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丁祖昱評樓市   2020年12月21日 10:53
時常有農村老家的人問我,怎樣才能在大城市紮根買房?
其實,除了對抗身邊的誘惑和消費主義以外,需要有買房的信念,不要被房價嚇退,多多關注房地產市場的信息,趁著年輕,能拼則拼,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因為,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
本 文 約 2620 字 閱 讀 需 要 5 min
被訪者 | 阿七 寫作者 | 金捷
我出生於西安周邊的一個小縣城裡,大學畢業後我沒有選擇去西安,而是留在了一線城市廣州,在廣州工作兩年多,我獨自一個人搬了8次家,所以我對租房搬家產生了深深的厭惡。
2016年8月,當時的男友說希望我從廣州回西安,兩家人可以考慮結婚的事了,雙方父母的意思是我可以回來,然後一起在西安買套「婚房」,我便從廣州回了西安,我發現和廣州相比,西安房價真的很低,單價6000元/平就可以在三環上隨便選,不僅如此,眾多開發商還拿出了首付分期的政策。
得知這個情況後,我很後悔工作頭兩年沒有好好的存錢,不然回去那會都能在西安買套小戶型了,但當時因為沒好好存錢,因此只能先租房落腳,重新找工作。
因為男友工作忙,所以看房的事就落在我一個人的肩膀上了,2016年下半年成都和鄭州的房價已經瘋長,我預判西安未來的房價一定會漲,必須儘快上車。從2016年底到2017年上半年,我一個人在西安瘋狂看盤,基本上只要是剛需盤,我都跑過了。
到2017年5月,我篩選出了在地鐵口附近的三個樓盤,於是就帶著我父母、男友和他家裡人挨個看了,我父母這邊倒是都沒意見,但是男朋友的家裡人可能當時並不是真心想買房,第一個盤他們覺得70多平米的戶型太小了,第二個盤又說有鐵路經過,太吵了,第三個是我最喜歡的,一套125平方米的南北通透大三室,客廳南北陽臺,主臥270°陽臺,朋友找的關係,算下來5300元/平方米,當時的兩成首付也能湊一湊,月供也在負擔範圍內,但男友家裡說30年每個月4000的月供實在太多了。
最後就這樣不歡而散了,男友也沒有哄我,還指責我想得不夠周到。
現在回想起來,當初買房全是我自己的「一廂情願」,男友從小都是在父母的溺愛中長大,在西安的工作也是父母託關係找的,他工作幾年一直住在員工宿舍,沒有體會過房東收房租時的原地起價和搬家時的心酸。而且他的打算一直是讓家人在縣城全款買房,以後他也不用承擔任何房貸壓力,只是被我逼著一直在西安看房。
2017年6月,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男友在老家縣城貸款十年買了一個70平米的純北兩房,並且在房產證上只寫了他媽媽一人的名字。
後來男友美其名曰說這是我們的「婚房」,還說給我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結婚後我每個月拿兩千和男友一起還貸,第二個選擇是男友還全部貸款,而我負責所有的家庭開銷。
我自然是拒絕了這兩個選擇,直接把相戀七年的「未婚夫」單方面解約為「前任」,我決心從此以後不管多努力,一定要有一套自己名字的房子。
2017年暑假,我開始到處打聽哪裡還有能首付分期的小戶型,在朋友的介紹下,我得知南三環那邊有58平米的兩房還能首付分期,單價6400元/平米,我去實地看了看,戶型是真的不錯,兩個臥室朝南,客廳還有陽臺,陽臺朝東,還有一個周邊小學的學位。兩個年輕人結婚住絕對夠了,錢不夠可以賣了過幾年再置換。
本來我對兩年內付完八萬多的首付還是有所遲疑的,因為我當時的月工資只有五千,但父母在我買房這件事上給予了大力支持,說如果我真的很想要這套房,他們願意負擔一部分首付款。
就這樣,我買下了這套房子,後來也為了還房貸換了份工作,工作量直接翻倍,但工資還是只有七千左右,扣除社保到手也只有六千多。
買房以後,我的個人消費欲望也降到了最低,我再也沒有出去玩,即使換季,我的衣服都是不過百,一雙回力帆布鞋穿春夏秋,我背的包是鹹魚買的別人不要的新的二手。因為本身從外地回來,在西安也沒有什麼朋友,所以也不用聚會消費,每個月大概能存兩千多塊錢。
2018年4月,我遇到了現在的老公,因為我們三觀實在是太契合了,所以認識不久就成為了情侶。
他2014年在長安區買了一套110平米的三房,據他說這套房子是家裡支持了一半,然後他半存半借買的,因為家裡出了大比例的首付,所以房產證也是寫的他媽媽的名字,他負責還貸。那時買房借的錢他早就還完了,但房子一直都沒裝修,因為中間他投資失敗虧了很多錢。
和我相戀後,因為我倆的住所相隔較遠,老公想把手裡的錢去付個代步車的首付,方便戀愛,但我當時強烈反對,因為車不算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這樣一來老公長安區的房子裝修更加無望了。
2019年1月,我從朋友圈看到了理工大曲江校區附近樓盤的消息,一萬出頭的精裝單價讓人非常心動,跟當時沒結婚才在一起半年多的老公提了一嘴,因為他之前買的房子學區不太好,我自己的房子離他工作的地方太遠了,正好他現在還有首套房資格,馬上就答應說讓我去搖號試試。
當時也有成百上千人參加搖號,幸運的是,我一次就中了,中了之後就馬上開始湊首付,一共25萬的首付,我自己拿了4萬,向朋友借了5萬,加上老公的8萬存款,然後刷了老公信用卡8萬,就這樣湊齊了。忘了說,整個選房過程,我老公都沒有參與,他只是給我轉了錢,直到房產證辦下來他都沒有去那個盤看過。
我們於2019年國慶結婚,因為一年內買房和裝修,實在是沒錢,我們只辦了最簡單的婚禮,甚至都算不上婚禮,但我知道我自己是幸福的。
人生的眾多分叉口中,我們必須同時擁有勇氣和運氣,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幸運的是,雖然一路磕磕絆絆,我現在也算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我們房產的升值速度趕不上北上廣深,但如今三套房加起來的總價已經翻倍,把前兩套房租出去的租金剛好可以抵一半房貸,當初狠心沒買車的錢到現在也能換輛更好的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