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麵包界頂級大佬「馬可先生」進軍大陸 首店開在廣州

2021-01-07 網易新聞

在臺灣,這家品牌的店面總數超過吳寶春麵包和Paul保羅麵包,擁有60多家直營連鎖店,穩坐當地麵包烘焙行業龍頭交椅。

他就是——Mr.Mark馬可先生。

臨近年底,馬可先生正式登陸廣州開店,為大陸麵包烘焙市場競爭再加戲碼。

馬可先生在大陸的首家直營店開在了廣州天河南二路宏發大廈,靠近萬菱匯後方樓巴候車室,是廣州比較繁華的商圈之一。

開業當天,世界羽毛球名將、兩屆羽毛球奧運冠軍、國羽大滿貫男雙運動員傅海峰現場助陣,不僅變身麵包師傅,在現場製作了人生第一款「大滿貫麵包」,請粉絲、顧客免費品嘗,還教授大家如何通過健康飲食打造冠軍體質。

傅海峰告訴《食品界》記者,在廣州參加世界羽聯巡迴賽年終總決賽的那幾天,每天都將馬可先生麵包當早餐或者午餐,覺得飽腹感很足,訓練時感到特別有能量、精神也特別好。馬可先生的主廚介紹說,因為馬可先生麵包中富含十多種穀麥雜糧,讓身體更好消化吸收,補充身體需要的能量,自然會充滿活力。

馬可先生麵包由王麗珠女士創立於1998年,總部位於臺灣,主打「高纖、低油、低糖」特色,依靠「健康營養、真材實料」的健康品質贏得市場。歷經20年發展,馬可先生在臺灣擁有60多家直營門店和近600名員工,還被臺灣烘焙行業協會評選為「臺灣健康烘焙第一品牌」。

為什麼會將進軍大陸後的第一家店選在廣州?現年65歲的王麗珠解釋說,這和羊城廣州務實的商業氛圍有關。與京滬深等一線城市不同,廣州有著獨特的飲食特色,市民對美食充滿「挑剔」,和臺灣有著相似的飲食理念和城市記憶。

「來到廣州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裡餐飲業更繁榮,營商環境更開放,相信我們的大陸業務會有個好的開端。」王麗珠感嘆道,籌備開店需要花費很多心思,招聘店員要進行耐心培訓,裝修時要經常和工人們溝通調整,「儘管這邊對開店審核非常嚴格,速度顯得有些慢,但也反映出政府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

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到現在,王麗珠到大陸來的次數已難以統計。近年來友人曾極力推薦她投資大陸,部分地方政府官員也希望引進馬可先生麵包品牌,她都以「時機尚未成熟」為由婉拒。王麗珠是個踏實穩重的商人,雖然此前已經在臺灣開設了63家直營連鎖店,但創業的艱辛讓她近年來對擴張的每一步都非常謹慎。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王麗珠曾在朋友的牽線下,到江蘇崑山投資了一個項目,卻遇上當地投資人卷錢跑路的情況,最終損失近百萬臺幣。20多年過去了,大陸的營商環境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王麗珠也深刻感受到了這一點。「我特別想把自己健康的產品推廣給大陸同胞,」王麗珠說,她經常關注大陸食品健康問題,希望馬可先生麵包讓消費者吃得放心、健康。

2018年8月,王麗珠被國內知名網際網路人士、大健康行業投資人王永超的耐心溝通和經營理念打動,最終選擇到海峽對岸開店。

「臺灣餐飲業進軍大陸的很多,這是一種潮流,也是臺灣品牌做大做強的必然趨勢,畢竟臺灣整體的人口規模不足以支撐建成國際化大企業。」王永超認為,馬可先生麵包選擇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之際開業,既是一種時間上的巧合,也反映了「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給臺商帶來的信心。

實際上,近年來大陸遊客赴臺觀光遊已是常態,馬可先生在臺灣的店面也迎接過眾多大陸來的顧客。不少大陸遊客組團到店購買麵包也令王麗珠的女兒、公司總經理陳明苓頗為觸動,她了解到有不少遊客通過「小紅書」等網絡社區平臺代購馬可先生麵包和鳳梨酥,「大陸這些年的發展確實很快,帶給臺灣商界好多驚喜」。

無獨有偶,在馬可先生麵包廣州旗艦店開業前夕,和馬可先生並稱為臺灣兩大麵包品牌的「吳寶春麵包」也選擇在上海開設了大陸旗艦店。尷尬的是,吳寶春麵包還在試營業就被大陸網友扒出兩年前涉嫌「臺獨」言論的鐵證。雖然吳寶春後來極力發表聲明,強調「兩岸一家親」,支持「九二共識」,但仍遭受到臺灣一些綠營網友批判「沒有脊梁骨」。如此一來,兩岸都有不少網友聲稱要抵制「吳寶春麵包」,他被搞得兩頭不是人。

