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運動健康近幾年來大受歡迎,本篇文章對運動健身APP咪咕善跑進行了全面分析,供大家參考學習。
一、概述:近幾年,運動健康行業迎來大發展,許多運動健身類APP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本文就中國移動旗下咪咕娛樂公司出品的「咪咕善跑」APP進行分析,全文9000多字,僅供參考。
二、市場概況:2.1 運動健康背景&定義2018年2月,騰訊公司基於其龐大的用戶基礎,提取4億多QQ用戶的有效計步數據,統計分析發布《2017 年中國人運動報告》。
據統計,2017年國人人均每天行走5678步,比2016年提高566步,國人的運動意識逐步增加,近50%的人群堅持每天運動,更有11.41%的人群每周堅持4-6次的高頻率運動,全民健身時代正在逐步來臨,運動、健身,已成為生活的重要元素。
各大軟體服務商敏銳的捕捉到運動健康的發展趨勢,蜂擁而至的切入搶佔這塊市場蛋糕。以運動健身為主題,以技術為依託,圍繞「鍛鍊」、「社交」、「分享」等模塊,Keep、 悅動圈、火辣健身、Fit Time、咪咕善跑等移動健身 APP 應運而生。
2.2 市場分析2.2.1 市場空間
根據易觀《中國在線運動健身市場年度綜合分析2018》(下稱「運動綜合分析2018」)顯示,隨著政策支持、經濟發展、社會文化變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元化的運動健身迎來市場新機會,同時國人超重問題愈發嚴重,國人的運動意識在增強,線上下結合的產品得到大眾青睞。
咪咕善跑定位是跑步和健身相結合,主要功能是運動記錄、健身指導、社群互動等,用戶群體主要是16歲至45歲,有意願通過運動來改善自身體質和體型的人群,覆蓋範圍較廣。
根據「運動綜合分析2018」,美國體育產業大發展的2005年,美國GDP為13.09萬億美元,美國人口為2.955億,參與跑步和健身運動的人數為1.245億人,佔比42.13%;中國2017年GDP為12.24萬億美元,人口13.86億,基本到達峰值。由此推算,未來中國參與跑步和健身的人數可達5億。所以運動健康用戶數天花板估值為5億人。
根據易觀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4月,運動健康類APP活躍人數已經達到6848萬人,體育類APP活躍人數達到8807萬人,運動健康類產品尚有充足的增長空間。根據艾瑞諮詢數據顯示,目前運動健身行業活躍用戶滲透率為7%,這意味著運動健身的觀念在國內已經養成,行業內已經結束引流時代,接下來行業內企業將集中在將集中從用戶需求及痛點上制訂相關戰略。
2.2.2 市場整體數據表現
運動健康市場目前以悅動圈跑步與Keep領頭,提供的功能大同小異,都是「鍛鍊」、「社交」、「分享」「運動資訊」。下面用悅動圈與咪咕善跑對比。
悅動圈2014年2月上線,開啟線上馬拉松模式,防作弊和社交模塊廣受好評,目前在運動健身的榜單中排名第一。
咪咕善跑2015年上線,是咪咕互動娛樂有限公司旗下產品,打造的「網際網路+」運動健康平臺。線上以「咪咕善跑」APP為載體,融合運動、資訊、活動、公益於一體;線下以「飆山越野」等賽事IP引領,以賽事、訓練營和運動體驗中心等為載體,為運動愛好者帶來運動參與體驗。目前在運動健身的榜單中排名第8。
