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曾殺死歐洲1/3的人口,為何又在一夜之間突然消失?

2020-12-12 騰訊網

公元1347至1353年期間,一場慘烈的鼠疫席捲歐洲,由於感染鼠疫的病人皮膚潰爛呈現可怕的黑色,歐洲人便將這種疾病稱之為「黑死病」。

黑死病據傳是起源於亞洲中部的草原,後來通過商貿和戰爭,不斷地向歐洲傳播。

(黑死病曾席捲整個歐洲)

關於黑死病是如何進入歐洲的?主要的觀點認為是蒙古人帶去的。

1343年,金帳汗國大汗札尼別汗圍攻位於烏克蘭克裡米亞半島上的卡法城,這座城市是義大利的熱那亞人建立的商貿城市,以糧食買賣和奴隸貿易而聞名。

其中卡法城的奴隸貿易嚴重損害了金帳汗國的利益,為此蒙古人一直想找到機會拔掉卡法城。終於,札尼別汗以義大利商人在卡法城內殺死了一個穆斯林為藉口,出兵攻打卡法城。

(金帳汗國是當時的東歐霸主)

1299年,金帳汗國就曾經因為卡法城拒絕繳納稅賦而血洗了該城,城中絕大部分居民都被殺死。

但上次蒙古人攻破卡法城已經是40多年前的事情了,此時的卡法城更加堅固,蒙古軍久攻不克,被迫撤離。

而在蒙古軍撤離之前,札尼別汗讓士兵把一些感染鼠疫的屍體通過拋石機扔進城裡,這些屍體成為了日後歐洲人惡夢的開端。

最初的時候,卡法城內的居民並沒有過多注意這些屍體,但很快城內就爆發了瘟疫,城內居民隨即大批死亡。

到1347年,尚且還活著的最後一批居民搭載船隻準備逃回義大利,可是當這隻船抵達義大利的西西里時,碼頭工人卻發現船裡的大部分人都死了。

雖然當時港口政府並不知道船上的人因何而死,但港口政府明白,船上肯定是有瘟疫,於是立即要求該船隻駛離,只可惜為時已晚,此時已經有許多人接觸了船上的屍體和空氣,鼠疫正式登陸西歐。

在隨後的幾年裡,鼠疫從義大利進入法國、英國、德國、西班牙、荷蘭等國,迅速席捲整個歐洲。

(歐洲人畫筆下的黑死病場景,簡直是人間地獄)

由此在此之前歐洲人並沒有接觸過鼠疫,對鼠疫的傳染途徑和發病機理都一無所知,也不知道該如何治療鼠疫,只是看到凡是鼠疫死者通體烏黑,再加之鼠疫的恐怖性,於是歐洲人便稱之為黑死病。

當然,歐洲人知道這是一種傳染病,為了避免被感染,醫生在治療時都穿著厚厚的外套,並且外套表面都塗了蠟。

同時,醫生們還會戴上一種鑲有護目鏡的鳥嘴面具,並在面具裡面塞滿了香料和乾花,起到過濾空氣隔絕病毒的作用,雖然在這些填充物起不到什麼作用。

(鳥嘴面具以成為那個時代的標誌)

黑死病的爆發給歐洲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以當時的醫療技術是難以遏制這種疾病的。

但令人感到費解的是,到1353年時黑死病卻突然消失了,人們至今依然不清楚黑死病消失的原因。

黑死病在歐洲持續了七年十年,奪走了2500萬 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給歐洲各國帶來難以磨滅的痛苦記憶。

