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禁養法案出臺之後,大家都在關心禁養之後野生動物補償的問題該如何解決?現在大家不用擔心了,國家林草局已經發布通告,現在90%野生動物養殖戶的補償和轉型任務已經完成了。養殖野生動物的農戶快去看看你的補償到了嗎?
東北農業觀察出品
看到絕大多數養殖野生動物的農戶都獲得了補償,可能有些沒有獲得補償的農戶就有點著急了,是不是把自己落下了呢?
其實大家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因為只要是有關部門找到你要求你轉型,並且展開禁養的相關工作,你也因為禁養而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那麼你的損失就會被登記在案,你也就不需要擔心得不到損失補償。
但是我們要說明一下,並不是所有的養殖戶都可以得到損失補償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來看看個別省份對於養殖野生動物的意見(通知)是怎麼說的?
「由省林草局牽頭,會同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扶貧辦等部門,合理制定全省補償指導標準,重點考慮在養野生動物的種類、數量,適當兼顧養殖設施投入和養殖模式等因素,並加強跨區域溝通協調,防止補償標準差距過大引發新的矛盾。各地要針對禁食措施給部分農戶造成損失或影響等情況,在摸清底數、科學評估的基礎上,將合法養殖、依規停業的作為補償對象,確定補償標準,進行合理補償;對違規取得行政許可證件或違法從事養殖的不予補償。各地要按照屬地管理和「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切實履行補償主體責任,省直有關部門要積極爭取中央政策、資金支持。」
我們看到文件明確說明,第一,違規取得許可證不予補償;第二,非法養殖不予補償;
其實按照實際情況來說,很多農民都沒有養殖許可證但是其實他們也不屬於非法養殖,這在農村地區是很普遍的現象。
因此我們認為雖然這些小養殖戶的小規模養殖沒有遭到「取締」但是其損失也不會太小,因為野生動物市場受到了很大的打擊,甚至可以說野生動物市場已經不復存在了。
所以我們認為在野生動物禁養這個問題上,對於農民的補償政策應該更加的靈活多樣一點,我們不能「看證下菜單「這對於農民養殖戶是不公平的,也不適合我們農村的現狀。
大家認為野生動物養殖補償需不需要特事特辦呢?一起來評論吧!
我是農民,我為農民發聲。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東北農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