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和廣府人對侍粉、粿、粥的態度

2021-02-18 潮陽圈


本文已獲得作者 走走天堂 授權

水稻大米對廣東人有著重大的意義,從福建遷徙來的潮汕人保留了中原文化中對祭品的要求,在廣東地區,麵粉等小麥相對於大米,猶為珍貴,因此,以米製品取而代之的各類粿類食品替代了對麵食的需求,因為粿類的品種繁多,今天且不在本文涉及,單對粿類之外的大米食材的粗略介紹,因為潮汕和廣府在處理大米的方式上有著相同相似之處,那麼就把這兩個地區作為對比,由此可以見得出兩個地區飲食文化的不同。

 糜和粥

(白糜)

(白粥)

從粥開始說起:潮汕地區其實不叫粥,叫白糜,說白了就是把米煮到開花後算大功告成,而在廣府地區,粥是煮到米粒與水完全融解,加入皮蛋瘦內就是皮蛋瘦肉粥,但如果潮汕媳婦把糜煮成這樣會被罵死不可。潮汕的糜和飯是可以互相轉化的,糜煮好後,用飯撈把幹米撈起來,就變成飯,如果要吃的時候把米粥加入,又能變成糜,這種相互轉換方式是廣府地區的粥無法完成的,廣府的粥只能趁熱吃,但潮汕的糜冷熱都能吃,這就是所謂的熱飯冷糜。

 戈飯與炒飯

(戈飯)

(炒飯)

而炒飯,更是不同於廣府地區。潮汕人炒飯叫戈飯,它是在飯煮好時趁熱,加入蝦,肉等不同食材再行翻炒,這就是正宗的潮汕炒飯,其實說翻炒並不恰當,戈飯要求的是含足夠的水份和油份,而在廣府地區,炒飯非得等到飯冷卻甚至過夜之後,再加上雞蛋或食材番炒出顆粒樣的金包銀,他講究的是炒飯的鑊氣,這種炒冷飯對胃不好,又上火。跟熱飯冷糜的效果是相反的。

 幹炒牛河和溼炒牛河

(幹炒牛河)

(溼炒牛河)

通俗來講,炒牛河分為幹炒和溼炒兩種,通常人們所稱的廣式牛河實際上應該為幹炒牛河,在廣府幹炒牛河確實是一種技術活,他跟蛋炒飯一起並稱廚師的入門菜和出師菜,雖說是簡單,卻考慮到了火侯炒功等各種必備元素,實際上,蛋炒飯和幹炒牛河中配料跟主料是完全結合在一起,講究的是跟廣東粥一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但潮式炒牛河實際上就是溼炒牛河,它用的是過水熟河粉,它講究的是勾芡和淋油的比例,它的配料特點是最嘉搭配是牛肉和芥藍,而且這種搭配法跟幹炒牛河不同,牛肉炒芥藍是分開的,是添加在溼炒牛河之上,因此能單獨嘗出牛肉炒芥藍的獨特味道,又能試到河粉與上面菜的結合,不像幹炒牛河一樣,混成一團,這是另一種不同。

 清湯河粉和牛肉粿

(清湯河粉)

(牛肉粿)

如果說到湯河粉,也有本質上的區別,潮式的湯河粉是以刀切厚版面的河粉為主,所謂潮汕牛肉粿就是以這種厚版河粉為材料,加上濃厚滷湯材料調製,濃湯淡粉,加上鹹甜搭配的沙茶等蘸料,相互配合。而在廣府地區,版面則為更加細緻,甚至形態更接近於麵條粉,但湯色貴在清,隨著兩處的融合,這種區別在慢慢互相交融,但很明顯可以感受得到區別,而另外一種類似於湯河粉的食材揭陽粿汁,因為其原材料是用糯米蒸熟後多加一道晾乾的環節,這點,廣府倒是沒有學到。


(揭陽粿汁)

 粿汁和湯粉

如果說到揭陽粿汁是潮汕獨有,那麼廣府地區也是相同的工藝,他就是廣州的腸粉,腸粉的工藝粿汁皮的工藝相同,只是少了一道曬乾的程序,但正宗的廣府腸粉,又多了一道布拉的程序,布拉腸粉是屬於廣府地區所有,但是把廣府腸粉發揚光大的卻是潮式腸粉,

(布拉腸粉)

(潮汕腸粉)

我們熟悉的腸粉分為廣式和潮式,正宗的廣式腸粉應該就是布拉腸粉,實際上它的材料是相當單調的,說白了就是河粉皮淋醬油,但是如果講究起來,腸粉的筋道和醬油的鮮甜是它的特點,這點在喝早茶時就能體現得出來。


