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難磨礪民族精神 大考彰顯中國力量

2020-12-12 人民網

原標題:危難磨礪民族精神 大考彰顯中國力量

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青海玉樹發生芮氏7.1級地震,這是當地有歷史記錄以來最強烈的地震。光陰荏苒,轉瞬已過去十年,回首玉樹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的過程,作為親歷者難忘在玉樹的日日夜夜。玉樹地震與這些年來我國經歷的許多風險挑戰一樣,對我們國家,對每一個公民都是一次大考。玉樹抗震救災的勝利及其蘊含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玉樹雄居世界屋脊,處在青藏高原腹地,北枕崑崙山,南依唐古拉山,是萬山之宗、江河之源。然而,突如其來的強烈地震使玉樹頃刻間山崩地裂、滿目瘡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和經濟社會發展遭受重大損失。玉樹地震烈度大、震源淺、破壞性強,又因高原缺氧,救災難度大,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實現了最大程度搜救被困群眾,最快速度救治傷員,最大可能安置受災群眾,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最及時客觀準確公布抗震救災信息、主動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創造了抗震救災史上的玉樹速度、玉樹奇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災難鑄就民族風骨,困苦砥礪民族精神。從十年前的玉樹抗震救災鬥爭到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充分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氣節和品格,展現了中國人民高度自覺、團結互助和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深刻揭示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和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的精神密碼,必將激勵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前進並取得更大勝利。

黨的堅強領導是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定海神針」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正是有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中國人民才戰勝了各種問題、困難、風險、挑戰。玉樹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的速度、效率和效果,生動展現了危難時刻黨中央強大的領導力和駕馭力。2010年6月1日,習近平同志專門赴玉樹考察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工作時指出,這次抗震救災,再一次彰顯了我們黨強大的領導能力、組織能力和動員能力,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彰顯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和各族群眾相互支持的無疆大愛。

黨的堅強領導是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定海神針」。當前,我們正在進行一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時間之緊迫、任務之艱巨、規模之龐大,世所罕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疫情防控工作,極大地堅定和凝聚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疫情防控要堅持全國一盤棋。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做到令行禁止。」黨中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各級黨委和各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協調聯動,及時採取行動,迅速匯聚起疫情防控鬥爭的強大力量並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我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充分證明,「黨中央對疫情形勢的判斷是準確的,各項工作部署是及時的,採取的舉措是有力有效的」。實踐和歷史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是中國人民創造世間奇蹟的重要法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根本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集中力量辦大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巨大優越性的重要方面,在國家困難時期和遭遇重大突發事件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並在實踐中不斷彰顯、不斷增強。集中力量辦大事就是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將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用於急需的領域、行業,以保障關係國計民生重大項目的實施。

從玉樹強烈地震的救援和災後重建來看,災難發生後,全國迅速調動各方力量、各種資源,最大限度地挽救受災群眾生命、降低災害造成的損失,集中力量辦大事贏得了時間,創造了抗震救災的奇蹟。災後恢復重建儘管存在自然條件特殊,氣溫低、施工期短,建築材料包括沙石主要依賴外運且山路崎嶇等許多制約因素和困難挑戰,但黨中央、國務院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決定由一些發達省、市和經驗豐富、實力雄厚的中央企業承擔主要建設任務、進行無償援建。今天嶄新的玉樹已成為雪域高原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在新中國發展進程中發揮了獨特作用,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這次疫情防控,堅持全國一盤棋、資源集中使用,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在全國範圍形成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疫情防控的局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中方行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世所罕見,這是中國的制度優勢。實踐和歷史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14億多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力量源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黨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保持血肉聯繫,是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正所謂『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使人民群眾成為黨無往而不勝的力量源泉?從根本上說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永遠是人民群眾利益的忠實代表,除了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

