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不是真聰明,看這3門課就知道了,建議從小就開始培養

2020-12-18 超級好爸

自從家裡的兄弟姐妹個個都有了孩子,逢年過節或者周末聚會,大家的話題都避免不了討論到孩子的學習。

「我家孩子數學還行,考了95分。」

「他喜歡看書,天天看漫畫書」

「期中考試考了93分,班裡倒數第二,我們都不知道該不該批評。」

有的孩子成績好,家族群裡三天兩頭就曬一下。他們覺得自己家孩子天生就是聰明(言下之意就是遺傳自己良好基因)。

不過有的孩子成績不理想,每次討論成績,他們爸爸媽媽都不好意思說話。有時候還唉聲嘆氣,表示不知道怎麼教才好。

其實,小學階段成績大家都相差不多,孩子成績好,並不代表以後一定會好。

但有幾門課屬於基礎課,從小打好基礎,孩子整個學習生涯都會受益。

數學課:思維邏輯好,往往是聰明的好苗子

數學是基礎課程,除了基礎的運算,數學更鍛鍊的是孩子們的思維邏輯。比如圖形、空間概念、數字推理、邏輯判斷等思維都跟數學息息相關。

對於數學的學習,三年級是個分水嶺。很多家長都反映,孩子一、二年級的時候,數學成績還不錯的常常滿分。可是上了三年級,總是90分左右徘徊。

說到底,就是思維能力、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跟上。因為到了三年級,題目要分析思考,不再是低年級那種簡單的四則運算了。

近年來,數學課高分現象也頻頻出現。上海中考,還出現了140分以上扎堆的情況。

所以,如果你們家孩子數學成績好,那就要暗自開心,並注意培養好吧!

而那些數學成績不理想的,不要猶豫,小學階段還可以補救,多強化孩子的思維就好了。

語文課:學不好語文課,其他課程也難以理解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蘇步青先生曾講過一句話:「語文考不好,其他就不用考了。」

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很簡單的道理就是,字詞的意思你都讀不懂,還談什麼理解、探討呢?

語文是需要積累的學科,不能一蹴而就,而那些語文成績好的學生,也往往意味著他有著良好的閱讀習慣,厚積而薄發。

一個孩子的閱讀量提升了,那麼他的理解能力、寫作能力也會比同齡人更好一些。

所以,孩子從小語文好,往往都是比較機靈聰明的孩子。

科學:善於發現問題,具有探索精神的人更具潛力

科學這門課,咱們小時候叫做自然課。老師總是帶著我們逛植物園。鄉下的植物園也不大,植物也不多,所以沒學到什麼。

現在不一樣了,大家都很重視科學學習。

小學的新課標,把科學課程也納入其中。新課標明確了科學課在一、二年級開設。所以,那種等著孩子長大了再進行科普學習的觀念已經落後了。

相比德國,咱們的科學啟蒙也算晚了。德國從幼兒園開始,老師就帶著學生到戶外去,找樹葉、觀察蟲子、自由活動等等。咱們孩子停留在學校的植物園裡呢。

新課標的科學課,在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宇宙科學、技術與工程4個領域,選擇了適合小學生學習的18個主要概念,又由此產生了75個內容,還是蠻豐富的。

孩子科學素養高,說明孩子視野開闊,將來看待問題的角度也會更加宏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遠見!

怎樣對孩子進行科學啟蒙?

說來也尷尬,雖然咱們將科學課納入了小學新課標,對科學課本並沒有引起孩子太大的興趣,乾巴巴的文字和沒啥吸引力的圖片,孩子也不大愛看。

說起科學啟蒙,咱們國家流傳甚廣的那套書,還得算《十萬個為什麼》。小時候手裡捧著一本《十萬個為什麼》,感覺就如獲至寶。

不過《十萬個為什麼》也只是文字。近年來,作為靠譜的少年科普出版社,少兒社在《十萬個為什麼》之後,又出了一套《第一次遇見科學》。

我家孩子第一次看到的時候,就喜歡得不得了!因為圖片太逼真,效果太好了!

這套書的內容非常豐富,海底世界、植物生長、多彩天空、季節變化、雨林、火山等等共計96個主題。乍一看,跟新課標的要求還滿匹配的呢。

孩子們在閱讀中不僅僅可以增長了見聞,還可以提高了邏輯、推理、觀察能力,科學思維和素養得到開發和提高。

這套書的圖片非常精美,是少兒社跟美國地理學習公司基於版權合作研發的,圖片都是高清圖。孩子們都看看圖,通過讀圖啟蒙科學意識,自然是好!

