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衰千古事,誰識桃園義

2021-02-07 青風若凡

文 | 青風若凡




在封建王朝,你要聯合一幫人幹大事,非得有個名頭。比如陳勝武廣起義時,把寫有「陳勝王」的絲帛事先塞進魚肚子裡,放出陳勝可稱王的消息。

 

吳廣又在夜裡潛入古廟學狐叫「大楚興陳勝王」,於是人們更加深信不疑,跟著陳勝吳廣揭竿起義。

 

漢劉邦演繹了一個「斬白蛇而起義」的故事,讓人們認為他是君命神授,於是籠絡一批苦難農民兄弟打下了大漢江山。

 

東漢末年的劉備也想在亂世中起事,但他只是一個販履織席的,武藝平平,謀略也沒有過人之處,想要角逐天下,沒有個正當的旗號那怎麼能行?

 

劉備的聰明才智雖然比不上諸葛亮和曹操,但是他畢竟是讀過書的,蠱惑兩個武夫已經綽綽有餘。

 

一個是張飛,他是賣酒屠豬的,雖是下層人物,他的骨子裡還是有成就一番大事業的豪情。另一個是關羽,他因殺了人逃亡江湖,急需有人收留。

 

如果他們三人拜把子,頂多也是布衣之盟,但是沒有影響力誰願意跟這個三人小團夥幹?

 

就像現在一個人想創業吸引人才,吸引投資,如果自己沒有拿得出手的背景,沒有描繪的天花亂墜的藍海市場,鬼才願意跟你幹。

                             



劉備是清醒的,他找了個好身份,他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自詡血管裡留著大漢天子的血」。在封建年代,出身和背景非常重要。有了「劉皇叔」這個稱號,就有了影響力和號召力。

 

雖然孫權的謀士陸遜在和諸葛亮辯論時說「劉豫州雖雲中山靖王苗裔,卻無稽可考,眼見只是織席販履之夫耳」,但這些都不重要,只要諸葛、關張二兄弟擁戴他是劉皇叔就可以了。

 

有了身份,還得有個明確的政治目標。就像現在網際網路行業的一些牛人,動輒要顛覆這個,消滅那個,說起來真是牛氣的很。仿佛你不跟著他幹,就可能是一個隨時被時代拋棄的傻蛋。

 

三國群雄並立,有權傾朝野的董卓、呂布,有兵精糧足的袁術,有虎距冀州的四世三公袁紹,有人稱八駿威震九州的劉景升,有血氣方剛獨霸江東的孫伯符,他們各自招兵買馬。

 

其他諸侯都以推翻大漢江山,改朝換代自己做皇帝為目標。

 

但當時的是什麼情形呢:「白骨露與野,千裡無雞鳴」,「生靈塗炭,百姓苦不堪言」,人民普遍渴望穩定,渴望回歸社會正常秩序,能夠安居樂業。

 

所謂「勢究見節義,世亂識別忠貞」,劉備經過深入調研,認為只有提出「扶保漢室」的口號才能贏得民心。

 

至於後來「玄德進位漢中王,有沒有想過四川是漢獻帝的土地那也是後話了。

 

有了身份有了目標,還得有行動綱領,就像桃園結義是的誓詞所說:「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上報國家」表現上就是維護、振興漢室,在當時漢朝已江河日下,日落西山的大背景下,這個行動綱領很振奮人心,也很有蠱惑力。

 

至於關、張二人,他們想的就是傍了一個有來頭、有志向的大哥,協力同心,可圖大事。


「大事」按照現在的話說,就是「打江山、坐天下」。

                           



「桃園結義」正史上是沒有記載的,多見於宋元以來民間藝術家的虛構。

 

《三國志》關羽本傳雲 :「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 侍立終日, 隨先主周旋, 不避艱險。」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根據小說創作的需要,開篇即隆重推出了「宴桃園豪傑三結義」。因為劉、關、張在當時社會地位低下,需要以桃園之義把他們聯合起來「幹大事」。

 

也正是劉、關、張三人於微賤之時結為兄弟,他們恪守盟誓,苦心經營,,終成蜀漢帝國之大業,這種成功經歷是很令一般民眾嚮往的。

 

就像現在的成功人士,在自傳和演講中多談論自己白手起家,創業的艱辛,才更能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同。道理是一樣的。

 

