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最大機場2020年旅客量735萬人次 同比大減4100萬
航空圈訊中國臺灣地區最大機場桃園國際機場2020年旅客吞吐量為735萬人次,比2019年減少了約4134萬人次。據聯合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經過一年仍未停歇,英國變種病毒帶來另一波衝擊,各國、地區再度採用封鎖策略自保,桃園國際機場旅客大失血,根據桃園機場公司客運量統計資料顯示,桃園機場2020年旅客總人數只有約735萬人次,跟2019年創新高的4869萬人次相比,旅客足足少了4000多萬,如果邊境封鎖今年還是持續一整年,桃園機場的旅客數冠軍的寶座可能會被迫讓位給以島內航班為主的臺北松山機場。
-
澳門國際機場2019年第三季總體保持18%增長
民航資源網2019年10月14日消息:澳門國際機場2019年第三季度客運量及航班量取得理想增長,共處理旅客超過251萬人次,航班量升降超過19,995架次,分別比去年同期上升17%及19%。中國內地航線和東南亞航線客運量錄得與去年同期相比22%和18%的增長,中國臺灣航線客運量亦上升8%。
-
澳門國際機場2019年客流量破960萬人次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朱思平 報導:澳門國際機場客流量再創佳績。2019年旅客量突破960萬人次,創歷年客流量之最;航班量超過7.7萬架次,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加16%和18%。澳門國際機場有關負責人表示,澳門國際機場客流量創歷年之最,除澳門特區政府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以及打造澳門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利好因素影響外,還要歸功於機場不斷開拓的新市場和各營運單位的共同努力與緊密合作。
-
澳門國際機場北面擴建即將啟用 簡介設施優化
民航資源網2018年2月12日消息:澳門國際機場(MIA)北面擴建部分在機場各營運單位努力下,以及特區政府相關部門的指引及協作下,將於2018年2月12日開始啟用。2月10日,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 (CAM)於澳門國際機場舉行了澳門國際機場候機樓優化簡介會,向二十多家參加發布會之媒體向媒體介紹機場候機樓於2017年優化工作、北面擴建部分所提供之服務及春節期間旅客高峰之準備措施,並安排參觀北面擴建部分,讓媒體一睹為快。
-
雅典國際機場客運量大幅減少
雅典國際機場客運量大幅減少 2020年12月10日 13:21 來源:經濟日報 圖為疫情期間雅典國際機場的航班動態顯示屏。
-
2018年中國機場吞吐量排名:重慶江北機場全年4159.6萬人次,排第九
10日,記者從民航局獲悉,2018年中國235個機場吞吐量排名中,首都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10098.3萬人次,同比增速5.4%,是全國機場第一個旅客吞吐量突破一億人次的機場。重慶江北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4159.6萬人次,同比增速7.4%,排全國機場旅客吞吐量第九。
-
2022年底鄭州機場客運量達3750萬人次 ,初步建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2022年的鄭州是什麼樣子的?初步建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鄭州機場客運量達375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72萬噸,更加國際化。《鄭州市高品質推進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計劃》)正式發布,每年市區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30所以上,每個縣(市)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4所以上。到2022年底,鄭州要實現全市域5G室外全覆蓋,完成中國聯通5G區域級網絡雲中心。
-
香港機場「癱瘓」會帶來多少損失?或許遠不止你看到的這些
據統計,香港國際機場有73000員工,直接聘用超過65000人次,整個機場產業鏈維持著超過80萬人的生計。香港國際機場每日約20萬名旅客進出,為香港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大灣區機場發展正值歷史機遇期不把握則錯失良機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機場群。其中大型機場目前就有廣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門等5個。數據顯示,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五大機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2億人次,貨郵吞吐量830萬噸。