相關焦點

  • 黑死病在歐洲曾殺死2500萬人,為何在中國沒有爆發?要感謝一個人
    這場危機在歐洲有個這樣的名字——黑死病。黑死病籠罩整個歐洲之時,奪走了2500萬人的生命,戰爭時期都沒有這麼多人喪命。由此可見,黑死病非常恐怖。歐洲地區最嚴重的時候,前一秒看著一個人還在大街上行走,下一秒這個人就倒地了。面對如此兇險的疫情,清廷也是派了很多官員去調查了解,但是這些官員基本都死在了疫區。列強絲毫不擔心清廷的走向,也不關心清朝人民的人身安全,但是他們一直關注著黑死病的傳播,因為一旦清朝遏制不住,黑死病將會傳播到其他國家。
  • 全民免疫,歐洲黑死病消失的原因之一
    地中海沿岸港口和島嶼幾乎無一倖免,黑死病逐步形成燎原之勢。而登陸歐洲大陸的那股勢力更加迅猛,一路所向披靡,東南西北橫掃了西歐大部分國家,這時候的歐洲正經歷他們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歐洲各國的政府也開始執行各種行之有效的政策遏制疫病的傳播,其中被證明最有效的就是有效隔離、殺菌消毒和滅鼠。為了應對黑死病,英法兩國正在進行的百年大戰也因此休戰十年。在黑死病肆虐的歐洲也並非所有的國家都遭受到了巨大損失,歐洲大國波蘭就是一個特例。
  • 黑死病在歐洲殺死2500萬人,在中國卻沒有爆發,必須要感謝一個人
    黑死病在歐洲殺死2500萬人,在中國卻沒有爆發,必須要感謝一個人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一場關乎民族興亡的危機隨著西伯利亞的寒流竄入中國東北三省,行將就木的大清朝廷處理好了,還能苟延殘喘一段時間;處理不好,中華民族就將面臨亡種的危險。這危機在歐洲有個臭名昭著的名字:黑死病。
  • 黑死病在歐洲殺死2500萬人,在中國卻沒有爆發,我們要感謝一個人
    這危機在歐洲有個臭名昭著的名字:黑死病。黑死病,曾經席捲歐洲的大鼠疫,整整奪走了2500萬人的生命,歐洲人口因此銳減三分之一。即便是經歷過戰場慘烈程度堪稱「絞肉機」的世界第二次大戰,歐洲人口也才失去5%,可見當時黑死病的感染率和致死率有多麼恐怖。鼠疫在東北肆虐6個月,捲走了6萬人的性命。
  • 席捲中世紀歐洲的黑死病,是如何徹底消失的?
    在人類抗擊傳染病的歷史上,似乎沒有一場瘟疫災難可以和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抗衡。在短短六年的時間裡(1347-1353年),大約2500萬歐洲人因「黑死病」喪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這種人口的消耗比例實在是大的驚人,在歷史上除了二戰之外,也算是空前絕後。「黑死病」席捲整個歐洲,無視地域和國籍,跳過了所有的軍隊和城堡防禦,讓整個歐洲大陸陷入到一片恐慌之中。
  • 黑死病傳染性很強,奪去歐洲三分之一人口,為何沒在中國蔓延開?
    鼠疫,又稱"黑死病",在人類歷史上掃蕩過三次。第一次是6世紀的"查士丁尼大瘟疫",君士坦丁堡(即現在的土耳其伊斯坦堡)一半人口因此喪命,疫情嚴重時,許多城市被屍體所佔領;第二次爆發於14世紀,從1347至1353年,造成歐洲2500萬人死亡,死亡人數佔當時歐洲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一;第三次是19世紀,鼠疫在我國南部爆發,短短幾個月傳播到各大洲,同樣造成了上千萬人的死亡。
  • 「黑死病」肆虐歐洲,卻促使英語成為官方語言
    14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世界,給歐洲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痕和記憶。歐洲的這場黑死病,不僅使得一場持續百年的戰爭停戰10年,甚至還為英語成為世界語言提供了契機。關於黑死病的起源、性質、後果,目前還沒有定論。歐洲流行的說法是公元1338年左右,在中亞草原地區發生了一場大旱災引發的局部瘟疫。
  • 黑死病是如何席捲中世紀歐洲的?最終又是怎麼結束的?
    我們現代人都知道,造成這場大災難的源頭是由黑死病導致的,也就是醫學上所稱的鼠疫。那麼問題來了,黑死病究竟是如何席捲中世紀歐洲的?黑死病的傳染源是鼠類和其他嚙齒類動物身上所攜帶的鼠疫桿菌。根據現有資料表明,造成黑死病的鼠疫桿菌源自蒙古沙鼠,而最早的黑死病病原攜帶者是大蒙古國四大汗國之一的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戰士們。
  • 爆發於中世紀的歐洲黑死病,曾奪走2500萬人命
    歷史資料顯示,歐洲中世紀(1347年—1353年)曾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黑死病,2500萬歐洲人因這場瘟疫而喪生,慘烈程度堪比二戰。這種黑死病便是從老鼠身上傳播出來的。黑死病爆發的第一站便是如今的義大利,隨後席捲到了法國英國等整個歐洲地區。黑死病爆發的時候,蒙古大軍開始了第二次西徵。