《三國演義》小說第一回寫劉關張桃園結義的誓詞有「上報國家, 下安黎庶…… 背義忘恩, 天人共戮!」


這裡既有「上報國家」的忠義,又有 「下安黎庶」的仁義;既有「救困扶危」的俠義,又有同生共死的情義。但他們以「義」為重,同時又被「義」所封閉。


魯肅和孫權的關係也十分密切 ,他們也曾「同榻抵足而臥」 , 但魯肅比關、張有遠見,也更大氣。

 

對比有關魯肅的一個細節, 就可見桃園之義的局限性 。

 

孫權請魯肅上馬,騎馬並排而行,悄悄地問他:「我下馬來迎接你,能彰顯你的地位麼?」魯肅說:「不能」。孫權問:「那怎麼做才能彰顯呢?」魯肅說:「希望主公威德行於天下,成就帝王之業,使我青史留名,這才開始彰顯。」孫權撫掌大笑。

 

從這裡可以看出,雖然魯肅和孫權沒有舉行一個什麼結拜的儀式 ,但魯肅對孫權的義更顯出開放的氣象,魯肅和孫權之間的「義」才是真正的大義。

 

華容道關羽 「義釋曹操」,是他以「知恩不報非君子」,把對「義」的理解著眼於個人恩怨,根本不顧及全局、整體的利益。

 

雖然關羽義釋曹操的行為「威風齊日月,威風震乾坤」,按當時的道德評價來看關羽的形象也頗有光彩魯迅也稱讚:「寫華容道上放曹操一節,則義勇之氣可掬,如見其人。」

 

關羽的這種行為本身,無論當時和今日來看,都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值得稱讚的。

 

由於「桃園之義」固有的封閉性,使得諸葛亮一直處於「聖三位一體」外,諸葛亮對劉備再忠誠,他不可能真正地融入其中。

 

趙雲的命運同樣如此。論武藝、論用兵 、論見識,趙雲他在劉備集團中都是一流的,對劉備更是忠心耿耿,立下了汗馬功勞,又從不居功自傲 。


但他卻沒有關 、張二人那樣顯赫的地位,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他是後來才投奔劉備的,比起桃園結義的兄弟關係,在劉備看來,似乎還「隔」了那麼一層。

 

關羽和張飛身亡, 諸葛亮未嘗在人前落淚,而趙雲病故,諸葛亮跌足大哭。或許,只有諸葛亮更懂趙雲。

 

因此我們說,桃園之義深摯,但不博大,它令人感動,但也令人嘆息 。

                         



「桃園之義」最大的傷害就是「關羽失荊州」,也直接導致劉備喪失了爭奪天下的資本。

 

關羽對諸葛亮說:「荊州乃重地,干係非輕」,話不多而分量極重。

 

潛臺詞是說:「只有把荊州交給我關羽才是最合適的,這可是我大哥的荊州,交給其他人大哥能放心嗎?」

 

而劉備授權關羽鎮守荊州的做法也很隱蔽巧妙,他既要表示對諸葛亮的尊重,而重視關羽、委任關羽的目的又要達到,就派關羽的兒子關平從西川送委任狀。精明的諸葛亮自然領悟,在猶豫而又無奈的情況下,把荊州交給了關羽。

 

如果劉備不局限於「桃園之義」,出於公心,讓趙雲鎮守荊州,或許三國歸晉的歷史就要改寫了。

 

至於後來關羽、張飛先後身死,劉備執意報兄弟之仇而罰吳,也是徹底置諸葛亮的「連吳抗曹」戰略而不顧。

 

劉備不聽趙雲、諸葛亮的勸阻,甚至東吳使者諸葛瑾提出「願意送還夫人,交還荊州,願永結盟好,共滅曹丕」,但是劉備卻因為桃園之「義」而義氣用事,不知審時度勢採納良言,並拒絕求和。

 

儘管劉備的「賢弟已亡,孤豈能獨享富貴「,這種兄弟之「義「從道德層面很純潔,夠高尚,也夠感人,但是他盡「義」於私,而不是盡「義」於公,是狹隘的和愚蠢的。

 

道德和歷史是兩回事,歷史絕不因劉備的「義」而對他厚愛寬容,夷陵大敗就是狹隘的「桃園之義「的苦果。

 

劉備在白帝城永安宮龍榻上對孔明說:「朕自得丞相,幸成帝業;何期智識淺陋,不納丞相之言,自取其敗;悔恨成疾,死在旦夕……」 可以視為痛定思痛的反思。

 

那麼劉備真的也堅守了「桃園之義」的誓言了嗎,其實也沒有。

 

劉備臨死前對諸葛亮哭泣著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這就好笑的很了,劉禪是個什麼貨,能不能成大事,劉備這個當爹的還不清楚嗎?

