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豔茹、何欣(均系江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方豔茹系江西省委講師團團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14億中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詮釋了凝聚中華民族磅礴偉力的偉大精神。可以把此次戰役體現的精神概括為:「碧血丹心、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奉獻精神、「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團結精神、「砥礪奮進、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親仁善鄰、協和萬邦」的擔當精神。偉大精神形成向心力、增強戰鬥力,凝聚起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激勵千千萬萬中華兒女堅毅持守、慷慨趨赴,以堅強意志、必勝決心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馳援武漢醫療隊14名火線入黨的新黨員,在武漢協和醫院和漢口醫院通過視頻的形式進行入黨宣誓。新華社發
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展現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讚譽」。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從城市到農村、從單位到個人,14億中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攻堅克難,打響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並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動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詮釋了凝聚中華民族磅礴偉力的偉大精神。可以把此次戰役體現的精神概括為:
「碧血丹心、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維繫著中華大地各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繁榮發展而不懈奮鬥。愛國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是空洞的,而是現實的。愛國,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救國救民、捨生忘死,為祖國和人民英勇犧牲;愛國,是人民至上、愛崗敬業,攻堅克難、艱苦奮鬥,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不懈努力。面對疫情嚴峻形勢,在與疫情膠著對壘的關鍵時期,愛國就是服從大局、聽從指揮,堅定信心、下定決心,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在疫情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黨中央發揮「主心骨」「定盤星」作用,統攬全局、協調各方;全國各族人民、海外華僑華人積極響應,顧全大局、頑強鬥爭。全國各族人民表現出空前團結,凝聚力不斷增強,不斷匯聚起愛國主義的磅礴精神力量。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奉獻精神。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以自己的行動,為中國精神注入了不同於以往任何時代的特殊基因,這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為人民利益不惜一切的奉獻精神。革命戰爭年代,共產黨員帶頭衝鋒,一句「跟我上」,充分體現了共產黨人敢於奉獻、勇於犧牲的崇高品格。行程萬裡,初心如磐。時代變了,但黨的性質和宗旨沒有變,共產黨員的本色和本分沒有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份份要求奔赴一線的請戰書、一個個飽含責任擔當的鮮紅手印、一句句堅定有力的「跟我上」「我先上」讓人動容,哪裡有急難險重的任務,哪裡就能看到共產黨員捨身忘我、爭當先鋒的身影。在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千千萬萬共產黨員為人民群眾「負重前行」,經受住了歷史的檢驗。
「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團結精神。千百年來,中國人民始終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華民族大家庭。新中國70多年發展歷程,是充滿艱辛奮鬥的歷程,我們在西方國家的封鎖與圍堵中發展壯大,經受住地震、洪水、「非典」疫情的嚴峻考驗,成功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新中國之所以能不斷攻堅克難、開拓前行,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中國人民始終同舟共濟、團結一心,凝聚起如鋼似鐵、堅不可摧的強大力量。戰勝疫情,團結合作是堅強利器。疫情防控既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也是一場需要同舟共濟的全民行動。全民戰「疫」,人人有責,人人都是戰鬥者。在這場嚴峻鬥爭中,各地認真貫徹黨中央關於疫情防控的各項決策部署,實行最嚴格的防控措施;廣大醫務工作者衝鋒在前;防控物資相關生產企業及時復工,全力保供;人民子弟兵聞令而動,積極支援地方疫情防控;科研人員爭分奪秒,強化攻關;基層群防群治構築嚴密防線;交通運輸、電力保障、市場供應等行業履職盡責,攜手共築堅強後盾;社會各方紛紛捐款捐物。東西南北中,全國各條戰線、各個領域,匯聚起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我們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億萬中國人民人人擔當負責,個個盡心盡力,眾志成城,一定能戰勝病毒。
「砥礪奮進、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戰勝了各種艱難險阻,形成了民族精神中奮鬥不息的基因。在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徵程中,奮鬥精神始終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的精神動力。在新中國建設和改革實踐中,不畏艱險、艱苦奮鬥是貫穿始終的主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衝鋒在前、頑強拼搏,廣大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日夜奮戰,人民解放軍指戰員聞令而動、敢打硬仗,廣大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廣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等堅守崗位、日夜值守,廣大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深入一線,廣大志願者真誠奉獻、不辭辛勞。聯防聯控機製作用充分發揮,各項防控措施有力有序開展。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工地爭分奪秒,展示出強勁的「中國速度」,也是中國人的奮鬥精神。
「親仁善鄰、協和萬邦」的擔當精神。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注重講信修睦、協和萬邦。中國是世界發展的貢獻者,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在大力幫助其他國家和人民。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各國的聯繫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緊密。人有國籍,國有疆界,病毒卻是人類共同的敵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不僅快速甄別出病原體,及時主動同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國家分享有關病毒基因序列,公開透明向外界通報疫情,並且舉全國之力,採取了嚴格的防控舉措。我們用中國速度為世界防疫爭取寶貴時間,用中國力量築牢控制疫情蔓延的防線,中國在抗擊疫情中付出的努力、作出的犧牲,是對全人類的貢獻。中國向其他出現疫情擴散的國家和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體現負責任大國擔當。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展現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讚譽。國際社會公認,中國採取的堅決有力的防控措施,展現的出色領導能力、應對能力、組織動員能力、貫徹執行能力,是其他國家做不到的,為世界防疫樹立了典範。中國抗擊疫情得到了全球範圍的支持,越來越多的國家和政黨以及國際組織負責人以電話、信函、聲明等方式對我國表示慰問和支持,多個國家政府和國際組織向中國捐助了疫情防控物資,這是對中國人民以英勇無畏的抗疫行動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無私擔當的讚許與支持,也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詮釋。
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聚集中國智慧、凝聚中國力量、弘揚中國精神,勝利必定屬於全體中國人民!
《光明日報》( 2020年03月06日 06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