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民國第二代書法家,堪稱全才的鄧散木,為何草書成就不高?

2020-12-18 書法田園

在20世紀的書法家中,鄧散木堪稱全才,在書法方面他五體皆善,並且能作詩文,兼善繪畫,尤其是他的篆刻,很有影響力。作為民國第二代書家,鄧散木成名頗早,早在20世紀30年代即馳譽書壇。

鄧散木

鄧散木書法、篆刻俱精,不過,相較於書法,他篆刻方面的影響似乎更大,與吳昌碩(苦鐵)、王冰鐵、錢瘦鐵號稱「江南四鐵」(鄧散木,名鈍鐵),在現代篆刻史上赫然成一宗派,追隨者眾多。

鄧散木書法

鄧散木早年師從蕭蛻庵,但他從後來的書法風格來看,受蕭蛻庵書法的影響似乎不大。蕭蛻庵書法深具碑意、奇崛拗折,而鄧散木書法則寢饋山陰,晚年則宗法旭、素,一生書法實踐遠碑近帖。

陳振濂在《現代中國書法史》中,將鄧散木劃歸沈尹默海派一系,不過在沈尹默系統中與馬公愚、潘伯鷹、白蕉諸家相較,鄧散木顯然與沈尹默靠得不那麼近,與潘伯鷹、馬公愚書法完全為沈尹默書法的翻版不同,鄧散木的行書倒還稍具有些自我的面目和個性。

鄧散木書法

論傳統書法的功力,在沈尹默系統中,鄧散木似乎要稍遜色潘伯鷹、馬公愚;而論對魏晉風韻的把握,鄧散木則遠遜於白蕉。鄧散木書法平實無奇,帶有晉唐一體化格調,缺乏對「二王」書法的深層技巧把握和神韻的追尋。在現代宗法「二王」的書家,如白蕉、謝無量、沈尹默等中,只算得上是二流水平。這顯然是與他顯赫的名聲不太相符的。

鄧散木晚年傾力旭、素狂草,風格狂肆,迥異於早年書法面目。如果說鄧散木早歲書風還可劃入海派帖學一系的話,那麼到晚歲隨著鄧散木遠徙北京和書風向狂草轉換,鄧散木書法中已絲毫沒有海派帖學的氣息了。

鄧散木書法

鄧散木的狂草又如何呢?客觀公正地說,鄧散木狂草狂則狂矣,但卻流於表面的疏狂,缺乏狂草解衣盤礴、翛然物外的精神和化機。鄧散木的海派行書底子似乎限制了他在草書領域所能達到的高度。雖然他有「畸人畸行作畸書」的自許,但他的書法卻既不「畸」也不「肆」。

我想這與書家的才性不無關係。狂草是真正的天才藝術,它對書家先天稟質的要求比之於對書家池水盡墨的功力方面的要求似乎要大得多。因此,在書史上,狂草大家代不數人。而在20世紀現代書法史上,也只有于右任、林散之等少數幾人堪稱草書大家。

鄧散木書法

現代草書領域沒有鄧散木的一席之地並不是偶然的,與于右任、林散之等相較,鄧散木草書缺少發乎性情的神採氣韻,雖表面狂放但乏神無勢。在筆法上線條流利浮滑,缺乏內在骨力和情感節奏,只是一味盤旋纏繞,流於俗筆。

鄧散木作草有拘謹、擺布之態,小心經營,勒筆摹形,這導致其草書風神全無。這似乎在他的篆刻創作中也可見其端倪。而我始終認為,鄧散木裝飾感很強的篆法和金石語言,給他晚期書法創作帶來很大負面影響。

