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年前,蘇聯將一隻狗送上太空,為何飛行僅4天,就被執行安樂死

2021-01-10 騰訊網

20世紀的世界歷史,並不太平,除了爆發2次世界級大戰外,還迎來了一場長達44年的冷戰,美國和蘇聯,作為二戰結束後世界「首屈兩指」的國家,誰也不服誰,就在此時,時任英國首相的邱吉爾,抱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理,發表了「鐵幕演說」,明裡暗裡反蘇聯,於是乎美蘇冷戰,拉開序幕。

由於二戰剛剛結束,全世界的人民都渴望和平,反對戰爭,所以兩個超級大國誰都不敢輕易動用武力來奪取世界霸主地位,既然不能比打仗,那行,就比打仗以外所有的東西,你有航空母艦,我就造核潛艇;你發射載人航天飛船,我也要發射載人航天飛船,並且還要讓太空人下去「走兩圈」。

不得不說,由於這兩個國家的競爭行為,大大推動了全人類科技的發展和進步,今天筆者要說的,就是當年「有幸」成為第一隻上太空的狗,萊伊卡,當年它順利進入太空,成為萬千人民的英雄,然而僅僅4天後,萊伊卡就被執行了「安樂死」,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時間回到1957年10月,蘇聯科學家搶在美國之前,率先製造出首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並成功發射,但很顯然,他們並不滿足於此,蘇聯方面早就開始偷偷訓練一批狗,準備用於彈道飛彈實驗,2歲小狗萊伊卡(Laika),便是其中一員,經過長期訓練,萊伊卡從眾多小狗中脫穎而出,成為一隻「宇航犬」,當年的負責人亞茲多夫斯基在事後的回憶錄中寫道:「萊伊卡安靜、有吸引力。」

1957年11月3日,「斯普特尼克」2號正式發射,小狗萊伊卡被放在其中,照片中的萊伊卡非常乖巧,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此時的它自然不知道,等待著自己的是什麼。原來當年蘇聯科學家們為了趕時間,根本沒有設計返回艙,也就是說,萊伊卡的太空之旅,註定有去無回。

蘇聯自然管不了那麼多,很快,「斯普特尼克」2號發射,引起世界各國注意,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蘇聯不斷向大家匯報人造衛星內部的信息,以及小狗萊伊卡的情況,根據當年的資料顯示,萊伊卡在發射第1天,沒有任何異樣,脈搏和血壓很正常,在太空艙裡活蹦亂跳;第2天,仍然四處溜達,自己進食,第3天也一樣。然而在第4天,蘇聯卻宣布,對萊伊卡實行「安樂死」。

當時官方給出的解釋是,萊伊卡不小心吃了太空艙內的劇毒物質,十分痛苦,所以就對它實行「安樂死」。這樣的解釋,人們顯然無法接受,為了安撫大家的情緒,蘇聯立刻發行了印有小狗萊伊卡的郵票,還為萊伊卡樹立紀念碑,表示他們的「誠意」,這件事才慢慢壓了下去,真相也隨之被掩埋。

直到後來蘇聯解體,「斯普特尼克」2號的參與者才敢透露實情,原來,當年萊伊卡在升空幾個小時後,就在艙內活活熱死了,因為當年蘇聯根本沒來得及建造出可靠的維持生命和控制熱量的系統。

但萊伊卡的犧牲,卻足以證明,生物在太空中是可以存活的,如果後續可以建造出控制熱量、維持生命的系統,載人航天就能實現。果然,4年後,蘇聯成功發射世界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1號,創造人類新歷史。在這條探索太空的路上,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那條叫萊伊卡的「宇航犬」,為我們作出的貢獻。

