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羅薩計劃的內容是什麼?其空戰部分取得的戰果如何?

2020-12-16 騰訊網

巴巴羅薩計劃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起侵蘇行動的代號,但它最初並不叫「巴巴羅薩計劃」,而叫「奧託計劃」。

希特勒主持高級軍事會議

1940年7月,希特勒召集了一次高級軍事會議。會上,希特勒宣布了一個預謀已久的作戰計劃,以突然襲擊蘇聯的方式,一舉將這個蘇維埃社會主義國家摧毀,這就是「奧託計劃」。當時,蘇、德兩國政府已籤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但希特勒仍命德軍總參謀部根據自己提出的「奧託計劃」雛形,著手擬定對蘇聯作戰的具體行動方案。該方案於同年12月底完成,並改名為「巴巴羅薩計劃」。

該計劃的主要目標,是在對英作戰結束前,以一次迅快的戰役,在一個半月到兩個月內打垮蘇聯。具體方案則是,先以突襲的方式殲滅蘇聯西部各軍區的部隊,使其沒有能力退回內地,然後以坦克部隊作為先導,輔以空軍支援,分三路向蘇聯腹地進攻,最終以佔領莫斯科、列寧格勒和頓巴斯三地作為勝利的標誌。

歷史上的戰爭狂人們向來都好大喜功,納粹頭子希特勒就是典型代表。在巴巴羅薩計劃出爐後,希特勒曾不無得意地說:「當巴巴羅薩計劃開始實施,全世界將大吃一驚,並感到難以置信!」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巴巴羅薩計劃示意圖

1941年6月22日夜晚,納粹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夥同僕從國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芬蘭,以巴巴羅薩計劃為戰略指導方針,集結了190個師、共550萬人的兵力,及4900架飛機、3700輛坦克、47000門大炮、190艘軍艦,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以閃擊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襲擊,蘇德戰爭全面爆發。

整片東歐大地瞬間炮火隆隆,再也難以平靜。戰爭初期,蘇聯全線潰敗,其中空軍遭受的巨大損失更將蘇聯拖入苦戰,以至於在兩年內,蘇聯始終無法組織起像樣的反擊。

根據德國空軍總司令赫爾曼·戈林收到的前線報告顯示,德國空軍轟炸機共炸毀來不及起飛的蘇軍飛機1489架,德國空軍戰鬥機聯合陸軍高炮部隊共擊落已升空的蘇軍飛機322架,共計殲滅敵機1811架。之後,另一份秘密調查報告則顯示,「巴巴羅薩」空戰的戰果不止1811架,而是超過2000架。但是戈林並未對此事展開深入調查,同時,蘇聯空軍方面也沒有公布損失飛機的數字,因此人們對這一戰果始終抱持懷疑。

蘇德戰爭是希特勒與史達林之間的較量

儘管數量不明確,但我們根據此後蘇軍與德軍的表現可以合理推斷,「巴巴羅薩」空戰確實是希特勒大獲全勝。空軍損失慘重,正是蘇聯連續兩年節節敗退的原因之一。不過,到1941年10月,巴巴羅薩計劃也宣告失敗,因為儘管蘇軍不斷敗退,這時卻仍在哈爾科夫戰役中頑強抵抗德軍的進攻,而德軍也遠未攻入到蘇聯腹地,兩個月內滅亡蘇聯的妄想顯然已完全破滅。