 

劉備你在死前還要正話反說,無非是要諸葛亮表個態「主公啊,您放心走吧,我一定盡力輔佐幼主,蜀漢江山永遠是您劉家的」。這樣,劉備才能放心的死去了。

 

「桃園之義」的誓詞中不是有「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誓言嗎,這麼宏偉的事業諸葛亮可擔重任,幹嘛不交給諸葛亮去辦呢?

 

可見,桃園結義的誓詞也只不過是劉備利於打天下藉口罷了。政治家都是虛偽的,劉備也不例外。

                           



歷史重功績,民間重道德。「桃園之義「最大的貢獻是成就了關雲長」忠義千秋「的美名,

 

歷史上的關羽,文治談不上,武功有得有失,荊州一役,因輕敵和孤傲,慘敗在吳國小將呂蒙手下。卻因為自宋之後的許多皇帝追封,而成為眾星捧月的英雄。

 

關羽在明代達到了「聖」的地位。關羽這個「武聖「與孔子這個「文聖」齊名,一文一武,堪為萬世師表。

 

不過,關羽的武聖同孔子的文聖相比,多少有點底氣不足。


在歷史中,凡集學問之大成者,謂之泰鬥;凡集道德之大成者,謂之聖人。泰鬥乃人之極品,而聖人則已不是人,而是神了。

 

在古代文人心目中,諸葛亮的地位更高,杜甫的那句「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巾」 ,道出了所有讀書人對他的尊敬與懷念。


但是諸葛亮是文臣,文臣忠於社稷,忠連著憂患。武臣忠於朝廷,忠卻連著愚。與憂患相連,忠是有條件的;與愚相連,忠是無條件的。

 

對歷代封建皇帝來說,似乎「愚忠」是最受歡迎的,所以關於被捧為「武聖人」就並不感到怪了。

                          



總之,在羅貫中所寫的《三國演義》這部偉大的小說中,劉備以桃園結義始,以白帝城殉義終。

 

」桃園之義「是劉備的蜀漢事業走向勝利的序曲,又是蜀漢事業走向衰亡的路標。

 

桃園之義凝聚著古代人民的審美理想和政治判斷,也凝聚著古代人民的道德價值取向,帶給歷史的,是深層次的思考。


桃園之義,以他特有的雄渾和悲壯的旋律,演奏出了可歌可泣、可悲可嘆的「義」的詠嘆調。


青風若凡:青風有情鑑明月,若凡碧落散雲煙。用文字述說歷史與流年的記憶,用真情擁抱這個世界。公眾號:青風若凡(ID:qfrf2018),交流/轉載/合作微號: qingfeng683736。


往期精彩請點擊:

蔣幹很鬱悶,我到底惹了誰?

官渡之戰,袁紹的英雄悲歌

大談文明素質教育,不如回歸「五講四美」

羅貫中寫姜維,一個獨行者的心靈救贖

從熱炒高考「狀元」現象,我們呼喚傳統師道的回歸

你罵曹操是「奸雄」,因你未懂羅貫中

孔融的悲劇:一個被存在感刷死的東漢網紅

華佗之死:一樁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醫患糾紛引起的殺醫案

世人都說曹操是奸雄,卻未讀懂他的哀傷

曹操:他是一個英雄詩人,不是文人騷客

讀懂曹操大智慧的人,方能成就人生大事業

曹植名篇《洛神賦》,那場延綿千年的情意

司馬懿的成功之道

戰略大師荀彧,教給我們創業成功的套路


青風有情鑑明月,若凡碧落散雲煙!

