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老師」到「小主播」,華理支教團知識扶貧為墨紅玫瑰直播帶貨

2020-12-14 新民晚報

圖說:直播場景展示採摘玫瑰花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這裡海拔超過1800米,墨紅玫瑰能夠享受充足陽光的撫育,吮吸龍潭水,每一朵都是大自然的饋贈。秒殺馬上開始,大家抓緊時間線上選購……」走進玫瑰花田、拿起話筒、架起鏡頭,7月5日,正在華東理工大學定點扶貧尋甸縣支教的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的「小老師」們,走下講臺,來到聚光燈前,與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的實踐團隊一起當起了「帶貨主播」,為尋甸土特產品墨紅玫瑰硬核代言。一個多小時的線上直播,吸引了超過1.23萬人線上觀看,銷售額上百單,吸引了大量粉絲關注店鋪。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體零售、旅遊、餐飲等各行各業面臨嚴峻的挑戰,貧困地區農產品也因此運不出去,而顧客也進不來。眼看著忙碌一年的收成面臨著銷售的難題,和當地農民一樣著急的,還有華東理工大學定點扶貧尋甸縣的掛職幹部和第21屆研支團。而此時他們發現,線上直播帶貨悄然走紅,「雲」模式打破桎梏,成為一種新型銷售方式。

圖說:團隊走訪花農

在尋甸的華理人把正在走紅的直播風潮帶進了雲南尋甸。掛職幹部董玉國先後為墨紅玫瑰、聽牧牛肉代言,讓當地農土特產品滯銷困境得到了緩解。華理21屆研支團的成員們也決定走到鏡頭前,來一場直播,推廣優質企業,助力偏遠地區特色產品銷售。團長李承霖在直播前動員團隊成員:「把我們在尋甸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從自己的視角講給大家,讓全國各地的粉絲和消費者了解到最真實的情況,這些比誇張的語言和表演更能吸引人。」

直播帶貨是手段,在電子商務如火如荼的當下,能不能得到消費者的青睞,關鍵還要看產品的「硬核度」,既要保證質量,更須注重帶來的脫貧效果,幫助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除了積極聯繫平臺、拓展銷售渠道、精心準備方案外,華理「小主播」們還把功夫下在了屏外。

直播中的貨品及貨源都經過了研支團成員的精心挑選,通過多次調研和實地走訪,最終團隊來到了尋甸縣功山鎮雲龍村的玫瑰種植基地,為墨紅玫瑰代言。選擇這裡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種植基地地處大山深處,綠蔭環抱,在雲南特有的烏蒙山層層疊的山地裡,光照充足,水源清潔,這裡孕育出的高原食用玫瑰綠色健康品質極高;此外,玫瑰花茶生產商昆明霂霖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雲南省商務廳認證的「三品一標」認證幫扶企業,是一家相關手續齊全、擁有資質的扶貧企業。

圖說:鮮花工廠實地考察

為了做好這次直播,研支團的成員們分工協作,幾乎看遍了網上帶貨達人的直播,為了一句廣告詞想出三十幾個方案,還多次實地與公司交流了解相關內容,把介紹資料反覆看了幾十遍。「直播前一天做夢都在想直播的場景,我們那段時間大家口頭禪都變成了『買它』,連團隊唯一一名文科生都能隨口說出工藝流程和一些技術參數。」本次直播的人氣主播李承霖說。

在直播過程中,除了在帶貨時大家熟悉的產品介紹和福利放送外,直播團隊還別出心裁地將掛職幹部的扶貧故事、研支團的支教感悟、尋甸華理的校縣情融入其中,用真情打動廣大粉絲,用行動傳遞青春能量。

談到未來的打算,李承霖和21屆研支團也有著自己的看法,雖然當前直播帶貨很有效,但終歸不是長久之計。要從「輸血式」變為「造血式」,還要通過提升農民自主運用網絡手段宣傳和銷售產品的能力來實現,所以下一步他們打算從「臺前」再回歸「幕後」,教會農民自己拍攝、上貨、互動、發貨,讓網絡購物、代言產品、直播帶貨這些「新鮮事」在貧困地區中逐漸得到普及。