在玉樹抗震救災過程中,黨中央始終把災區群眾的生命安危放在第一位,多次要求只要有一絲希望,就要盡百倍努力,爭分奪秒搶救廢墟下的生命,多次強調要確保傷員全部得到救治。這次疫情發生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時刻惦念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多次主持召開會議、發表重要講話,反覆強調必須「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必須牢記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在抗疫過程中,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正確處理人民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係,採取的所有防控措施都首先考慮盡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眾被感染,盡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寮國人民革命黨中聯部部長順通表示:「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和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我們深受感動,深表欽佩。」

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始終同人民在一起,以人民憂樂為憂樂,以人民甘苦為甘苦,為人民利益而奮鬥。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巨大勇氣和根本動力。

國家強大的動員力是成功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重要保障

如何應對災害,對一個國家和政府的領導力、動員力、公信力、凝聚力都是實實在在的考驗。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急難險重面前,黨中央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總攬全局、科學指揮,得到全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擁護,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凝聚力、動員力。

玉樹地震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堅強領導、科學指揮,災區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幹部群眾緊急動員、迅速行動,人民軍隊堅決響應黨和人民的召喚,衝鋒在前、勇挑重擔,全國人民緊密團結、患難與共,形成了抗擊地震災害的強大合力。玉樹抗震救災實踐充分說明,中國共產黨具有強大的領導力、動員力、公信力、凝聚力,能夠有效動員和組織人民不斷創造偉大業績。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國家強大的動員力再次成為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重要保障。中央一聲令下,各地區、各黨政軍群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各村鎮社區緊急行動、全力奮戰,廣大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團結奮戰,在全國範圍迅速形成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充分展現了出色的領導能力、應對能力、強大的組織動員力。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成就,正是因為具有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能夠有效動員和組織億萬人民步調一致、目標一致地不懈奮鬥。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包括黨的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基層組織在內的嚴密的組織體系。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黨都不具有的強大優勢」。

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的強大精神力量

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撐,是激勵和凝聚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困難、發奮進取的精神動力。玉樹地震發生後,迅速展開舉國馳援的生死大營救。各省區市鼎力相助,中央和國家部委組織資金、物資、人力、設備支援災區;社會各界和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紛紛捐款捐物。玉樹地震後20天裡就接收到企業、慈善人士從四面八方匯集的捐贈資金36.63億元。中央宣傳文化系統在中央電視臺舉行「情系玉樹 大愛無疆」抗震救災大型募捐活動,一次就募集21.75億元。習近平同志親臨玉樹災區,看望受災的小學師生和軍隊、地方醫護人員,慰問受災村民,考察臨時安置點和帳篷社區黨支部,考察玉樹州紅旗學校、體育場的濟南軍區野戰方艙醫院、結古鎮的甘達村和加吉娘村。習近平同志指出:「所見所聞,使我深深感受到了災區各族群眾不屈不撓、自強不息、團結互助的偉大精神和全國人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團結、大協作精神。」

玉樹抗震救災中所彰顯出來的這種偉大精神,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得到了繼承和發揚。疫情暴發後,全國上下團結一致、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廣大醫護人員在除夕之夜與家人匆匆告別義無反顧奔赴武漢,衝鋒在前,留下「最美逆行者」的身影;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勇挑重擔,不辱使命,火線馳援,把對黨的忠誠化作聞令而動的自覺行動,把對人民的熱愛化作捨生忘死的崇高追求。廣大公安幹警、社區工作者、志願者堅守一線、踴躍參與、甘於奉獻;平日普通的工作者在大災大難和生死考驗面前都成為一名戰士,展現出無畏擔當、勇往直前的精神,湧現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英雄壯歌。實踐和歷史證明,抗震救災、抗疫鬥爭取得的重大成就,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是中華民族的偉大民族精神和當代中國人民的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發展中創造出燦爛的中華文明,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始終是重要的力量源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回顧歷史,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因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這就告誡全黨,要時刻準備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和鞏固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使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人民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14億多中國人民強大的凝聚力,有中華民族5000多年曆經磨難、不屈不撓形成的偉大民族精神、時代精神,中國人民一定能夠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作者:夏學平,系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院長、時任青海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相關焦點

