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黑幫電影,大多數人都會想到《教父》,但有一個片子足足比教父超前了40年,並且它的拍攝手法,影星陣容,剪輯配樂都十分精彩,其中的許多畫面更是開了黑幫電影的先河,它就是拍攝於1932年的電影——《疤面煞星》
但由於拍攝年月久遠,在83年布萊恩·德·帕爾瑪導演決定翻拍,並啟用現在看來超級大牌的明星陣容:阿爾·帕西諾、斯蒂文·鮑爾、米歇爾·菲佛。
(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曽憑藉自編自導的犯罪片《剃刀邊緣》獲得第8屆土星獎最佳導演提名。)
影片描述了在美國禁酒令時代,芝加哥被有組織的犯罪集團所統治的故事。故事以20年代著名的芝加哥犯罪頭目的疤痕疙瘩為焦點,講述了這個巨大的毒品之王從崛起到暴死的故事。
乍一看,這是一個「野地逆襲」的故事,但從古巴逃來的難民冒著生命危險行使暴力,射殺美女,成為新一代的毒品之王。冒險的人都是自大的,最後都是為了這個而死在槍裡。古典好萊塢的古典風格,幫派的男人的照片,槍戰,打架,被欺負,可以是腺激素劇增的看點就是監管的基本加上アルカード邦的一生為主題,而且一個人在不倫關係的妹妹,越來越使內容是複雜而敏感,同年犯罪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照片之一。
32版的導演真的什麼都能拍,看他的各種電影,西部,黑色,黑幫,神經喜劇,愛情,歌舞…大家都不壞。這個初期的作品完全是他的天才的威風凜凜,英姿:造型是開槍殺人,日曆翻到,兄妹的近親性交,不僅是內容的前沿,而且節奏快正確仿佛一分的紊亂也不是。83部翻拍影片為了超越原作,聘請了當時沉迷於毒品的奧利弗·斯通擔任編劇。由環球投資巨資製作。但由於部分情節過於血腥(託尼的朋友被鋼鋸殺害),4次都被分類為X級,在舉行20名幹部參加的聽證會後,以17票對3票的結果被確定為R級並上映。
當然,導演也需要演員的協助。最初說的是《教父》、《教父》的主人公,也是代表作《教父》的他自己,但《疤痕面殺星》中扮演的角色演員生活中最滿意的角色說了。古巴難民到毒品中毒需要精彩表演的電影初ー鄉巴佬一樣的身姿和當時的風格的語言能讓觀看者奇怪,特別是初的女主角的一般是下流的臉了。真正讓人入境的是唐尼一夥的瘋狂殺人。寂靜的夜晚,一輛黑色轎車正準備經過。有機關槍的掃射,一個人在地上痛苦地扭曲著。引擎響了,車站的影子變成了十字,籠罩在可憐的人身上。這樣的場景有很多。
黑幫男人片裡,總會有那麼一兩個美豔的女人。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最美的女人並不是和男主有亂倫的妹妹,而是前大佬的女人Poppy。她的扮演者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熠熠生輝的米歇爾·菲佛。衝她的顏,此片也是值得一看。
她一出場就是一個絕美的背影,她站在透明的電梯裡面緩緩下至,男主一看背影就知道,這是一個絕佳的美人。她墮落,纖細,靈氣,襯得以與她共舞的男主,也不自覺露出一絲猥瑣,像個愣頭青。
通片看來,不難總結出好萊塢黑幫大片的經典元素:槍戰、血腥、美女、大把大把的美金,還有永遠躲不掉的被人幹掉的命運。紙醉金迷的沉淪無非就是在掩蓋死於非命的悲慘結局,貪婪有多值錢,就有多致命。
最後,一句片中的經典臺詞送給大家:
Lesson number one: Don't underestimate the other guy's greed!
第一課:不要低估別人的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