謝你來過

我是與眾不同的


相關焦點

  • 劉備的一生:成敗興衰千古事,誰識桃園三結義
    吳廣又在夜裡潛入古廟學狐叫「大楚興陳勝王」,於是人們更加深信不疑,跟著陳勝吳廣揭竿起義。 漢劉邦演繹了一個「斬白蛇而起義」的故事,讓人們認為他是君命神授,於是籠絡一批苦難農民兄弟打下了大漢江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根據小說創作的需要,開篇即隆重推出了「宴桃園豪傑三結義」。因為劉、關、張在當時社會地位低下,需要以桃園之義把他們聯合起來「幹大事」。 也正是劉、關、張三人於微賤之時結為兄弟,他們恪守盟誓,苦心經營,,終成蜀漢帝國之大業,這種成功經歷是很令一般民眾嚮往的。
  • 得寶馬雲長不忘桃園義
    尤其那個關雲長,有膽有識,有謀有略,是個節、義、忠、勇皆全之才。曹操心想:我 身邊若有此將,何愁天下不能一統呢?曹操終日連做夢都想得到關雲長這個千古第一名將。 呃!正好徐州一戰,劉備兵敗,桃園弟兄失散,關公被圍,暫且降了曹操。關公是又忠又義, 雖身在曹營,可心在漢啊!
  • 您的英雄級戰鬥屬性武器火麒麟-桃園結義已配貨!
    您的英雄級戰鬥屬性武器火麒麟-桃園結義已配貨!您的英雄級戰鬥屬性武器火麒麟-桃園結義已配貨!小夥伴們大家好呀!我是你們的靈狐姐~「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從《三國志》到《三國演義》,從古詩詞到影視劇、流行歌曲,每個華夏人的血液裡,似乎都有三國的情結。
  • 人生旅途上的一塊金字招牌:做有情有義的人!
    關羽與張飛這兩位以一敵萬的千古名將,只因桃園結義時一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便甘願為了蜀國赴湯蹈火。故事中的如此情義,值得我們學習。由此,我悟出其道理:有情有義做人,「牆倒」有眾人幫,且是人生旅途上的一塊金字招牌。
  • 千裡行乞辦義學千古奇丐遠名揚
    季羨林先生曾這樣評價一個人說他「千古奇人,高山仰止」。一個什麼樣的人能得到這麼高的評價呢? 地主知武訓大字不識,就想著不給武訓工錢,讓他白幹三年,於是就拿假帳矇騙武訓說,你三年的工錢早就結算清了。還拿出做好的假帳讓武訓看,武訓大字不識,但他心裡清楚,他知道是地主耍賴,不想給工錢,於是兩人便產生爭執。地主家人多勢眾,武訓勢單力薄,不僅工錢沒有要回來,還遭地主一頓毒打。武訓回家氣的口吐白沫,三天不吃也不說話。他想自己為什麼會受這樣的屈辱,歸根結底還是自己不識字,沒有學問。
  • 五位千古英主,每人一首霸氣帝王詩,誰更勝一籌?
    但是,乾隆作品雖多,卻流於平庸,李煜的詞作倒是足以驚豔千古,偏偏書寫的儘是些靡靡之音和亡國之痛,絲毫透露不出帝王之氣。其實,縱觀中國兩千年封建王朝史,亦不乏既文採斐然,又霸氣外露,同時還彰顯出九五之尊特有氣魄的帝王詩篇,只是比較小眾,鮮為人知而已。以下,筆者就以年代早晚為序,為大家一一盤點介紹。
  • 事不避難、義不逃責:抗疫精神的底蘊
    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中國人民切實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全民動員,密集施策,以實際行動詮釋著「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的擔當精神。  「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的文化傳統  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講話和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8次集體學習時都提到:「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
  • 《三國演義》從桃園三結義開篇,你不了解的權謀考量
    《三國演義》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浩浩蕩蕩的歷史卻從不起眼的小事,桃園結義結義拜把子開始!這是為什麼呢?如果我們仔細讀了《三國演義》就會發現,那些參與創作《三國》的說書藝人,文人雅士,都脫不了兩個字,一個是忠,一個是義。
  • 南靖的桃園三結義文化園
    其大門豎聯:自古桃園三結義,而今世間萬戶尊。埕地前一對石柱豎聯:佳境勝地懸日月,山巒秀水播春秋。與時俱進,近年來,十八家村佳山堂分期在廟宇斜對面的佳山的山上建設一座桃園結義文化園,將一塊天然石頭雕刻劉備、關羽、張飛之像;在桃園結義文化園種植桃花,綠化文化園區,修建文化園區道路。
  • 古言甜寵文——《王室貴女》《聞香識皇后》《義姐》《花開錦繡》
