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儀昭晉邑宙宇重光
——洛江暗林順濟宮
暗林順濟宮位於暗林境內古泉榕通衢大道(現萬虹路)邊,潘內、溪林交界處,居於暗林林氏族親的區域中心位置上,是溪林、溪北、西頭、義山、潘內等五行政村林氏及轄內含杜、梁、黃、邱、陳、高、戴、謝、賴、肖、曾等十多個姓氏計一萬多人的共同崇頌奉祀媽祖的活動場所。
暗林順濟宮始建於元至正六年(公元1346)。據載:暗林一世祖宣義公攜子與珪公由晉江遷居暗林,因湄洲媽祖林默娘系林氏祖姑且聖德遠揚,為求子孫繁衍、永序昌隆,故從湄洲奉請來媽祖香火併建一小廟於暗林溪邊(現俗名姑壩邊)奉祀。因媽祖英靈顯赫庇蔭鄉裡,「水旱祈禱,歲則得豐」、「時疾求藥,民則得安」,故周邊鄉民也頂禮膜拜,由是媽祖香火日盛,特別是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媽祖誕辰)更是摩頂接踵,尤顯地隘廟小,難適鼎盛香火。元末的一天(約1358年間),正當善信討論拓廟或改遷之際,風和日麗的天氣突然狂風大作,媽祖廟被大風摧塌,旋風把該廟一瓦片捲起飄落於暗林大路尾(今順濟宮址)山坡上,鄉人頓悟此乃媽祖顯靈啟示新址所在地,先後經請八位陰陽先生勘與並卜杯求得媽祖認可俯允,達成共識:此地是奉祀媽祖的神靈聖地「美女坐機」,善信即募資於此地興建「暗林順濟宮」,雕塑媽祖神像奉祀,爾後更組織信眾多次前往湄洲媽祖廟謁火接香,並迎回「如在湄島」匾額供奉於神龕之上。現民間仍盛傳「蓮田師公」助善信「草蓆渡江」達湄洲的故事。
六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暗林林氏族譜中清楚記載其中多次倡募修葺順濟宮的實況:明嘉靖丙寅年(公元1566)九世祖一喬募修;萬曆甲午年(1594)十世祖如經倡修;崇禎壬午年(公元1642年)十二世祖啟飄因長子禱於順濟宮而生,許諾而重修;清康熙戊寅年(公元1698年)十三世祖陶齋重修東廊;清光緒戊戍年(公元1898年)、民國丙辰年(公元1916年)等眾善信多次修葺。隨著順濟宮的每次修葺或擴建,媽祖的香火愈加興旺,庥佑益增靈聖,而善信們更是倍臻虔誠。
鬥轉星移,時易勢變。共和以後,社會上掀起「破除迷信」之風,順濟宮也因之遭劫:大躍進年代,廟宇被馬甲糧站據為糧庫;「十年浩劫」間,原塑媽祖神像(金身)被付之一炬,宮內相關資料也灰飛煙滅;善信們對媽祖的尊奉之心只能默默埋在心底。
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雷響起,神州大地又迎來了信仰自由的良機,善信們不失時機,緊鑼密鼓進行一系列恢復媽祖信仰活動:先由後仁清波先生等人籌備且在其家中塑媽祖聖像(金身),塑像樟木由遼頂明茶先生無償提供,並於一九八一年完成「開光」慶典,同時恢復以前的輪值奉敬制度,由五行政村媽祖信眾分成「三甲(溪林村與義山村、潘內村及杏川村七林隊、溪北村及溪林大路腳隊與西頭村)六接」輪流誠敬;成立開放改革後以樟芹明篇先生為首的首批維護人員;繼而聯合海內外善信募集資金的同時與政府相關部門交涉贖回本宮(一九八四年);(首開宮宇大門之日,更顯奇蹟:大門鐵鎖無匙自開,打開宮門驚現殿前木質大柱中部緊貼一對六角蠟燭火焰熾燃,無燭淚且久明不息。)一九八八年重修廟宇並於同年媽祖聖像進入順濟宮大殿。從此順濟宮的管理工作有序展開,並進行了一系列相關建設、拓展和布置:安瀾亭、池亭、褒護亭、金亭、戲臺、南北山門、後殿、左右遊廊等設施先後建成,並於寬曠處種植多種香花異草,雖因時空變幻其布局不盡合理,卻也顯得錯落有致、交相輝映、別具一格。本宮一九九三年被確認為文物保護單位,二00一年正式授牌為「泉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期間,馬甲鎮文化站雨水、烏權及宮內相關人員(包括水源等人)付出不少努力。