相關焦點

  • 63年前,一隻3歲小狗被蘇聯送入太空,如今仍在宇宙流浪
    因此,近幾十年來,航空航天技術得到大力發展,太空飛行器逐漸升空進入地球軌道為人類服務,人類也開始涉足太空領域,開始展開新一輪的探索。火星、月球等其他行星的秘密也被人們逐漸挖掘出來。隨著太空飛行器的升空,太空垃圾也逐漸成為人類一大難題,而在這眾多的太空飛行器中,還有一個63年前承載的一隻小狗,由前蘇聯發射的太空飛行器依然漂泊在地球軌道中。
  • 63年前,小狗「萊卡」被送上太空後去世,至今還在太空中飄蕩
    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馴化了犬類,自此狗成為了人類最親密的夥伴。很多科學家研究表明,很多狗狗的智商,甚至能達到3、4歲小孩的水平,這也意味著狗的感知力是不弱於人類的。而犬類因為其敏銳的直覺、易於訓練的忠誠,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寵物之一。如今的街道上,不乏有行人牽著狗狗們散步。
  • 64年前,蘇聯將一隻3歲小狗送入太空,它至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我們曾迫切的期盼能夠將人類的足跡留在太空,為此,在人類世界誕生了一個偉大而充滿挑戰性的職業,太空人。小狗萊卡於是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乘坐著東方1號宇宙飛船,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但加加林卻不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地球生物。
  •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小狗送上太空,63年過去,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上世紀的50-70年代,世界陷入了冷戰之中。但當時的美國以及蘇聯依舊還處於超級大國的競爭之中。不能打仗了,於是他們就開啟了「人類太空史上最敢想也最敢幹的時代」,他們開始了太空競賽。蘇聯當然也是不甘落後,隨即宣布自己也要研究載人航天,開始了他們的載人航天計劃。而在這之前,他們要先送其他的動物的上天。而這個動物的選擇,就是狗。他們的生物學家認為狗是與人類的感知最為相似的生物。他們可以用狗來代替太空人進行實驗,替他們測試太空中的環境,以及對太空人的影響。他們在莫斯科的街頭,搜捕了一些流浪狗進行實驗。
  •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其實不是人,而是一隻狗,目前仍漂在太空
    而是一直來自蘇聯的小狗,它的名字叫做萊卡。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其實不是人,而是一隻狗,目前仍漂在太空。 其實,這些把萊卡送上太空的科學家們從一開始就沒有做讓它回來的準備。因此,在載著萊卡的飛行器當中自然也就沒有可以返回的裝置。
  • 尋找太空汪!小火箭講述52隻太空狗的傳奇
    答:照片是在1952年之後拍攝的,而在1951年9月,德茲卡作為有經驗的宇航狗,以指令長的身份與一隻名為莉莎的小母狗一同搭乘R-1彈道飛彈再次執行太空任務時,不幸遇難。於是,最早上過太空的那一對狗狗裡面,就只剩下了吉普賽。大隊太空狗大隊在上世紀50年代的蘇聯還是建立起來了。
  • 飛向太空的「動物敢死隊」:小狗進入太空被嚇死
    本周初,伊朗第二隻太空猴「吉利」搭乘太空飛行器飛入太空成功返回地面。這是伊朗近年來第三次將猴子送入太空,如果說今年早些時候的第二次發射成果備受「假猴」傳言困擾,那太空猴「吉利」無疑為伊朗的「火箭送活猴上太空」事業畫上了一個差強人意的句號。從 太空回來以後,被捆綁在座椅上的吉利向外張望,接受伊朗人的掌聲、歡呼以及「國民英雄」的美譽。
  • 世界上第一條太空狗
    這讓收集者悲痛欲絕,為了保持理智,便開始收集來自宇宙裡的奇葩玩意。在《雷神》2裡,他得到了以太,在《銀河護衛隊》1裡,他甚至想把樹人格魯特的屍體買過來收藏。而重點就在這一段,導演特意給了個鏡頭,一隻身上寫著CCCP的狗不停地在舔收集者的臉。說到這裡是不是很明顯了?人類在進入太空之前,生命試驗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 「火燒狗」作為第一隻飛入太空的生物,現在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火燒狗」作為第一隻飛入太空的生物,現在是一種怎樣的狀態?人類探索太空已經成為各個國家航天科技實力的象徵。近年來,我國也有多名航天員成功搭載飛行器探訪太空,完成實驗並成功返回。但是人類是愛惜自己生命的,第一個登入太空的並不是人,而是一隻名叫「萊卡」的小流浪狗。大家都認為都是人類的好朋友這句話是有依據的,在和人類共同生活一段時間,小狗能明顯聽得懂人的指令,甚至能感知人類的情緒。根據這一特性,航天大國蘇聯想要挑選一隻小狗,代替人類先去探索太空。
  • 世界上最孤獨的流浪狗:60多年前被送上太空,至今還沒有回家
    文/行走天涯世界上最孤獨的流浪狗:60多年前被送上太空,至今還沒有回家1957年11月3號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具有紀念性的日子,這是因為蘇聯國家發射了第一顆帶著地球生命的人造衛星到了地球的上空。由於人類不知道登陸太空將會面臨什麼樣的諸多困難,因此科學家也不敢貿然的將太空人送上月球,於是科學家就只能寄希望於人類的好朋友身上。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甚至是一朵花,一棵樹木都是人類的好朋友,可是這些生物的生命體徵是不被人類所了解的,於是科學家千挑萬選選了一隻狗。而且還是一隻流浪狗。
