平方公裡)的一部分。

米凱爾揚表示:「哈魯特地區(679平方公裡)已經完全喪失。」

「已經和將移交給亞塞拜然一方的土地為4564平方公裡,包括卡爾巴賈爾(1935平方公裡)、阿格達姆地區(725平方公裡)、拉欽地區(約1900平方公裡)。」

亞塞拜然軍隊從多個方向突入舒沙

「過去44天的戰爭中,亞塞拜然方面用戰爭手段奪取了3716平方公裡。」

「另外,還包括亞美尼亞軍隊撤走後留下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以北131平方公裡,塔利什村、馬塔吉斯村面積118平方公裡,北部為13平方公裡,其中一個高點為13平方公裡。」

因此,巴庫在戰爭中實際奪取了3585平方公裡,包括哈德魯特、菲祖利、傑布拉爾、贊格蘭、庫巴特利地區。

在米凱爾揚先生的公布數字中,卡拉巴赫不同地區約610平方公裡的土地尚未澄清將如何劃分。

流離失所的亞美尼亞人

許多從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逃到亞美尼亞的人,仍被安置在葉里溫的避難所裡。

哈姆勒特是一位來自舒什的59歲老兵,曾在第一次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戰爭(1988-1994)中戰鬥,他在葉里溫郊區的亞美尼亞疏散支援中心感嘆:

「現在有停火是很好的,但是舒氏(亞塞拜然稱舒沙)已經沒有了。舒氏現在已是廢墟,所有人都走了。他們已經撤離了亞美尼亞各地,我不知道他們在哪裡。」

戰略重鎮舒什的淪陷對亞美尼亞是致命的,導致總理帕希尼揚於11月10日迅速籤署了停火協議,導致納卡大部分地區落入亞塞拜然之手。

撤離的亞美尼亞人燒毀房子

然而,儘管舒舒什對於亞美尼亞人和亞塞拜然都具有歷史意義,但1990年代戰前,該城鎮的大多數人口卻是亞塞拜然人。

隨著當時亞美尼亞人的勝利,亞塞拜然人不得不逃跑,亞美尼亞人成為舒氏唯一的居民。但是現在,亞塞拜然軍隊重新奪回了該鎮,亞美尼亞人全部撤離了該鎮。

這意味著,僅舒什一個地方,就有數千名亞美尼亞人無家可歸。這筆交易震驚了亞美尼亞人,他們蜂擁至葉里溫街頭譴責總理,稱他為叛徒並出賣了納卡。

但是,在首都另一側的避難所中,顯然沒有發生「憤怒」,他們是從戰區逃難的人。

人們已經逃難,留下空房子

有些人指責「土耳其人」(主要是因為土耳其人在戰爭中支持亞塞拜然軍隊),但總的來說,他們自己的失誤佔據了主導地位。

48歲的亞美尼亞人加裡克·葉加尼揚總結說:「戰爭是錯誤的。由於戰爭,我們失去了一切。」

在亞塞拜然一側空襲時,葉加尼揚不得不從他位於哈德魯特附近的村莊逃過森林。他的家目前處於亞塞拜然方面的控制之下,很可能仍處於良好狀態,但他已無法返回。

「我們許多年輕人死亡,很多人受傷。至少在停火之後,殺戮停止了。但是,我們感到絕望,因為我們無法返回家園。」

人們焚毀房屋

在這段日子裡,信心的喪失瀰漫在亞美尼亞各地。在葉里溫郊外的一個避難所,混亂的情況也讓志願者們感到不安。

亞美尼亞目前的動蕩,恰恰反映了上世紀90年代亞塞拜然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戰敗後的情形。

