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演義》是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本歷史題材的小說,其中有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義薄雲天的關羽,陰險狡詐的曹操,運籌帷幄的諸葛亮……這些人物身上發生過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而且,《三國演義》中有許多有名的俗語,其中有一句「身在曹營心在漢」,許多人都覺得它是形容關羽的,其實,這句話除了關羽,《三國演義》中還有兩個人是符合這句話的,下面就讓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三位三國名人吧
義薄雲天——關雲長。關雲長「身在曹營心在漢」是有目共睹的。當時的關雲長與哥哥劉備失散,被曹操圍堵在屯土山,不得已降了曹,但是與曹操約法三章:1.降漢不降曹。這只是門面上的說法,當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大漢朝廷怕是已經不復存在了。2.要求曹操優待劉備的兩個夫人。這表現出來了關雲長對哥哥劉備的大義,表現了關羽義薄雲天的性格。3.一旦知道了劉備的消息,一定要去投奔劉備,不會一直留在曹營。曹操對劉備非常的珍惜,答應了這三個條件。關羽在曹營的這段時間,曹操為了留住他給他送馬送錢還送了他新衣服,但是關羽依舊不為所動,還選擇穿劉備送他的舊衣服。後來關羽得知劉備消息,辭別曹操,過五關斬六將去尋兄長,令人感動。關羽在曹營也為曹操做了許多事,而且赤壁之戰後華容道義釋曹操也使得關羽報答了曹操的知遇之恩。
一言不發——徐庶。徐庶本來是劉備手下的謀士,而且是幫助劉備獲取樊城的關鍵人物,但是曹操對劉備獲得樊城非常意外,相信肯定有人幫助劉備,後來他手下謀士認出了當時託名單福的徐庶,並且告訴了曹操徐庶的致命弱點就是他的母親,於是曹操便扣押了當時在曹操管轄之地的徐母,並且假徐母之名讓徐庶來到曹操之地。徐庶回來後,徐母知道曹操詭計得逞,悲憤之下,自殺而死,徐庶也在此時決定不為曹操獻一計。這也有了後來那句歇後語:徐庶入曹營——一言不發。後來赤壁之戰,徐庶有短暫出場,他看出了龐統獻的連環戰船之策,而且去了一次漢營。徐庶的心一直在劉備所在的漢營,而且也是他為劉備推薦的諸葛亮,可謂是劉備成功路上的貴人。
一心向漢——荀彧。很多人都覺得荀彧作為曹操手下第一軍師,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應該一心向曹才是,然而他卻是一心想要光復漢室的。在他的心裡一直都是把自己當作漢朝的臣子而不是曹操的臣子。而且曹操在擁有那麼大權利的時候並沒有稱帝,很大程度上是荀彧的壓製作用。荀彧向漢,這個「漢」,並不是劉備那個「漢」,而是最為正統的漢獻帝。荀彧是一個大漢的忠臣,他效忠曹操也是出於對漢室的保護。在三國那個亂世裡,荀彧為大漢能做的事恐怕就是保住漢獻帝的人頭吧!
以上就是我關於「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幾個《三國演義》人物的介紹,其實歷史上除了這三個人,還有許多「身在曹營心在漢」的英雄,比如劉備,龐統,他們都是在曹營為曹操辦過事,而且他們心裡真正想幫的卻是大漢朝廷!
好了,以上就是我關於《三國演義》中「身在曹營心在漢」人物的介紹,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非常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評論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