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流浪漢》,卓別林經典的銀幕形象在這部影片中成型

2021-01-19 開心和你談社會

《流浪漢》奠定了查理·卓別林最經典的銀幕形象:黑色的圓頂禮帽,翹頭的大皮鞋,一隻手杖和一撮小鬍子,搖搖擺擺地邁著「鴨步」。這個名叫「夏爾洛」的人物,極具親和力的平民造型,一出場便頗受觀眾的喜歡。影片講述了一個落魄街頭、心地善良的流浪漢,偶然遇到一個農民的女兒,在幫助這個女孩的過程中,發生了一連串意想不到的故事。

卓別林借流浪漢的形象針砭時弊,諷刺了資本家和統治者,在歡笑和滑稽的背後散發著人生的悽苦與悲涼。在日後的諸多作品中,卓別林延續了這一經典形象。1960年和1974年,本片分別在芬蘭和西班牙重映時,依舊取得可觀的票房收益,足見其永恆的藝術魅力。

卓別林早期極為重要的作品。三段式結構中的表演完全奠定了未來他在不同類型和風格電影中的基調,這是一次很了不起的嘗試與摸索,結尾處默然離開也已經融入了笑中帶淚的平民思想。

攝於1915年。這是卓別林在1919年自行斥資建廠成為好萊塢第一個獨立製片的藝術家之前的作品。從這部影片開始,流浪漢不再單純的挨打出醜,而是表現更深沉的情感,體現現實中無處不在的小人物的悲劇生活。

從他的首部電影開始,卓別林對社會底層人物的真實描繪吸引了左翼知識分子,但與此同時,這在保守的美國引發了右翼人士的警覺。聯邦調查局早就1923年初就開始記錄有關他的活動和他助手的檔案。

長期擔任聯邦調查局局長的埃德加·胡佛視他是一個特別目標,指派特工們對他進行了多年的跟蹤和監視,但卻未發現卓別林支持美國共產黨的任何證據。肥褲子、破禮帽、小鬍子、大頭鞋,再加上一根從來都不捨得離手的拐杖,卓別林用他的表情和動作將美國默片帶到最高峰。

