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被蘇聯送進太空冒險,卻沒接回來的3歲小狗,今還在太空流浪

2020-12-18 唯美世界侃一侃

十幾天前,我們的「嫦娥五號」順利升空了,首次完成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首次月面起飛上升,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

所有的一切,都是人類智慧的不斷凝結,是中國人的不斷探索,還有中國人從古至今對月亮的憧憬。

我們在慢慢開拓宇宙星空,對於宇宙來說人類是渺小的,或許在距離地球很遠很遠的地方,有著比地球超前的文明,但是對於人類來說,我們已經進步了一大圈了。

學過歷史我們都知道,1969年美國的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是世界上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太空人,「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當時這句話讓全世界都感到驕傲和熱血沸騰。

但是在他之前,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其實是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他是第一個從太空中看到地球真面目的人。

而在他之前,為了測試航天飛船載人技術,用動物做了無數次試驗。

最早的動物試驗是1948年,美國用火箭把果蠅送到太空,火箭從170米高空開始下墜,隨後容器被彈射出來,果蠅乘著降落傘安全著陸。

隨後又有很多猴子、猩猩,還有貓咪被送到太空,能夠活下來的只有極個別的,其他的都成為了人類試驗的犧牲品。

1957年,蘇聯為了開發載人航天飛船的時候,為了測試生命能否在太空中生存,將一隻三歲的流浪狗送到了太空中,而且現在它還在太空中流浪。

為了測試飛船安全性,科研人員打算先用動物來做實驗,從街道上捉到了10隻流浪狗,並且對他們進行訓練。

這些狗並不知道,眼前的美食代表著什麼,反而為了得到好吃的,不斷遵循著人類的指令,想要做到最好。

當然了,訓練不是那麼容易的,按照科研人員的設想,是要讓狗成為第一批「太空人」,對他們的狀態進行記錄,並且需要狗在升空後按照人的指令按下指定的按鈕,做一些簡單操控。

所以,二哈那樣的任性的狗是不可以的。

為了讓它們能夠完全服從指定,訓練相當嚴苛,有時候狗子們還會挨打,對它們來說,不知道是流浪更幸福還是這樣訓練有好吃的更幸福。

經過半年的時間,最後有一隻狗脫穎而出,它叫徠卡。

作為被命運選中的狗子,它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將要面對的到底是什麼。

雖然當時來看一切為了科學,為了人類,為了未來,是具有極大的科研價值的,可是現在再回首凝望,會覺得人類有時真的是很殘忍,因為統治世界的終究是人類,而人類是自私的。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成功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的第1顆人造衛星,這次並沒有搭載任何生命。

