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以下文章來源於中國3分鐘 ,作者3分鐘工作室
中國3分鐘
「回應國際關切,傳播中國聲音」。 《CHINA MOSAIC》是一檔由中國網全力打造的全球新聞時事中英文評論節目。中國網總編輯聯手相關領域權威專家,第一時間、第一現場聚焦國際、國內熱點事件,回應關切、表達觀點,及時傳播中國立場與聲音。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也稱RCEP,正式通過視頻會議系統籤署。籤署成員國包括東協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5個對話夥伴國。這15個成員國總人口達22.7億,GDP達26萬億美元,出口總額達5.2萬億美元。
該協定的籤署,標誌著全球最大的自貿區將在東亞建成。為何在東亞誕生全球最大的自貿區?
進入21世紀以來,亞洲地區,特別是東亞地區經濟體開始群體性崛起。以東協為中心,建立了10+1和10+3等同心圓的東亞合作機制。結果形成了「義大利麵條碗」效應,不能充分發揮各自自貿區協定的效率。特別是,東亞地區擁有成熟的生產網絡和活躍的區域貿易,但是缺乏整體性自貿協定安排,這促使這些國家開始商談整體性的自貿協定。
另一方面,近年來,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這給東亞區域貿易帶來了極大的負面衝擊,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一度使得東亞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發生斷裂,直接衝擊東亞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了直面挑戰,15國加快推動RCEP的達成。
RCEP還有一個重點突破在中日之間。雖然中日之間貿易額超3000億美元,但雙方沒有自貿協定。RCEP的籤署為中日雙邊的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奠定了有力基礎。
RCEP是一個雙贏和多贏的協定,是成員國維護各自國家利益,主動選擇,主動擁抱的結果。未來雖然可能有不確定因素幹擾,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全球最大的自貿區將會在東亞如期全面啟動,從而推動地區和全球經濟全面復甦。
(本期供稿: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
原創文章,版權歸中國網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大/家/都/在/看
主編:劉倩
原標題:《中國3分鐘 | 全球最大的自貿區為何誕生在東亞?》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