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戴口罩跑一千米,一周內兩人猝死,體育強國何時才能建成?只是為了成績還是為了全民的身體素質?
最近這一段時間經常會傳出初中生戴口罩跑步導致猝死的新聞。
隨著新冠疫情的好轉,全國各地的學校也在陸續開學,從疫情比較嚴峻的時候開始居家隔離不允許出門,一直到最近一段時間學生開學足足跨越三四個月的時間,而在這麼長的一段時間裡,大部分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在家每天閒的沒事看看電視玩玩手機,後來開始進行網課的線上學習,很少有時間去進行一些體育鍛鍊,加強身體素質
而這段時間的跑步猝死讓我們不得不考慮到是我們孩子和整體,國民的身體素質太差,還是由於不合理的運動模式以及運動方法導致的。
下面我就來分享一下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第1個,特殊時期是否該取消初三的體考?
我覺得這個是不應該取消的,因為現在的教育教學發展更提倡的是學生們的綜合素質發展,而不是說只為了應試考試來進行學習,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的發展才能更好的提高我們國民的基礎素質教育
體考是為了檢驗我們學生的身體素質,本來在日常的學習和過程中很少有體育的測試,甚至有很多地方的體育課都不是很標準,每一次開課就跑上1~2圈的慢跑,就自由活動,這種對於我們學生的身體素質是沒有任何幫助的
這就會導致,如果在初三有這種難度較高的體考的時候很多人就會突擊進行訓練,過大的強度會讓身體沒有辦法承受
而且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們人體的免疫力在對抗病毒的過程中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加強營養補充和鍛鍊身體則是提高免疫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第2個導致猝死的原因
猝死的一項因素是本身心臟存在的一些疾病,相關研究表示在一項針對猝死案例的分析結果中得出數據結果,其中心臟相關的疾病導致猝死的比例達到了90.77%。
其中就包括冠心病(冠狀動脈異常)、肥厚型和風溼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心肌炎等相關心臟疾病。
同時胃腸道系統穿孔壞死以及神經系統還有呼吸系統中的肺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都是有著猝死的風險。
但是除過一些本身的心臟以及身體疾病問題之外一些特定的因素也會誘發運動中出現心源性猝死。如比較劇烈而持久的勞動或者運動,造成過於疲勞,吃的太多或者大量飲酒吸菸,神經系統的過度興奮以及體內激素分泌紊亂也會造成猝死的發生
對於這些學生來說,如果在入學前的本身並沒有發現什麼相關的疾病的話,那很有可能就是突然增大的運動量以及身體的神經興奮和激素分泌紊亂而造成的猝死
在我們神經系統中有一種神經類物質是兒茶酚胺,什麼是兒茶酚胺:兒茶酚胺是指去甲腎上腺素(NA)、腎上腺素(Adr)和多巴胺(DA)。
茶酚胺在這個猝死問題上有一個比較重要的作用,當它在體內的含量較高或超標時會引起血壓升高與心肌梗塞。同時會增加心臟的的氧氣需求,這樣就有可能會出現心肌缺血缺氧。
在這種激素分泌過高的情況下,身體的氧氣需求會大大增加,如果這個時候佩戴著口罩進行體育鍛鍊,本身這些學生的心肺功能系統就比較差,攝入到身體內的氧氣就比較少,而身體機體的需求增大之後,身體沒有辦法供給,這樣就很容易出現心肌缺氧缺血的問題而導致猝死。
第3個該如何避免這些問題呢?
任何的運動都要進行循序漸進的提高,在很多學生長時間沒有進行鍛鍊的時候,剛開始的體育運動應當從輕量的活動開始,體能較差,貿然的去進行1千米的跑步,而且還是跟著整體的隊伍,那這個時候它的速度相對來說就會要快很多,沒有辦法以一個自己比較舒適的速度去進行跑步,這樣就會大大的增加身體的負荷
同時一定要在入學或者是進行體育運動前,做好相關的身體健康篩查,將各個學生的身體情況明確,是否有一些先天性的疾病,或者是有一些會導致運動過程中出現受傷甚至死亡風險的一些問題。
最後要進行合理的體育鍛鍊,而不是說只有到考試了才抓緊時間進行突擊體育訓練,這個不像是一些文化課的學習,腦力勞動會比較多,而這個身體的素質要求是全方面的。
總結
體育是強國之本,也是提升我們全體國民素質的一個重要部分,從小打下良好的身體素質基礎,才能為我們以後生活工作等各方面做好一個充分的保障,而不是說等到身體在成年甚至多少年之後出現了問題,才想起來去進行運動,加強身體素質,這個時候就已經為時已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