圖 1
圖 2
數據來源:易觀千帆 時間:2018年4月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在同質化嚴重的運動健身市場裡,悅動圈跑步具有先發優勢,在每日活躍人數和次月留存率等方面吊打咪咕善跑。在次月留存率上,悅動圈為31.4%,咪咕善跑方為悅動圈的一半,而在用戶人均單日使用時長方面(圖3),悅動圈從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雖然時長遞減,但重量還是比咪咕善跑高2倍有餘,反觀咪咕善跑,雖然在2017年3月、4月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大幅上升,但始終不能趕上悅動圈。
圖 3
圖 4
從圖可看到,悅動圈的人均時長較為穩定,並且是增長的月份多,這說明用戶已經養成經常使用產品健身的習慣,老用戶相對活躍,並且新用戶也增長著。而咪咕善跑,人均使用時長波動較大,在2017年4月、7月、12月,2018年2月、4月,人均使用時長大幅增長,尤其是2017年4月,2018年2月、4月使用時長增幅都超過90%;但在大增長的次月,用戶使用時長便不同幅度回落,反應出用戶粘性不夠,用戶未能養成使用APP健身的習慣。
圖 5
從圖5可以看到,咪咕善跑日均活躍人數在2017年4月、7月、10月、2018年3,月4月增加較多,這與人均使用時長增長大致相同,可能是APP運營拉新活躍老用戶活動的開展有關。經查閱活動記錄,該時段是中國移動的內部推廣活動,有獎金激勵,活動分4期開展,這幾個增長迅猛的月份恰好是活動的取數月份。活動取數過後,可能由於統計時間未到、APP體驗較差和用戶惰性的緣故,日活有所下降。
圖 6
從圖6看出,日均使用人數增速較大的月份(2017年7月,11月,2018年2月)裡,人均月度使用天數依然無法突破4天。
在重金和政治任務式下達的前提下,咪咕善跑還不能留住新用戶和持續活躍老用戶,可見,該APP活躍在前期對活動運營依賴非常大,通過活動吸納的新用戶未能轉化為忠實用戶,吸引不了用戶持續使用,用戶留存率低。這需要產品經理要從產品的角度思考如何優化。
三、用戶分析3.1 用戶畫像咪咕善跑的用戶以男性居多,男女佔比分別為59.4%和40.6%。男性對於跑步健身運動比較崇尚,擁有一個強壯的體魄是男性的願望。用戶年齡主要分布在24歲至40歲,約佔75%,其中31歲至35歲用戶是最大使用人群。
圖 7數據來源:@易觀千帆
在地域分布上,咪咕善跑主要集中在粵魯蘇瓊遼等地區,其中江蘇省的用戶最多。另外,一二線城市的用戶佔比超過80%,說明在大城市的高壓工作生活下,人們的健身意識也比較高。
圖 8 數據來源:@易觀千帆
圖 9 數據來源:@易觀千帆
從消費能力來看,咪咕善跑的用戶中,中等消費以上的用戶為多,該類人群佔比超過90%。這比較符合成年人的經濟狀況,佔比超過75%的24歲以上的人群,大多有健身的意識,並且有點閒錢,願意投資到自己的身體健康方面上去。
圖 10 數據來源:@易觀千帆
3.2 用戶使用場景用戶類型1:TOM,男,26歲,在廣東茂名工作,平時工作比較清閒,晚上有比較多的空閒時間去跑步健身。家裡附近有條防洪堤,平時很多人在上面跑步。TOM先打開咪咕善跑,跟著指示完成熱身運動後,開始跑步,並聽咪咕音樂。完成跑步後,查看了運動數據後,將這條防洪提跑步路線創造在「路線」板塊,分享這條路線其他跑友,並發表動態,回復其他用戶的評論。