卓別林的黑白默片不斷在觀眾中激起強烈反響,儘管《凡爾杜先生》招來美國富裕階層物議譁然。他的藝術情結,凝聚的是對貧賤者的深切同情。

相關焦點

  • 喜劇大師卓別林:屌絲形象、風流才子詮釋比電影還精彩的傳奇人生
    1915年,卓別林的電影合伙人在舊金山一家咖啡店裡遇到了埃德娜·普文斯。就這麼隨意一瞥,他覺得普文斯就是他正在尋找的女主角。1918年10月23日,卓別林結婚了,女主是米爾德麗德·哈裡斯,當時新娘只有16歲。
  • 卓別林的有聲片和默片一樣是不可錯過的經典
    這部影片是卓別林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有聲電影,也是其最為成功的電影之一。影片上映時間正是1940年,正是希特勒納粹氣焰最為囂張的那段時間,這部影片在拍攝之前就被施壓,但卓別林毫不讓步,並在巴黎的報紙上登出該片的主要劇情,公開向納粹挑戰,並稱,「當希特勒在煽起瘋狂的時候,他必須受到嘲笑」。
  • 中國最大卓別林回顧展,就在下個月!
    本屆全島嘉年華的35部影片將在海口、瓊海、儋州3個城市的12家影院展映。其中,查理·卓別林作品展映部分橫跨25年時間,將其一生中最重要的五部作品——《尋子遇仙記》《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凡爾杜先生》囊入其中,不僅如此,本次展映的五部作品全部為修復版本,而本次展映也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卓別林作品回顧展。
  • 卓別林:世界是巨大的馬戲團,每個人都是帶著面具的小丑
    1913年,卓別林赴美國巡迴演出時,被啟斯東製片公司的製片人看中,出演「啟斯東喜劇片」。而就是這些喜劇短片,讓他成為了聲名鵲起的喜劇明星。1914年2月,一個身穿肥鼓鼓褲子、緊繃繃上衣,頭上戴著小禮帽,手持竹節手杖、留著一撇小鬍子的流浪漢,邁著誇張的鴨子步,滑稽地走入電影《威尼斯小孩賽車記》的鏡頭中。
  • 細數銀幕上我軍指揮員經典形象
    新中國成立以來,誕生了許多部優秀的軍事題材影片,影響、教育了幾代人。藝術家們成功塑造的我軍各級指揮員形象,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成為永恆的經典。在建軍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些銀幕經典形象。◆經典戰爭影片《南徵北戰》中的師長(陳戈扮演)一說起銀幕上我軍高級指揮員形象,很多人都會首先想到《南徵北戰》中的師長。1951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了戰爭片《南徵北戰》,作為次年八一建軍節的獻禮影片。
  • 查理·卓別林:無聲電影最經典的篇章!喜劇的孤獨
    「查理·卓別林:卓眼視界」展覽正在上海餘德耀美術館進行,這是一個講述喜劇大師卓別林一生的展覽。如果把他的人生劃分為鏡頭內和鏡頭外兩個部分,那麼一邊是那個戴著圓禮帽的流浪漢,一邊則是遭受政治打壓、情感生活混亂的大明星,這兩個形象合在一起,才是一個完整的卓別林。藉由展覽的機會,卓別林之子尤金·卓別林來到上海,並接受了專訪。
  • 卓別林電影和大蕭條年代
    卓別林在熒幕上塑造了最為經典的流浪漢形象,他鏡頭中的流浪漢是紳士、詩人、夢想家……是渴望浪漫和冒險的獨行俠。卓別林的喜劇作品充滿對小人物命運的同情關注,對社會問題的深刻思考,還有對時代弊端的辛辣嘲諷。1931年,卓別林歷時3年拍攝的《城市之光》終於完成,影片用荒謬戲謔的手法講述了大蕭條年代流浪漢和盲人賣花女的感人故事,揭示了嚴重的經濟危機下窮人的生活慘狀;同時又在悲傷中給人留下對美好的生活的嚮往;他讓賣花女最後雙目復明,給悲慘的黑暗世界帶來了一絲光明。
  • 海南島電影節「全島放映」子單元「查理·卓別林」
    1905電影網訊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全島放映」是平行於主節的環島放映,精選多樣類型的影片,面向全島多元觀眾群體,足跡遍布全島多個城市、多家影院,充分利用海南島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氣候優勢,讓移動影像環島發光,打造真正的「全島嘉年華」。本屆全島嘉年華的35部影片將在海口、瓊海、儋州3個城市的12家影院展映。
  • 喜劇大師卓別林無法上映的影片《拿破崙》
    1952年離開美國之後,查理·卓別林移居瑞士日內瓦湖畔的小鎮維威,居住在一座設備齊全的別墅之中。別墅工作人員中有一位古董專家,他的職責之一便是保護4大箱拿破崙時期的遺留物品:卓別林自20世紀20年代初開始收集這些古董,制服、帽子、馬鐙、手套、銀器、信件等都在他的收藏之列。
