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有個最令人噁心的人物是誰?

2021-01-18 劉大家常事

後漢三國,群雄逐鹿,風起雲湧,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數之不盡。無論英雄還是狗熊,總有一款是你的最愛,那麼,我覺得《三國演義》最噁心的人物非關羽莫屬!下面我來細數一下關二爺的噁心事跡,看看你噁心不?

第一大噁心事,華容道放走曹操

《三國演義》看到這裡我是真的開始討厭關羽了,之前的章節裡,這位關二爺還是可以的。特別是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看的我也是熱血沸騰。結果赤壁大戰之後,在華容道釋放了曹操,讓我大跌眼鏡。

很多人說這其實是諸葛亮的計策,因為當時的形式不允許曹操死,否則北方會再次陷入戰亂。而劉備的勢力還很弱小,此刻如果沒了曹操,很容易被東吳滅掉。

我覺得未必,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劉備不就是在亂世崛起的嗎?而且當時的實力雖然弱小,但是如果北方大亂,憑著關張趙的實力,再重新迎來輝煌發展也未可知。到時候一路向北,憑著劉皇叔的馬甲,未必會沒有作為。

至於東吳,如果曹操死後,他只會趁機擴大地盤,而不會去啃實力最強的劉備集團。而且荊州也未必成為二人的死結,地盤大了去了,先挑弱的收拾,壯大之後再說別的。

第二大噁心事,驕傲自滿,交惡東吳

聯吳抗曹,是諸葛亮和劉備把荊州交給關羽的時候一再向他重申的重要政策,然而隨著年紀的增大,關羽不僅沒有一點點沉穩老練的氣度,反而愈加的狂傲。在孫權想要和他聯姻的情況下,出言不遜,惡語傷人,「虎女焉能嫁犬子」直接把孫權的最後一絲臉面都撅了。

按照當時的形式,交好東吳,穩定住荊襄九郡的策略,是劉備稱霸很重要的一環。作為劉備最倚重的兄弟,他完全忘記了自己兄長的囑託。甚至在對五虎上將的人選上,表現出來的傲慢簡直令人吃驚,罵黃忠是老卒。請問關二爺,當年黃忠如果小人一點,在你馬失前蹄的時候早把你弄死了。甚至後來那一箭也完全可以要了你的小命,你哪裡來的自信罵人家黃忠呢?

這個時候的關羽變得有點不可理喻,胡攪蠻纏,好像一個無賴一樣。總感覺自己老子天下第一,誰都不服,誰也不放在眼裡。果然有句話說得好,上天欲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後來的結局完全按照這個套路來的。

第三大噁心事,不懂識人用人,治軍不嚴,丟失荊州

前面說了,荊州是諸葛亮的命根子,他的安定天下的很多設想,都是要以荊州為跳板來構築的。在北伐襄樊的時候,因為糧草問題,鞭打糜芳和傅士仁。按理說,按照打是沒問題的,但是最忌諱的是打了之後,還依然把他倆放在那麼重要的位置上,直接斷了自己的後路。

這個有人肯定會為關羽鳴不平,說糜芳可是劉備的小舅子啊,在關鍵時刻他會反水,這點關羽完全想不到。這點是無法令人信服的,你信任糜芳是可以的。但是你總不能連傅士仁也一併信任吧,如果你早把傅士仁處理了,那麼糜芳或許還有救。

而且在北伐的路上,其實關羽如果謹慎一點,虛心一點還是有救的。因為這時候有個名不見經傳的謀士王甫為他籌劃好了一切。在糜芳和傅士仁的問題上,王甫其實看得很透徹,他說糜芳和傅士仁把守那麼重要的隘口,怕不會盡心,於是提議讓「忠誠廉直」趙累總督荊州。而且提出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那就是現在總督荊州的潘浚「多忌而好利」,但是關羽以趙累押運糧草的理由拒絕了。如果這時候他聽得進去,把總督荊州的潘浚換成趙累,後果或許不會那麼悽慘。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後悔了,但是後悔藥可沒得買啊!