鄧散木書法

鄧散木篆刻取法虞山派趙古泥,得其遺脈,但卻將其裝飾意味推向極致,刀法僵直,意思全無。作為一代印家,他的篆刻審美觀念不可能不在他的書法創作中發揮影響。

草書創作講求功性兩見,而鄧散木草書則似有功無性。如果說鄧散木書法敗在秀而不奇的話,那麼其篆刻則敗在狂而不肆。這也是鄧散木在現當代書法史上影響愈趨衰微的內在原因。

鄧散木篆刻

相關焦點

  • 堪稱全才的民國書法大家馬公愚
    以其書法諸體精絕,為書畫篆刻詩文之全才故。馬公愚之篆書的孫詒讓指引,起點高,遠者法乳三代, 於石鼓、秦詔版下力最深;近者師法鄧石如、吳昌碩,但不依傍他人,終成自家面目。馬公愚篆書中堂作為一個成熟書家,這種氣韻涵蓋他的篆、隸、楷、行、今草、章草、北碑、漢簡諸體,如此, 成就其一代大家。
  • 他是「民國四大書法家」之一,他的草書最為知名
    他是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曾任上海大學校長,復旦大學、私立南通大學校董;他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先驅,國民黨元老,還曾被推選為民國首任交通部次長;他還是「民國四大書法家」之一,被譽為 「近代書聖」 ,他就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書法家——于右任,他是陝西三原人,原名伯循
  • 書壇怪傑鄧散木與人合著的《鋼筆字範》,是中國第一本鋼筆字帖
    鄧散木是我國現代書法家、篆刻家,中國書法研究社社員。1898出生於上海,原名菊初,字散木,別號糞翁,一足等。從二十年代起,他的書法和篆刻便名揚海內外,在書法上,他楷、行、草、篆、隸諸體皆精,在詩詞方面也有一定的貢獻。著有《篆刻學》、《書法百問》、《怎樣臨帖》、《雙散木詩詞選》等。
  • 民國「二王熱」,大書法家們學王羲之,誰寫得最好?
    白蕉的學生孫正和曾說:「沈尹默先生傳羲之書風如鑑湖之風,澄澈明淨;馬公愚先生傳羲之書風似會稽之酒,芳香醇厚;鄧散木先生傳羲之書風如越王之臺,嚴峻高聳;白蕉先生傳羲之書風如蘭亭之竹,瀟灑脫俗。」 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四位民國帖學倡導者,誰更得「王書」神髓。
  • 鄧散木《草書寫法》,一本能教你將草書寫「對」的書
    草書是比較難學的。寫得好不好先不說,首先要解決字形的問題。也就是說,你首先要把字寫對了,然後才能去考慮好不好的問題。很多人在寫草書的時候,經常由著自己的性子寫,經常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這麼一弄,經常寫出錯別字來,自己還不知道。
  • ​107位民國人物的書法欣賞(八)
    107位民國人物的書法欣賞(八)來源:書法字帖      按:最近《谷園講通鑑》專門寫了一期《中國書法史的高峰》的講稿,講東漢末桓靈時期書法藝術勃興的情況。從此,書法幾乎成為一種中國古代社會階層的標籤。這種傳統一直延續到了民國,即便杜月笙這樣的流氓大亨也要練得一手好書法。民國之後,此道遂絕。
  • 近代20位書法家楷書大比拼,你最喜歡誰的作品?
    于右任草書名世的魏碑大家于右任楷書《曾孟鳴碑》于右任書法早年致力於魏碑,中年後精研草書,沉雄其本,飄逸其形,逐漸形成氣勢磅礴、自由爛漫的獨特書風。他的對聯作品,更把這種書風演繹到了極致。李叔同出家後,「諸藝俱舍,獨書法不廢。」他以書法弘揚經律,廣結佛緣,但早期那種凌厲的才子氣與魏碑那種剛勁雄偉的風格不見了,代之以起的是安祥肅穆到不食人間煙火的一副面孔。李叔同晚年的書法形式上以抄寫佛經的冊頁、對聯為主。字體偏於狹長,用筆較輕、較慢,章法空間十分疏朗。呈現一派肅穆、高古的佛家氣象。陸維釗碑帖結合的楷書大家
  • 民國時一個紅透上海灘,自號為「糞翁」,給居室取名為「廁簡樓」的...
    章士釗先生被其書法藝術所傾倒,給予如此評價,可見其藝術成就之高及藝術魅力之大。 這個「糞翁」就是近代著名書法家——鄧散木。 工行草書,一筆王字,但於篆隸真書,也都下過極深的工夫。楷書以唐楷為主,也寫北碑,但終於還是帖意濃於碑意。隸書則漢代名碑大多涉及,以筆酣墨飽、結字謹嚴勝。篆書初學《嶧山碑》,繼雜以鐘鼎款識,上溯殷商甲骨文,融會貫通,最後寫出一種個人風格強烈的草篆。
  • 黃庭堅臨終前寫的草書,出神入化、神鬼莫測,堪稱「人間絕筆」!
    「宋四家」是影響後世極為深遠的北宋的四位頂級書法家,蘇東坡以書卷氣取勝,蔡襄以地位名世,米芾以繼承而卓然立於眾人之上,而在草書領域則無人能夠比肩於黃庭堅!公元1104年,也就是北宋的崇寧三年,距離黃庭堅暴斃僅有幾個月的時候,這一年也是他書法最具神明境界的時候。
  • 歷史上第一本鋼筆字帖,出自書法大師之手,堪稱字字珠璣
