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形狀像松樹似的黑雲出現在火山口,過了一段時間,這朵黑雲沿著山坡滾下來,將周圍的一切都覆蓋了,包括附近的海面。」小普林尼在一封給羅馬歷史學家塔西圖的信中這樣描述。79年,那場著名的維蘇威火山大噴發,由於風向的緣故,火山灰向龐貝古城傾瀉而下,兩萬多人一眨眼消失,包括前往救援的他的叔叔老普林尼。或許,它是為了讓千年後的世人,驚嘆那一難以複製的奇蹟,才完好無損地保留了龐貝古城。
是的。維蘇威山下,古老的地中海旁,發生了太多過往。穿過小普林尼的歷史之筆,《羅馬假日》的性感女郎、《教父》的詭秘多變,來到《美食、祈禱與戀愛》,從羅馬到拿波裡,火山灰飛揚之地,究竟是黑手黨槍口下的地獄,還是披薩愛好者的天堂?
雞蛋花飄落,峇里島的年邁巫師察看中年女人命運的紋理,Julia Roberts 飾演的Elizabeth Gilbert。命裡有時終須有,女人開始間隔年旅行,找尋生活的意義。Julia Roberts首先來到羅馬城,她抱怨租的老式房子熱水不夠用時,跟老婆婆「Enough」與「Not enough」爭論不休,幽默的嚮導告訴這個牢騷滿腹的女人,學羅馬人那種性感,享受那種無所事事的快樂,而不是像大洋彼岸的美利堅與此岸的火紅色的大陸,連個周末都是過廣告裡面的無趣生活,揚起手臂大聲討論放縱自己的情緒,何必總是活得太累,太一板一眼,不覺無趣?
把時針向回撥動,一個叫徐帆的武漢男孩大學畢業後,進入電力公司上班,他不會像劉慈欣那樣穿上體制的盔甲,在自己營造的自由空間裡撰寫《流浪地球》與《三體》,做那些年看不見的科幻夢,而是醞釀著下一步計劃。一年後,他跳槽到深圳微軟做程式設計師,他有著程式設計師的較真和嚴苛,周末同事朋友聚會,美食美酒,敲開了他柔軟的內心世界,他發現自己有一顆愛美食的心。
幾年後,一個比他小几歲的羅姓男孩也在深圳做程式設計師,整日與代碼打交道,「那些別人一個月做完的事情,我兩三天就做完了,你說這些有意義有挑戰性嗎?」在楚河漢街餘生向左法式日料,85後羅先生問我。我搖搖頭。果然,他也跟徐帆一樣,一頭扎入了美食圈。
深漂的日子,徐先生和羅先生兩位每到周末就會分別跟自己的同事朋友聚餐,世界各地找尋美食,找著找著就入了美食的坑。
那就索性再跳一次。徐先生行動最早,懷抱對美食的熱愛,十年前,他就在華科體育館對面開過賣酒的咖啡館,慘澹經營,也開過三四百平米的西餐廳,並沒有得到預想的成功,直到他在一次歐洲旅行中遇到了瑪格麗特披薩。
中國人對披薩的了解是從美式披薩必勝客開始,厚厚的餅底,鋪滿餅面的餡料,濃濃的番茄醬味道,飽腹感十足,許多年以前,大家以為這就是pizza的樣子。然而,在歐洲的旅行,打破了徐帆對披薩的傳統印象。
距今六年前,三十出頭的他跟太太在羅馬城旅遊。我問是不是度蜜月啊,像是羅馬假日?徐帆羞澀一笑道,不是哈,在羅馬城的小巷子裡,路過一家披薩小店,店主熱烈地喊著「best pizza in Roma」。那樣的熱烈,就像是地中海熾熱的夏日,椰棗樹在豔陽高照的日子閃亮而孤獨,引得他饞蟲躍動,拉著愛人掉過頭就去嘗試。那是一個最傳統的瑪格麗特披薩,聖瑪扎諾番茄醬、馬蘇裡拉奶酪、羅勒和橄欖油是必備元素,整體清新自然,口感勁道,周邊松喧,悠長的麥香,點點滴滴的黑色小圈點,那是美拉德反應的表徵。
如果說美式披薩是濃妝豔抹、蓬頭油麵的中年油膩女人,那義大利披薩就是清水芙蓉、聰穎俊俏的靈秀少女。他迷戀上了義大利披薩。
「別打擾我,我正在跟披薩戀愛呢!」電影裡的旅行家Elizabeth Gilbert和在羅馬遊玩的徐帆異口同聲道。
義大利人英語太差是問題,關鍵是口音濃重,這樣的意式英語誰能聽懂?於是,Elizabeth Gilbert,這個美國女人乾脆笨笨地學起了義大利語,揚起了義大利人的誇張手勢,特別是那個深巷小樓上的拿波裡小女孩朝她豎中指後,她一生氣就要飆句「vai a morire」(去死吧),跟民國拍電影的那些文雅先生們如導演任彭年先生動不動就爆上海閒話「操那去勒,操那去」與夫人鄔麗珠附和「娘個西皮,娘西皮」,耍耍舞臺腔一樣,才罷休。
「vai a morire」完畢後,她愛上了這裡,離開前夜,她做了一桌地道的美餐,餐桌上的每個人都在感恩上帝感恩愛人,在義大利男胖子與姐妹們感恩上天贈之以sexy時,「我是一個最幸運的女孩」,她感恩所有人。千山萬水永不改,果然還是美國心!燭光晚餐後,她繼續旅途,踏上命運的年輪……
在Elizabeth Gilbert奔赴下一旅程時,徐帆也開始了新的人生,因為語言問題,他對留在義大利望之卻步,其後,在幾個外國朋友幫助下,他改道來巴黎,於塞納河畔找到了一家披薩培訓學校學習。
他知道,光在巴黎學習還是不夠的,便每年都會去拿波裡的百年老店去探尋訪問進修,這裡才是世界pizza之心。他不恥下問,也會拍一些視頻,可愛的義大利胖子會玩各種花拋,將麵團開皮技巧演繹的很炫酷。他一一記錄下來,放到未來的披薩店使用。
徐帆置身拿波裡,這座集天堂與地獄於一體的城市,恰好處在維蘇威火山腳下。79年那次猛烈噴發後,1944年,維蘇威再次爆發出鋪天蓋地的火山灰與滾燙的巖漿,美軍基地因此受損,正在激戰中的同盟國與軸心國軍隊更是暫時停火,成千上萬的戰士相約一起去觀看火山噴發的勝景,差點要唱「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地球上」。人間的一切吵嚷爭鬥,在大自然面前,簡直不值一提啊!