新民晚報記者 張炯強

相關焦點

  • 東大師生化身「帶貨主播」,公益直播共助扶貧!
    8月28日晚,在抖音短視頻平臺上,一場特殊的公益直播正在進行,由東南大學研支團隊員和校內學生擔任主播,往屆掛職幹部、學霸少年生等東大師生紛紛上陣擔任直播嘉賓,為學校定點扶貧的雲南省南華縣帶貨。東南大學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聯合東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東南大學校研究生會發起本次「為扶貧助力、為南華下單」公益直播帶貨活動,凝聚東大力量,助力脫貧攻堅。
  • 直播帶貨 為扶貧下單
    當時,李旭瑛正在準備直播,總書記的到來,讓她一下子成了網紅。  李旭瑛直播賣的土特產,很多來自貧困戶。「為貧困戶賣貨,我更有動力,因為裡面多了一份責任。」李旭瑛向記者說。  為扶貧下單,網友同樣有動力。直播中,李旭瑛推介的產品經常「秒光」、賣斷貨。  直播帶貨、為扶貧下單正成為一種潮流。
  • 網上帶貨化直播流量為「扶貧力量」
    兩位從未在直播鏡頭前誇家底的村幹部帶上全村的希望,變身線上帶貨主播,與集團主持人高佳一同推銷當地特色農產品,扶貧助農。 【效應】直播中,一場賣掉2200多斤麻油借力安徽新媒體集團「皖裡有貨」直播帶貨平臺,一場「第一書記誇家底」的直播帶貨公益行能帶來怎樣的價值與效應?
  • 「決戰決勝 全面小康」扶貧隊長直播帶貨 為村裡百合「打call」
    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土貨山珍紛紛搭上信息高速路,運送到城市餐桌,成為村民們脫貧增收的法寶。22日上午,湖南第九屆網絡文化節之2020「決戰決勝 全面小康·精準脫貧在三湘」媒體湖南行媒體團來到新化縣電商產業園,見證新化縣政協主席楊韶紅和省人防辦駐新化田家村幫扶工作隊隊長謝勝文藉助拼多多直播帶貨農產品,感受網絡消費扶貧的強大力量。
  • 小影主播廣東河源帶貨:從聘「扶貧愛心大使」到「尋找家鄉帶貨王」
    12月4日,廣東河源舉辦首屆農村電商大賽,選出了河源十個最能帶貨的電商達人,打造一批紮根農村的電商網紅隊伍,通過網絡賣當地的農產品,讓農產品走得更遠,為農民增收致富。  放眼全國,農村電商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基層老百姓搭上了「數字快車」,也為鄉村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先進理念,有力支持了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
  • 【文明實踐】愛幫忙丨奈曼臺主播帶貨,小屏直播助農
    【文明實踐】愛幫忙丨奈曼臺主播帶貨,小屏直播助農 2020-05-15 2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扶貧幹部變「主播」,「帶貨」貴州大山美味!
    ,當晚貴州省人民政府駐廣州辦事處攜同一眾扶貧幹部、企業,來到廣州消費扶貧體驗空間勝佳超市,親自為貴州好山好水產出的優質產品直播帶貨代言,鼓勵消費扶貧,助力經濟復甦。貴州省人民政府駐廣州辦事處主任聶斌來到廣東勝佳超市扶貧體驗空間現場搭建的直播間,賣力地為貴州農產品吆喝推介。貴州高原黨參、麻江藍莓、遵義紅茶……十多種單品均經過精挑細選,價格實惠,受到直播間粉絲的熱捧。
  • 直播帶貨帶技術 為脫貧攻堅「賦能」
    ▲網紅"杏奶奶"(右)也來現場帶貨主播帶貨、線上賣貨、支付下單……第27屆中國楊凌農高會上,網上直播在現場諸多展位得到普及應用,成為新亮點。直播帶貨帶技術格外紅火,為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助力、多方攜手推動形成消費扶貧發展格局"強勢賦能"。
  • 我省文旅扶貧直播帶貨活動再創佳績
    7月11日,由中國電信甘肅分公司、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主辦的「探渭水源頭·尋隴原好禮」文旅扶貧直播帶貨活動在渭源縣渭河源景區舉行,累計有1000餘萬人次網友通過電信5G直播技術,在「雲端」欣賞渭水源頭的優美風光。
  • 一場直播帶貨1023萬!時尚美妝博主深夜徐老師變身新手主播
    昨天我們採訪了帶貨主播徐老師。 時尚頭部到新手主播,她花了兩個月時間選品徐老師決定做直播是在去年雙十一之後,第一次開播是兩個月前。她說自己一直都在關注直播電商領域,但始終無法下定決心,因為擔心「直播是否適合自己的團隊」。 一次偶然,她向一位朋友請教業務的時提到直播,朋友的一句話點醒了她:「你可以把直播帶貨理解為團購、聚划算,博主主動洽接商家,為自己的粉絲謀福利,何樂而不為呢?」
  • 電商每周熱點:農村電商帶動消費扶貧 直播帶貨問題頻出
    人民網北京5月15日電 (記者畢磊)人民網新電商研究院盤點近期行業熱點資訊:網購成農民生活常態、「五一」直播帶貨問題多,央企消費扶貧電商平臺,將為貧困縣農產品提供穩定持續、輻射面廣的電商銷售渠道。