而潮式腸粉則演化出來腸粉加蛋,菜,肉,蝦,等其它配料在腸粉裡面,這一點,更加重視的是配料的多少,同時,它還加入了潮式滷水的精華,滷汁,這一點很多老一點的廣府人是吃不慣的,就像我們潮汕人吃廣式腸粉初時的不適一樣。現在的簡化腸粉實際上腸粉加蛋加滷水,沒有潮式腸粉,廣東腸粉是沒法走入早餐行列的。

總的來說,潮汕地區對於米製品的處理,料足味重,但豪爽中卻略顯粗俗。而廣府地區對於米製品的處理,技藝高超,精緻用心卻略顯小氣,對於食品的要求,各地人都有各地所好,各取所需,並無高下之分。

作者:走走天堂

「圈哥」新微信:cyqqg01

歡迎投稿、爆料;公益、商業合作。


相關焦點

  • 潮汕,到底有多少粿粿粿粿粿粿?
    在吃貨的世界裡,不僅有甜點、糕點,更有來自我們廣東潮汕的「粿粿」們。    哪裡人是「吃粿」專家?
  • 潮汕粿類逐個數,從粿中讀懂潮汕文化!
    有一首潮汕歌謠這麼唱:「潮汕人,相食粿,油粿甜粿石榴粿,面粿酵粿油炸粿,鱟粿軟粿牛肉粿,菜頭圓卡殼桃粿。」
  • 食在粿香,味在潮汕
    而當你走進潮汕人家中,就會發現潮汕的粿,已深深的融入潮汕人四季時節,潮汕人的生活習俗以及靈魂裡的,那是一種難以抹去的傳統鄉味,也是一種大眾的傳統地方美食。潮汕粿品作為潮汕文化的一個部分,它的特點的形成,同樣是離不開潮人賴以生存的地理自然環境、人文風俗、及悠久的傳統歷史文化。
  • 【尋味廣東】粿在潮汕
    即是說,粿在華南部分地區的方言中是糕餅典型一類的解饞小食的總稱。「粿」因加入各種配料而衍生出各種稱法,如甜粿、菜頭粿、草仔粿、芋粿、白粿等。對於美食的尋找與感悟,我與美妞具有不約而同的愛好。對於美食的總結與原則,我與美妞具有相同的態度,一是「吃好」,二是「好吃」。對於美食的探訪與品嘗,我們的腳步從未停止。
  • 潮汕「粿」很牛逼,「粿」類總動員!你都吃過嗎?
    潮汕「粿」類總動員!!不認識的朋友往下看!!
  • 潮汕的粿食世界
    每個潮汕人自一出生就接觸到形形色色的粿,這些粿貫穿我們的一生,也成為所有離開家鄉的潮汕人日思夜想、不可擺脫的鄉愁。早先,潮汕先民們從中原南遷到潮汕,按祖籍的習慣,祭祖要用麵食當貢品。可南方不產麥子,只能用大米來做貢品。這就是「粿」的來歷。這簡單的米食,在潮汕人手裡,成了主食米飯之外五花八門的東西。如甜粿、鼠曲粿、樸籽粿、紅桃粿等等。
  • 潮汕的「粿」 ——連膠幾人都數不清
    對於外地人來說,潮汕的「粿」真是一種「蜜汁食物」像河粉一樣的叫「粿條」,但像糯米餈一樣的糰子也叫「粿」,像鱟粿、水粿、檳醅粿、豬朥粿,還有「粿汁」……粿~~汁???!!!是的!「粿汁」!此「粿汁」非彼「果汁」!其實它是粿條的兄弟,可以理解為滷汁粿片。
  • 六甲番人談美食文化|甜粿、紅桃粿、鼠殼粿,說說潮汕粿品的故事
    顧名思義,粿就是用米製作而成的果品,也就是指用秫米、粳米先磨成粉後製作成的食品,流行於閩南語系地區,包括廣東潮汕、福建、海南、臺灣等地區。潮汕人和福建人、臺灣人、海南人一樣,先祖都是來自中原地區,是保留傳統文化較為完整的漢人。
  • 食在潮汕——「粿」然驕傲
    粿對於潮汕人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在饑荒年代,粿是潮汕人急中生智的果腹之物,在豐登年代,粿是答謝神明的不二之選。一粿多吃、一粿多樣是潮汕先民精緻、睿智的象徵,粿只是一個總稱,潮汕粿品種類繁多,口味多變,相信接下來會令你大開眼界。形似紅桃,意圖吉利,年初年底家家必備,是考驗巧媳婦的標準,是叩謝神明的佳品。
  • 潮汕人民:「粿」真好吃!