儘管「吳寶春麵包」一來大陸開店,就掀起了臺灣統「獨」風波,充滿爭議,但大健康行業投資人王永超在接受《食品界》記者採訪時表示,最後堅守在臺灣的兩大知名麵包品牌不約而同選擇在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進軍大陸市場,足以證明臺商對大陸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期待,這是麵包行業的幸事,也是消費者的福音,更是兩岸密不可分的佐證。

眾所周知,國內烘焙行業與臺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不管是引進品牌,挖角臺灣師傅,借鑑還是參考,大陸消費者對烘焙已經歷了多輪洗禮和認知。「臺灣的麵包行業競爭那麼激烈,馬可先生能夠不忘初心,踏踏實實製作有良心品質的麵包,才獲得了眾多臺灣同胞的青睞,我們對它進入大陸市場後的表現更加期待。」王永超說,馬可先生麵包的到來,顯而易見的健康元素一定會讓大陸消費者擁有更好的選擇。

王永超回憶說,在臺灣考察期間,馬可先生麵包當天未賣完的隔夜麵包,在第二天早上以85折售賣都能被瘋搶的現象讓他印象深刻。曾經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後來才恍然大悟,這都源於馬可先生麵包沒有任何添加劑,原料是真材實料且超低油量,讓馬可先生麵包多出了一種新型吃法——健康的烘焙既可以出爐後當天吃,也能隔天蒸一蒸Q軟更好吃,這就是馬可先生的差異化和競爭力。而一般傳統烘焙麵包由於絕大部分由精麵粉構成,且使用了大量的食品添加劑,如果拿來蒸一下,基本上會糊化,顧客沒法吃。

「健康烘焙,是真是假,蒸一蒸就知道。」王永超表示,正是看到馬可先生麵包在臺灣的健康聲譽,沒有華麗詞彙的宣傳,踏踏實實,不玩走鋼絲,不搞投機取巧,他和投資夥伴才下定決心一定要將這樣健康營養的麵包引進大陸,讓更多的消費者能夠在飲食品質上更上一層樓。

據他透露,馬可先生麵包第一輪融資額超過2億元人民幣,現已完成首期6000萬元投資。目前在廣州海珠區珠影星光城的第二家門店裝修工作已經展開,而國內其他一線城市的布局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本文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責任編輯: 甘文彬_NBJS7621

