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我所在企業具有自主評聘職稱的資格,很多退休職工都具有中級、副高級、甚至正高級職稱。作為負責職稱評聘和退休管理工作的HR,我要提醒你:過去,在特定歷史時期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的,在退休時,會增加一定金額的養老金。特定時期以外,取得的職稱,都不會額外增加養老金了。企業退休人員漲養老金,為啥不給中級職稱漲?主要原因有以下3點:一是與我國養老金調整原則相違背;二是對已經取得職業資格證的人(如技師、高級技師)不公平。三是在職時已經在工資和職務等方面享受了相應職稱待遇。下面結合問題,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一、職稱分為哪些等級,取得職稱有什麼用?
職稱,也可稱為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一般可以分為四個等級:助理級(初級)、中級、副高級、正高級。以工程系列為例:可以劃分為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職稱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
1.用於區分專業技術人員的水平和能力。一般來說,級別越高,說明這個人在該專業領域的能力和水平越突出。比如:重大科技項目的負責人和項目組核心成員,至少需要具備中級及以上職稱。
2.作為人才考核指標。職稱可以作為選拔人才、職務晉升的考核指標。比如:晉升部長,需要具備中級及以上職稱。
3.作為門檻類指標。在特定崗位,需要具有特定的等級的職稱,一般會將是否具備職稱,作為任職資格,否則不能上崗。比如:從事會計崗位的,至少具有初級會計職稱;從事政工類崗位的,至少具有初級政工師職稱。從事檔案管理崗位的,至少具有檔案管理員職稱。
4.有助於提高個人薪酬福利待遇。很多企業內部都會設置職稱津貼,職稱級別越高,相應的津貼待遇也就越高。比如:中級職稱300元津貼,副高級職稱500元津貼等等。另外,在北方冬季採暖期,一般會根據職稱,確定相應採暖費報銷標準。比如:中級職稱對應100平的報銷標準;副高級職稱對應120平的報銷標準;正高級職稱對應140平的報銷標準。
5.特定歷史時期取得的職稱,退休時會增加養老金。在過去,要想獲得中級及以上職稱,難度很高。能夠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的人,鳳毛麟角。國家為了激勵這些職工,各地在核算退休職工養老金時,會將職稱作為其中一項計算依據。比如:在瀋陽市,1998年以前,具有高、中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其從事專業技術和科技管理工作男滿30年、女滿25年的,高級職稱增加25元;中級職稱增加15元。以後年度取得職稱的,退休後不再增加過渡性養老金。
二、企業退休人員漲養老金,為什麼不給中級職稱漲?
1.與我國養老金調整原則相違背。我國養老金調整的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兼顧公平。每年養老金的調整,主要與國家公布的月均調整比例、當地定額調整金額、個人退休時的養老金水平、參加工作時間、繳費年限等因素有關。與退休前的職稱無關,別說中級職稱,正高級也不行。
2.對已經取得職業資格證的人(如技師、高級技師)不公平。職稱與職業資格都可以作為評價相應領域人員專業能力和水平的依據,二者有很多異曲同工之處。只不過,職稱更傾向於管理和技術人員,職業資格更傾向於技能人員。在特定歷史時期,已經給職稱人員增加了養老金,職業資格人員就沒有,已經有失公平了,因此,國家已經進行了年限上的限制,未來取得職稱的,也不會增加養老金。如果現在國家單獨對具有中級職稱以上的企業退休人員再每年增加養老金,那麼取得職業資格證的人員是不是也應該增加,取得特種作業資格證的人員是不是更應該增加?因此:僅增加中級職稱及以上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既不合理,也不公平。
3.在職時已經在工資和職務等方面享受了相應職稱待遇。對於已經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的人員,他們在職的時候,已經在工資和職務上,享受到了相應的職稱津貼和福利待遇。一般來說,職稱等級越高,工資水平越高,對應的繳費基數也高。因此,職稱等級高的企業退休職工,在養老金計算上,已經佔據了優勢,要高於職稱等級低的和沒有職稱的職工。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總不能在職時佔完便宜,退休後再佔便宜吧。
寫在最後:
1.每年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是按照是按照國家規定的養老金調整原則以及地方制定的具體調整文件,進行調整的。如果單獨對中級及以上人員調整養老金,與養老金調整原則相違背;對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尤其是長期從事一線生產的技能工人,是嚴重的不公平;因為在職的時候,在工資和福利待遇等方面,這些人員已經享受到了相應的職稱待遇,並且在退休計算養老金時,已經有了體現。所以,沒有必要單獨為中級及以上職稱的企業退休人員,額外增加養老金。這種調整傾向,沒有任何必要,只會增加社會矛盾,對具有職業資格證的技能工人,也不公平。
2.現在的很多職稱證,都是明碼標價,貼著「保過」的標籤。一些領域的中級職稱證書,非常容易取得,導致證書含金量大幅下滑。而且,現在職稱的評審規則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實行的是評聘分開制度,也就是說,即使你具有中級職稱的任職資格,企業可以選擇聘用,也可以選擇不聘用。因為很多用人單位不再把證書作為選拔人才的唯一標準,而是要求憑能力說話。
如果僅增加企業中級及以上職稱人員的養老金,不增加相應職業資格(如技師、高級技師)人員的養老金,你是否贊同?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