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千榜樣】趙亞奇:小蜜蜂築就致富路
【雙千榜樣】趙亞奇:小蜜蜂築就致富路 2020-12-10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永春一高校老師返鄉制茶,已帶動100多位村民增收致富
現年36歲的李建民在永春經營著一家茶葉有限公司,已帶動100多位村民實現增收致富。 福建日報記者 吳鵬攝 說到李建民,茶界人士對他稱讚有加。2008年李建民大學畢業後,就職於廈門一所高校,是令人羨慕的大學體育教師,但在高校教書8年後,2016年9月,李建民毅然選擇辭去穩定的職業,踏上返鄉的徵程,回到家鄉永春東平,開始了他的「返鄉做茶農」生涯,當時他的這一舉動出乎所有家鄉人的預料。
-
河南柘城:楸樹變身「搖錢樹」 鋪就鄉親致富路
王萬申指了指地裡的楸樹說,黃土地裡種出的楸樹真正成了村民們的「搖錢樹」。 在伯崗鎮郭徐楊村楸樹種植基地,該村黨支部書記郭華東告訴記者,郭徐楊村積極與柘城縣興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對接,發展楸樹種植產業,建成了楸樹種植基地。群眾可以把土地託管到基地入股,由基地統一種植、管理、銷售,股東分紅受益,基地保證每畝地每年分紅收益在1000元以上。
-
福建泉州有一個美麗的永春
佛手是永春地方茶,口感略不同於鐵觀音永春佛手茶又名香櫞種、雪梨,因其形似佛手、名貴勝金,又稱「金佛手」,主產於福建永春縣蘇坑、玉鬥和桂洋等鄉鎮海拔600米至900米高山處。乃佛手品種茶樹梢製成, 是福建烏龍茶中風味獨特的名品。若說鐵觀音是莫奈,那佛手就是西斯萊。石鼓白鴨湯
-
福建閩清:漫山橄欖樹「種出」山區致富路
福建閩清:漫山橄欖樹「種出」山區致富路新華網 作者: 2020-10-10 梅溪鎮新民村村主任黃家勇說,村裡從十年前開始大規模應用嫁接技術
-
福建永春老醋:嫁接新科技 「釀」出新維度
永春老醋又名福建紅曲醋,是中國四大名醋之一,也是福建省的傳統特色食品產業,素有「中國紅曲醋看福建,福建紅曲醋看永春」之說。近日,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和福建省食品工業協會主辦的首屆中國紅曲醋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永春舉行。
-
福建泉州永春概覽(閩南地區)
福建泉州永春概覽(閩南地區):泉州市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北承省會福州,南接廈門,東望臺灣省,西毗漳州、龍巖、三明。永春遊資源:全縣擁有1個國家4A級旅遊區牛姆林,6個國家3A級風景旅遊區百丈巖、魁星巖、烏髻巖、仙洞普濟寺、雪山風景旅遊區、北溪文苑風景旅遊區,雲河谷旅遊風景區、2個國家2A級景區老醋文創園、余光中文學館,3個省級觀光工廠永春老醋有限公司、中國香都永春達埔香城,永春天沐溫泉度假區、魁星巖旅遊風景區、同時擁有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永春紙織畫
-
福建永春:舉辦首屆中國紅曲醋產業發展高峰論壇
福建永春:舉辦首屆中國紅曲醋產業發展高峰論壇 2020-12-12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建達埔鎮2020年度獎教助學金頒發大會在永春五中舉行
11月15日,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教育發展促進會第二屆理事會成立暨2020年度獎教助學金頒發大會在永春五中隆重舉行。永春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餘金南,福建省貿促會原常務副會長、正廳級巡視員潘金全,永春縣慈善總會常務副會長李生錠,永春縣教育局副局長蘇昌藝,達埔鎮黨委書記郭景良,達埔鎮鎮長劉瀧沆等黨政班子成員、各學校師生以及達埔鄉賢、社會各界人士等出席了大會。圖為頒發各類獎教金。
-
福建永春:一支香「點燃」一個產業
永春:一支香「點燃」一個產業 □本報記者 李向娟 何金 通訊員 康慶平 經過300多年傳承,永春香已形成自身獨特的制香技藝,2017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永春與廈門、廣東新會、河北古城並稱為「中國四大制香基地」。
-