為什麼都要高清圖片?因為「授之予魚,不如授之予漁」,使用這套書的過程中,更強調孩子的觀察和探索,而不是爸爸媽媽直接告訴孩子答案。

其實你會發現,孩子的觀察能力,比大人還優秀呢。

這套書共有12冊,現在通過百家小店購買比線下優惠一些,只需要360元,平均一本不過是30塊。平時喝杯奶茶也就是這個價而已。少在外面吃一頓飯,就可以讓孩子得到良好的科學啟蒙了!

任何時候,知識就是力量!如果你也認同,現在就給孩子帶一套吧!

相關焦點

  • 學生聰明不聰明,從這3門學科就可以看出來,若是擅長智商差不了
    成績是孩子學習能力的體現,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很好是因為十分勤奮刻苦,也有的孩子學習很輕鬆,經常在玩,但成績依然非常好。這就讓家長對學習成績好壞,是靠勤奮這個理論不禁畫了個問號。其實想要知道孩子聰不聰明是有跡可循的,只要看一看這個學生所擅長的學科,就能反映出孩子聰明與否。
  • 好課推薦|潘江雪:為什麼要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家長課堂第二期《如何讓孩子學會聰明的花錢》上線啦這是一門大家熱烈期盼的課!這是值得每個人都好好學的課!自從「線上家長會」開播以來,我們收到了很多家長和老師在青少年財經素養培養上的需求,夢想盒子裡也有很多相關的提問:對於每一個家庭而言,孩子的財經素養培養、從小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這不僅僅涉及到孩子花錢和存錢的行為,更關乎到好習慣的養成,以及由此給他們未來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 李玫瑾:有大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李玫瑾:有大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成為每個國家、每個家庭、每個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離開了教育,國民素質和個人素質都無法保證,各個領域和經濟也無法發展。正因如此,現在的很多家長都十分重視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常聽講座的家長對李玫瑾教授應該不會陌生。
  • 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這3種能力,學習後勁足,學渣也能逆襲
    現在真正是開學季,孩子們都是接到了心儀學校的通知書,但是在高考最後一年,是不是也常聽別人說過這樣一件事:xx家的孩子,原來學習不咋樣,高中知道學習了,成績長的速度不得了。這就人們口中的「後起之秀」、「黑馬」,最終他們到了學霸的頂峰!這些孩子或許小時候表現得沒那麼聰明,也不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但往往有這3種表現。那就是專注力、記憶力、自理能力。
  • 研究發現:從小愛看地圖的孩子很聰明,未來格局遠超同齡人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家長都希望寶貝能夠聰明健康,所以在成長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孩子的身體,還有關注大腦發育。那麼怎麼做才能促進大腦發育呢?這可能是新手寶媽們都關注的問題之一。聽音樂、閱讀,可能是很多家長的選擇,從小就會給寶貝安排上。
  • 續篇:要想孩子越來越聰明,就必須從小開始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
    有人會說:有的孩子聰明,有的孩子不聰明唄!有的孩子記憶力好,有的孩子記憶力差吧! 據我對這幾位學生的了解,那幾位成績好的孩子確實聰明,具體表現在: 1、有極強的專注力,如:他們特別喜歡「偷聽」老師們在一起的聊天,特別「關注」別的班級老師過來說的話。
  • 聰明的孩子,從小讀哲學
    聰明的孩子,從小讀哲學 只是許多家長擔心孩子還小, 接觸哲學,看不懂,理解不了。
  • 從小培養這3個好習慣,孩子將來想不自律都難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孩子是否聰明,從小時候3種表現就能看出來,不用等長大後才知道
    老師就將孩子平時的一些事情拿來舉例,告訴慧慧孩子的智商並不差。其實還是在小的時候,三種表現就能看出來,不用非等到長大以後才知道。「聰明孩子」有這3種表現第一,肢體協調性好相信不少寶媽聽過老人說的那句話:越早學會走路的孩子越聰明。這句話雖然不是完全對,可以有一定的道理。
  • 專注力培養,從孩子3歲就該開始了!這些訓練方法,建議收藏
    關注孩子大腦發育的家長都知道,2-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3歲後孩子的大腦發育才趨於完善。仔細觀察孩子就能發現,這個階段的孩子經常走神,玩玩具也是每個只玩一會。這是因為孩子的大腦神經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神經系統沒辦法很好地控制大腦興奮和抑制的過程。
  • 孩子的興趣要從小培養,楊冪就是最好的例子
    興趣變職業,楊冪就是最好的例子最近楊冪的新劇《斛珠夫人》未播先火,說到楊冪大家一定不陌生,作為當紅實力演員為大眾所熟知,最近這幾年更是拍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楊冪對表演的熱愛和興趣是從小就開始有的。
  • 寶媽們如何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英語興趣