用戶類型2:John,男,30歲,在江蘇上班。平時工作繁忙,並且要照顧家人,已經多年沒有跑步了。隨著年齡的增長,覺得身體狀況越發低下,他決定重新開始運動。他打開咪咕善跑,選擇「第一次跑步」訓練,根據指示完成熱身運動後,開始慢跑一分鐘,健步一分鐘循環訓練。16分鐘後,結束運動。
用戶類型3:小紅,女,山東人,飲食熱量比較大,又不愛運動,因此體型較胖,需要腰部腿部減肥,天氣轉冷了,但沒有很大的毅力堅持。她使用咪咕善跑的健身板塊,定製一個健身減脂計劃,填寫好自身基本信息、健身目標後,由於沒有健身的習慣,所以選擇訓練日一周兩次。接著她觀看視頻,開始第一次訓練——莫斯利輕健身-腹腿心肺訓練初級。完成訓練後,她消耗了10千卡能量,將自身數據記錄到體脂秤。
用戶類型4:小明,男,34歲,馬拉松的運動的愛好者,平時比較關注馬拉松的賽事信息,也經常參加馬拉松訓練。他打開咪咕善跑的馬拉松的賽事列表,觀看馬拉松賽事的精彩片段和一些馬拉松乾貨,並點讚、評論動態。
用戶類型5:小青,女,運動愛好者,平時經常跑步。她在咪咕善跑上選擇了「1.6公裡高級訓練計劃」,分4周完成,每周4次跑步。她根據指示進行跑步訓練,並在途中拍照打卡,聽咪咕音樂,結束運動後,觀看視頻進行跑後拉伸運動。
3.3 用戶使用路徑圖圖 11 使用咪咕善跑記錄跑步
圖 12 使用咪咕善跑知道健身
圖 13 使用社交功能
圖 14 使用咪咕善跑指導飲食
四、核心功能分析咪咕善跑是一款運動健身類的APP,一個好的健身產品,必然要在線上指導和線下運動上形成良好而穩定的閉環,所以其核心功能必然是緊緊圍繞運動取數和指導進行全面的生態構建。
4.1 跑步記錄功能4.1.1 跑前熱身課程
跑步記錄開始後,默認有三秒(可設置)倒計時,可跳過,倒計時頁面提供跑前熱身訓練,供用戶活動筋骨,防止運動損傷,提升跑力。
另外,跑步的姿勢對於關節的養護也是至關重要,目前咪咕善跑也沒有這樣的功能。
修改建議:增加正確跑步姿勢示範,並對一些常見的錯誤動作進行提示。
圖 15增加正確跑步姿勢示範
4.1.2 跑步過程
4.1.2.1 語音實時播報功能
跑步時,咪咕善跑跑步記錄功能為用戶提供實時語音播報,包括每公裡的耗時、配速、耗的能量等數據,鼓勵用戶堅持跑步。語音播報可關閉和打卡,目前語音是機器合成語音,用戶無法選擇自己喜歡的聲音,合成的聲音較為生硬,毫無親和力,用戶體驗很差。
修改建議:建議參考地圖導航的語音功能,請一些聲音好聽的明星錄製語音提示,提示音的樣本並非太多太複雜,無須投入太大成本,可行性高。
4.1.2.2 記錄暫停/恢復功能
與其他跑步軟體一樣,咪咕善跑同樣提供暫停/恢復功能,供用戶中斷跑步去做其他事情使用。
其中與其他跑步類APP相比,咪咕善跑有項獨有的數據統計:實時查看每公裡的跑步用時、配速、與上一公裡配速差異等數據,供用戶參考,這個對於馬拉松選手來說,比較實用,可以看到自己跑步每一公裡的狀態,再結核心率數據,加強對跑步節奏的控制,在配速最低的路程裡注意調整呼吸,放鬆身體;在配速最高時狀態較好,通過加快擺臂,加大步幅獲得較快速度。
4.1.2.3 拍照打卡功能
提供拍照快捷入口,具備水印選擇、閃光燈開關、前後攝像頭轉換、旋轉圖片、分享的功能,用戶可以一次性拍至多9張照片,這些照片直接保存到用戶的手機相冊裡。但不會在運動結束後提示用戶轉發到動態,這樣就給用戶造成困擾,以為拍的照片丟失了。
修改建議:在運動結束後提示用戶是否將照片轉發到動態。
4.1.2.4 音樂和靈犀聽書功能