這是一個「噩夢」,它影響了大約60萬亞塞拜然人,他們成為了一個被邊緣化的社區,就在他們自己國家的領土上。

相關焦點

  • ...納卡共和國|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亞阿|亞美尼亞_軍事|亞塞拜然...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在納卡(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問題上的衝突持續發酵,雙方繼續圍繞著未得到廣泛承認的納卡共和國激戰,兩邊的損失和傷亡都不小。但是,在都付出血的代價之後,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都沒有停手的意思,戰事反而有進一步趨向惡化的跡象。
  •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歷史
    自從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等與俄羅斯等兄弟國家分家建立自己的國家後,兩國的矛盾都沒有停止過。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都是實力弱小的小國。公開的資料可知,亞美尼亞是一個內陸國家,面積大約3萬平方公裡,人口300多萬,可謂是一個典型的小國。
  • 亞美尼亞百姓燒掉房屋,撤離戰敗土地
    11月13日,社交媒體上出現的不少視頻顯示,納卡地區的一些亞美尼亞居民開始放火燒毀自家的房屋和土地財產,以防止它們落入亞塞拜然人的手中。根據11月10日,亞美尼亞、俄羅斯和亞塞拜然達成的停火協議,除了這次衝突中亞塞拜然奪回的地區之外,原亞美尼亞建立的納卡共和國還必須把其控制的拉欣地區、阿格達姆地區和卡爾巴佳爾地區都要還給亞塞拜然。所以居住在這些地區的亞美尼亞人為了防止亞塞拜然人的報復,很多都決定搬家轉移到亞美尼亞控制的地區,而對於留下的房屋和不動產,不少人就採取了燒毀的策略。
  • 亞美尼亞:納卡共和國擊退了所有的攻擊
    據《觀察者》網站援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在10月2日的報導中稱,亞美尼亞國防部發言人阿爾茨魯尼·奧萬尼表示亞塞拜然今日在納卡地區有540人陣亡,並且還有超過700多人受傷。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衝突:始作俑者,沙俄和蘇聯也
    亞美尼亞面積只有2.98萬平方公裡,人口300萬;而亞塞拜然面積8.66萬平方公裡哦,人口953.8萬人。兩個小國衝突的具體根源是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歸屬問題。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簡稱納卡)地區位於外高加索,面積4400平方公裡。蘇聯時期,它是亞塞拜然西南部的一個自治州,但多數居民為亞美尼亞族人。
  • 亞塞拜然國土被亞美尼亞隔開,飛地和本土聯繫,必須過境伊朗
    首先納卡,全稱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蘇聯時期,原本是一個位於亞塞拜然內部的亞美尼亞人自治州,周邊被亞塞拜然其他州包圍,並沒有和亞美尼亞接壤。但蘇聯解體後,情況發生了改變,當時納卡不希望加入人種和文化都不同的亞塞拜然,於是宣布自立,成立了「納卡共和國」。該「共和國」只得到了亞美尼亞的承認,世界各國仍視其為亞塞拜然國土。
  • 亞塞拜然軍隊接管首塊割讓領土,3萬人逃離後變「鬼城」,亞美尼亞防...
    由俄羅斯調停的停火協議規定,亞美尼亞將其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的三個地區「割讓」給亞塞拜然。第一個是阿格達姆,已於周五移交。 11月20日,亞塞拜然宣布其軍隊進入了納戈爾內-卡拉巴赫地區附近的一個地區。一天前,亞美尼亞部隊的士兵和坦克已經撤離該地區。
  • 納卡共和國總統:將與特種部隊一起上前線
    亞塞拜然國防部9月27日表示,亞美尼亞武裝力量向納卡接觸線附近的居民點開炮,據報有平民死亡。據亞美尼亞國防部消息,納卡地區「遭到炮擊和飛彈攻擊」,亞塞拜然向納卡發動了進攻。不受國際承認的納卡共和國表示,其首都斯捷潘納克特等多個居民點遭到炮擊,呼籲平民進入掩體,隨後宣布實行戒嚴和軍事動員。亞美尼亞27日也宣布實行戒嚴和軍事總動員。
  • 納卡衝突:納卡地區為什麼會成為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死結?
    1991年蘇聯解體後,包括哈薩克斯坦、烏克蘭、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等國在內的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然而蘇聯解體後留下的權力真空,使一些地區的民族矛盾日趨嚴重,尤其是在民族宗教成分複雜的外高加索地區,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因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州(簡稱納卡)及附近地區的歸屬而爭執不休。
