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大師卓別林無法上映的影片《拿破崙》

2020-12-11 0莫侃映像0

1952年離開美國之後,查理·卓別林移居瑞士日內瓦湖畔的小鎮維威,居住在一座設備齊全的別墅之中。別墅工作人員中有一位古董專家,他的職責之一便是保護4大箱拿破崙時期的遺留物品:

卓別林自20世紀20年代初開始收集這些古董,制服、帽子、馬鐙、手套、銀器、信件等都在他的收藏之列。此外,拍攝一部拿破崙傳記片——親自飾演拿破崙,並起用御用女主角埃德娜·普文斯(Edna Purviance, 她一度是卓別林現實生活中的情人) 飾演約瑟芬皇后,這也是他多年的夙願。

為百萬人所熱愛

20世紀20年代的卓別林如日中天,飽受讚譽,似乎很有可能會被名譽和成千上萬人的阿諛奉承衝昏頭腦。

他無疑是一位喜劇天才,但他真的有能力在劇情片中飾演拿破崙嗎

然而事實上,卓別林是認真的:他為這個從未修成正果的項目神魂顛倒了近20年。

電影明星的自大和傲慢並不是卓別林著迷於拿破崙的原因,19世紀90年代他在貧苦中度過的童年才是他這種執著的真正根源。

「我對我的父親幾乎沒有記憶,我完全不記得他曾跟我們生活在一起。」1964年卓別林在自傳中寫道:「我母親說他長得像拿破崙。」

另外,據卓別林回憶,他的母親十分迷戀約瑟芬皇后,會為他和哥哥西德尼表演拿破崙的故事。

幾十年過後,卓別林與瑪麗·皮克福德、道格拉斯·范朋克和導演D.W.格裡菲斯於1919年創建聯美電影公司,並開始為新項目物色演員。拍攝拿破崙傳記片的念頭此時再度抬頭——不過,相較於實現個人願望,他考慮更多的是普文斯的前途。

當時28歲的埃德娜·普文斯隨著年齡的增長散發出越發濃重的主婦氣質,在銀幕上下都無法稱職地擔任卓別林的情人。事業下滑讓她自信全無,依賴酒精,需要鼓勵。也許是愧疚作祟,當時與她結束了事業合作和戀愛關係的卓別林想為她尋找一個重整旗鼓的機會。

危險的暴君

卓別林和斯特雷奇於1937年完成劇本,卓別林計劃一人分飾拿破崙和他的替身這兩個角色。

「真正的拿破崙在阿爾瑪橋附近經營一個書攤。」卓別林在1957年接受採訪時解釋道,但這篇訪問1978年才被《遇見》雜誌刊登出來,「他把賺來的錢都捐給了老兵的寡婦和孩子。

一天——1821年5月5日——拿破崙(當然,那是他的替身)在三聖赫倫那島上去世。

如你所知,他的遺體被英國海軍帶回,交給法國葬於巴裂榮軍院(Les Invalides, 現實世界中拿破崙陵墓的所在地) 。

整個巴黎的民眾都參加了他的葬禮,場面非常壯觀。事實上,這將會是我這部影片的開場鏡頭。

「真實的拿破崙呢,他依然在自己的小書攤邊忙忙碌碌,那天生意相當不錯。」

葬禮船隊在塞納河上緩緩航行——適合特寫——他小聲說道:「我去世的消息讓我坐立不安。」

這段笑料讓卓別林捧腹大笑——難怪他的專長是搞笑。

儘管他在描述時用了現在時而非過去時,但當時時間已推移至1957年,卓別林應該已經放棄了拍攝拿破崙的故事。

此時的他年紀太大,已經有充分的理由放棄這個20年前的計劃。此時如果再對劇本進行修改,故事恐怕也要面目全非。

1938年,卓別林開始關注另外一位危險的暴君——這次,他有充足的動力將電影拍成。

他將拿破崙替身的劇情搬到了《大獨裁者》中,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是一次「突如其來的變化。」