內嵌咪咕音樂和靈犀聽書模塊,提供簡單的音頻播放功能,陪伴用戶跑步。音樂模塊根據不同的跑步類型進行推薦歌單,播放支持線控加減音量,可以隱藏到後臺播放。體驗發現,音樂模塊加載相當緩慢,需要幾秒時間才能打開,另外,不支持耳機線控切歌,對於戴著耳機聽歌的跑者來說,切歌操作相當麻煩,因為音樂的入口隱藏得很深。
同時,音樂模塊沒有搜索功能和收藏列表的功能,只能挑選官方推薦的歌單,不能聽自己喜歡的歌曲,也不能知道自己聽過什麼歌,十分影響用戶體驗。
修改建議:增加線控切歌、搜索、收藏列表、收藏功能,如下圖。優化程序,更快響應用戶的點擊。
圖 16音樂模塊增加搜索、收藏列表、收藏功能
圖 17搜索歌曲功能
4.1.3 跑步後
4.1.3.1 數據統計功能
跑步結束後,分三個選項卡展示數據:概況、詳細數據、圖表,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經過用戶調研,普通人群一般只關注路程、耗時、平均配速、消耗的能量等數據,只需要看概況裡的數據,對於另外的專業跑者來說,可以細細查看各項細化指標,例如加強對跑步的節奏控制。
但跑步記錄目前做的只是一個純數據的堆砌,沒有對數據進行自動分析,普通用戶看不懂。例如本次跑步配速明顯波動較大,表示用戶對跑步的節奏掌控不好,就要幫用戶原因分析可能有哪些,針對性提出建議。例如建議用戶加強呼吸節奏訓練以及調整飲食、睡眠等等。
同時,用戶反饋跑步記錄統計的數據不準確,步幅、路線等數據偏差最嚴重,陰天和信號差時步數統計沒反應。
另外,作為一款馬拉松官方指定的跑步軟體,月度或年度數據統計中沒有顯示馬拉松的相關信息,如果用戶需要看看自己是否完成了幾次馬拉松,獲得成就感,就需要去搜索馬拉松的標準,再逐條逐條翻看記錄、換算,操作麻煩。
修改建議:
(1)修複數據BUG,校準GPS和傳感器,增強信號捕獲能力。
(2)建立用戶的運動資料庫,基於心率和每公裡配速,比對用戶資料庫和常規標準,分析是否存在異常,對用戶進行實時的提醒,讓用戶注意調整呼吸和步幅。如下圖。
圖 18增加跑步數據分析功能
(3)在跑步數據概覽頁底部,提供快捷方式,簡單展示需要補充的水分及能量,直接連結到「飲食」模塊,對用戶進行飲食指導。如下圖:
圖 19跑後飲食指導
(4)增加兩項數據統計:「半馬完成次數」「全馬完成次數」,直觀地折算跑步裡程為馬拉松裡程。見下圖。
圖 20跑步統計頁增加馬拉松信息
4.2 健身指導4.2.1 視頻播放功能
4.2.2 訓練計劃制定功能
用戶可根據三個不同的目標(減脂、增肌、塑形)來制定長期健身計劃,可自定義健身頻率(上限為一星期5天)。定製計劃後會顯示在「健身」首頁,用戶只需要快捷點擊即可根據提示進行健身或休息。但健身課程無法添加至計劃:用戶在課程列表看中的課程無法加入計劃,只能在訓練歷史中尋找,不利用戶參與想要的訓練。
建議在課程添加按鈕或在健身計劃中自定義課程,如下圖:
圖 25添加課程到訓練計劃
圖 21 在定製計劃頁面添加自定義按鈕
4.2.3 課程分類、搜索、篩選功能
4.2.4 健身乾貨
咪咕善跑會請一些健身大V來發布健身乾貨,入口在健身計劃頁面,以動態的形式顯示。體驗發現,詳情頁加載非常緩慢,進入頁面幾秒了,還是顯示標題和封面,很可能給用戶造成困擾,以為沒內容就退出了。建議優化軟體,加快顯示頁面。
圖 22動態加載緩慢
4.2.5 飲食指導功能
提供對一日三餐的飲食記錄,統計攝入的能量,結合運動量,給出改善的建議。並收錄大量食譜,供用戶實現各種目標,例如減脂、增肌、塑形等,並制定相關計劃。
