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是真正的身在曹營心在漢

2021-01-08 胡哥講歷史

今河南許昌禹州市,可能現在這個小縣城不是那麼出名,但是他在古代有另一個名字——潁川。而這個地方在古代也是名人輩出,比如說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曹操的張良,具有王佐之才的荀彧,其得遇明主,卻最後被逼服毒自殺。

荀彧,他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曹操統一北方的過程中,聽其建議挾天子令諸侯,接其信破袁紹勝官渡,他可以說是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功臣和謀士。但是到最後他發現,他離自己的理想目標卻越來越遠了。這是為何呢?

荀彧的理想是什麼呢?首先看他的身份,潁川士族出身,祖上何許人——戰國末期大儒荀子。當時士族存在三個支派,一個是像荀彧這樣藉助外力匡扶漢室,二是像孔融一樣死忠於漢室,三是像司馬懿一樣讓士族成為統治階級。荀彧的理想就是輔佐一位有能力的人安定天下,然後歸政於漢天子,讓400年的大漢王朝流傳下來。

他遇到了曹操,一個當年與他志同道合的人,可是世界再變,人也再變。曹操隨著權利的上升,他的野心也變大,對權利的欲望也就越大,但他始終只是做了「周公」。荀彧從來沒有認為曹操是他的上司,他和曹操也不存在君臣關係,儘管在東漢存在這二級君臣關係,荀彧自己是忠於漢王室。他認為,他和曹操只是同僚關係,而不是君臣關係。

當曹操要加九錫,做魏公,做魏王的時候,荀彧發現事情已經不對了。高祖皇帝在時約定了非劉姓不王。曹操已經公然藐視劉邦當年立下的規定。那麼曹家離篡漢還會遠嗎?而荀彧也成為曹操稱王,乃至稱帝(儘管沒有)的阻礙。

曹操送來一個盒子,裡面沒有裝任何食物,是何意思呢?可以這樣理解,我(曹操)稱王,你不要反對,還有口飯,還有條活路。而荀彧選擇了另一條路——自殺,其自殺的目的在哪?是向曹操傳達一個信息,別稱帝,士族依然沒有認可你。

多年前,在曹操一無所有時,荀彧看到曹操身上周公,伊尹,霍光的影子,幾十年如一日,盡心盡力。到最後卻發現努力了一輩子卻為他人做了嫁衣。自己心繫的漢王朝已經日薄西山,而自己引以為豪的漢臣漢祿也將會被代替。真正的身在曹營心在漢。可敬。