相關焦點

  • 臺灣「馬可先生麵包」融資2億拓展大陸市場
    歷經20年發展,馬可先生在臺灣擁有60多家直營門店和近600名員工,還被臺灣烘焙行業協會評選為「臺灣健康烘焙第一品牌」。馬可先生多谷歐包進軍大陸市場後的首家旗艦店,開在了廣州天河南二路宏發大廈,靠近萬菱匯後方樓巴候車室,是廣州比較繁華的商圈之一。
  • "馬可先生麵包"融資2億拓展大陸市場
    馬可先生多谷麵包進軍大陸市場後的首家旗艦店,開在了廣州天河南二路宏發大廈,靠近萬菱匯後方樓巴候車室,是廣州比較繁華的商圈之一。2018年12月20日,世界羽毛球名將、兩屆羽毛球奧運冠軍、國羽大滿貫男雙運動員傅海峰在開業現場站臺助陣,不僅變身麵包師傅,製作了人生第一款「大滿貫麵包」,請粉絲、顧客免費品嘗,還教授大家如何通過健康飲食打造冠軍體質。
  • 專注健康營養麵包20年 「馬可先生」踏踏實實不投機
    臨近年關,雄踞寶島臺灣多年的兩大麵包品牌「吳寶春」和「Mr.Mark馬可先生」,不約而同來到大陸開店。令人意外的是,兩家同為臺灣麵包烘焙界的頂級大佬,在大陸受到的「網絡待遇」卻截然相反。曾被臺媒稱為「臺灣之光」的吳寶春,來大陸後的第一家店選在了上海,還在試營業就被大陸網友扒出兩年前涉嫌「臺獨」言論的鐵證。
  • MUJI最新旗艦店:賣菜、賣書還出租自行車
    MUJI最新旗艦店:賣菜、賣書還出租自行車MUJI這幾年在國內動作頻頻,2017年推出了MUJI diner,2018年推出了MUJI HOTEL,2019年伊始推出了國內第四家旗艦店。2019年1月18日,國內第四家無印良品世界旗艦店將於杭州工聯CC正式開業。
  • 阿瘦皮鞋進軍大陸 今年上海開第一家店
    阿瘦皮鞋決心全面進軍中國大陸,將於今年第四季在上海開第一家店。  阿瘦皮鞋第二代接班人、總經理羅榮嶽表示,阿瘦皮鞋無論在門店數目或營業金額都達到臺灣鞋業第一大規模後,「現在是思考新策略的時候了」。  他透露,阿瘦皮鞋已鑽研大陸市場多年,目前在上海進駐了人員,最快今年第四季就會開設在大陸的第一家店。
  • 臺灣明星手作珍珠奶茶店「紅太陽」強勢進軍大陸
    臺灣當紅集團「紅太陽茶飲集團」強橫進軍大陸奶茶市場啦!太陽先生是來自臺灣紅太陽茶飲集團新勢力國際茶飲強勢品牌。據相關報導稱,太陽先生(紅太陽)將於2020年全面開放品牌門店項目內招,強勢進軍大陸市場!太陽先生——「茶飲界的愛迪生」,源於1999年作為臺灣最有價值、最具創意、最為專業的明星品牌,由臺灣茶飲達人謝宗澤23歲時,也就是1999年創立,因為獨一無二的創新飲品而廣受好評,造成風潮3天開一家店,紅遍全臺灣,全球店鋪達到
  • 大陸第一美食網紅浪胃仙 2021年將進軍寶島臺灣
    說起浪胃仙這個名字,相信有許多人立刻能喊出浪老師,在大陸網際網路上多個社交平臺用戶合計已經超過一億粉絲的浪胃仙,是近兩年在網際網路上家喻戶曉的頭部明星網紅,若以娛樂圈的評判標準他就是一個頂級流量的超級巨星,浪胃仙本名李杭澤,1990出生天蠍座,雲南省紅河縣人,近兩年憑藉能吃敢吃,一頭披肩長發,獨特接地氣又有趣的類戲劇短視頻在網際網路上爆炸式竄紅,粉絲層面遍及男女老幼,如此現象在網紅大胃王中極為罕見
  • 強強聯手 臺灣大魯閣進軍大陸第二站成都IFS店開業
    11月15日,臺灣最大運動休閒品牌「大魯閣保齡球館」在成都國際金融中心(成都IFS)正式開業。這次與成都新地標國際金融中心(成都IFS)結盟,為大魯閣進軍大陸的第二站,並與國際知名品牌喜力合作,創立新一代大魯閣時尚運動休閒酒吧風貌另期望創立成都人的休閒娛樂新選擇。
  • 臺灣IT企業在大陸開枝散葉:我們的未來在大陸
    1982年,廖承志先生曾給蔣經國先生寫了一封情深意切的信,信中"寥廓海天,不歸何待"的呼喚最令人動情,20年過去了,兩位老者均已作古,寶島臺灣依然懸孤海外,然而,有一種歸潮正在洶湧澎湃
  • 奈雪的茶將開出日本首店,新式茶飲們進軍海外是為了什麼?
    7月4日,奈雪的茶日本首店將在日本大阪道頓堀的Laox購物中心內正式開出。這是繼2018年在新加坡開出第一家海外門店後,它的又一次全球化嘗試。與國內類似,奈雪日本門店是200平方米左右的大店,在空間風格、燈光設計方面也明亮、溫暖的風格。
  • 購物中心比拼首店 上海十月86家新首店開在了哪?
    1、新場首店品牌 LuOne凱德晶萃廣場開出臺灣瓦城泰統集團旗下創新模式的泰式餐酒館非常泰全國首店和美麗田園旗下與美團合作的新美業概念首店——一站式輕奢智慧美容艙XURFACE超體面SPA。 世紀匯開出的趣味傳送帶設計的德國spacelab失重餐廳全國第三店、成都大熱的譚鴨血火鍋,以及集峭壁探險、洞穴探險、自然探索三大主題定製化成長體驗於一體的NAUGHTYKIDS鬧騰探險訓練營中國首店。在虹橋天地一戰成名的鳳凰湘語則在世紀匯開出了上海2號店。