  • 14世紀蔓延歐洲的「黑死病」,緣何成為「文藝復興」的導火線?
    面積約為1000平方公裡的歐洲大陸,分布著大大小小許多王國,由於狼多肉少,每個王國之間,為了搶佔資源,爭奪利益,經常大打出手。著名的「英法百年戰爭」,堪稱國家戰爭的代表。大不列顛王國與法蘭西王國之間為了爭奪一畝二分地,不惜耗費116年用武力解決問題,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最長戰爭的記錄。
  • 黑死病的產物,鳥嘴面具 丨 合法黑市
    中世紀時,黑死病橫行歐洲,當時的醫生為了杜絕感染,身穿泡過蠟的亞麻或帆布衫,頭頂戴著黑帽,戴上可過濾空氣、狀如鳥嘴般的面具,眼睛由透明的玻璃護著
  • 中世紀最恐怖的黑死病——鼠疫
    原來,蒙古突然撤兵,正是因為軍中爆發了這樣可怕的瘟疫,他們撤退前將感染瘟疫的屍體投入城中,就是想用瘟疫攻下卡法,由於得病死去的人皮膚呈黑紫色,所以把這種瘟疫稱作「黑死病」。       熱那亞商人萬分恐慌,急忙登船返回義大利,卡法城中其他的人紛紛出城逃難,每個人都成為一個病源,黑死病迅速從卡法向歐洲大陸蔓延。
  • 1347,死神降臨:黑死病時代的歐洲
    1347年以來爆發的黑死病,更是被視為中世紀晚期社會治理與意識形態走向最終崩潰的重要標誌。黑死病的創傷記憶《格林童話》本是格林兄弟收集的德意志地區自中世以來的若干民間傳說,由於黑死病在歐洲肆虐時間特別長、造成的危害特別大,在民眾中形成了創傷性記憶。
  • 疫情籠罩下的歐洲——中世紀黑死病
    不知歐洲各國人民在居家隔離之際,是否會回憶起曾經席捲整個歐羅巴,致使歐洲人口銳減三分之二的黑死病。黑死病肆虐期間的醫生防護裝備黑死病,是曾經肆虐歐洲的鼠疫的代稱,因患者的症狀之一是皮膚之上會出現許多的黑斑,因此這一特殊瘟疫也被人們稱作「黑死病」。
  • 中世紀的惡魘「黑死病」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洲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奪走了2500萬[2]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而發生在20世紀,堪稱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因戰爭而死去的總人數為其人口的5%。足以看出這場瘟疫給歐洲人民帶來的災難。
  • 14世紀黑死病橫掃歐洲,卻促使英語成為一種官方語言
    14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世 界,給歐洲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痕和記憶。人類與病毒的搏鬥,就從來沒有停止過,這樣的歷史事件總在重複上演,給無數的家庭帶來了無法治癒的傷痛,改變本來已經被人們認定的發展軌跡。而歐洲的這場黑死病,不僅使得一場持續百年的戰爭停戰10年,甚至還為英語成為世界語言提供了契機。
  • 中世紀歐洲黑死病中的聖戰士——鳥嘴醫生
    為了避免後方不穩,一種恐怖的屠城政策成為蒙古人最常使用的手段,而在積年累月的屠殺之後,從中亞到東歐的人口驟然下降,與之相伴的則是老鼠等嚙齒類動物的瘋狂滋生。這種情況持續到14世紀的時候終於發生質變,在對抗蒙古大軍一線的歐洲士兵開始有部分人員出現發熱、頭疼、淋巴腫大,繼而全身發黑的症狀。
  • 新冠疫情的plus「黑死病」為何沒有到達中國?
    但是回顧歷史長河中有一種比新冠肺炎更嚴重的傳染病——黑死病;新冠疫情目前致死率挺高的了,但是中世紀的黑死病據不完全統計在肆虐的五六年間共計2500萬,相當於當時歐洲人口的三分之一
  • 黑死病的肆虐,到底給英國帶來了多大的災難?
    而在600多年前的歐洲,黑死病的肆虐,也是恐怖萬分。這場大瘟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性命,相當於歐洲人口的三分之一。 而黑死病給英格蘭帶來的破壞,更是可以用「慘烈」來形容。1348年,首輪黑死病疫情在英國南部爆發。到1349年底,已經蔓延到北部地區。
  • 歷史上那些讓人恐懼的瘟疫,都是怎麼消失的
    歷史上,死於瘟疫的人數,遠高於死於戰爭或其他天災人禍的人口總數。人類與瘟疫之間的鬥爭從未停息,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程。 在人類歷史上,天花和黑死病、霍亂等瘟疫都留下了驚人的死亡數字。 最早有紀錄的天花發作是在古埃及。公元前1156年去世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上就有被疑為是天花皮疹的跡象。 15世紀末,歐洲人踏上美洲大陸時,這裡居住著2000-3000萬原住民,約100年後,原住民人口剩下不到1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