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近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在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正式籤署。
近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在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正式籤署。 RCEP談判於2012年由東協10個國家發起,邀請澳大利亞、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紐西蘭6個國家參加,目標是在與這些國家籤署的各個「10+1」自貿協定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達成一個新的大型自貿協定。
RCEP協議中所含內容十分廣泛。協定緊跟全球貿易發展趨勢,納入了很多全新的貿易形式,除了電子商務,協定還包括智慧財產權、競爭政策、政府採購、中小企業等內容,超過世貿組織規定的範疇。
一、RCEP將為中國和世界帶來好處
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今天,RCEP的達成將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協同發展,在全球經貿環境下行的背景下促進區域貿易自由和全球經貿合作。
RCEP對於整個亞太地區都意味著巨大商機。一是RCEP15是對現有的各個「10+1」自貿協定集體的升級。將會形成區域內統一的規則體系,有利於解決當前區域內的「義大利麵條效應」。二是有助於本地區內根據比較優勢來形成供應鏈和價值鏈,對本區域內的商品流動、技術流動、服務流動、資本流動,包括人員跨境流動都會有非常大的好處,形成「貿易創造」效應。三是對區域外的投資者來說,進入一個國家,就意味著進入到整個區域的國家,發展的市場和空間都會大大增長,所以有助於本地區吸引區域外的投資。
和合資管認為,中國與眾多國家的經貿合作仍有較大空間。以東協為例,中國向東協提供關鍵技術、零件、設備以及市場需求,由此東協將得以充分發揮其資源、勞動力等要素稟賦,在下遊環節形成規模生產優勢。目前,中日韓貿易總額超過5000億美元、中國東協貿易總額也超過5000億美元,均接近中美貿易總額,澳新是中國主要的資源能源、農產品來源地,RCEP各成員國「一個都不能少」。
二、中國自貿"朋友圈"穩步擴大
除了力推籤署RCEP協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柬埔寨王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於10月12日正式籤署。同時,中國-韓國自由貿易協定、中歐投資協定的談判等現有的貿易協定,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
未來新一輪全球化並不是上一輪的簡單重複,而將呈現截然不同的新結構。世界不再是平的,而是轉向「多峰結構」,由多個區域化共同體構成,形成一個產業內貿易區域化、產業間貿易全球化的嵌套體系。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將領先全球化,進而成為全球化體系的支柱。順應這一歷史趨勢,目前北美、歐洲已經加快了區域化建設。其中,美國宣布退出 TPP,轉而籤訂美墨加免關稅新協定。歐盟則抓住疫情之變,利用歐盟復甦基金,進一步加強內部團結。對此,亞洲區域化作為未來全球化體系的三大支柱之一,面臨著不進則退的巨大挑戰。
和合資管認為,我國指出「實施自由貿易區提升戰略,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是主動應對規則之爭、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治理的重大舉措。採取的這種提升戰略,是通過求同存異、尋求最大公約數的辦法來建立基於規則的信任,進而助推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三、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勝利
當天會議上,李克強指出,當前國際形勢下,RCEP經過8年談判得以籤署,讓人們在陰霾中看到光明和希望,表明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是大道、正道,仍然代表著世界經濟和人類前進的正確方向。讓人們在挑戰面前選擇團結與合作,而不是衝突與對抗,選擇守望相助、同舟共濟,而不是以鄰為壑、隔岸觀火,向世界表明開放合作是實現各國互利共贏的必由之路。前進的道路總是不平坦的,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攜手合作,就一定能夠開創東亞乃至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和合資管認為,RCEP的籤訂,作為世界上參與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這不僅僅是東亞區域合作極具標誌性意義的成果,更是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勝利,必將為促進地區的發展繁榮增添新動能,為世界經濟實現恢復性增長貢獻新力量。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