  • 進軍大陸市場 傑強國際新品發布會在東莞召開
    九月三日,臺灣著名外設廠商傑強國際進軍大陸市場新品發布會既招商會議在東莞召開,下面筆者就將為大家帶來發布會現場精彩照片,我們一起來欣賞發布會現場盛況。傑強國際是臺灣最大的計算機外設廠商之一,在進軍大陸之前,已經在臺灣以及國外市場取得了較大的知名度,目前在臺灣擁有3000餘家代理銷售網點,主要產品有機箱、電源、鍵鼠、散熱器、光碟機、USB外設以及耳機等等,同時也負責一些廠商的產品代工,我們大家較為熟悉的海韻電源就是由傑強國際所代工。傑強國際工廠設在廣東省東莞市,本次發布會也在東莞市召開。
  • 廣州臺青:大陸四大一線城市平均工資是臺灣「六都」1.89倍
    2020年12月3日至11日,「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將在廣州、深圳、珠海等地精彩啟程。兩岸30多位網絡大V和新媒體記者,帶您走進大灣區重點建設項目、高新科技企業和臺胞在大陸求學工作生活,向您呈現深圳經濟特區嶄新風貌、廣東特色民俗文化等。
  • 大嶝市場迎來首個臺灣品牌店
    本報訊 (記者 鄭曉強 通訊員 林瑞聲 黃培真) 18日,臺灣La new品牌連鎖店在廈門大嶝對臺小額商品市場開業,這是大嶝市場成立十餘年來入駐的首家臺灣鞋店。成立於1996年的La new,是臺灣氣墊鞋第一品牌,是臺灣唯一耗資千萬成立自有「質量檢測實驗室」、「足部研究所」的鞋業企業。它的鞋材七成採用與國際精品LV相同的頂級皮料。
  • 小米華為積極拓展臺灣市場 華為將在臺北開出首間體驗店
    中新社臺北4月16日電大陸手機品牌小米、華為積極拓展臺灣手機市場,以銷售布局為例,小米在臺據點今年將達10店規模,華為也即將在臺開出首間體驗店。
  • 臺灣冰店跨界設計創意冰淇淋 西進大陸「冰」客迎門
    臺灣冰店跨界設計創意冰淇淋 西進大陸「冰」客迎門 2020年04月26日 08:49:00來源:廈門廣電網   如今,在大陸吃上道地的臺灣味已稀鬆平常,所以不少臺灣業者開始創新思路,打造出更具"心"意的美食,進軍大陸市場。
  • 臺企新光投資30億進軍大陸養老業
    新華網重慶12月15日電(記者周文衝)臺灣新光集團15日在重慶宣布,將投資30億元人民幣打造新光集團在大陸首個養老休閒產業項目。  此次進軍大陸,臺灣新光集團將與重慶當地摩根郡旅遊開發公司在重慶江津四面山區域內開展養老產業、醫療養護中心、旅遊和汽車主題酒店、文化創意產業、觀光農業等項目合作,總投資額達30億元人民幣。  在當日舉行的合作籤約儀式上,臺灣新光集團旗下新光資產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中國董事總經理方彥欽說,隨著近年來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的不斷加強,新光集團正加快在大陸的布局拓展。
  • 臺灣珍珠奶茶第一品牌丸作食茶正式進軍大陸
    丸作來自臺灣,1987年第一杯珍珠奶茶由丸作在臺灣誕生,1990年臺灣的珍珠奶茶便獲得了全亞洲的歡迎。如今,歷經時間的洗禮繼而重生的超人氣臺灣丸作食茶,堅持用最原始的手工製作珍珠,匠心巧制,用每一顆無法復刻的珍珠傳遞難以忘卻的滋味。「丸作食茶」中國臺灣的傳奇茶飲,現以「水玉丸作」之名登陸,正式進軍大陸市場。
  • 「臺獨」大佬稱臺灣要有條件的與大陸往來(圖)
    羅福全認為,2012年選舉不只是臺灣的「總統」選舉,美、日也很關心,很可能是影響亞洲安全形式的一次重要選舉。(中評社 黃筱筠攝)環球網12月31日消息,據香港「中評社」報導,民進黨老天王謝長廷日前拋出「兩岸論述」,認為「臺獨派」應與維持現狀派結合。民進黨「執政」時第一任駐日代表羅福全昨日接受採訪時稱,大陸經濟力量強大臺灣不可能不和大陸往來,但是要有條件的往來。
  • 臺資百貨量販店大陸開山劈土:與跨國公司叫板
    太平洋建設集團投資的大陸太平洋百貨,在大陸耕耘超過十年,原先在上海和大陸西南地區的成都、重慶等地開有6家店,去年底和今年初擴展到北部區域,設立了北京和大連的據點。       不過,受臺灣投資母公司太設財務問題的影響,太平洋控股公司已把四成的股權出售給美國卡萊爾投資公司,再把其餘六成賣給關係企業太平洋崇光百貨,與太設集團脫離了直接的投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