  • 已過去63年,它仍然在宇宙流浪!
    在1961年的時候,有一隻小狗被科學家們發送到了太空,成為了地球上最早進入宇宙的生命,它的名字叫做萊卡。第2次世界大戰後,美蘇兩國為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可謂是摩拳擦掌,二者展開了一場科學比賽,希望可以在航天領域搶佔先機。1957年蘇聯發射了人造衛星進入太空,當時它圍繞地球運行了98分鐘,這個實驗結果可謂是振奮人心,當時蘇聯也是野心勃勃。
  • 它代替人類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生物,但卻再也沒能回到地球
    萊伊卡1957年,蘇聯率先將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次年美國也成功發射人造衛星。之後兩個國家就要在誰先把第一個人類送入太空進行較量。但在將人類送入太空之前由誰來代替人類進行一系列的實驗以及科學驗證呢?人類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容易的狗成了首批實驗對象。蘇聯航天局招募了10條狗,開始了進入太空之前的魔鬼訓練。火箭發射的超重現象會讓一般生物難以堅持,這些狗狗就坐在特製的離心機上進行訓練,但這是個十分痛苦的過程,需要長時間適應才能克服這種天旋地轉的難受。
  • 首個進入太空的生物是只狗,幾十年後科學家曝:升空不久就被熱死
    縱觀歷史,人類探索太空的時間並不算長,從1957年蘇聯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開始,有能力的國家就在研究送人上太空了。我們熟知的首位飛上太空的是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其實在他之前,已經有生命犧牲在太空。
  • 蘇聯將一隻3歲的流浪狗送進天空,它如今怎麼樣了?
    前蘇聯科學家認為流浪狗身體素質好,承受能力強,能夠忍受太空的環境。在經過科學家長時間的培養,穿防護服,以及一些耐力訓練,最終,這隻流浪狗擔負著人類光榮使命的責任被送進了太空。太空艙是一個加壓的封閉太空艙,密封艙有多層的保溫系統,和維持生命的系統。同時還給流浪狗配備了專業的儀器,用來檢測流浪狗的生命狀態,並給給它植入了感應晶片。用來接收萊尼卡的血壓和呼吸狀態。
  • 首個進入外太空的不是加加林,而是流浪狗,至今已在太空漂浮63年
    經過長時間的討論,最終被選中的動物是一隻在莫斯科街頭被發現的流浪狗,科學家給它其名為「萊卡」。之所以選擇「萊卡」是因為首先狗是一種很常見的動物,其次,流浪狗的生活環境一般比較惡劣,而生活在惡劣環境下的萊卡卻身體健壯,於是科學家認為萊卡具有適應外太空極端惡劣環境的能力。就這樣,「萊卡」成為了第一名進入太空的生物。
  • 當年被蘇聯送進太空冒險,卻沒接回來的3歲小狗,今還在太空流浪
    學過歷史我們都知道,1969年美國的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是世界上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太空人,「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當時這句話讓全世界都感到驕傲和熱血沸騰。但是在他之前,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其實是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他是第一個從太空中看到地球真面目的人。
  • 第一次上太空的不是人,而是蘇聯的流浪狗,62年還在繞地球流浪
    1961年4月11號,這天是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時刻,前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號航天飛船進入太空,那是人類太空探索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離開地球。一時間沒有成功的案例,直到人類把一條三歲的地面流浪狗順利送入太空後,才得到數據,作為哺乳動物的人類是可以進入太空的,這條被選中的狗叫徠卡,在此之前他還是他一隻為生存奔波的流浪狗,被前蘇聯宇航抓去做實驗,和它一同進行實驗篩選的還有9隻狗。
  • 2020 年十大太空飛行故事
    2020 年,兩艘太空飛船從小行星上採集到珍貴的樣本;商業太空飛船能夠實現載人飛行;美國宇航局太空人克裡斯蒂娜 · 科赫創造了一項新的紀錄——女性太空人持續時間最長的太空飛行…… 以下是 2020 年十大太空飛行故事:1、「嫦娥 5 號」採集月球樣本返回
  • 人類探索太空歷史上,除了猴子、猩猩和狗,還有哪些動物上過太空
    汪星人相比之下,汪星人的太空之旅要比果蠅出名得多,最著名的應該就是第一個遨遊太空的徠卡了,它是第一個在地球軌道上遨遊的狗,不過到過太空的汪星人可不止萊卡。太空人萊卡在上世紀50年代初,蘇聯就開始用狗來進行一些太空計劃,在萊卡升空之前,已經大約進行了30次類似的太空任務了。這些汪星人的來源很多,例如萊卡就是一隻流浪狗。
  • 前蘇聯悲情太空人,上天后國家解體,在太空飄311天才被人想起
    早在百年前人們就有了探索宇宙的想法在1961年4月12日,一則重磅新聞使得全世界為之震驚——前蘇聯人尤裡·加加林,乘坐著"東方"號飛船首次繞地球飛行。這是人類第一次成功挑戰了宇宙,解開了它神秘的"冰山一角",具有"劃時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