-
澳門國際機場代表參與2018亞洲航線發展論壇
民航資源網2018年3月27日消息:2018年3月18日至20日,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CAM)市場部總監方曉健先生及經理馮穎茜女士代表公司出席了在澳洲布裡斯本舉行的「亞洲航線發展論壇」,為期三天的航線論壇吸引了800多名來自亞洲各地區的航空公司、機場和旅遊部門及供應商的代表參加。
-
丹佛國際機場擔憂客運量或要2-3年才能恢復正常水平
據CBS丹佛稍早前報導,美國丹佛國際機場(Denver International Airport)對於客運量何時才能恢復正常水平感到前景黯淡並表示:「行業中最優秀的專家預計或許要到2022年下旬或2023年才能恢復從前。」報導稱,這一預測已於上周四(4月2日)被分享給了丹佛市議會議員,而且認為未來的不確定性還很大。
-
全球「第三繁忙」客運機場香港國際機場正建第三條跑道
據香港機場管理局海天客運碼頭運作及跨境客運助理總經理馬宗珕介紹,去年香港國際機場的客運量達到7500萬人次,同比上升2.5%;起降量達43萬架次左右,同比上升1.7%左右, 成為全球第三個最繁忙的客運機場,連續9年成為貨運最繁忙的機場。為了應對不斷攀升的客運需求,香港國際機場將建第三條跑道,預計在2022年完成。
-
澳門國際機場首隻吉祥物「高高(GOGO)」誕生
民航資源網2018年2月12日消息:由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CAM)主辦,澳門美術協會、澳門設計師協會及澳門民航學會協辦之「澳門國際機場吉祥物設計比賽」頒獎禮於2018年2月10日假澳門國際機場離境大樓舉行,現場氣氛熱鬧,「高高(GOGO)」在陳慧敏的歌聲下首次出場,配合生動可愛的舞姿,展現「高高(GOGO)」活力親切的一面。
-
澳門機場獲國際機場協會【機場健康認證】
民航資源網2020年11月13日消息:澳門國際機場於2020年11月3日(澳門時間)成功取得由國際機場協會(ACI)舉辦的【機場健康認證】,成為亞太地區最新獲得此認證的機場,並為該地區第21個,全球第110個獲認證的機場。
-
到2030年,謝列梅捷沃機場客運量將達1億人次
到2030年,謝列梅捷沃機場客運量將達1億人次 2020-01-19 2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希臘機場客運量創歷史記錄,為中國遊客開發微信小程序
根據希臘民航局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希臘機場的客運量創歷史新高,達到近6540萬,同比2018年增長5%,即310萬旅客。
-
遼寧很強的國際機場,是中國一級幹線機場,年旅客吞吐量超過千萬
機場的建設數量在我國非常多,而且與全國很多地區的城市相比,我國城市擁有的大型國際機場也很多,除了發展可能性高的城市以外,很多大城市都需要國際機場,因為像北京這樣的需求很大,所以在機場的年吞吐量和發展地位很高,上去的話自然會很貴。
-
珠海國際設計周落幕,4.5萬人次到場燃點創新之火
珠海國際設計周自2018年創辦以來,三屆活動親臨現場的觀眾累計達12萬人次,共有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千餘名各界專家和資深人士齊聚珠海跨界交流,已發展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一張閃亮的「設計名片」。中科(珠海)技術轉化中心項目完成籤約、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及其首個項目「青年設計100」籤約入駐珠海市設計中心。 交流展示活動期間,共吸引4.5萬人次入場參與體驗,創下了歷史新高,其中,近2300名來自全國的設計師、各高校設計學院師生等專業觀眾參與。
-
澳門機場獲2020亞洲貨運物流和供應鏈「亞洲最佳機場」
民航資源網2020年11月26日消息:由亞洲貨運新聞(Asia Cargo News)舉辦的「亞洲貨運物流和供應鏈頒獎典禮」於2020年11月9日舉行,澳門國際機場再次榮獲「亞洲最佳機場」獎項(機場貨物年處理量在一百萬公噸以內)。
-
2019年7月中國主要城市地鐵客運量公布 杭州月總、日均客運量內地排第10
客流口徑:客流數據為城市同網的「地鐵」,不含不同網的有軌電車、鐵路運營的市域鐵路(溫州S1按地鐵運營模式)等;內地客運量均指進站與換入;香港客流含地鐵(不含東鐵線長途客流)及機場線,原始數據為出行量(即進站),為便於橫向對比,香港按其線網規模乘近似換乘係數,得出換算客運量,客流同時標出進站量與換算客運量。
-
珠海國際設計周落幕,4.5萬人次到場燃點創新之火 - 今報網 東方今...
珠海國際設計周自2018年創辦以來,三屆活動親臨現場的觀眾累計達,共有來自的千餘名各界專家和資深人士齊聚珠海跨界交流,已發展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一張閃亮的「設計名片」。中科(珠海)技術轉化中心項目完成籤約、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及其首個項目「青年設計100」籤約入駐珠海市設計中心。 4.5萬人次 交流展示活動期間,共吸引入場參與體驗,,其中,近2300名來自全國的設計師、各高校設計學院師生等專業觀眾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