一個月後,第2顆衛星被發射,這就是徠卡搭載的衛星。

按照計劃,科研人員給徠卡安裝了當時最為先進的傳感器,用來檢測徠卡的心跳、血壓、呼吸等等生理狀況,還在艙內安裝了攝像頭,觀測徠卡的狀況。

當時所有的科研人員應該都是相當興奮的,這將是青史留名的重大事件,是將航天事業的發展往前推進了一大步的重大事件。

可是對於徠卡來說,是在被人類送上了斷頭臺。

1957年11月3日上午10: 28分,飛船成功升空。

徠卡身處一個特製的加壓膠囊中,這是為了它的安全特製的。

地面上的監控室裡,科研人員正通過徠卡身上裝的傳感器進行著數據監測。

通過攝像頭和傳回來的數據,人們看到徠卡非常害怕,身體在劇烈顫抖,血壓迅速升高,心跳極速加快,整個狀態都處於非常危險的邊緣。

升空五個小時候,徠卡走了。

遠離地球的感覺,失重的感覺,還有承受的壓力,讓它終於崩潰了,身體在承受了巨大的折磨之後,終於崩潰了,那五個小時它極度痛苦。

通過它這幾個小時的記錄,科研人員為日後載人飛船的研發積累了最真切的數據,對飛船的研發有巨大的作用。

而當時前蘇聯宇航局並沒有公布徠卡的真實結局,而是用了之前設計好的結局,徠卡成功上升到了1600千米的高空,在吃了一頓有劇毒的晚餐後身亡。

因為當時並沒有回收技術,所以徠卡不論是否能夠活下來,這都是一場沒有回頭的太空之旅。

如今63年過去了,承載著徠卡的飛船還在太空中飄蕩著,徠卡也還在太空流浪,「中闊道萬裡,霞月遙相思。」

不知道它在飛船上的時候有沒有思戀過地球的美好,有沒有怨恨過人類,但是我們人類不應該忘記它,它是為了人類犧牲的英雄。

當時美國在報導事件中,將這艘飛船成為「徠卡號」,用來紀念它的壯舉。

而在前蘇聯,當時為了紀念徠卡,出了一套紀念徠卡的特製郵票,還有一個菸草公司把徠卡的頭像當成了自家的商標,至今存在。

1997年,俄羅斯成立了紀念館,地點就在當時徠卡它們訓練的地方,門口有為徠卡樹立的雕像,至今仍有很多人來此鮮花,感謝徠卡的付出。

其實,仔細看看我們的生活,就知道為什麼人類要學會尊重自然,尊重其它生命,如果沒有它們的存在,人類也終將走向滅亡。

而在人類的發展中,是無數動物開道,才獲得了如今的成果,人類面前生命從來沒有平等過。

我們要敬畏生命,尊重自然。

相關焦點

  • 64年前,蘇聯將一隻3歲小狗送入太空,它至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第一個代表地球生物進入太空的也並非人類,而是一條來自地球的流浪狗,它甚至比加加林還要早四年進入太空。這隻流浪狗名叫「萊卡」(Laika,俄文:Лайка)。1957年11月3日,小狗萊卡乘坐著蘇聯發射的第二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2號,穿越大氣層,進入太空。小狗萊卡雖然因此成為了人們眼中的「英雄狗狗」,但這卻也成為了一個令人悲傷和值得人類反思的故事。
  • 63年前,一隻3歲小狗被蘇聯送入太空,如今仍在宇宙流浪
    因此,近幾十年來,航空航天技術得到大力發展,太空飛行器逐漸升空進入地球軌道為人類服務,人類也開始涉足太空領域,開始展開新一輪的探索。火星、月球等其他行星的秘密也被人們逐漸挖掘出來。隨著太空飛行器的升空,太空垃圾也逐漸成為人類一大難題,而在這眾多的太空飛行器中,還有一個63年前承載的一隻小狗,由前蘇聯發射的太空飛行器依然漂泊在地球軌道中。
  • 世界上最可憐的狗,至今還在太空流浪,成為一隻太空狗
    人類探索太空的歷程是非常艱險的,探索太空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在很早以前人類對宇宙就展開了探索,但是當時人類的科技有限,一直都沒能實現太空夢,因此飛上太空成為了全人類的夢想。後來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有能力前往廣闊的宇宙,蘇聯航天員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在1961年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繞地球一周飛行,並順利返回地球,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願望。
  • 世界上最孤獨的流浪狗:60多年前被送上太空,至今還沒有回家
    文/行走天涯世界上最孤獨的流浪狗:60多年前被送上太空,至今還沒有回家1957年11月3號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具有紀念性的日子,這是因為蘇聯國家發射了第一顆帶著地球生命的人造衛星到了地球的上空。由於人類不知道登陸太空將會面臨什麼樣的諸多困難,因此科學家也不敢貿然的將太空人送上月球,於是科學家就只能寄希望於人類的好朋友身上。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甚至是一朵花,一棵樹木都是人類的好朋友,可是這些生物的生命體徵是不被人類所了解的,於是科學家千挑萬選選了一隻狗。而且還是一隻流浪狗。
  •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小狗送上太空,63年過去,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但當時的美國以及蘇聯依舊還處於超級大國的競爭之中。不能打仗了,於是他們就開啟了「人類太空史上最敢想也最敢幹的時代」,他們開始了太空競賽。中國稱其為太空爭霸,美國叫做Space Race,蘇聯叫做Космическая гонка。而爭霸的主角,就是美國vs蘇聯。其他的國家都是觀眾,看熱鬧。而爭霸的擂臺,就是大氣層之外的太空。
  • 飛向太空的「動物敢死隊」:小狗進入太空被嚇死
    本周初,伊朗第二隻太空猴「吉利」搭乘太空飛行器飛入太空成功返回地面。這是伊朗近年來第三次將猴子送入太空,如果說今年早些時候的第二次發射成果備受「假猴」傳言困擾,那太空猴「吉利」無疑為伊朗的「火箭送活猴上太空」事業畫上了一個差強人意的句號。從 太空回來以後,被捆綁在座椅上的吉利向外張望,接受伊朗人的掌聲、歡呼以及「國民英雄」的美譽。
  • 世界上最可憐的狗,至今還在太空流浪,再也無法返回地球!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美國和蘇聯在技術上的較量、發展速度令世界驚嘆不已,他們只看到了兩國之間的表面競爭,而忽視了背後的競爭。像這條曾經被送進太空的狗,今天還在太空裡遊蕩,再也沒有回到地球的可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63年前,小狗「萊卡」被送上太空後去世,至今還在太空中飄蕩