  • 中國抗擊疫情彰顯偉大民族精神
    在這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中,我們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全國上下迅速形成了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充分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其中,以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和偉大夢想精神為內核的偉大民族精神是中國精神的嶄新凝練和時代註解,是中華民族風雨無阻、砥礪前行的精神動力,是我國疫情防控取得來之不易「決定性成果」和「重大戰略成果」的強大精神力量。
  • 以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砥礪民族復興力量
    以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砥礪民族復興力量 2020-09-29 14:30:59   今天,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經濟全球化受到的空前挑戰,面對世界上一些國家的霸凌行徑,面對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難啃的骨頭、難涉的險灘、難爬的高山,同樣需要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之鈣來滋養。
  • 偉大民族精神的時代彰顯
    作者:中共天津市委黨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徐娜  偉大人民必定造就偉大民族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 抗疫答卷彰顯中國精神
    白皮書指出,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特點,改革開放4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積累的雄厚綜合國力和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的顯著成效,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中國人民深厚的家國情懷、天下情懷,匯聚成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誠然,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 疫情防控鬥爭彰顯偉大中國精神
    原標題:疫情防控鬥爭彰顯偉大中國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展現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讚譽。」中國精神激發中國力量,中國力量提升中國效率,中國效率展示中國形象。
  • 【地評線】京彩好評:以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砥礪民族復興力量
    今天,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經濟全球化受到的空前挑戰,面對世界上一些國家的霸凌行徑,面對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難啃的骨頭、難涉的險灘、難爬的高山,同樣需要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之鈣來滋養。深切緬懷志願軍「回家」的英靈,不僅是為即將到來的烈士紀念日、國慶節預熱,更是為激發和弘揚攻堅克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燃燈。
  • 青春主旋律 | 五四青年節特輯:匯聚榜樣力量 弘揚中國精神
    「匯聚榜樣力量•弘揚中國精神」主題朗誦接力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法大重要講話和勉勵語精神,引導青年學子向榜樣學習,向英雄致敬,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體悟中國精神,我校於2020年4月13日至5月2日舉辦「匯聚榜樣力量·弘揚中國精神」主題朗誦接力活動。
  • 【黨建學習】大力弘揚偉大民族精神 奪取應對重大風險挑戰新勝利
    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發揚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和偉大夢想精神,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不期而遇的災難展現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力量,為滋養偉大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養分。這將成為我們繼續前進,奪取應對重大風險挑戰新勝利的不竭力量。
  • 新高度:戰「疫」中的對口支援彰顯三大民族精神
    對口支援不僅成為大災大難時共克時艱的重要舉措,而且成為經濟實力較強地區對經濟實力較弱地區實施援助的一種政策性行為,其中,2008年汶川大地震災後重建中的對口支援成效尤為顯著。當時全國多個省市調動人力、物力、財力等多種力量對口支援嚴重受災的縣(市),不僅使災區在短短三年內重新建成美好新家園,而且為其長遠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對口支援體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民族精神。
  •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凝聚磅礴奮進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偉大抗疫精神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    中國精神,是指中華民族在幾千年傳承發展的偉大實踐和偉大成就中所展現出來的精神氣質和精神力量,包括偉大的民族精神和偉大的時代精神。    偉大抗疫精神體現了世代傳承和發展的民族精神。