    《鋼筆字範》是20世紀40年代由鄧散木和當時著名的書法家白蕉合著出版,也是中國發行出版的第一本楷、行、草全面的鋼筆字帖,可謂開啟了硬筆書法之先河。鄧散木(1898-1963)畢生精研書法、篆刻,兼及詩、畫。江南大書家蕭退庵的弟子。工行草書,一筆王字,但於篆隸真書,也都下過極深的工夫。楷書以唐楷為主,也寫北碑,但終於還是帖意濃於碑意。
  • 107位民國人物的書法欣賞
    民國時期書法作品的作者,自清末民初始,至新中國成立,實際上跨越了幾個不同的歷史時期。 (排名不分先後) 1.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後海派」代表。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被稱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
  • 宋徽宗草書,筆走龍蛇、一瀉千裡,何人能及?
    ,書壇出現了一位特殊的書法家,他的職業是皇帝,論及書法水平,他的書法整體的氣格上超越了「宋四家」,直與唐人比肩。 但對於宋徽宗來講,「瘦金體」楷書並不是他書法的全部成就,他對於草書的理解和創作水平要遠遠高於他的楷書。
  • 中國書法家協會草書委員會委員作品欣賞!
    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六屆副主席、草書專業委員會主任、青少年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四川大學博士生導師。240cm×90cm雪落襯爐鳴,花高照夜明, 聲聲天地動,疑是點天兵。 三覺翁老胡並書。白煦別暑師然,號竹石館,祖籍四川成都,1949年10月生於北京。
  • 中國十大草書家,二王皆在榜中.
    代表作品有: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行楷《蘭亭序》等。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冶於一爐,創造出「天質自然,丰神蓋代」的行書,被後人譽為「書聖」。王獻之
  • 中國書法家協會草書委員會委員高清作品欣賞
    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七屆草書委員會,堅持「植根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多樣包容」的創作理念,推動草書業界積極開展活動,把創作優秀草書作品作為中心任務
  • 107位民國人物的書法(高清大圖)
    這些人之外的民國書法高手還有很多很多。他們多數都不以書法名世,包括這裡收錄的很多人,與今天的「書法家」不同。袁克文袁克文(1889-1931),字豹岑,河南項城人,袁世凱次子,民國四公子之一,反對袁世凱稱帝。他有"天津青幫幫主"之稱,參與政治活動不多,長於詩文,工於書法,致力古錢幣研究,能演唱崑曲。
  • 中國10大草書大師,看看選的恰不恰當?
    代表作品有: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行楷《蘭亭序》等。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冶於一爐,創造出「天質自然,丰神蓋代」的行書,被後人譽為「書聖」。NO.3 王獻之
  • 民國108位書家精品書法作品合集
    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後海派」代表。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被稱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 袁克文 袁克文(1889-1931),字豹岑,河南項城人,袁世凱次子,民國四公子之一,反對袁世凱稱帝。他有"天津青幫幫主"之稱,參與政治活動不多,長於詩文,工於書法,致力古錢幣研究,能演唱崑曲。
  • 107位民國人物的書法,賞心悅目,先收著,慢慢看.
    李 健李健(1881-1956),字仲乾,江西臨川人,著名書法家李瑞清(清道人)之姪,民國以後投身教育事業,擅書法,真、草、篆、籀皆工,亦善治印。袁克文袁克文(1889-1931),字豹岑,河南項城人,袁世凱次子,民國四公子之一,反對袁世凱稱帝。他有"天津青幫幫主"之稱,參與政治活動不多,長於詩文,工於書法,致力古錢幣研究,能演唱崑曲。
  • 民國四大書法家,楷草篆隸各領風騷!
    免費訂閱民國時期,有四位書法家享譽書壇,他們也是當時政壇的風雲人物其中譚延闓善於楷書,胡漢民工於隸書,吳稚暉精於篆書,于右任長於草書。他們四位在當時可謂各領風騷,被譽為「民國四大書家」,也稱「真草篆隸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