相關焦點

  • 德國的施裡芬計劃、曼斯坦因計劃、海獅計劃及巴巴羅薩計劃
    德國人大到國戰,小到日常生活,都要做計劃,按部就班,一切按計劃來行動。德國人真的是成也計劃,敗也計劃。一,德國人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做的計劃。1,一戰前的施裡芬計劃。(1905年的施裡芬計劃和法國的反攻計劃)施裡芬計劃雖然最後失敗,但無法掩蓋該計劃在世界戰爭史的燦爛光輝,它是第一次探索在總體實力不佔優勢(東有俄國西有英法)而又不得不兩線作戰的情況下取得勝利的一次大膽嘗試。
  • 巴巴羅薩背後隱藏著秘密?用希特勒的戰爭經濟學復盤巴巴羅薩計劃
    人們都知道,小鬍子希特勒親自參與了巴巴羅薩計劃的制訂。而在德軍發動巴巴羅薩計劃之後,希特勒一直在嚷嚷著他的將軍們不懂戰爭經濟學。那麼希特勒的戰爭經濟學是什麼?它又和巴巴羅薩計劃有著什麼聯繫?
  • 米格15殲擊機的首個戰果是何時取得的?
    米格15型殲擊機是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發的著名戰鬥機,中國人對米格15型是耳熟能詳的,談起該機的第一個戰果,許多網友也認為是中國空軍在抗美援朝取得的。的確,抗美援朝爆發後,年輕的志願軍飛行員駕駛米格15型殲擊機,在朝鮮戰場與美國空軍進行了殊死搏鬥。
  • 臺灣第一次承認謊報兩岸空戰戰果:F-104被殲-6擊落,反吹為大捷
    賴名湯日記第一次證實「臺灣當局虛報空戰戰果」 近日,中時電子報網站披露了臺灣前「參謀總長」、前空軍「總司令然而根據賴名湯日記記錄,這些所謂的戰果純屬謊報!
  • 《戰爭雷霆》《皇牌空戰》的熟面孔們,從這個時代開始登場
    美國傳奇飛行員約翰·伯伊德是這一組織的創始人之一,他與一批有識之士極力推崇能量空戰理論,質疑笨重複雜的F-4與F-111系列。戰鬥機黑手黨成員們的影響力很大,美國第三代戰鬥機的發展計劃,尤其是輕型戰鬥機計劃(後來的產物為F-16)受到了深遠的影響。而OODA循環——觀察、定位、決定、行動,影響力更是超出了空戰範疇,成為大型組織在進行行動時的重要決策依據。
  • 二戰德國五號空戰王牌沃爾特·諾沃特尼少校墜落的火焰鳥
    說到德國沃爾特·諾沃特尼是德國的第5號空戰王牌的主要成員之一,他的最終戰果為258架,同時也是德國先進Me262噴氣式戰鬥機的王牌飛行員。第一次以德國空軍的身份參加空戰是1941年6月22日,也就是德國入侵蘇聯戰役巴巴羅薩計劃執行的同樣,沃爾特·諾沃特尼當時被編入德國第54航空聯隊,也就是德國後來著名緑星聯隊,1941年7月13日的空戰中年僅20歲的沃爾特·諾沃特尼已經取得擊落蘇軍四架戰績,但同時又被蘇軍戰機擊落差點死在拉脫維亞彎海面上,但意志力使得沃爾特·諾沃特尼活了下來,1942年8月4日在列寧格勒上空執行第二次任務時的空戰經歷
  • 英國和德國的空中廝殺,慘烈的不列顛空戰,英軍如何取勝?
    這種戰鬥持續下去對德軍非常不利,德軍雖然摧毀了一些設施,可攻擊卻過於零散,不能取得預期效果。有鑑於此,德軍希望打開通往倫敦的空中通道,希望有計劃的消滅南部的戰鬥機工廠和雷達設施,這樣就可以摧毀英國空軍的後備力量,然後再集中力量去轟炸倫敦。於是德國空軍在8月24日至9月6日瘋狂出擊,試圖摧毀英國皇家空軍。
  • 空戰王牌到職業間諜,二戰德國空軍上尉庫賓斯基的起伏人生
    庫賓斯基參加過英吉利海峽空戰,但沒有取得任何戰績,巴巴羅薩計劃開始後,他轉到東線作戰,1941年9月,庫賓斯基在列寧格勒上空擊落了一架蘇軍轟炸機,這是他的第一個戰績,到年底時,他已經擊落了7架蘇軍飛機。 從1942年開始,庫賓斯基如開掛一般不斷取得空戰勝利,到42年10月取得了擊落56架的戰績,獲得騎士鐵十字勳章。
  • 二戰蘇德戰爭,史達林為何對巴巴羅薩行動表現沉默?美好願望落空
    史達林為何在大軍壓境大廈將傾的危難時刻,還要表現出如此從容的姿態,到底是什麼原因呢?01《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難掩雙方對東歐利益的爭奪1934年,德國新政府迎來新的掌門人,與蘇聯的關係也開始發生變化,直到1939年8月23日雙方籤訂互不侵犯條約,史達林仍然認為蘇聯在歐洲大國的地位無人能撼動。
  • 工業實力的比拼,1941-1945東線空戰,德無法將短期勝利轉為成功
    這部分是由於蘇軍早在「巴巴羅薩行動」發起前就開始的改革。例如,1940年1月,阿列克謝 伊萬諾維奇 沙胡林被任命為航空工業人民委員,領導航空工業委員會。沙胡林開始整頓蘇聯的空中力量,強調要研製採用現代化設計的機型,但他的改革直到戰爭後期才顯出成效。
  • 德軍頂尖空戰王牌回憶首次勝利:開戰即被攻擊心裡驚慌