    現在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讓寶寶從小就開始學習各種知識。特別是英語這一塊,很多父母也是從小就開始培養,因為英語,在讀書後才開始接觸,就怕會很晚,所以父母都希望孩子早點接觸英語的這方面知識。但是很多家長都不知道怎么正確地從小培養孩子的英語知識。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小能看出來,3個「怪癖」很明顯
    李教授指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小就能看出來,其中學習力超強的孩子有3個很明顯明顯的「怪癖」。而孩子有這3個怪癖,則說明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強,是讀書的料:1、「發呆狂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難以脫身說到這個怪癖,就要提到當今數學界的天才許晨陽。
  • 李玫瑾:將來有大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0-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此時孩子的大腦發育速度非常快,很多習慣、喜好、性格等等都是在這一時間段養成的,若是想讓孩子將來有出息一定要在這段時間內好好培養。將來有大出息的孩子,據說都有這3個特徵一、社交能力強據調查顯示,當今社會上的成功人士無一例外都擁有著很強的人脈關係,而這些人脈和他們的社交能力是成正比的,一個社交能力很差的人,任何人都不願意與其相處,又何來的人脈呢?
  • 疫情宅家,幼兒園孩子有必要上網課嗎?這四點比上網課更重要
    所以,不建議讓幼兒園的孩子上網課。那麼這個漫長假期,幼兒園小朋友在家該幹點什麼呢?1、家長帶孩子好好玩凡是有孩子的家長都知道,幼兒園可能是孩子求學路上最輕鬆的階段了。可一旦孩子上了小學,開始系統學習後,每天都有寫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補習班和興趣班。所以,幼兒園階段就讓孩子盡情地玩吧。孩子在玩的過程中也會協調四肢,促進大腦的發育。越會玩的孩子越聰明。家長剛好在這個超長假期裡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些親子遊戲,或者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手工。
  • 想要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聰明父母記住這幾點,培養孩子進步快
    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呢? 家長會經常看到,孩子想去拿某件物品時,還有幾步的距離卻伸手抓向那個東西,這就是因為孩子對距離沒什麼概念。 家長可以從小鍛鍊孩子,把玩具拿出門外或者窗外,讓孩子有距離的意識。
  • 李玫瑾直言:孩子是否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不用等長大
    前言:一個孩子今後發展怎麼樣,和他的智商有很大的關係,因此有很多家長在孩子小時候,就開始培養其智商,在父母眼中,一個高智商的孩子頭腦也更靈活。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智商有一部分是取決於先天性因素,還有一部分是靠後天父母去培養,有一些孩子先天性因素不是很好,但我們做父母的及時去培養自己的孩子,這樣孩子的智商才會更勝同年人。知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說:」其實孩子是否聰明,去看孩子的小手就知道了,根本不需要等孩子長大。」
  • 教育孩子從小細節開始,聰明母親掌握這些要點,培養出色的娃
    很多研究也表明,多數情況下,孩子的生活習性、性格特徵、與別人的相處模式,都受到母親的影響。可以說,母親是孩子早期教育的主導者。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從生活小細節開始的。在面對孩子的時候,要記住:暫時拋開煩心事,當孩子跑過來分享他一天的趣事時,不要板著臉或是不耐煩,從而把不快樂轉移給孩子。特別是當夫妻雙方鬧不愉快的時候,不要把爭吵暴露在孩子面前。孩子的內心脆弱敏感,如果經常在自己的孩子面前爭吵甚至有肢體衝突,會傷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
  • 通過這3點,幫你分析理科生的好處,讓孩子更聰明
    樂樂是個上進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弱點,每天都花大把的時間用來溫習功課。但收效甚微,成績還是提高不上去,樂樂也感覺到數學課越來越跟不上老師的節奏了,一上課就開始犯困,對此他的父母也感到非常困擾。有些孩子難以理解為什麼要有數學這門課,整本課本裡滿滿的算數公式,不止費腦子還十分傷神,那麼到底數學好對未來有什麼好處呢?其實數學這門課,訓練的不止是你的算術能力,更重要的是對大腦思維的訓練。例如,理科中就不單單只有數學這門課,還有奧數、物理等等。
  • 想培養一個聰明有主見的孩子,父母常把這句話掛嘴邊,足矣
    其實,孩子拿不定主意,大致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另一方面是因為之前不管說什麼、做什麼,都被父母否決過,所以自己乾脆就不動腦筋了。那麼,該如何培養出一個有主見的孩子呢?很簡單。01、不是孩子沒主見,是你只教會了孩子順從看過一個視頻,女兒小的時候,媽媽總是喜歡替她做決定。從小,不管是穿什麼、吃什麼,女兒表達自己意見的時候,媽媽都習慣性的否決,並且讓女兒聽從自己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