  • 卓別林,這個世界之光
    後來,富豪有事去了歐洲,正巧賣花女這邊也遇到了困難,於是流浪漢為了幫助她便去參加了地下打拳。 但是,流浪漢太弱了,一看就是慘敗必輸的那種,不過卓別林巧妙地將這場比賽設置成很歡樂的氣氛。 從頭至此的故事都是快樂的,不論是流浪漢被富豪拋棄,還是他去偶遇賣花女。
  • 卓別林《大獨裁者》上映,原來喜劇是「笑中帶淚」
    卓別林先是收到了聯美影片公司發來的警告,公司告訴他,電影將遇到審查的麻煩。 除了政府層面的警告,卓別林在拍攝初期收到了大量來自民間的恐嚇。有人在來信中告訴卓別林,如果膽敢放映這部電影,他就會到電影院投放臭氣彈、向銀幕開槍。起初,卓別林也想過向警察局匯報,但轉念一想,生怕這樣張揚出去後更沒有觀眾敢走進影院。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精選展映影片 打造"全島嘉年華"
    本子單元的四部影片全部來自亞洲環太平洋的國家,或凜冽或溼暖的大洋海風吹拂著生活在岸邊的人們,將他們的故事吹向遠方。 本子單元的影片有71屆洛迦諾電影節最佳影片、來自新加坡楊修華導演的《幻土》;洛迦諾多倫多雙選泰國佳片《入黑之時》;中村義洋導演的熱門懸疑片《白雪公主殺人事件》;以及中島哲也導演的超經典作品《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 變態高分啊,這部電影憑什麼上映89年,至今沒有一個差評?
    查理·卓別林,世界上最偉大的喜劇大師之一,在很多人心裡,或許沒有之一。實際上,用一個詞就可以概括卓別林:夏爾洛。這個「紳士流浪漢」的形象在卓別林自導自演的第二部電影《陣雨之間》中第一次出現。從此,這就成為了世界電影史上最經典的形象之一。我們看著他倒黴,看著他受苦,看著他愛而不得,我們笑,我們哭,這悲喜之中,就是人生。在今年的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影展精粹」單元,主辦方回顧了幾位電影大師的經典作品,卓別林就在其中。
  • 這部100年前19分鐘的默片,豆瓣9.2分,主演影響了整個電影史
    而這些天才的傳統劇團演員,是默片電影得以快速興盛的人才基礎,電影技術和傳統戲劇表演的相互碰撞,使得大銀幕上迅速誕生了一批優秀的電影作品。而這些優質的電影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又進一步奠定了觀眾對電影這項新興事物的信心,由此進一步促進了電影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到了1915年之後,隨著卓別林等一批天才的電影演員的誕生,默片時代讓電影進入了第一個巔峰時期。
  • 豆瓣9.2,卓別林的《淘金記》至今仍是最好的喜劇電影之一
    1925年的《淘金記》是卓別林開始走向成熟的開始,在此之前《從軍記》對戰爭的戲謔諷刺、《尋子遇仙記》笑中帶淚的悲喜劇形式已經獲得了很多的讚譽。而此後的30年代,卓別林創作出了《城市之光》與《摩登時代》,也達到了默片時代的創作巔峰。
  • 《摩登時代》:卓別林表演藝術特徵,搞笑人物背後的辛酸悲劇
    1936年上映的《摩登時代》無疑是最能代表卓別林的一部影片,而一部好的電影可以反映一個時代,20世紀初西方國家進行工業革命,大工廠取代了傳統的人工作業,恰逢美國經濟大蕭條,每一個底層勞動者為了生存苦苦掙扎。
  • 狼人殺經典銀幕形象盤點,原來他不僅僅演過「金剛狼」?
    早在上世紀初期便有美國電影《Wolf Blood》亮相銀幕,後來居上的《倫敦狼人》更是被業內標榜為是影史上最早的狼人長片大作。眾所周知,在歐美電影發展的長河中,狼人各種藝術形象層出不窮,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 著名演員於藍謝世,留下經典銀幕形象江姐
    於藍,原名於佩文,1921年6月3日-2020年6月27日,出生於遼寧岫巖,畢業於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1940年,19歲的於藍與29歲的田方(主演戰爭電影《英雄兒女》中師政委)在延安喜結連理,兩人育有田新新和田壯壯兩個兒子。
  • 《福爾摩斯二世》與喜劇大師卓別林齊名的這個人究竟是誰?
    這部片子的年代可以算比較久遠了,1924年時巴斯特巴斯特基頓自導自演的一部劇情喜劇片,影片不長,屬於推理情節與誇張的動作喜劇混搭,要完全靠演員的肢體動作來表現情節。所以遠遠超越今天那些靚女靚男的膚淺表演水平。整部片看下來動感十足,非常有趣。
  • 黃多多cos赫本卓別林等經典形象
    黃多多cos赫本卓別林等經典形象 2020-05-24 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