王甫還提出了關羽走後,東吳或許會對荊州動手。這個時候,關羽雖然想出了烽火臺的計策,但是並非是萬無一失的。你應該再謹慎一點,或者加派人手,或者強化守烽火臺紀律。試想一下,呂蒙之所以白衣渡江拿下荊州,烽火臺是關鍵中的關鍵啊,我們從書中可以明顯的看出來,守烽火臺的士兵紀律鬆散,毫無戒心。上有潘俊的「多忌而好利」,下面士兵就會貪贓不查。所以吳軍假扮客商來到臺下的時候,守臺軍士就收了人家的財物,把敵人直接放在眼皮底下,這不是找死嗎?這都是關羽治軍不嚴的明顯表現。

再說下這個王甫,如果關羽最後聽一次他的話,還是有可能得救的。那就是在麥城突圍的時候,王甫叫他走大路,小路可能有埋伏,可是這對關羽算是臨終關懷了。可惜,驕傲的關二爺偏偏不信邪。

以上種種我覺得是關羽最不應該犯的錯誤,可惜,他都犯了。他一死荊州一丟,蜀漢基本喪失了爭霸天下的資本了,因為他死了還有一系列連鎖反應。那就是首先是張飛因為悲痛欲絕,狂喝亂飲,得罪手下,被範疆張達刺殺。隨後劉備幾乎率領蜀國全部兵馬徵伐東吳,結果被火燒連營七百裡,蜀國的大好男兒死傷無數,傷了蜀國的元氣。最後,劉備萬念俱灰,身死白帝城。

可以說,正是因為關羽的不謹慎、不謙虛連累了整個蜀國,把蜀國拖到了一條死胡同上。諸葛亮就算再厲害,也無力回天了,後來的屢次北伐,也不是求個心安而已。

關羽無疑是自私的,他把大哥劉備的一統漢室江山的希望擊得粉碎,並親手把倆兄弟送上了不歸路。所以我就很好奇,無論哪裡說,關羽都是一個失敗者,為什麼後來人把他神化了呢?愣是給他安上了「忠、義、智、勇」的標籤。連累兄長是為不忠;坑死兄弟是為不義;驕縱狂傲是為不智;忠義智無,勇有何用?

千古傳唱的桃園三結義,只不過是累兄害弟的一場笑話!

