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11月,美軍開始重啟天寧島軍事基地的計劃。在未來可能爆發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中,天寧島軍事基地能夠為美軍提供一個常備據點。
獅評:天寧島位於馬裡亞納群島南部,與著名的塞班島相鄰。1945年8月,搭載原子彈的美國轟炸機,就從天寧島起飛,對日本的廣島與長崎進行了轟炸。1947年以後,天寧島軍事基地關閉。
天寧島位於美軍安德森空軍基地所在的關島以北約100英裡、即160公裡處,在這裡建造新的備用機場,將有助於美軍在西太平洋方向開展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降低美軍目前嚴重依賴關島上安德森空軍基地的風險。
美軍最大的擔憂是擔心關島基地被「一窩端」。作為亞太兵力中樞和攻擊力策源地,關島面積狹小,無戰略縱深。在戰略部署上,美軍始終執行「分布式作戰戰略」,意即把戰略物資、裝備分散布置,以防不測。
2、10日,瑞士《新蘇黎世報》撰文指出,戰略忍耐成就中國今日的強大,西方自顧不暇遏制不了中國。
獅評:文章稱,當許多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因為陰謀、戰爭和腐敗浪費了政治前途和資源財富時,中國一直在致力於經濟發展。前提是必須放棄外交政策冒險。中國很早就意識到只有強大的經濟才能影響世界。戰略忍耐成就了今天的中國。
與其政治及經濟實力相應,中國越來越多地在國際組織中發揮影響力。川普退出了眾多國際組織,而中國卻越來越依靠這些組織。
中國長期以來都在打造另外一套體系,有別於美國主導的戰後國際秩序。比如2016年開始運作的亞投行,旨在打破布雷頓森林體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的壟斷地位。另外一帶一路的影響力也日益增強。
西方,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很有可能自顧不暇,無法有效遏制中國影響力。在國際地緣政治格局中,中國成為新的重心,已經勢不可擋。
3、9日,《北約2030》未來10年的新戰略出臺,文件稱,中國正日益與我們進行系統性的競爭。
獅評:在德國前國防部長德邁濟埃和美國前外交官米切爾的指導下,由歐美專家團隊完成了《北約2030》。
文件指出,在未來十年中,俄羅斯仍「可能是對該聯盟的主要軍事威脅」。但是 ,"中國的崛起是北約戰略環境中最大、最具影響力的一個變化。"北約需要"投入更多時間、政治資源和行動來應對中國帶來的安全挑戰"。
新文件強烈建議,北約加大對"監測和抵禦來自中國的任何可能影響集體防禦、備戰和復原能力的活動"的投資。一旦成員國察覺到來自中國的任何威脅,"北約必須證明自己是有能力提供保護的有效行動者"。
北約秘書長斯託爾滕貝格稱,中國 "不認同我們的價值觀,欺凌他國,正日益與我們進行系統性的競爭"。北約應該考慮將中國納入北約的正式總體戰略文件的「戰略概念」中。
中國今年的GDP很可能要超過歐盟,讓歐洲國家無法接受,深感受到威脅。2010年,中國經濟超過日本,隨後兩國關係出現波折。直到十年後,日本開始接受中國的超越,重新建立合作關係。
現在輪到歐洲國家了,美國藉機操縱北約強化對中國的敵意。9日,中法兩國領導人通話,馬克龍表示,法方秉持獨立自主的外交傳統,高度重視發展同中國的關係,願同中方繼續努力,深化法中、歐中合作。希望歐中投資協定談判儘早取得成果。
法國是歐洲最具獨立意識的國家,馬克龍曾經稱北約已經腦死亡,一直希望歐盟能脫離美國的羽翼,獨立自主。英國脫歐後,法國是歐盟唯一的常任理事國,中國鼓勵歐洲在世界發揮更大的作用。
法國與芬蘭、荷蘭、義大利、西班牙、德國6國拋開美國,組建了反高超音速武器"俱樂部",這意味著北約之外,形成了歐盟的軍事組織。川普後,歐盟已經意識到不能只依賴美國,美歐不管熱情多高,實質分歧已經掩蓋不住,世界新的格局正在不斷演化。
4、8日,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刊文稱,西方國家正在拼命救經濟,但受益的卻是中國,中國經濟正受益於歐美國家的經濟刺激政策。
獅評:疫情之下,全球各國都去採購中國生產的電視機、平板電腦、家具等產品,因此,中國外貿順差額11月創下了歷史新高。
8日,《法蘭克福評論報》稱,對於歐美經濟而言,中國人是無可取代的客戶。中國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從疫情導致的經濟下挫中恢復。北京也藉此增強其政治和經濟實力。對於西方而言,中國經濟增長應該成為一個警訊:西方也應當儘快調整好疫情曲線以及經濟增長曲線。而這兩條曲線,互相之間緊密關聯。
西方世界對於經濟越來越依賴中國,深感不安。而現實又不得不依靠中國渡過難關。這種扭曲讓西方酸氣十足。現在的西方形成戲劇性的兩個極端。美歐高層在運作減輕於中國的合作,而商業巨頭正加強與中國合作,並告誡官方,中國是不可放棄的市場。
5、10日,評審委員會同意向輝瑞和BioNTech研發的新冠疫苗發放緊急使用權,為新冠疫苗在美國上市掃清了最後的障礙。
獅評:由獨立專家、傳染病醫生、數據學家以及醫藥行業和消費者代表所組成的委員會最終以17票贊成,4票反對,1票棄權的結果,決定向美國食品與藥物監督委員會(FDA)建議批准輝瑞和BioNTech研發的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權。
FDA會接受委員會提出的建議,可能在11日批准,新冠疫苗下周將正式在美國使用。
FDA當天的評審主要就圍繞以下兩方面進行深入討論並給出建議:一是基於目前現有的所有的科學證據,能夠合理地認為輝瑞-BioNTech新冠疫苗能夠有效防止16歲及以上人群感染新冠病毒。二是目前已知和潛在的疫苗對於16歲及以上人群帶來的好處要高於已知和潛在的風險。
6、7日,美國德克薩斯州總檢察長、共和黨人帕克斯頓在美國最高法院對今年大選中的四個「關鍵州」提起訴訟,指控這些州違反了選舉人條款。該訴訟已獲得美國17個州的支持。
獅評:帕克斯頓向聯邦最高法院提起訴訟,指控喬治亞州、密西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威斯康星州違反了美國憲法當中的選舉人條款。在今年大選中,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在這四個州均以微弱優勢擊敗了川普。美國總統川普也在推特上發文對其表示支持。
四大關鍵州的政府以新冠疫情為藉口改變投票規則,允許大規模郵寄選票,而這一做法是通過法院和行政令而非立法機構完成的,違反了憲法有關選舉人的條款。
因此,德克薩斯州請求聯邦最高法院要求各州議會無視「有爭議的選舉結果」,直接任命選舉人。目前這四個州議會參眾兩院均由共和黨佔據多數席位。
目前,最高法院已要求這四個州在當地時間10日以前對訴訟作出回應,而12月14日就是各州選舉人投票選出下一任美國總統的日子。這四個州共有62張選舉人票,而據美聯社的統計,拜登累計獲得306張選舉人票,川普獲得232張。如果這四個州的選舉結果發生變化,川普有擊敗拜登的可能性。
共17個州的共和黨籍總檢察長對該訴訟表示支持。而今年的大選中,川普在上述17個州和德克薩斯州都擊敗了拜登。
共和黨還在負隅頑抗,川普更希望藉助最高法院的多數共和黨推薦的法官為自己翻盤。這種可能性不大,如果最高法院支持了川普,美國將陷入更大的混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