因歲月剝蝕,風雨摧殘,也囿於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等條件,順濟宮雖經多次修葺,仍顯低矮狹窄,陳舊陋庸,兼有圮塌之虞,亟須重修,故眾議巽乾巳亥方位依舊,適當進前加高加闊擴容重建。善信們倡捐募資,鳩工庀材,融資二百六十餘萬元,相關單位、部門鼎力支持,建言獻策,於共和壬辰年(公元二0一二年)甲辰月丙辰日壬辰時動工興建,年底築成;因候待油漆,故於共和乙未(公元二0一五年)年已丑月庚寅日已卯時謝竣。風格上修舊如舊的宮宇為硬山頂、燕尾脊磚木結構,單進合院式、帶雙護厝建築,宮殿主體為穿鬥式和抬梁式混合結構,面闊五間,進深三間,中間天井帶雙廊,建築面積達500平方米。
走進宮中,莊重慈祥的媽祖聖像端坐龕中、千裡眼及順風耳緊隨左右,兩邊分列總管、舍人、伽儖 、姐母等眾多屬下神祗 。主殿或靜謐肅穆,或氤氳喧闐,皆能感受到媽祖的恩德及神通。名人手書的風格迥異的楹聯及匾額、宛如小型書展,極具品賞價值;石板雕塑的媽祖事跡,更為宮殿增添其文化內涵及研究價值。
媽祖聖像因應敬奉需要先後雕塑三尊:境內分接奉敬及讓善信奉請入戶一尊;長護主殿正殿一尊;後殿一尊。善信奉祀媽祖的形式主要有四:進宮祈福,媽祖巡境,媽祖過爐,奉請入戶。媽祖巡境及媽祖過爐為我地民俗列另文介紹,其中趁媽豬敬奉為泉州市媽祖信仰唯一民俗,獨具特色。媽祖顯靈庇佑黎民的事例不勝枚舉,由於善信進宮祈福的善願多達、求籤皆靈,臻宮祈福的遠非本域區善信,城區、南安、仙遊等地甚而海內外信眾也紛至沓來,頂禮膜拜,其中尤以媽祖誕辰(農曆三月廿三)及農曆年底最盛,車水馬龍、蟻湧蜂攢的場面更顯媽祖的大愛及第。善信每逢慶誕,如結婚、生子、慶壽等多願恭請媽祖入戶奉祀,以祈平安多福。媽祖由肩抬改為專車迎送後,更方便、快捷,媽祖聖像入戶敬奉也更為頻繁。
依發展的需要及具備的條件,位於主殿右側由暗林宗親聯誼會主導的暗林順濟宮文化活動中心大樓於前年動工興建,現已竣工,佔地6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宏偉氣派(戲臺改遷於中心一樓)。可以說:順濟宮主殿體現了媽祖宮的古建築文化,而文化活動中心在不破壞整體協調性的前提下則加入了新時代特色。媽祖的行善、大愛恩澤梓民,順濟宮不斷發展,擬在近期內再拓域地(現有域地面積約9000平方米),改造池塘,進行相應的美化、綠化、硬化,相信把暗林順濟宮建成集朝聖、文化、休閒、健身、娛樂為一體的暗林多功能聖地為期不遠。
讓我們戮力同心弘揚媽祖精神,傳播媽祖文化!
順濟宮的楹聯、匾額不少,內容上大體可分為三類:媽祖事跡的傳頌,媽祖精神的褒揚及相應的感悟。摘錄如下: 主殿楹聯: 聖功萬裡風從律 母德千秋海不波 寰中慈母女中聖 海上福星天上神 聖德如天萬眾追宗仰 母恩至上千秋逐夢回 求神祈福修心方正道 敬事予仁興義可全真 天威有赫 真神護境欽斯聖 後德無疆 善信涵恩祀其靈 法相威光齊日月 慈心玉潔比冰霜 心誠必應神交妙法 德厚無虧慧自玄門 廟貌巍峨聲靈顯赫 慈懷綿遠善化斯通 聖跡溯湄洲滄桑巨變 母儀昭晉邑宙宇重光 人間歌大德千秋功業崇福地 順濟惠群生百代仁心救黎民 晝夜長航救渡蒼黎爭上水 春秋永志驅除邪惡砥中流 順天行道萬物朝輝成大統 濟世播仁千家沾露溯元宗 毓秀鍾靈宮倚龍會威昭四境 封妃稱後闕鎮郡邑福澤三鄉 後殿楹聯 天保風調雨順靈昭千古 後佑國泰民安感應一廟 歌聖德流芳萬古 仰后妃永著千秋 聖德惠神州山豐海盛 母恩沾大地國泰民安 母德參天四表鹹欽其聖 後功配地萬幫共祀以神 天封聖母慈暉照 上護黎民懿德垂 主殿匾額 弘道濟世 聖德無疆 聖蹟昭彰 靈光普照 聖功神化 恩被四海 賜福安瀾 含弘正氣 波靖南溟 海天慈航 神威廣大 褒護亭等楹聯 永耀褒章德澤世間稱媽祖 興崇祀典英靈海上利人民 聖德巍峨妙法護民安四境 母儀禎瑞香菸繞座祀千秋 天心遺愛慈雲孝義傳家國 後德威靈救溺扶危震古今 擲草湄涯千舸沐聖德 坐機順濟萬民頌母儀 安海利航感聖母 瀾平浪定荷天妃 (應為:安海利航感聖母 平瀾定浪荷天妃) 源溯湄州同心脈 v靈開晉邑祈千秋 神光普照八閩地 聖駕長荷四方邑 南北山門楹聯 自宋迄清數百年聲名益著 由莆及晉四六都人物安康 聖母降湄洲扶危救難飛升白日封天后 慈宮興豐麓濟世安民庇佑暗林奉海神 永世留青史萬古推崇聖德 興幫救黎民春秋共仰母儀 向四海顯神通千秋不朽 歷數朝受封典萬古流芳
(來源於泉州市文化遺產保護促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