相關焦點

  • 盤點《三國演義》中「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三個人,第三個令人意外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演義》是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本歷史題材的小說,其中有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義薄雲天的關羽,陰險狡詐的曹操,運籌帷幄的諸葛亮……這些人物身上發生過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 你認為《三國演義》中最被低估的三國真實人物是誰?看完後明白了!
    三國中最被低估的,當分為「文」、「武」雙樣,老王認為戲志才、向寵就是那兩個最被低估的倒黴蛋。 「文」最被低估的當然是壓根就沒入羅貫中法眼,連龍套都沒當上一個的戲志才了。低估到什麼份兒上呢?全書查無此人啊哈哈!
  • 三國演義中過於神話的人物
    其中便屬明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最為著名了。作為我國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很多人從小就看,《三國演義》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但是作品歸作品,它與正史還有不少偏差的地方。那今天咱就聊聊,《三國演義》中被神話的人物。可能是羅貫中尊劉貶曹的思想吧,蜀國這邊被神話的估計比較多(誰讓皇叔大漢後裔呢),第一個,徐庶,字元直。徐庶本名徐福,為寒門子弟。
  • 三國演義中被黑得最慘的武將是誰,不是周瑜,其一有關羽
    三國演義因此,有不少人認為周瑜是被三國演義黑得最慘的人,但實際上在三國演義中,除了與諸葛亮鬥智鬥勇的部分之外,三國演義中的周瑜與歷史上的周瑜是差不多的,至少周瑜不管在三國演義中,還是在正史上那麼三國演義中,被黑得最慘的武將是誰呢?三國演義中被黑得最慘的武將第一個就是關羽。
  • 他是《三國演義》人物塑造中的敗筆,諸葛亮說他有反骨
    魏延,具有爭議的人物之一。霍雨佳先生認為,這是《三國演義》沒有塑造好的形象。關於他的爭議主要來自諸葛亮死後魏延是否叛變的問題。《三國演義》裡寫魏延在諸葛亮死後反叛,但最終被諸葛亮臨終授予秘計的馬岱所殺。
  • 《三國演義》中被低估忽略的幾個真實歷史人物,你知道哪些?
    有的在《三國演義》中隻字未提,有的用來美化主角把功勞轉移到了其他人身上,有的為了配合故事發展被黑得一無是處。都有哪些人呢?這些人我甚至是想找一張人物配圖都是及其困難。我們一起來看: 「鬼神莫測」戲志才:精通兵法,深有算略,智慮千裡,曾預言董卓必敗。
  • 三國演義中的108將,其他國人物
    2、「玉麒麟」呂布 呂布是三國無可爭議的猛將.縱觀整個三國勇將,能在關羽張飛的聯手夾擊下走過五十回合的有幾個?能在劉關張三人夾擊下全身而退又有幾個?僅奉先一人而已.奉先的勇猛又帶有悲情色彩.匹馬縱橫天下無敵,然而雙拳難敵四手,猛虎架不住群狼.我們經常在三國演義中看到這樣的場面,呂布總是被人夾擊.三英戰呂布,曹操手下典韋,夏侯兄弟等六員虎將圍攻呂布.下邳城外,呂布身負自己的女兒,和關張二將苦戰....然而,即使如此圍攻,奉先不損毫髮,全身而退.此等武藝,三國第一.
  • 《三國演義》中有「三絕」,智絕、義絕、奸絕分別是誰?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開創了歷史小說的先河,代表著古代歷史小說的最高成就。作者羅貫中用他那如椽的大筆,描繪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塑造了眾多性格鮮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三國演義》中的百許多經典故事,如曹操「煮酒論英雄」、劉備「三顧茅廬」、關羽「溫酒斬華雄」、諸葛亮「草船借箭」等,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是三國演義的「三絕」。1.奸絕俗語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少讀水滸,血氣方剛,容易衝動。老讀三國,洞悉其中的陰謀詭計、爾虞我詐,難免會愈加老謀深算、溝壑滿胸。
  • 《三國演義》中幾乎所有人物的名字都是單字,雙字的人有麼?
    《三國演義》中幾乎角色名字都是單字,其中女性名字有雙字(不排除是小名),較親暱稱呼如黃月英、孫尚香等都是閨名,供親人間稱呼,一旦出嫁則以氏為名,如孫氏、黃氏;也有個別女性名字為單字,譬如洛神美人甄宓。歷史的推動使得漢代文化中普遍認為取雙字名是為低賤、低等人、罪犯之意令人所不齒的,除非迫不得已。
  • 《三國演義》在外國有多流行?這6個外國人吵起來了