    傳說源於南下定居在潮汕地區的中原人,苦於沒有麵食可以祭拜祖先和神祇,便因地制宜,取南稻代替北麥,於是就成了「粿」。 一談到粿,便與潮汕人的祭祀這一習俗分不開。潮人信仰的神靈繁雜多樣,不同的時節祭拜的神不同。正是由於這種諸神崇拜的濃厚風氣,粿,在潮汕地區,在潮汕人民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 潮汕特色美食粿文化之樸籽粿
    "潮汕的粿品種類繁多,隨便一個潮汕人都能隨口數出十幾種粿品來:甜粿、紅桃粿、菜頭粿、韭菜粿等等。樸籽粿是海內外潮人們幾乎無人不知的清明節必備傳統的糕點,同時,清明節做「樸籽粿」也是潮汕人民的傳統美食習俗,充分展現出潮汕僑鄉的民族風情和美食特色。清明節,遠在異鄉、海外的潮汕鄉親回鄉掃墓時都會供奉上樸籽粿,這是潮汕緬懷先人的特有方式。
  • 潮汕人民:排排坐,分粿粿~
    我們的好朋友「地道風物」就寫過這樣一篇詳盡有趣的,介紹潮汕粿的文章。鼠殼粿與老鼠有什麼關係?水粿是水果麼?這篇文章,會給你答案噠! 說到地方美食,潮汕,絕對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地方。潮汕人愛吃、會吃、懂吃。一碗稠黏適度的白糜,配上百種精緻的雜鹹,就可吃出帝王般的享受。
  • 潮汕木雕粿印欣賞
    原揭西工藝廠 作  潮汕地區民俗的時年八節、遊神賽會、祭神拜祖等活動歷來十分豐富多彩,人們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消災賜福,在這些民俗活動中作為供品的粿品是必不可少。粿品的種類繁多,有甜粿、酵粿、紅桃粿、芋粿、鼠殼粿、樸籽粿、菜頭粿、筍粿、馬鈴薯粿等等,甜鹹皆有,不盡相同。上了年歲的家庭婦女都會「做粿」,粿皮包餡料之後,離不開用粿印模的印製,粿做得「雅」,也全靠「雅粿印」。
  • 潮汕經典美食:普寧粿肉
    經典潮汕小吃【粿肉】猛火油炸外酥裡嫩
  • 廣東未解之謎:美食一點不輸潮汕的這座城市為什麼還沒火?
    不屬於潮汕地區,總是被外省人甚至廣東人所忽略,充滿野心的汕尾其實很有意思。地理上,汕尾並不屬於狹義上的「潮汕」(潮汕三市:潮州、汕頭、揭陽)。文化上,即使陸豐跟潮汕圈子混得比較熟,但它並不在廣府、客家、潮汕這三大文化圈子之列。
  • 潮汕拜神粿之|油粿
    前幾天回了趟汕頭鄉下/剛好恰逢正月二十五/家家戶戶都準備著「迎老爺」的供品/「迎老爺」是潮汕一個盛大的祭祀活動/在潮汕/神明稱為「老爺」/每年這個時候/各家各戶都會在自家門前擺上供品/年輕一輩抬著「老爺」走遍大街小巷/
  • 粿小匠 | 學做潮汕粿肉!
    一塊粿肉,承載著一段記憶喚醒了舌尖的味蕾,也溫暖了覓食的心靈 金黃的粿肉酥脆可口,唇齒留香。
  • 【潮汕味道】離開潮州前,一定要幹掉這些「粿」!
    潮汕粿店裡用來宣傳的粿歌說:「潮汕人,想食粿,油粿甜粿石榴粿,面粿敢粿油炸粿,候粿軟粿牛肉粿,菜頭粿松桃粿,不煎不炸沒好粿。」
  • 夜讀|最愛潮汕無米粿
    潮汕無米粿作者/王睦偉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前些時候,我回家鄉汕頭,事先交代弟弟不必準備大魚大肉,只要準備家鄉小吃,以慰鄉愁。到達當晚,弟弟果然準備了一桌小吃,有蚵烙(海蠣煎)、牛肉丸、魚丸、筍粿、菜頭粿、鼠曲粿、無米粿等,讓我大快朵頤。
  • 潮汕粿肉 外酥裡嫩
    潮汕人對凡是用米粉、麵粉、薯粉等加工製成的食品,都稱「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