  • 弘揚戰無不勝的中國精神、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弘揚中國精神,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精神動力中國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把中華民族堅強團結在一起,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鞭策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中與時俱進。
  • 激蕩抗美援朝精神的時代力量
    山因脊梁而雄,國因精神而強。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強調,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不畏強敵、奮勇抗爭的生動寫照,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民族氣節、民族品質的集中彰顯。新起點、新徵程、新使命、新任務,迫切呼喚黨員幹部高擎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旗幟,從中汲取經驗、啟示和力量,涵養忠誠愛國、鬥爭擔當、樂觀奉獻的優秀品格,起而行之、勇挑重擔,在不斷解決實際問題中書寫新的輝煌。
  • 深圳中學復學第一課:凝聚中國力量 弘揚民族大義
    深圳中學復學第一課:凝聚中國力量 弘揚民族大義新華社深圳4月29日電(記者周科)4月27日,深圳初三高三年級學生返校開學。朱華偉講道,大家雖然已經從無奈和焦慮的困境中走出,但對抗疫期間那些不平凡的經歷和感受一定還記憶猶新,「當每一個鮮活的人物、動人的故事催人淚目時,當那些冰冷的數據終於急轉直下時,我們都深深體會到:一個國家多一些矢志不渝、愛國擔當的人,這個國家才會有希望;一個民族多一些無私奉獻、忠誠守望的人,這個民族才會有未來。」——弘揚家國情懷,彰顯愛國擔當。
  • 紅船精神:民族復興偉業的強大精神力量
    【摘要】紅船精神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億萬人民承擔起民族復興責任、履行好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的精神力量之源。具體而言,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使黨始終擔當起解答時代課題的歷史重任;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使黨始終保持旺盛的革命鬥志;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使黨始終凝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 以生生不息之力量傳承以不屈不撓之精神立世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社會各界展現出的磅礴精神力量,彰顯了中華民族積極而優秀的民族品格和文化品質,成為中華民族精神譜系的新坐標。今天,我們邀請5位專家學者,立足中國現實,走進歷史深處,探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精神密碼,溯源精神力量背後的文化支撐。
  • 以生生不息之力量傳承 以不屈不撓之精神立世
    在此過程中,中國獨特文化傳統、歷史命運、基本國情所孕育而生的精神力量,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社會各界展現出的磅礴精神力量,彰顯了中華民族積極而優秀的民族品格和文化品質,成為中華民族精神譜系的新坐標。今天,我們邀請5位專家學者,立足中國現實,走進歷史深處,探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精神密碼,溯源精神力量背後的文化支撐。
  • 偉大抗疫精神彰顯中國之治的特色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深刻指出:「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偉大抗疫精神,是中國人民抗疫鬥爭實踐的生動寫照和鮮明詮釋,充分彰顯了中國之治的鮮明特色和顯著優勢。
  • 在疫情防控鬥爭中彰顯偉大中國精神
    在疫情防控鬥爭中彰顯的偉大中國精神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強大動力,為抗擊疫情堅定必勝信心、凝聚強大合力、注入持續動力。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鬥爭中續寫了中國精神的嶄新篇章。面向未來,我們要繼續大力弘揚偉大中國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的姿態,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目標勠力前行。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
  • 抗洪精神:守護江河安瀾 凝聚中國力量
    【探尋精神源頭 彰顯時代價值】光明日報記者 李慧 邱玥 任歡這是一場來勢洶洶的大考,這是一次驚心動魄的戰役。1998年,一場洪水肆虐大半個中國。危難之際,軍民一心嚴防死守、頑強戰鬥,一幕幕催人淚下、感人至深的動人畫面在洪水中上演,一幅幅戰天鬥地、可歌可泣的雄壯樂曲在三江奏響。經彼一役,我們不但戰勝了洪水,也形成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的抗洪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新的精神豐碑。2020年入汛以來,我國多地再次經受暴雨洪水考驗。
  • 泰山酒業捐款200萬,為疫情防控貢獻「泰山」力量
    總會在關鍵時刻給人們帶來力量,帶來信心,帶來平安。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國,作為泰山文化傳承者的泰山酒業也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向泰安市紅十字會捐贈200萬元善款,並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公安幹警送去了價值近20萬元的慰問品,以實際行動支持當前疫情防控,在關鍵時刻彰顯了魯酒領軍企業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