  • 商業小紙條連麥36氪劉成城:怎麼看待直播帶貨?
    劉成城老師:現在的直播帶貨,交易決策是基於對帶貨主播的信任度。而原來電視購物其實你並不知道主持人是誰,甚至就是演員。如今的直播帶貨過程中,帶貨主播本人的信用背書成為了交易中重要的一環。尤其是頭部主播,為了不砸自己的口碑,他自己是不敢亂推薦東西的。
  • 阿爾山走西口,西口村助農扶貧「快手」直播帶貨
    為了給山區的農產品打開銷路,西口村發起系列助農扶貧直播帶貨活動。2020年7月11日,「阿爾山走西口,鄉村美食好風光、慢種慢養慢生活」西口村助農扶貧直播帶貨活動在北京和西口村兩地精彩上線。「農村電商第一人」王小幫、青年主播思瑤、西口村第一書記鄭海勇、西口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劉穎聯手為明水河鎮西口村生態農副產品代言、帶貨,助力西口村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熱銷全國。
  • 觀察:騰訊加碼帶貨直播,上線私域直播帶貨工具「直享主播」
    實際上騰訊不止在文娛直播方面動作頻頻,帶貨直播方面也是動作頻頻。據郭靜的網際網路圈觀察,8月8日,騰訊上線了一款私域直播帶貨工具「直享主播」,iOS版和Android版均已上線,由騰訊智慧零售團隊研發。其App介紹提到:直享主播是騰訊面向市場推出的一款具備內容分發能力的直播工具,為微信生態內的商家提供一站式直播變現解決方案。
  • 南航微信小程序直播帶貨,首次推出模擬機體驗券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南宣)小屏幕打開大市場,小程序帶來新體驗。7月9日,南航把銷售賣場搬上「雲端」,在微信小程序發起了一場「暑期遊專場」網絡直播帶貨。首家微信小程序直播帶貨由於具備強互動性、高參與度等特點,南航微信小程序直播模式可以讓旅客完成從觀看到下單、分享的全流程,真正實現「所見即所得」。作為國內首家採用微信小程序進行直播銷售的航空公司,南航的這種嘗試開啟了航空公司互動式營銷新模式。
  • 「直播帶貨」火到錫城高校 8名學生學當主播
    「直播帶貨」這把火,最近「燒」到了錫城高職院校。無錫市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潘潞洋自4日起開課,為學弟學妹培訓如何當「主播」。不一樣的是,這群年輕人的目標並不是當「吸睛又吸金」的網紅,他們努力把所學用在田間地頭,為家鄉「代言」,為鄉村振興出力。
  • 抖音小關老師帶貨「秘籍」:「人」與「貨」如何高效匹配
    他的多數視頻以廚藝教學為主題,除了煎牛排,他還做過雙皮奶,可樂雞翅,視頻的點讚數都破了百萬。除了視頻創作受歡迎,小關老師在抖音上直播帶貨的成績也很亮眼。一位業內人士評價,「能燒一手好菜是一回事,讓粉絲向你購買食材又是另一回事,美食垂直領域的競爭實際越來越激烈,但小關老師在這個領域的表現很不錯。」
  • 周口市、縣婦聯主席變身「主播」為巧媳婦產品直播帶貨
    胡辣湯是河南名吃,胡三姐胡辣湯料包,能讓你在家做出地道的逍遙胡辣湯的味道……」6月3日下午,周口十餘名市、縣婦聯主席變身「主播」,為當地20個巧媳婦產品「直播帶貨」。為紮實推進「巾幗脫貧行動」,助力復工復產,讓更多人了解巧媳婦產品,當天下午3點,周口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張麗娟攜縣市區婦聯主席及周口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張闠、趙路走進直播間,如數家珍地向全國網友推介「巧媳婦」產品,一改往日嚴肅形象,化身吃播博主「開直播」賣貨。
  • 許光建:如何破解直播帶貨亂象
    近年來,直播帶貨模式被廣大消費者和商家逐漸接受,在現象級帶貨網紅李佳琦、薇婭帶動下,各電商平臺、社交平臺、MCN(Multi-Channel Network)機構、網紅主播和商家紛紛入場,在新冠疫情衝擊下,直播帶貨對拉動消費尤其是消費扶貧的輔助作用更是被社會認可,從央視主持人到多地貧困縣書記縣長都參與到直播帶貨的行列中。
  • 榮成市婦聯教你如何從直播「小白」到帶貨「網紅」
    韓萍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榮成市婦聯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不斷深化「巾幗創客創業創新」行動,探索服務女性雙創的新模式、新機制。今年,市婦聯將電商直播帶貨作為新抓手,通過專業培訓、實戰演練等,組建一支巾幗創客主播團隊,手把手地教授直播的方法和技巧,讓大家更好地融入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的發展,以接地氣的方式直播「帶貨」銷售,搭上「網紅經濟」的順風車,為榮成本地土特產代言。後期,市婦聯還將舉辦直播大賽,為大家提供展示和推廣的平臺,希望大家珍惜難得的學習機會,爭取學有所成、學有所獲、學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