    從1940年7月17日到11月28日之間,維克取得了42架戰果,這一階段也是不列顛空戰的高潮期,這一戰績位居當時各交戰國之首,因此他成為不列顛空戰的頭號王牌。 加上不列顛空戰之前取得的14個戰果,維克少校在1940年11月28日失蹤之時的總戰績為56架,處於當時(二戰爆發以來)各國空戰王牌排行榜榜首。 作為二戰早期德軍著名的空戰王牌,維克少校對他取得的第一個戰果記憶尤其深刻。
  • 擊落「頭號王牌」——一份遲來48年的抗美援朝空戰戰績
    直到近些年,俄羅斯解密了部分前蘇聯檔案,這個秘密才被正式公開化。據前蘇聯方面的記錄,韓戰的空戰中,前蘇聯戰鬥機出動的架次佔到了70%以上。  前蘇聯空軍是抗美援朝空戰的主力,這一點毋庸諱言,但更被矚目的是剛剛誕生的中國空軍,其學習空戰、投入空戰的速度令人驚嘆。
  • 朝鮮戰場上的中美空戰:剛剛建立的人民空軍如何擊落美軍王牌飛行員?
    「這次參戰的目的主要是取得空戰經驗。每次戰鬥出動以2架最多4架飛機為單位,在敵情不太嚴重的情況下隨友軍參加空戰;每個飛行員少則參加2次多則參加4次空戰即可;一個大隊參戰完畢後即轉回遼陽休整,換另一個大隊前去。」
  • 印巴空戰梟龍立功炸毀印度目標,LS-6是什麼秘器?
    同時根據巴基斯坦的說法,印度空軍還有一架隸屬於第221中隊的蘇-30MKI也被擊落,但由於殘骸沒有掉在巴基斯坦控制區內無法證明戰果。「二二七」空戰中被巴基斯坦活捉的印度飛行員但不管怎樣,印巴「二二七」空戰作為最近幾年克什米爾上空戰況最激烈的空戰,兼之有「梟龍」戰鬥機的參戰,雖然已過去了近兩年時間,卻依然引人關注。
  • 巴巴羅薩行動被秋雨毀了
    今天是6月22號,歷史上的今天,德國海陸空三軍執行巴巴羅薩方案,向蘇聯發起了規模宏大的、史無前例的大進攻。當然結果大家都知道,德國人精心制定的巴巴羅薩方案實際上是失敗了。巴巴羅薩計劃是由德國統帥部下屬的陸軍總參謀部第一軍需部制定的,參與制定的主要人物為日後名滿天下的保盧斯少將。德國最高領導層對蘇聯動武意見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具體方案實施上有巨大的意見分歧。
  • 劉湧新善於總結,他在空戰中,找到了實用的「克敵」戰術
    在抗美援朝的空戰中,究竟是飛機重要,還是飛行員重要,這是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當時美聯空軍使用的飛機是F-84,這種佩刀飛機和米格15相互比較起來,各有所長,又各擅勝場。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美聯空軍飛行員駕駛著F-84佩刀飛機和米格15在空中格鬥中,接連吃虧,最後在1950年—1951年的朝鮮半島的西北部,也就是鴨綠江以南至清川江之間的空域,形成了米格走廊。米格15對F-84造成了威脅,F-84吃虧在什麼地方?吃虧在了高度之上。
  • 美日的空戰戰術
    在翻譯時中對內容稍有整理,增加了一些配圖,由於水平有限難免會有錯誤,請讀者朋友批評指正。下圖為原書封面。全文共5228字,配圖10幅,1個視頻,閱讀約需10分鐘。接上文 看看美日如何培養飛行員,你選擇哪個?  全文共5228字,配圖10幅,1個視頻,閱讀約需10分鐘。
  • 一次神奇的空戰:那天,我用核彈「蒸發」了兩架F16
    對於如何攔截這些盟軍轟炸機,德軍可謂絞盡腦汁。在所有的德國空軍的新發明中,取得最大戰果的不是噴氣式飛機,也不是防空飛彈,而是看似不起眼的火箭彈。和很多人想像中不同的是,戰略轟炸機其實是非常堅固的,其自衛火力也都非常兇猛,一架轟炸機打得千瘡百孔都能成功返回,只要發動機、油箱和駕駛艙沒事就行。
  • 世界十大空戰王牌:10人擊落2555架敵機,由德國飛行員全部包場
    埃爾勒1941年5月在挪威首次擊落敵機,1942年9月6日因64個戰果獲得騎士十字勳章,1943年6月8日取得第100次空戰勝利,1944年5月25日戰績達到155架,1944年8月升任第5戰鬥機聯隊指揮官並獲得橡葉飾,同年11月12日因率部保衛「提爾皮茨」號戰列艦不力導致該艦被英機擊沉而遭革職,並受到軍事法庭傳訊,此事讓他的晉升之路受到影響並未能得到雙劍飾。
  • 海峽上的罕見空戰:我方不費一炮一彈,戰果卻是1比0獲勝
    這兩次成功應對當時最先進的美制空空飛彈的戰例,足以告慰在1958年的海峽空戰中,被「響尾蛇」飛彈擊落犧牲的王自重烈士了。▲兩支英雄部隊的傳人,早已整建制換裝國產第三代重型殲擊機:上圖為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旅參加2018年南海海域海上閱兵;下圖為空19師與空2師殲-11戰機混編起飛,為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進行訓練而在這幾次空戰中形成的一套規避美制空空飛彈的動作,人民空軍也將其無私傳授給了「徒弟」——即將與美機展開殊死搏鬥的,越南人民軍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