    很多科學家研究表明,很多狗狗的智商,甚至能達到3、4歲小孩的水平,這也意味著狗的感知力是不弱於人類的。而犬類因為其敏銳的直覺、易於訓練的忠誠,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寵物之一。如今的街道上,不乏有行人牽著狗狗們散步。也有很多孩子肆意地在綠茵地上,和狗狗們嬉戲追逐,很多失獨家庭甚至把狗狗當孩子養育。
  • 蘇聯頂級太空人,人在太空祖國卻沒了,300多天無人願意接他回家
    導語:蘇聯牛人太空人克裡卡列夫,蘇聯航天史上的傳奇人物,毅然前往太空執行任務,最後卻在太空停留300多天,無人願意接他回家!當今各個國家都非常注重航天事業,美蘇很早就已經開始對於太空進行探索,他們也發射了不少的火箭,把很多太空人送到了太空中。
  • 63年前,蘇聯將一隻狗送上太空,為何飛行僅4天,就被執行安樂死
    不得不說,由於這兩個國家的競爭行為,大大推動了全人類科技的發展和進步,今天筆者要說的,就是當年「有幸」成為第一隻上太空的狗,萊伊卡,當年它順利進入太空,成為萬千人民的英雄,然而僅僅4天後,萊伊卡就被執行了「安樂死」,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第一次上太空的不是人,而是蘇聯的流浪狗,62年還在繞地球流浪
    一時間沒有成功的案例,直到人類把一條三歲的地面流浪狗順利送入太空後,才得到數據,作為哺乳動物的人類是可以進入太空的,這條被選中的狗叫徠卡,在此之前他還是他一隻為生存奔波的流浪狗,被前蘇聯宇航抓去做實驗,和它一同進行實驗篩選的還有9隻狗。
  • 尋找太空汪!小火箭講述52隻太空狗的傳奇
    當時,萊卡是一隻3歲大的小母狗,體重5.95公斤。在工程師們將萊卡放入R-7彈道飛彈之前,很多人都滿含歉意地吻了小狗的額頭或鼻子。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旅行。本來,小狗萊卡是能夠回來的。1960年8月19日,兩隻小狗準備搭乘太空船-斯普特尼克-2號(別名:斯普特尼克5號)飛行器進入太空。距離小狗萊卡的逝去,已經過去了3年。蘇聯工程師們終於能夠拿出可靠的生命保障系統和再入返回系統了。
  •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其實不是人,而是一隻狗,目前仍漂在太空
    而是一直來自蘇聯的小狗,它的名字叫做萊卡。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其實不是人,而是一隻狗,目前仍漂在太空。 其實,這些把萊卡送上太空的科學家們從一開始就沒有做讓它回來的準備。因此,在載著萊卡的飛行器當中自然也就沒有可以返回的裝置。
  • 因蘇聯解體滯留太空311天的太空人,不僅活著回來還成為了英雄
    1991年5月18日,克裡卡廖夫按照上級安排,乘坐聯盟TM-12號飛船再次飛出地球,前往「和平號」空間站開展為期6個月的測試工作,測試結束後會有新的太空人前來接替他的工作,沒想到,他這一次原本和往常一樣的太空任務,卻導致他在太空中漂流了整整311天。就在克裡卡廖夫在太空埋頭工作的時候,蘇聯轟然解體為15個國家。
  • 流浪火星15年,這位「太空戰士」在五千萬公裡外失聯!
    今年春節檔,《流浪地球》成功地點燃了國內觀眾的科幻熱情,其「拯救地球」的主題融入了東方式親情元素與家國情懷,引發觀眾的強烈共鳴。《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太陽即將毀滅,人類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展開「太空探索」的故事。
  • 全球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生物其實是一條狗,或至今還在軌道上漂泊
    二戰結束後,蘇美兩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展開了一場奇特的怪異科學研究的比賽,載人太空飛行器的新技術就是其中之一,蘇聯的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也是第一個看到地球全貌的。但是加加林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了一句很吃力不討好,但很具體的話,他說:「我是宇宙第一人?或者會有一條狗進入太空?
  • 1957年代替人類進入太空的狗狗,時隔63年,至今還在太空飄蕩!
    早期人類還沒有進入太空中,嘗試了各種各樣技術,由於人類還沒有初次進入太空中,利用其他生物代替人類,畢竟第1次進入外太空,危險指數特別大,比如在歷史上,狗狗代替了人類進入外太空,大猩猩代替的人類進入外太空等等。
  • 最慘蘇聯太空人,在太空中飄了300多天,還險些被當成逃兵
    太空技術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也是一個國家政治、軍事、科技綜合能力的體現。太空環境與地球環境大不相同,那裡沒有空氣,沒有食物和水源,沒有重力,充滿危險的太空輻射。當然在封閉的空間站或太空梭艙內,還是安全一些的,只是「失重」會給生活帶來一些麻煩。那茫茫的太空寂靜無聲,一個人在偌大的太空飄蕩會是多麼的冷清孤單。
  • 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不是人類,而是一隻狗,現在仍在太空
    那大家是否知道第一位升入太空的生物是什麼物種?想必大家都沒想到,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揭秘,那就是一隻名叫做萊卡的小狗。 剛開始,蘇聯科學家計劃將萊卡送回地球,可由於當時政府欲慶祝前蘇聯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紀念日,並想在這一天幹出一件轟動全球的大事,於是,科學家們的計劃就被打破了,他們不得不加快製作人造衛星的腳步,就這樣,他們改變了計劃,沒有在衛星中安裝返回裝置,只安裝了調節呼吸和體溫的裝置,還在狗糧中施以毒藥,不打算讓萊卡返回地球。
  • 世界上第一條太空狗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在一個月後的11月3日,第二顆人造衛星發射,而艙內的乘客,就是這隻萊卡狗狗。科學家將萊卡固定在座位上,還在她的身上安裝了感應器,用來監測它的呼吸和心跳,並且在她面前安裝了一個攝像頭。依靠這些設備,蘇聯科學家就能監測萊卡的生命數據,為載人航天事業提供數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