  • 納卡: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為什麼在納卡起衝突?該地究竟是誰的?
    1991年蘇聯解體後,包括哈薩克斯坦、烏克蘭、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等國在內的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然而蘇聯解體後留下的權力真空,使一些地區的民族矛盾日趨嚴重,尤其是在民族宗教成分複雜的外高加索地區,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因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州(簡稱納卡)及附近地區的歸屬而爭執不休。
  • 法國參議院通過決議 呼籲政府承認「納卡共和國
    11月25日,法國參議院通過一項決議,呼籲法國政府承認「納卡共和國」。 305名議員投票贊成,1人反對。決議僅屬建議性質。 在決議中,法國參議員「譴責亞塞拜然在土耳其軍隊和外國僱傭軍的支持下發動軍事侵略」,敦促亞塞拜然立即從9月27日發動軍事行動以來被其佔領的納卡城鎮撤出所有軍隊及其支持者。 法國外交部晚些時候表示,法國單方面承認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獨立,這即不會使亞美尼亞、也不會使卡拉巴赫人民、更不會使法國受益。
  • 剛下賽場,就上戰場!亞美尼亞奧運亞軍也參戰,保家衛國不分職業
    11月6日,正在納卡戰場跟隨亞美尼亞部隊拍攝的俄羅斯軍事媒體WarGonzo在戰場上偶遇了一名特殊的亞美尼亞士兵,他就是曾在2016年獲得裡約奧運會自由式摔跤亞軍的亞美尼亞功勳運動員米赫蘭·哈魯秋尼揚,據悉他這次是作為後備動員部隊的一員來到了納卡戰場。
  • 亞美尼亞爺爺兵都派上戰場,再派就只剩女人
    唯一停戰的時間就是兩國外長籤訂協議後的幾個小時時間。這場綿延不絕的戰爭,已經令亞美尼亞有點青黃不接了。由於亞美尼亞在人口和常備軍方面與亞塞拜然有著巨大的差別。如今真的連爺爺輩都得在戰壕裡面殺敵建功。納卡當地視頻媒體BARS拍攝了一組亞美尼亞正規軍在戰壕裡面的照片。雖然是間歇時間,但是照片裡面的場景的確比較駭人。
  • 俄媒:俄軍在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邊境部署 亞美尼亞防長稱無損主權
    中國小康網12月11日訊 老馬 亞美尼亞國防部長瓦加爾沙克阿魯久尼揚上周日接受國防部下屬的媒體「Zinuzh Media」採訪時稱,俄羅斯邊防軍人部署在與亞塞拜然交界的休尼克州(亞美尼亞)無損亞美尼亞主權。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為什麼水火不容?亞美尼亞民族的悲慘歷史!
    先說亞美尼亞,亞美尼亞是一個有著3000年歷史的民族,在公元元年前後亞美尼亞王國橫跨了兩個大陸,連羅馬人也在他們手上輸過幾次,後來亞美尼亞慢慢衰落,直到滅亡,最後被奧斯曼土耳其統治。沒想到蘇聯為了跟新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國建立友好關係,大手一揮,就把亞美尼亞的大片土地交給了土耳其,其中就包括亞美尼亞人心目中的聖山,亞拉拉特山!就是傳聞諾亞方舟著陸的地方,可想亞美尼亞人心裡有多難受了!
  • 蘇聯究竟有多少個加盟共和國
    蘇聯在中亞的民族劃界工作也對高加索地區產生了一定影響:1936年蘇聯在重新進行民族識別工作後按民族自決原則將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重新分為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三個加盟共和國。在蘇聯中央政府主持下完成了這三個加盟共和國的劃界與領土分配,但在這一過程中三大民族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諸多矛盾。蘇聯時期三國在中央政府的壓力下維持著面上的和平。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為「納卡」大打出手,「納卡」的前世今生
    從此,基督教在亞美尼亞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與亞美尼亞民族相比,亞塞拜然民族的形成則相對較晚。亞塞拜然當地居民受波斯文化的影響,信仰拜火教,在波斯語的基礎上產生了古亞塞拜然語,為亞塞拜然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 亞美尼亞割讓土地,還要賠上4年GDP
    在外界看來,亞美尼亞在這場戰爭中,簡直就是「虧到家」了。首先,亞美尼亞方面此前公布該國的陣亡士兵人數為2317名,但如果按照亞塞拜然方面公布的數據,還遠不止於此。要知道,到了戰爭後期,亞美尼亞一方甚至出現了兵力嚴重不足的情況,這並不是陣亡兩千餘人能造成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