相關焦點

  • 卓別林也不得不佩服的喜劇大師
    天生的喜劇演員,都能在第一時間找到屬於他們的電影形象,基頓和卓別林都是這樣的人。所以在他作品中,我們見到的都是這樣的表情。在中後期他也已「冷面笑匠」被大家所熟知。這時基頓也遇到了他人生中的伯樂——Fatty Arbuckle,Arbuckle很快注意到基頓超凡的喜劇天賦,成為基頓學習電影技術的導師,並大力提拔基頓。
  • 卓別林《大獨裁者》上映,原來喜劇是「笑中帶淚」
    當時卓別林已經到美國,但他仍然從生活和工作各方面感受到戰爭帶來的影響。彼時他正為寶蓮·高黛創作一部電影劇本,但每天看到希特勒有意掀起戰爭的新聞,他已經無法再靜下心來寫什麼浪漫愛情故事。 卓別林想到了此前英國導演科達跟他提起過的創意:根據面貌相似引起誤會的情節,編一篇關於希特勒的故事。由於希特勒與自己都留著小鬍子,這樣自己甚至能夠一人分飾兩角。
  • 永遠的喜劇大師:查理·卓別林
    每一個喜劇演員背後往往是悲傷的,但為了向世人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以及事情的真相,只能將悲傷化為喜悅。卓別林近來,常常回看那些經典,總是讓我淚流不止,大師雖已不再,可精神一直延續至今,影響著全人類。卓別林永遠的世界喜劇大師,查理·卓別林。
  • 從金凱瑞、憨豆先生到卓別林,為什麼喜劇大師更容易得抑鬱症?
    喜劇片是所有電影中最受觀眾喜愛的一種,這種電影對演員來說入門簡單,但是做的極致卻是很難,華語影壇能把喜劇做到極致的也只有周星馳等寥寥數人。而在歐美喜劇大師中,金凱瑞絕對是排的上號的人物,他以表情豐富、五官變化無窮著稱。
  • 卓別林十句經典語錄,他不僅僅是一位喜劇電影大師,更是一位智者
    源於對戲劇的喜愛,他一次次的嘗試回到舞臺,通過各種毛遂自薦,他開始得到一個個角色機會,也開始在各種舞臺劇中,扮演一個又一個角色,等他17歲的時候,他已經開始在喜劇中表現出很出色的天賦,並且扮演主要角色了。從此他的演藝經歷正式開始,處女電影《謀生》上映之後,又拍攝了多部電影,在美國進行巡演,可以說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 《福爾摩斯二世》與喜劇大師卓別林齊名的這個人究竟是誰?
    這部片子的年代可以算比較久遠了,1924年時巴斯特巴斯特基頓自導自演的一部劇情喜劇片,影片不長,屬於推理情節與誇張的動作喜劇混搭,要完全靠演員的肢體動作來表現情節。所以遠遠超越今天那些靚女靚男的膚淺表演水平。整部片看下來動感十足,非常有趣。
  • 解讀卓別林「燦爛」人生,看一個男人如何成為喜劇大師和花花公子
    他是電影歷史上最偉大的喜劇導演,他同樣是世界馳名的肢體表演大師。從周星馳到陳佩斯,從趙本山到金凱瑞,幾乎所有喜劇演員都把他當成人生導師。從民國開始,他的偉大表演就開始帶給中國觀眾歡笑,他就是中國人民最熟悉的喜劇演員卓別林。01 「燦爛人生」1889年4月16日,查理卓別林出生在英國伯明罕市郊,一個馬戲團的大篷車裡。
  • 查理·卓別林:無聲電影最經典的篇章!喜劇的孤獨
    「查理·卓別林:卓眼視界」展覽正在上海餘德耀美術館進行,這是一個講述喜劇大師卓別林一生的展覽。如果把他的人生劃分為鏡頭內和鏡頭外兩個部分,那麼一邊是那個戴著圓禮帽的流浪漢,一邊則是遭受政治打壓、情感生活混亂的大明星,這兩個形象合在一起,才是一個完整的卓別林。藉由展覽的機會,卓別林之子尤金·卓別林來到上海,並接受了專訪。
  • 喜劇大師卓別林:屌絲形象、風流才子詮釋比電影還精彩的傳奇人生
    1931年到1932年,卓別林決定去歐洲旅行,需要找個秘書,用來處理他的私人信件。然後他就招到了梅·李維斯。1932年,瑟夫·辛克在周末聚會上,把寶蓮·高黛介紹給了卓別林。1942年,卓別林選定瓊·拜瑞為自己接下來一部影片的女主角。隨後兩人就開始交往了。
  • 提到電影藝術大師查理卓別林,除了幽默,你還知道什麼?
    在此,我們不禁要問:那麼幽默大師的日常或他的人生經歷又是如何,是不是跟我們不同呢?不言而喻,卓別林在他的作品,製作,導演,表演等方面都和他的個人生活一樣備受關注,就像在倫敦出生的卓別林更傾向於和十幾歲的女人結婚,結果竟生育了11個孩子。同時,儘管他直言不諱自己的政治觀點,但這最終導致了他在1952年被迫離開了美國…………以下就是關於這位幽默的傳奇電影人最真實的人生經歷,讓我們一起來開開眼界吧。
  • 豆瓣9.2,卓別林的《淘金記》至今仍是最好的喜劇電影之一
    因此,1942年,卓別林又將《淘金記》配上聲音、刪去默片時代的字幕重新上映。現代的觀眾、電影愛好者總是傾向於了解電影人創作的全過程與初始意圖,因此原版就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卓別林的喜劇,是一種帶有悲劇色彩的喜劇,集滑稽、幽默、悲情、戲謔、諷刺、批判於一體。