西北望,漢尼拔翻越的阿爾卑斯山,一山分出來兩大西餐流派,意餐與法餐。義大利餐多小吃,法餐多大菜。然,意餐是法餐之父,它是粗放的,義大利是民族教會的融合之地,這跟武漢在華中的融合類似,以小吃盛,都是很接地氣的。徐帆調查發現,當時武漢基本上是清一色的美食披薩,沒有拿波裡披薩,他有了在武漢創業做披薩的念頭。
2015年,他跟幾個人合夥於漢口長春街開了家搖滾披薩,成為武漢最早一批做義大利披薩的人群。他移植了最傳統的拿波裡披薩,配方、製作工藝、烤制設備均來自拿波裡。
他拒絕用當時流行的電烤箱,因為加熱溫度只能升至250°,達不到他的要求。於是,他還是選用了傳統的義大利石窯,可以讓溫度達到500°,面火500°,底火380-400°。
麵團必須使用義大利的00粉【00是一個代碼,表示的是研磨度,從2(粗糙)到00(精細),各種都有】,00粉是輕質小麥麥芽心研磨而成,國際賽事專用,輕質的小麥比硬質的小麥彈性蛋白質含量少,所以這種麵團要更輕柔的「手作」,方能實現空氣、水分和麵粉的融合。權威機構認為拿波裡披薩的麵團的重量要在180到250克之間,這比美式披薩厚實的麵餅要輕薄許多。
經過傳統發酵之後,披薩開始變得很有韌性,窯爐的高溫,可以瞬間鎖住水分,做到麵餅外酥內軟,口感綿長。據說,在義大利,這種窯爐是要燒櫸木或橡木的,這就像我們念念叨叨的古法豆皮要給刨花火、家常煨藕湯要用蜂窩煤爐子……有一種樸實的傲嬌在裡面。
至於拉絲的Cheese,徐帆介紹說,他家有兩種:一種是紐西蘭的,一種是義大利進口的新鮮蘭花Cheese,也是維蘇威火山腳下的工廠出品。原來維蘇威火山,不止有上帝之手與龐貝古城,那座神奇火山下還有不可替代的食材呀!
或許,正是這些要素,造就了開業伊始,搖滾披薩就一炮而紅的現象。徐帆說:「長春街店,只有80個平方米。開店前,我們還在發愁,不知能不能一天做到3000塊。沒想到,大大超出了預期,天天排隊的現象一直到16年底。」
我問他為何會火爆呢?他說:「真材實料吧!我們店門口有一個冰櫃,可以看到原料;開放式的廚房,可以看到全程的操作。我們從來沒有在原材料上省錢啊!」理工男的他,講究做事一板一眼,這樣的個性容不得不好的作品。
長春街搖滾披薩的一炮而紅,打破了必勝客為代表的美式披薩一統武漢的局面,同時也引來眾多跟風者,他們買來窯爐開啟新店,然而,多半沒有生存下去,追究其問題,還是不夠用心,只有少數做了起來。
於是,那個冬日,寒風吹起,我們躲在溫暖的搖滾披薩店裡,吃到了點單量最高的金槍魚披薩、素樸的瑪格麗特披薩,入口松喧,隨意摺疊,清雅可人,健康美味,又不必擔心腹脹,這才是義大利披薩,而不是市面上那些蒙人的帶餡兒大餅,怪不得義大利人也會在此聚會用餐呢,而且是五個人吃了六個披薩,差點要我們驚掉了下巴!
2017年12月,拿波裡披薩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披薩始祖得以正名。作為APN協會中國區副會長、擁有五家搖滾披薩店的徐帆表示,以後將會承辦中國區APN大賽。說到這裡,我還蠻期待呢!畢竟,像披薩這樣的外來小吃能夠在」小吃之都「武漢佔據一席之地很是不容易啊!
春花春雨,厚霧綿雨,楚河漢街餘生向左法式日料羅先生剛忙完開春後爆火的生意(他在去年投身日料),一期一會又開始了,朋友圈裡的徐帆也正在為他的搖滾披薩忙碌不已,Elizabeth Gilbert向義大利朋友們敬酒「Saludi」,這是她在羅馬最美好的夜晚。
想起不知誰講過的一句話,「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就點個披薩吧!」這大概是義大利人的美食信條。於是,我打開美團外賣,點了一個瑪格麗特披薩,我開始想念搖滾披薩了!
作者:舒懷
圖片:舒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