    《三國演義》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從小就被當做必讀書目來學習,「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草船借箭」,很多典故都出自三國故事。日本漫畫版的《三國演義》最近有一檔國際人文脫口秀,就以《三國演義》為主題進行深度的討論。沒想到節目裡的6位外國嘉賓,竟然為《三國演義》吵了起來。
  • 盤點那些被《三國演義》一筆帶過的人物
    書中五虎上將,七子良將,臥龍,鳳雛,冢虎,鬼狐等等鮮明的人物,躍然紙上,然而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也有許許多多的在這段歷史中不可或缺的人物,被作者在書中一筆帶過,所以這次我們就大概的談一談那些在《三國演義》中,被作者一筆帶過甚至都沒出現過,卻又值得細談的人物。一.
  • 《三國演義》:最可怕的敵人最有可能是最親密的人!你敢信嗎?
    作為我國古典名著中大家最熟悉的一部,我相信有很多的人都很是喜歡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的吧,這是我們國家文化的瑰寶,不止在現代被多次的進行了翻拍成為電視劇或是影視作品,也有不少的事情是以相關的年代或是角色作為背景來進行展現的,而這部作品有如此的表現也就體現了很多的原因去支持他作為一個優異的文學著作,在這裡麵塑造了很多的英雄角色和能人異士
  • 《三國演義》人物名字為什麼都是一個字,有沒有雙字的名字?
    《三國演義》裡的雙字名人物只有有數的幾個:如胡車兒、龐德公、傅士仁、刑道榮、黃承彥、嚴白虎、呂伯奢、武安國等。 這些人的名字有一些特點: 1。小說和相關史料中並沒有記載這個人物完整的字和名。如龐德公、胡車兒、黃承彥等。
  • 誰才是三國演義第一單挑王?連戰四虎,這位曹魏名將最有發言權!
    如果問讀者在《三國演義》中最喜歡看哪些片段,那麼答案一定各不相同,不過比起謀臣們燒腦的陰謀陽謀,諸侯們陰暗的爾虞我詐,我們最喜歡的當然還要數武將們的單挑,不但刺激乾脆,而且能讓我們在這個和平的年代略微嗅到一絲冷兵器時代的激情碰撞,血雨腥風。
  • 細數三國演義說的謊,貂蟬是虛構人物,溫酒斬華雄的並非關羽!
    相信你們知道這個人物是通過三國演義的,而三國演義只是一部歷史小說,是文學家根據歷史改編的。雖然很多都是很尊重歷史,但也有不少的杜撰的成分。在三國演義中,貂蟬是第八回出場,然後第十九回消失。這裡面關於貂蟬的介紹是這樣的:貂蟬本是司徒王允的歌姬,王允見董卓禍亂朝野,遂擔憂大漢的未來。貂蟬深明大義,願幫主家分憂。於是和王允設計一套連環計。
  • 版本棄子,三國志11青山依舊中慘遭削弱的6個人物,你最心疼誰?
    青山依舊是一個有大幅度增強的三國志11mod,各種人物的屬性和特技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就連騎神,虛實,弓神等等這種1流特技都有增強,對應的武將馬超,曹操,黃忠這樣的人物在遊戲中也更加顯得特別厲害,戰場上真的有一種所向披靡之感。
  • 《三國演義》中被嚴重貶低的人物——曹真
    曹真在《三國演義》裡是個白痴。既不會打仗,屢敗於諸葛亮,受挫於司馬懿;為人又小氣,最後給司馬懿氣病,諸葛亮再寫封信給他,把他氣死了。而正史中的曹真:字子丹,漢末三國時代曹魏名將,曹操的族子,也是曹丕的託孤對象。
  • 誰是央視《三國演義》最上鏡的女演員,不是陳紅和何晴,而是這位
    《三國演義》雖然是一部男人題材的歷史劇,但劇中有許多驚鴻一瞥的女演員,像陳紅、何晴、魏慧麗等等。說到誰是最上鏡的女演員,不是陳紅和何晴,而是這位。她是孫尚香的扮演者趙越。她在美國參加選美比賽,獲得了「世界亞裔小姐」和「最上鏡小姐」兩項桂冠。到了1993年回國後,她趕上了《三國演義》的拍攝。當時《三國演義》已經拍攝了很長時間,她有幸出演,也是很幸運的。因為長相漂亮,她出演了孫尚香一角色,雖然戲份不多,但很上鏡,被觀眾熟知。
  • 不說你都不知道,《三國演義》中虛構的十大典故
    小編小的時候就認為電視劇中演的就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故事,長大後才明白原來是自己混淆藝術創作和歷史事實之間的差別。那麼到底哪些耳熟能詳的故事是作者編撰而史書上未記載的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看十個《三國演義》虛構故事,如果你知道更多可以在下方留言。 1.桃園三結義
  • 為什麼三國演義中貶曹操褒劉備?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軍閥混戰,一看就是個亂世天下,曹操也走上了奸雄的道路。三國演義也並非一出場就把曹操設定為奸雄,從曹操刺殺董卓之時可以看出這個時候曹操還是心繫大漢天下的,對於群雄討伐董卓的不作為,曹操也滿懷憤慨,對著袁紹眾人說:「豎子不足與謀。」三國演義中第一次對曹操奸雄刻畫的是殺害呂伯奢一家之後說出的:「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