  • 全球公認4大喜劇大師,中國僅有一人上榜,你知道是哪一位嗎?
    喜劇是調劑生活的最好解藥,當大家心情抑鬱時,找一兩部喜劇電影看一看。頓時就覺得生活其實也沒有什麼過不去,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全球公認4大喜劇大師,中國只有一個人上榜了。不是我們趙本山小品大師,也不是如今當紅喜劇演員。來看看你們是否猜對了?
  • 全球公認的5位喜劇大師,中國僅一人上榜,你知道他是誰嗎?
    喜劇一直以來都深受影迷朋友們的喜愛,不僅如此,有些喜劇大師更是享譽全球,在各個國家都有很多粉絲。一位喜劇演員能夠得到國際認可,那可以稱得上是大師了。下面就來看一下全球公認的5位喜劇大師,中國僅一人上榜,你知道他是誰嗎?
  • 中國最大卓別林回顧展,就在下個月!
    影片沒有了卓別林以往的溫馨與辛辣,而是一部黑色喜劇:故事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法國故事,主角凡爾杜先生曾經是一名銀行的職員,跟殘疾的妻子莫納和兒子皮特一同過著平靜而幸福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長,席捲全球的經濟大蕭條到來,令凡爾杜先生失去了銀行出納的工作,為了生存下去,凡爾杜先生開始在全法各地獵豔,騙取錢財的同時殺人於無形。不過,凡爾杜先生在四處行騙的過程中遇到了種種困難,一出悲傷的喜劇也就此展開。
  • 卓別林的有聲片和默片一樣是不可錯過的經典
    卓別林在十年間就從好萊塢炙手可熱的明星成長為國際巨星。作為一名小丑演員,他為打鬧喜劇注入了悲愴優雅的獨特風格。他有著非凡的創作力,當他對自己的工作有絕對操控權後,他一直堅持著自己的自主權和風格。他是一位喜劇演員、導演、製片人,更是第一位國際巨星。
  • 「默劇大師」查理·卓別林,幽默風趣的人生,怎能少得了美女青睞
    這個1889年出生於英國的喜劇大師,用肥褲子、破禮帽、小鬍子、大頭鞋,以及一根不離身的小拐棍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現實主義題材塑造了那種浪漫主義喜劇,哲學韻味十足,貫穿查理·卓別林的每部作品。而這些不得不說是得益於大師卓別林獨到而又精湛的演技,這也難怪大家都稱卓別林劇大師」了。正是這樣一位演技精湛、幽默而又有點帥氣的大師查理·卓別林,在感情生活上卻很少被人了解。殊不知,卓別林的感情豐富之極,可能會被人誤認為是「渣渣」。
  • 最悲劇的喜劇大師——查理·卓別林,你認識嗎?
    1889年卓別林誕生在了倫敦,母親在劇院演出,撫養他和哥哥長大,至於父親他總有喝不完的酒。幸福的童年總是是短暫的,母親因為用嗓過度得了失聲症,父親覺得母親沒有了利用價值,於是帶著家裡僅有的積蓄、幾瓶威士忌走了,重組了家庭。母親精神失常崩潰了瘋了。
  • 全球公認的5位喜劇大師,中國僅1人上榜
    但每天都有喜劇片上映,但喜劇片太少了。如果你不相信,現在你可以回憶起來,你能馬上說多少喜劇演員?今天,讓我們來盤點一下全球五位公認的喜劇演員,只有一位來自中國。第一名:卓別林。可以說,長期以來,卓別林這個名字本身就是喜劇的同義詞。即使在今天,卓別林也是喜劇電影的同義詞。
  • 卓別林《舞臺春秋》:人生只能哭著開場,但我們可以笑著離場
    而卓別林表現出的,是哪怕無法阻擋世界的改變,但至少別讓世界把自己改變;一個人可以為生活做出退讓,但他至少能選擇忠於自己的最後倔強。有一天,當船行到大西洋某處,他收到來自美國政府的聲明:卓別林不得再進入美國過境;一旦入境,無理由抓捕。《舞臺春秋》拍攝於美國,卻無法在美國上映。直到20年後的1972年,美國解除了對卓別林的封禁,《舞臺春秋》才在洛杉磯等城市陸續公映。
  • 它是卓別林唯一一部被警告禁止拍攝的電影
    說起卓別林,我們腦中第一個湧現的印象就是破禮帽、牙膏胡、大頭鞋、鴨子步,順便手拄一根拐杖,他是英國男演員、導演、編劇,是無聲電影時期最有才能和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是上一個世紀當之無愧的「喜劇之王」。然而有這麼一部影片,由他親自設計,親自推敲每一句臺詞,耗費極大的精力時間琢磨影片的每一個片段,據了解,光影片中的對話平均一天他一天都要寫上300字。可這樣經過精雕細琢的劇本,卻收到了當時美國電影攝製發行會主席哈裡森·海斯辦事處的通知,說如果卓別林堅持拍下去,那麼將會遇到難以想像的麻煩,所以他們警告卓別林所在聯美影片公司停止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