改進建議:
記錄一日三餐時,可供選擇的食物的單位為量詞,如克,毫升等,用戶沒有直觀的概念,既然能量值為概數,應該取量詞為用戶日常生活中有較直觀感受的「碗」、「杯」、「小盤」等,方便用戶選擇。
4.3 社交功能4.3.1 動態瀏覽功能
目前咪咕善跑的主要動態展示形式是圖文,以用戶的分享打卡和乾貨發布為主。動態詳情頁為圖片文字上下分布,圖片默認顯示第一張,可左右滑動查看其他圖片,並在圖片下方以進度條顯示圖片的當前排序。點擊圖片後可全屏查看圖片,提供下載、分享按鈕。
圖 23動態詳情頁
用戶可以關注用戶,轉發、點讚、評論、收藏該動態,並可以查看點讚的用戶,評論列表類似微博,提供排序功能,可以按照時間或熱度排序,可以點讚/評論其他用戶的評論,評論的回覆會以二級列表顯示。
修改建議:動態功能也算是比較中規中矩,該有的功能也有,但查看用戶評論或點讚的消息入口隱藏太深,不容易找到。建議在動態頁面設置消息列表的入口。
4.3.2 發表動態功能
4.3.3 跑群互動功能
4.3.4 賽事報名功能
改進建議:
建議整理社群模塊,增加視頻動態功能:
社群的首頁由三個標籤組成:「熱門」、「關注」、「群組」,首屏默認顯示熱門動態,頂部有三個小入口:話題廣場、乾貨廣場、跑團評選,按鈕較小,沒有任何預覽,用戶未必有興趣進入。佔據了大部分版面的是熱門動態,動態分發的機制暫不清楚,但熱門的話題、乾貨一條動態都沒有,也沒有引導用戶去參與話題討論,單單憑這些簡陋的動態是無法吸引用戶長時間翻看動態。而且在短視頻火爆的今天,這裡依然看不到有趣的視頻內容。
圖 24 社群首頁
圖 25視頻頁
圖 26 附近頁
五、運營及推廣策略分析5.1 運營活動基本情況運動健康APP的運營推廣活動比較有規律,主要有跑步/健身領紅包、發帖領紅包、拉新有禮等等。下面選擇最新的話題活動——咪咕善跑鐵粉大集結進行分析:
時間:12-1~12-31。
熱度:截止12-15,活動發布帖收到76點讚,71評論,平均每天6.4贊,1.6評論,熱度一般。
激勵:
圖 27
參與方式:活動步驟比較複雜,分為三個小活動,需要完成跑步任務、點讚/評論任務、發帖任務、增粉任務等,以先到先得和隨機抽獎的形式獲得獎勵。
5.2 案例分析活動前:
預算:不算跑步和健身有話費紅包獎勵,基礎預算的主要構成就是獎品獎勵,經過查詢,各獎品的價值如下:
基礎預算在運動健康APP的同類活動中算比較豐厚。
創意性:主要走的還是跑步加活躍動態的路線,沒有傍任何熱點,屬於市場上比較成熟的手段,主要是鼓勵用戶多使用社群功能,多與跑友線上交流。
對用戶的吸引性:對用戶的吸引性主要來源於活動獎勵,獎品都是與運動相關的商品,特別是apple watch和頌託,對於經常跑步的人來說很實用,所以吸引力還是很大。
用戶的傳播性:活動通知發在了APP上,目前看來APP內熱度最高,微信並沒有什麼轉發的人。
活動中:
時間充足性:活動為期一個月,常規周期,對於活動的任務完成時間非常充裕。跑步10KM很容易滿足,點讚\評論也相對簡單,根據用戶調研,較為困難的是好友人數達30人以上,因為需要雙方互相關注才能成為好友,目前用戶主要使用跑步功能,其他功能基本沒有怎麼使用,所以,也很少去經營APP的社交關係。不過一個月時間也算充裕。
活動的擴散性:活動已經進行到中期,過去24小時,有關該話題的動態有18條,前48小時33條,活動暫時沒有炒熱的跡象,今天打開動態,首屏已經沒有這個活動的推薦,要進入「話題廣場」板塊才看到,畢竟這只是眾多話題的其中一員。
