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青天津市泰達醫院
據華商報報導,4月24日下午,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某中學初三一名15歲男生戴口罩上體育課跑步時猝死。
僅僅6天後,4月30日下午,湖南省長沙市湘郡未來實驗學校一名學生上體育課中猝死。知情人士透露,該學生是在初三體考一千米測試時戴著N95口罩,呼吸不暢引發的猝死。
據悉,兩例事件學校都已經與學生家長就事件的處理達成一致。河南事件學校共計補償37萬元,家長因為想給孩子留個全屍,所以拒絕了屍檢;而湖南事件的具體處理結果未披露。
15歲少年運動後猝死,絕對是一個悲劇,無論對家庭、對學校、對社會都是悲劇,藉此向孩子的家長致哀!
目前,這個事件的關鍵是沒有屍檢,無法確定具體的死因,責任大小就很難劃分,所有的分析都是推測,根據推測索賠難免出現糾紛。
所以在此呼籲,意外死亡,應該立法強制屍檢,這樣可以減少許多糾紛。
雖然無法明確死因,但戴口罩跑步肯定是高危行為。
具有預防冠狀病毒效力的N95口罩及醫用外科口罩,其通氣阻力都在300帕左右,遠遠高於成人用口罩通氣阻力必須低於49帕的標準。這兩種口罩,平時戴久了,僅勉強維持氧氣的供應。
而跑步是一種有氧運動,跑步時需氧量是平時的20倍。戴這兩種口罩跑步,肯定會出現缺氧,以及二氧化碳蓄積和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心肌需氧量劇增,而此時恰好缺氧,共同作用可導致心搏驟停。
戴口罩劇烈運動是一種高危行為,對一些人而言相當於「作死」。
室外體育課有沒有必要戴口罩?
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是近距離飛沫傳播,病毒不會像霧霾一樣長期漂浮在空氣中,戶外、空曠的田野、廣場、操場等處無需戴口罩。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編制的《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普通公眾居家或在戶外無人員聚集的地方,防護建議是不戴口罩。
學生進校門前肯定經過嚴格篩查,有可疑者肯定不會放進校園;
如果不能排除學生中有無症狀攜帶者,上體育課可讓學生保持安全距離,不密集站隊,不面對面站立,跑步時保持間隔,不戴口罩也是安全的;
如果無法保證做到保持安全距離,完全可以不上體育課;
如果無法保證疫情防護安全,完全可以不開學。
而且,防病毒口罩的核心材料熔噴布就怕溼,呼吸氣打溼後就失去了防護的意義。
總之,讓初中生在操場戴口罩跑步是荒唐的。
為此,有人留言說,未戴口罩跑步者發生猝死也時常出現。這更說明,對不經常運動者,突然一次大的運動量本身也是高危行為。因為疫情,學生在家封閉幾個月,吃得多,動得少,身體應激狀態本來已經下降。開學後學校就讓學生奔跑測試,本身就是考慮不周。何況又違背防護常識讓學生戴著口罩去跑步。
還有人留言說,自己經常戴口罩跑步也沒出現問題;或者說,某些運動員,訓練內容之一就是戴口罩跑步,云云。
因為某人吸菸沒有得肺癌、沒有得冠心病,你就能排出吸菸是肺癌、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嗎?再說了,你戴的是N95口罩嗎?
某些運動員能戴口罩跑步,某些運動員還能登上珠峰呢,難道因為這些運動員能登上珠峰,就總結出所有的人能登上珠峰嗎?
不過,這些留言都是抬槓的話,大可不必理會。
但是,有一個專家教授的言論,卻成了學校開脫責任的依據。
針對初中生戴口罩跑步時猝死事件,陝西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教授曹蘭秀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覺得不存在說戴口罩引起猝死。」曹教授認為,戴口罩跑步和猝死之間沒有必然聯繫:「戴口罩跑步一般99%的情況都不會引起猝死。這名學生如果呼吸困難,他自己可以自主呼吸,而且他是有自主意識的,他不可能帶著口罩一直憋著到心臟猝死了。」
「戴口罩跑步一般99%的情況都不會引起猝死。」。我想請教曹教授,此數據有無依據?出自何處?
如果當時發生了呼吸性酸中毒,而酸中毒導致心搏驟停發生之突然,甚至都來不及摘下口罩。這個可憐的孩子因為死前沒有自己摘下口罩,就能否認戴口罩跑步和猝死之間的必然聯繫嗎?
警察破案,對一些細節都要做偵查試驗。作為一個醫科大學的教授,科學思維不應該比警察差吧!
稍有醫學知識的人都知道,戴防護病毒的口罩不能劇烈運動。對發生了違背常識的事件,得出結論前是否也要做一個試驗。請該教授自己或者讓自己的研究生戴口罩跑步測試測試!
對抗疫情,靠的是科學,而不是拍腦袋想像!
讓學生戴口罩跑步是拍腦袋之舉!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guikequan@hmk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