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雄踞寶島臺灣多年的兩大麵包品牌「吳寶春」和「Mr.Mark馬可先生」,不約而同來到大陸開店。令人意外的是,兩家同為臺灣麵包烘焙界的頂級大佬,在大陸受到的「網絡待遇」卻截然相反。
曾被臺媒稱為「臺灣之光」的吳寶春,來大陸後的第一家店選在了上海,還在試營業就被大陸網友扒出兩年前涉嫌「臺獨」言論的鐵證。雖然他後來極力發表聲明,強調「兩岸一家親」,支持「九二共識」,但仍遭受到臺灣一些綠營網友批判「沒有脊梁骨」。如此一來,兩岸都有不少網友聲稱要抵制「吳寶春麵包」,他被搞得兩頭不是人。
與吳寶春不同,另一家主打多谷雜糧歐包的馬可先生,將大陸店首站落地廣州,並請來了兩屆羽毛球奧運冠軍傅海峰站臺,對外宣傳「大滿貫麵包」的健康營養品質,廣告語「這就是馬可麵包,這就是冠軍品質」、「吃馬可麵包,造冠軍體質」迅速俘獲諸多消費者的心,贏得了網友的連連稱讚——「良心企業」、「歡迎愛國的臺灣品牌」、「大陸需要更健康安全的麵包」。
耕耘寶島20年 來大陸傳遞健康
12月20日上午,臺灣最大直營連鎖歐包品牌「馬可先生」大陸旗艦店在廣州天河商圈開業。世界羽毛球名將、國羽大滿貫男雙運動員傅海峰現場助陣,不僅變身麵包師傅,在現場製作了人生第一款「大滿貫麵包」,請粉絲、顧客免費品嘗,還教授大家如何通過健康飲食打造冠軍體質。
傅海峰告訴《食品界》記者,在廣州參加世界羽聯巡迴賽年終總決賽的那幾天,每天都將馬可先生麵包當早餐或者午餐,覺得飽腹感很足,訓練時感到特別有能量、精神也特別好。馬可先生的主廚介紹說,因為馬可先生麵包中富含十多種穀麥雜糧,讓身體更好消化吸收,補充身體需要的能量,自然會充滿活力。
馬可先生麵包由王麗珠女士創立於1998年,總部位於臺灣,主打「高纖、低油、低糖」特色,依靠「健康營養、真材實料」的健康品質贏得市場。歷經20年發展,馬可先生在臺灣擁有60多家直營門店和近600名員工,還被臺灣烘焙行業協會評選為「臺灣健康烘焙第一品牌」。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王麗珠曾在朋友的牽線下,到江蘇崑山投資了一個項目,卻遇上當地投資人卷錢跑路的情況,最終損失近百萬臺幣。20多年過去了,大陸的營商環境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王麗珠也深刻感受到了這一點。「我特別想把自己的健康產品推廣給大陸同胞,」王麗珠對《食品界》記者說,她經常關注大陸食品健康問題,希望馬可先生麵包讓消費者吃得放心、健康。
2018年8月,王麗珠被國內知名網際網路人士、大健康行業投資人王永超的耐心溝通和經營理念打動,最終選擇到海峽對岸開店。
「臺灣餐飲業進軍大陸的很多,這是一種潮流,也是臺灣品牌做大做強的必然趨勢,畢竟臺灣整體的人口規模不足以支撐其建成國際化大企業。」王永超認為,馬可先生麵包選擇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之際開業,既是一種時間上的巧合,也反映了「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給臺商帶來的信心。
實際上,近年來大陸遊客赴臺觀光遊已是常態,馬可先生在臺灣的店面也迎接過眾多大陸來的顧客。不少大陸遊客組團到店購買麵包也令王麗珠的女兒、公司總經理陳明苓頗為觸動,她了解到有不少遊客通過「小紅書」等網絡社區平臺代購馬可先生麵包和鳳梨酥,「大陸這些年的發展確實很快,帶給臺灣商界好多驚喜」。
工匠精神鑄就商界女強人 寄語青年創業者踏實戒躁
創業是近年來的熱點話題,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環境下,王麗珠也經常與年輕人交流,自我調侃是「青年創業者顧問」。王麗珠對大陸充滿感情,希望兩岸民間能夠獲得更充分的交流,老百姓都能擺脫她所經過的貧困,過上好日子。這些樸實的想法,也是促使她下定決心投資大陸的主要原因。
談起創業成功的秘訣,王麗珠認為最重要的就是重視工藝和細節,或許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工匠精神」。在她看來,年輕人創業容易浮躁,必須重視細節,只有做好細節,才能真正獲得顧客青睞,「要在市場立足,就必須做好自己,做出自己的差異性,做出客戶的依賴性。」
王麗珠做多谷歐包時,也遭到過很多人笑話。在當時的臺灣,多谷歐包是絕對的新品類,所佔市場份額非常低。但王麗珠並不介意其他人的看法,「我只是從人的健康出發,研究人的身體究竟最需要什麼。雖然剛開始不被看好,但隨著顧客之間口口相傳,我們也就成了多谷歐包品類的領導者。」
曾有行業第三方機構市場調研發現,多谷歐包在臺灣的顧客中,90%以上都擁有大學學歷,綜合素質較高,希望健康飲食,當他們想購買多谷歐包時,第一選擇就是馬可先生。
與一般麵包相比,馬可先生多谷歐包使用天然酵母,品質厚重有粗糙感,但口感依然紮實,有嚼勁不易黏牙。除此以外,馬可先生多谷麵包的油量超低,僅為2%,由於纖維很多,放久了也能再蒸熱吃,而且蒸熱後的口感會更Q彈,更鬆軟。