首屆中國紅曲醋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福建永春順利召開
為進一步推動永春紅曲醋產業快速轉型升級、擴大品牌影響力,促進永春紅曲醋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實現永春紅曲醋產業健康穩定發展,2020年12月12日,首屆中國紅曲醋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福建永春縣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和福建省食品工業協會主辦,永春縣人民政府承辦,福建農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協辦。
-
黑果花楸 :農民致富的搖錢樹
但是在朝陽市部分農村,許多農民已經開始栽種起了黑果花楸這一樹種。由於這一新品種果樹蘊含著較大的經濟效益,黑果花楸逐漸被農民和種植大戶認可,成了許多農民致富的搖錢樹。
-
小核桃成為大羊南留屯增收致富的「金果子」
山村築起產業致富夢——記泰安市人大代表、南留屯村支部書記王吉章記者 顏曉萌 通訊員 朱勇「最近一年我們村做成了很多事情,從村莊環境整治到全村種植核桃,再到發展旅遊產業泰安市人大代表、南留屯村支部書記王吉章臉上洋溢著笑容,向記者細數著一件件為改善村容村貌,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的實事。心存黨恩,讓村莊美起來修好農村路,鋪平致富路。
-
雙孢菇拓寬鎮平縣郭莊鄉群眾致富路
雙孢菇好似搖錢樹,種了雙孢菇能致富,成為當地群眾的一句口頭禪,像李正恩這樣的例子在孫樓村共有32戶。今年3月份,郭莊鄉因地制宜,引進先進技術,建起了孫樓村雙孢菇種植基地,基地總投資720萬,共40個大棚,佔地33畝 。在產業的帶動下,農戶可以加入合作社,承包大棚種植雙孢菇;周邊群眾還能在該基地實現就業務工,獲得穩定收入。
-
威海環翠區:小小地瓜鋪就鄉村「致富路」
在威海市環翠區溫泉鎮雙寺夼村,一顆顆孕育著甜蜜和希望的地瓜種苗正積蓄著能量,這份「甜蜜的產業」為老百姓鋪就了一條致富路。在雙寺夼村東邊的農田裡,一座大棚拔地而起。大棚裡,剛種下100畝新品種地瓜苗,於常春正和其他村民一起,為這些寶貝疙瘩澆灌保墒,細心管理。
-
開傳授新風 揚白鶴威名--記永春翁公祠武術館
從本期起,將分期率先對我縣較有影響的幾家武館進行報導。———記永春翁公祠武術館 永春翁公祠武術館藏身在五裡街鎮新亭路中段,該館前身是成立於1928年11月的「中央國術館福建省永春分館」,文革期間一度停辦,1985年8月在原址正式復館
-
福建永春的美食秘籍是什麼?「太極「鍋裡又藏著何種秘密?
說到福建美食,便不得不提永春。泉州人愛吃的面線糊便出自於此,甘甜多汁的蘆柑也出自此地,還有奇怪的老醋……永春,這座城市有自己的一套美味秘籍。說起這永春面線糊,是由細面線+地瓜粉製作而成。永春咯攤是閩南話「Ko tua」的音譯,就是湯鍋裡煮,湯滾發出kotuakotua聲。相傳,咯攤起源於清朝初年。那時的永春客商南來北往,號稱「無永不開市」。商人趕路跑生意吃咯攤既方便又快捷。一張朱紅色八卦桌,四條方凳,八人圍坐,中間「太極「鍋。鍋裡滾著豬大骨湯,豬肺、大腸、豬肝、地瓜粉、豬肉……應有盡有。
-
詠春拳與永春白鶴拳
永春白鶴拳是源於康熙年間福建省永春縣的一個拳種,幾百年來,已經傳播到世界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傳播最廣的民間傳統武術之一。詠春拳和永春白鶴拳之間是否存在淵源關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本文著重就從詠春拳的發源傳說出發,結合永春白鶴拳發展的歷史背景,試圖尋找兩個拳種之間的聯繫,希望能對詠春拳發源研究起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
永春一中上榜福建一級達標高中校史排行榜
因為是人工統計,數據不全之處可在下方寫留言告知小編,下次補齊具有百年校史的省一級達標高中校*據學校官網公布信息統計整理,若有錯漏,歡迎指正原來永春一中竟然已經有113年的歷史了永春一中「五朵梅峰秀,彤雲一院深。書聲圖畫裡,千載仰儒林」。書聲圖畫裡,千載仰儒林。
-
福建永春供電盤活廢舊物資提質增效成效顯
福建永春供電盤活廢舊物資提質增效成效顯 來源: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