    哈嘍,大家好,鹿鹿姐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是幾本好看的小說,喜歡的話大家可以收藏起來,也可以分享給喜歡看小說的朋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今天的古言甜寵文——《王室貴女》《聞香識皇后》《義姐》《花開錦繡》1:《王室貴女
  • 【恭奉】關聖帝君桃園明聖經
    唯精唯一,誠事上帝 九叩首【恭身拜請大成至聖先師孔聖夫子 聖駕臨壇】(三稱)伏維領天垂教大成聖師孔聖夫子。聖訓慈筏,載我真性。永脫意我固必戚,俱足仁義禮智信。明德率性,靈臺潔淨。下學上達,合天明命。今我虔祈聖師,轉祈維皇上帝,賜我謙遜之德,使我凡思言行,自能順承至聖中和之旨.明達天道事理之識。賜我堅毅之德,使我忍性動心,乃得涵養浩然之氣,修身正心明性。
  • 「桃園三結義」中的桃園在什麼地方?竟是在「土豪」張飛的後花園
    說起三國肯定就會想到桃園三結義,就是因為桃園三結義讓三個男人綁在了一起,成就了一番偉業。「桃園三結義」是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磕頭結拜的地方。那這個桃園在什麼地方那?大家都知道劉備是個沒落的皇族,後稱劉皇叔,我認為劉備八成不是什麼皇族,只是姓劉而已。
  • 臺又爆黑心食品 義美食品使用過期原料生產泡芙
    島內知名食品廠商「義美食品」昨日被查出曾使用上萬公斤的過期原料生產泡芙,目前臺各地方衛生部門已要求涉案產品下架,並開展詳細追查。臺當局表示,未來對於只求利益忽視食用健康的廠商,將加重處罰。去年就被檢舉  據悉,桃園縣衛生局去年就接獲檢舉,指義美食品使用過期原料,在追查無下文後報桃園地檢署追查偵辦。
  • 《三國演義》中有個最令人噁心的人物是誰?
    第一大噁心事,華容道放走曹操《三國演義》看到這裡我是真的開始討厭關羽了,之前的章節裡,這位關二爺還是可以的。特別是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看的我也是熱血沸騰。結果赤壁大戰之後,在華容道釋放了曹操,讓我大跌眼鏡。很多人說這其實是諸葛亮的計策,因為當時的形式不允許曹操死,否則北方會再次陷入戰亂。而劉備的勢力還很弱小,此刻如果沒了曹操,很容易被東吳滅掉。
  • 義薄雲天,忠義無雙,千古美名美髯公
    義薄雲天,忠義無雙,千古美名美髯公作為忠義的化身,關羽一直深受民間百姓的擁戴,修建了很多的祠堂。即使在現在,很多人也會每日供奉他。最有名的當屬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解州的關帝祖廟,這座古廟,自隋朝開始就已經修建。後期不斷的擴建,才有了現在的規模。每年去古廟拜祭的人不計其數。
  • 江啟臣將選2022桃園市長?藍營目前已有明確表態人選
    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說,迎戰2022縣市長選戰,國民黨內有意角逐桃園市長者眾,黨內也傳出要勸進黨主席江啟臣親徵。江日前受訪表示,桃園已有黨內同志在準備,「我現在是臺中市的『立委』」,還開玩笑說,「是清蒸(親徵)還是紅燒?我比較喜歡紅燒」。
  • 驚現「義門陳」最完整族譜
    點上面「義門陳氏家族」加入陳氏大家庭!在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驚現「義門陳氏」最完整族譜《上杭陳氏梅山公一脈宗譜》民國五年由當時舉人陳煃主編修訂,時任知上杭縣事古蒲楊在春作序。一套33卷共25本。這本完整的族譜最有價值的地方不僅僅是因為完整記錄與反映了「義門陳」的興衰變遷,如義門碑記,義門家法33條,百犬同槽,當朝皇帝為義門陳下的聖旨。更在於這本族譜裡面,有很多名家所作譜序軼文。在這本族譜裡,記者有幸看到了王陽明所作的《明代嘉靖丁亥重修義門陳氏大成譜系》、朱熹所作的《宋慶元乙丑陳義宗譜系》。這些名家譜序軼文的面世,將對研究朱熹、王陽明、文廷式等名家思想提供新的實證,意義十分重大。
  • 浙江:浦義同城 桃園融情 助農公益行
    2020年8月8日上午,由義烏市義星社公益協會承辦協同義烏市義點愛及義烏市雷鋒三家協會一起走進浦江縣中餘鄉冷塢村文化禮堂,一見鍾「請」「餘」生有你——浦義同城,桃園融情助農公益行。義烏市義星社公益協會、義烏市義點愛公益協會、 義烏市雷鋒公益協會、浦江縣中餘鄉中餘村、冷塢村、雅湖畈村、浙江影都秀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等承辦。中餘鄉冷塢村,開展「義浦同城、桃園融情」助農公益行,走進中餘黃桃基地,加強義烏、浦江兩地公益事業的互動、交流,通過愛心助農採摘、助農直播帶貨、分組互動競賽,公益慰問、現場書法、才藝展示等方式,幫助中餘黃桃果農宣傳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