活動後:
用戶體驗性:雖然本次活動還沒結束,但從常規性活動來看,用戶反饋兌換的8月話費充值卡還沒有收到,在活動發布帖下方也可以看到有大半的評論內容是追討話費卡,這影響了用戶的信任,認為你話費卡都發布出來了,憑什麼這種高額獎勵就能兌現,打擊用戶參與的熱情。官方給出的解析是採購沒貨,但是作為一個運營商開發的APP,話費是它定義的,要多少有多少,只是充值卡是實物,製作和採購有很多因素在影響,所以建議官方改變常規話費獎勵的發放方式,改為空中充值(增加充值模塊或跳轉到10086APP充值),用戶直接用紅包抵扣,既方便有環保,節省快遞經費。
用戶反饋:較多用戶反饋活動說明不夠簡潔易懂,令他們沒有了參與的欲望。還有入口隱藏比較深,費點功夫才能找到。
5.3 優化建議綜上所述,該活動獎勵足夠豐厚,但用戶參與度較低,個人分析可能有以下原因:
活動步驟複雜:首先活動介紹頁的標題佔用版面過大,顯得活動說明不明顯;再者活動的步驟太多,用戶看到要同時滿足那麼多要求才有機會獲得獎品,瞬間就沒有了得到獎品的希望。增粉任務難完成。入口太深:在12月14日後,這個活動的Banner就撤下來了,只剩下「社群——話題廣場——活動帖子詳情——點擊活動說明連結」這個入口。放在眾多話題中,不顯眼。活動推廣不足:經過調研發現,用戶普遍沒有收到該活動的推廣簡訊,翻看微信公眾號也沒有找到相關的文章,用戶只能從APP內動態的入口看到活動,這對於老用戶來說,相當不合理。因為老用戶盤活的活動就是針對不使用APP的老用戶,他都不用了,怎麼去APP動態中參與活動呢?所以,這個推廣嚴重不足。建議出一些活動圖文教程,令內容通俗易懂,適當降低門檻,再者設置一個活動匯總的入口,方便用戶較快找到活動。最後就是儘快把用戶兌換的話費發放到位,然後發布公告,承諾本次活動的獎品按時按質發放,絕不拖欠,把口碑做好,才能吸引用戶參與活動。
另外,鑑於天氣轉冷後,戶外運動大大減少,但健身房環境相對適宜運動,可以線下跟大型連鎖的健身房合作,讓健身房幫忙推薦會員使用咪咕善跑室內跑步和健身,並發帖到動態,參與到活動中去,利用用戶的一邊健身一邊領獎勵的心理,培養這些健身愛好者使用APP,配合不斷改進產品體驗,他們很有機會成為APP的忠實用戶。
結語綜上所述,咪咕善跑APP在功能和界面上都做得比較中規中矩,亮點較少,交互體驗一般,對用戶吸引力有限。根據調研,80%的用戶沒有使用過咪咕善跑的健身模塊,單純記錄跑步而已。問題的原因之一很可能就是頁面的布局不合理,沒有滿足用戶的首要需求。佔據健身模塊首屏只有健身歷史和健身計劃,課程內容隱藏在下面。
作為一個健身用戶,首要需求應該是瀏覽課程,而不是查看自己的計劃和歷史。而且如果是沒有使用過健身功能的用戶,點擊這兩個小模塊,沒有看到課程後,很可能就會退出使用健身功能。所以,應該把課程到更突出的位置。
其次,缺乏功能點之間的引導。在咪咕善跑中,跑步、健身、社交、飲食這幾個主要的功能點都是獨立存在的,沒有把用戶引導到另外的功能點,這對於健身和跑步都使用的用戶來說,要返回首頁切換,相當不方便。所以,調研時,有40%的用戶覺得咪咕善跑功能單一。
建議在跑步結束後提供健身和運動資訊,在健身後提供跑步的入口,在用戶停下歇息的時候提供動態和資訊的入口等等。
圖 28跑後引導健身和查看資訊
圖 29健身後引導跑步和查看動態
圖 30跑步暫停時查看動態
本文由 @舊日凡塵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