「我們做麵包的材料都是用整顆穀粒研磨而成,油品是橄欖油,真材實料從不馬虎,一些普通麵包只要一蒸,就會軟塌糊化,但馬可先生多谷歐包蒸熱後還會回彈。」王麗珠認為,馬可先生出品的麵包選材嚴格把關,正是注重這些細節,才得以在臺灣殘酷的麵包市場競爭中勝出。
王麗珠的兒子陳信融長期陪伴父母經營生意,是一名優秀的麵包研發師。去年他曾去藍帶國際學院日本校區進修,不知其背景的主廚還稱讚他有開店水準,這讓王麗珠倍感自豪,「孩子們沒有因為父母的成功而不再腳踏實地。」
女兒陳明苓也考取了在臺灣難度很大、含金量很高的營養師資格證,為顧客提供健康諮詢,推廣先進的飲食理念。「母親在讀書方面並沒有給我們太多壓力,但她鼓勵我用心做好喜歡的事業。」陳明苓聽過大陸很多正值壯年的人罹患癌症,20多歲的年輕人身體出現各種毛病,她認為這或多或少都和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相關。
近年來,由於餐飲業競爭劇烈,街頭經常出現一家店鋪開張沒多久就倒閉的情況,而接手的業主還是要做餐飲。不久前北京市海澱法院發布的一則案件,讓「清華總裁班開餐廳破產」成為網絡熱議話題。事件緣由很簡單:34名清華總裁班的同學眾籌680萬元,開了一家餐廳,結果3年持續虧損,最終不僅破產,還欠下300多萬元,以及100多名客戶辦理的充值卡費未退。
針對這些現象,王麗珠認為海峽兩岸都存在,關鍵還是要求創業者必須熱愛自家產品,用心做好產品。在大陸開店籌備過程中,陳明苓也切身感受到了大陸青年與臺灣青年在工作思維上的不同。
「臺灣的青年人顯得有些安逸,大陸的青年人似乎有些急躁,他們可能在網絡上看了一些東西後,就感覺學會了很多,但實操能力還遠遠不夠,表面工作往往多於內在功力,這就很容易衝動盲目創業,導致最終失敗。」陳明苓說。
綠色健康麵包正成為資本新寵兒
12月18日,被臺媒稱為「臺灣之光」的吳寶春麵包店在上海首家門店正式開業。據媒體報導,在表態支持「九二共識」後遭到「臺獨」攻擊的吳寶春並未現身,門店負責人稱生意未受到風波影響,明年第一季度將在上海浦東開設第二家門店。
雖然「吳寶春麵包」一來大陸開店,就掀起了臺灣統「獨」風波,充滿爭議,但大健康行業投資人王永超在接受《食品界》記者採訪時表示,正值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最後堅守在臺灣的兩大知名麵包品牌不約而同進軍大陸市場,足以證明臺商對大陸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期待,這是麵包行業的幸事,也是消費者的福音,更是兩岸密不可分的佐證。
事實上,隨著國內的經濟上漲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體魄的追求程度越來越高。2016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旨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眾所周知,國內烘焙行業與臺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不管是引進品牌,挖角臺灣師傅,借鑑還是參考,大陸消費者對烘焙已經歷了多輪洗禮和認知。「我們相信馬可先生的到來會給大陸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享受,對何謂真正的健康烘焙也會有一個全新的詮釋。」王永超回憶說,在臺灣考察期間,馬可先生麵包當天未賣完的隔夜麵包,在第二天早上以85折售賣都能被瘋搶的現象讓他印象深刻。
曾經百思不得其解,王永超後來才明白,這都源於馬可先生麵包沒有任何添加劑,原料是真材實料且超低油量,讓馬可先生麵包多出了一種新型吃法——健康的烘焙既可以出爐後當天吃,也能隔天蒸一蒸Q軟更好吃,這就是馬可先生的差異化和競爭力。與之不同的是,一般傳統烘焙麵包由於絕大部分由精麵粉構成,且使用了大量的食品添加劑,如果拿來蒸一下,基本上會糊化,顧客沒法吃。
「健康烘焙,是真是假,蒸一蒸就知道。」王永超表示,正是看到馬可先生麵包在臺灣的健康聲譽,沒有華麗詞彙的宣傳,踏踏實實,不玩走鋼絲,不搞投機取巧,他和投資夥伴才下定決心一定要將這樣健康營養的麵包引進大陸,讓更多的消費者能夠在飲食品質上更上一層樓。
據他透露,馬可先生麵包第一輪融資額超過2億元人民幣,現已完成首期6000萬元投資。目前在廣州海珠區珠影星光城的第二家門店裝修工作已經展開,而國內其他一線城市的布局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臺灣的麵包行業競爭那麼激烈,馬可先生能夠不忘初心,踏踏實實製作有良心品質的麵包,才獲得了眾多臺灣同胞的青睞,我們對它進入大陸市場後的表現更加期待。」王永超說,馬可先生麵包的到來,顯而易見的健康元素一定會讓大陸消費者擁有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