相關焦點

  • 我們常說身在曹營心在漢,三國有哪些人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呢?
    我們常說「身在曹營心在漢」,那你知道這句話最開始講的是誰嗎?其實,三國時期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一共有三人,最有名的就屬關二爺關羽。《三國演義》中,曹操攻打劉備,劉備戰敗,關羽在戰亂中與劉備走散,他一路保護劉備的兩個夫人,不得已之下與曹操達成「土山三約」,留在了曹營。
  • 身在曹營心在漢,最初並不是指關羽,而是被譽為「王佐之才」的他
    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身在曹營心在漢」這句話,不少人聽到這句話之後的第一反應是覺得這句話是在說關羽,但其實關羽官拜漢壽亭侯的時候,漢獻帝就在許昌,所以關羽並不算真正的身在曹營心在漢,他心中的漢室正統不是被曹操挾持的漢獻帝,而是流亡在外的劉備。
  • 「身在曹營心在漢」講的誰
    這個典故講的是「關羽」,正如一句歇後語:關公降曹操——身在曹營心在漢。是三國裡關羽與曹操之間的一段故事。話說三國時期,關羽在戰亂中與劉備走散,他一路保護劉備的兩個夫人,不得已降了曹操,留在了曹營。曹操高興萬分,為了讓關羽死心塌地的跟隨自己,對關羽十分優待,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侯賜爵。但身在曹營的關羽始終心系劉備,還幾次提醒曹操,自己時刻沒有忘記故主劉備。
  • 「身在曹營心在漢」
    」身在曹營心在漢」,在《三國演義》中說的是徐庶。其實,這句話用來形容另一個人,最恰當不過了。他,就是荀彧。
  • 身在曹營心在漢——關羽
    曹操對關羽關懷備至,送他宅院、美女、戰袍及寶馬,關羽還是無動於衷,一心想打聽劉備的下落。張遼問他為什麼身在曹營心在漢,關羽說他和;劉備有過生死誓言。曹操把關羽圍困在屯土山上,在張遼極力勸說之下,關於與曹操訂立了著名的「土山三約」:一、降漢不降曹;二、贍養劉備兩個夫人;三、一旦知道劉備消息,無論千裡萬裡赴湯蹈火也要投奔兄長。曹操最後答應了苛刻的條件。
  • 成語故事天天講——身在曹營心在漢
    -身在曹營心在漢- 【成語】:身在曹營心在漢 【拼音】:shēn zài cáo yíng xīn zài hàn 【解釋】: 漢:關羽在和劉備走散後,被迫進了曹營。
  • 盤點《三國演義》中「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三個人,第三個令人意外
    而且,《三國演義》中有許多有名的俗語,其中有一句「身在曹營心在漢」,許多人都覺得它是形容關羽的,其實,這句話除了關羽,《三國演義》中還有兩個人是符合這句話的,下面就讓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三位三國名人吧義薄雲天——關雲長。關雲長「身在曹營心在漢」是有目共睹的。當時的關雲長與哥哥劉備失散,被曹操圍堵在屯土山,不得已降了曹,但是與曹操約法三章:1.降漢不降曹。
  •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人並非只有關羽?還有他
    「身在曹營心在漢」這句成語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用到的,它出自於《三國演義》中關羽投降曹操的故事。當時關羽雖然表面投降了曹操,但是心裡一直掛念的都是蜀漢和劉備,無論曹操如何厚待,他的衷心也未曾的發生過改變。
  • 老公一旦有這3個舉動,說明他已經「身在曹營心在漢」了!
    老公一旦有這3個舉動,說明他已經「身在曹營心在漢」了!愛情是非常奇妙和美好的事情,一旦陷入進入,眼中和心中只會有彼此,會控制不住自己為對方付出,甘願用對方奉獻自己。而如果一旦不愛了,心就會不在你身邊了,你做什麼什麼他也不會管,不會關心。
  • 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真相
    4.在陳壽的《三國志·蜀志》中,《關羽傳》是很簡要的:關於他的為人,在道義方面,寫到他原是亡命奔涿郡,與劉、張恩若兄弟,「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終不負先主。關於他的戰績,寫到在「建安五年,曹公東徵,先主奔袁紹,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寫到他誅顏良,水淹于禁七軍。關於他的性格,寫到諸葛亮來信說馬超「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 三國殺:身在曹營心在漢,除了荀彧、徐庶你還知道誰?還有我
    所以我現在的近況就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內心想著我們可愛的三國殺,身體被學習捆綁得死死的,所以今天我們來講講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故事,看看誰和我一樣那麼慘。我第一次知道身在曹營心在漢這個詞是因為徐庶,因為當時我們老師交給我們一句話「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 三國經典再回首:身在曹營心在漢到底是咋來的?
    呂海峰話說,當關羽以權宜之計投降了曹操之後,就開始上演了一出「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好戲。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再次回首一下:這一出三國演義當中的經典劇目。首先,當關羽投降曹操之後,曹操對關羽是十分優待。
  • 身在曹營心在漢—股民無奈的選擇
    面對曹操的各種誘惑和收買重情重義的關羽從未改變對劉備的忠誠身在曹營心在漢關羽最終「過五關斬六將」,回到了劉備身邊要說最近的兩個大妖股,相信所有短線人都知道:智慧農業和金徽酒非也,之所以這樣的結果都是各種無奈由於我們A股的特殊性,缺少直接的做空機制所以一旦某個股票炒起來就剎不住車,往往炒過頭,變成了瘋股再疊加創業板改革後的20cm,這才出現了天山生物這樣毫無業績支撐的瘋炒,最終觸發管理底線
  • 「身在曹營心在漢」真相:這其實是失敗者的一塊遮羞布
    作者:蕭家老大「身在曹營心在漢」,說的是東漢未年,群雄逐鹿,曹操擊敗劉備,劉之義弟關羽在下邳土山被圍,投降曹操後;雖身在曹營,卻心系義兄漢皇叔劉備的故事。爾後,又演繹出「封金掛印」、「過五關斬六將」、「千裡走單騎」一連串威武雄壯的故事。
  • 真讀三國,不看演義:徐庶到底有沒有身在曹營心在漢?
    《三國演義》之所以虛構了曹操用計賺徐庶和徐庶承諾不為曹操設一謀,以及臨走之前推薦諸葛亮,無非就是為了證明徐庶:身在曹營心在漢。既然三國演義的記載和正史相矛盾且出現巨大的漏洞,徐庶投靠曹操的真實心態就值得研究了,他真的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麼?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
  • 身在曹營心在漢
    身在曹營心在漢 原標題:梅西缺席歐冠名單!加泰媒體批:11場5個點球?身在曹營心在漢梅西缺席歐冠名單!加泰媒體批:11場5個點球?身在曹營心在漢!
  • 我們為什麼說,有膽有識的關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我們為什麼說,有膽有識的關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三國時期關羽投降了曹操,曹操是用什麼辦法去籠絡關羽的,關羽最後有沒有被曹操收買?戰亂的年代,劉備、關羽、張飛、戰敗後都失去了聯繫,誰也不知道對方在什麼地方,關羽為了生存只能去投靠曹操。
  • 身在曹營心在漢?首鋼男籃範子銘參加新疆團建!周琦喜提亞運之星
    而這段時間範子銘無疑是最大贏家,在新疆男籃呆了兩年的範子銘搖身變成了首鋼男籃主力軍,而他還被杜鋒欽點到國家隊進行集訓。【身在曹營心在漢?】隨著集訓落下了帷幕,範子銘火急火燎的回到了新疆男籃,眾人對此直呼:「這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麼?而新疆男籃訓練館門口掛著「小範同學回家啦」的橫幅,不禁讓球迷們淚目。
  •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徐庶,為何曹操還會養著他?最後他的結局如何?
    在《三國演義》當中,徐庶無疑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他是劉備創業期間,最早投奔到他旗下的謀士,並且還為劉備推薦了諸葛亮,不過後來卻因為曹操俘虜了徐庶母親,徐庶被迫前往曹營,從而離開了劉備。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徐庶,為何曹操還會養著他?後來其結局又怎樣了呢?就讓我們來見證一下真實的徐庶,正史上,徐庶在201年,投奔了駐紮在新野的劉備,成為了他手底下的謀士,207年,正是在徐庶的推薦下,劉備親自前往諸葛亮所在地,請他出山相助。值得一提的是,諸葛亮加入劉備的時候,徐庶並沒有離開。
  • 世界盃也有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故事,無緣決賽的他內心卻充滿喜悅
    過去的一個夜晚,蒂耶裡-亨利心中五味雜陳,賽前就有人注意到,他是世界盃半決賽最不希望法國贏球的法國人。可是當這場半決賽過後,亨利卻並沒有像傳聞中那樣希望法國隊輸球,反而看著祖國最終挺進決賽,他的內心其實是充滿喜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