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上的罕見空戰:我方不費一炮一彈,戰果卻是1比0獲勝

2020-12-15 烽火大百科

【文/高卓】

關於55年前的4月9日,人民海軍航空兵8師24團殲-5四機編隊,在海南島上空攔截美海軍從「突擊者」號航母上起飛的F-4B四機編隊的那場戰鬥,網上已有很多相關細節:比如美軍原本出動的3號機起飛時就因故障墜毀、不得不臨時增派1架F-4B;接替3號機位置的4號機(呼號為Showtime 602)卻被其他F-4B發射的空空飛彈誤擊擊落(是1號機/Showtime 603還是5號機/Showtime 610所為,目前尚有爭議),我機則無一損失。

▲Showtime 602較為完整的殘骸於1965年6月2日運抵601所,用於研究分析;一併打撈上來的還有AIM-7D「麻雀Ⅲ」飛彈的殘骸等,成為後來研發霹靂-4的基礎

此前在1960年2月16日,空19師8架殲-5攔截蔣匪空軍一大隊4架F-86F時,也成功躲過敵「響尾蛇」飛彈的攻擊,我軍飛行大隊長王子民還擊傷1架F-86F。這兩次成功應對當時最先進的美制空空飛彈的戰例,足以告慰在1958年的海峽空戰中,被「響尾蛇」飛彈擊落犧牲的王自重烈士了。

▲兩支英雄部隊的傳人,早已整建制換裝國產第三代重型殲擊機:上圖為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旅參加2018年南海海域海上閱兵;下圖為空19師與空2師殲-11戰機混編起飛,為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進行訓練

而在這幾次空戰中形成的一套規避美制空空飛彈的動作,人民空軍也將其無私傳授給了「徒弟」——即將與美機展開殊死搏鬥的,越南人民軍空軍921團的米格-17F/殲-5飛行員們,讓越戰初期的美軍吃了癟。而在越南戰爭中,美軍有飛行員曾目擊過越南空軍一些米格-17F/殲-5外掛K-13飛彈,這型主要用於米格-21的飛彈,就是根據王自重血灑長空的那場戰鬥後我軍繳獲的「響尾蛇」飛彈,由蘇聯仿製的。

▲921團作為我軍親傳,在越南戰爭中取得了出色的戰功。關於這支至今仍在用落後的蘇-22戰鬥轟炸機的老派部隊的一些戰後掌故,我們之前曾經寫過一些

相比之前由米格-17PFU嘗試掛載無線電駕束制導的K-5飛彈(北約代號AA-1),讓米格-17掛載紅外製導、更好用一些的K-13(北約代號AA-2)的嘗試最早是在1964年。當時一架掛載K-13空空飛彈的米格-17PF成功通過了蘇聯國家驗收試驗,只不過蘇軍當時已經有了更好的新機,米格-17基本用於訓練和對地攻擊,也就沒有在其內部推廣使用。

▲各國都不乏給老機掛新彈的事兒,蘇聯也不例外,比如這架米格-19P(我國仿製型為殲-6甲)就加裝了2枚K-13飛彈

相信通過我們之前的內容,了解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軍打擊蔣匪空軍「黑蝙蝠中隊」那段歷史的朋友們都清楚,米格-17PF在低空攔截擁有完善電子設備的敵偵察機是多麼不易。也有一些朋友暢想過,如果能在米格-17PF/殲-5甲飛機上改裝K-13/霹靂-2空空飛彈,是否能夠提升打擊這些暗夜飛賊的效能?

這事兒得分兩頭說,首先我軍隨米格-21F-13進口的原裝K-13空空飛彈數量不多,其仿製型霹靂-2直到1967年11月才定型,少量原裝彈當時正隨米格-21F-13在南疆值班抗擊美軍無人偵察機(儘管受限於為大型機優化的引信動作邏輯不適合對付小型無人機、以及飛彈早炸等可靠性問題,效果也一般),沒法勻給其他部隊用。

▲順便,有資料稱1966年3月18日,我軍米格-21使用這款在K-13飛彈的基礎上截短彈體減重、更改控制系統、增大翼面提升高空作戰性能的霹靂-2A飛彈,擊落了一架「火蜂」無人偵察機。但空軍戰史上並無這個「我軍空空彈首個戰果」對應記載,它的故事還需要更多的資料挖掘

另外,「黑蝙蝠」都是在夜間無月光條件下出動,這種情況下,我機使用K-13必須依靠RP-1雷達與導引頭交聯隨動才能完成截獲;而「黑蝙蝠」中隊的偵察機特別是P2V-7U這種電子戰設備完備的型號,對RP-1雷達的幹擾效果極強;如果雷達不能截獲目標,那麼僅靠K-13飛彈自身狹小的跟蹤範圍去盲目截獲,基本不可能咬住邊釋放幹擾邊規避的敵機。

而從蔣哲倫和王文禮兩次駕機截殺「黑蝙蝠」的經驗來看,在實現穩定佔位並完成雷達截獲之後,在情況瞬息萬變的超低空空域,相比使用限制很大的空空飛彈,航炮還是更為值得信賴的武器。所以,即使我們當時有足夠的K-13飛彈可用,它也並不適用於在暗夜裡打擊「黑蝙蝠」。

▲越戰期間,越軍的米格-21PFM等具備雷達的型號夜間攔截B-52時,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

不過此後越南戰爭的經驗證明,K-13飛彈雖然不算先進,但在晝間空戰中仍能給美軍飛機造成很大麻煩;加上霹靂-2也解決了批生產可靠性問題,1975年6月經上級批准,空軍的殲-6系列飛機開始批量加掛霹靂-2(到1981年霹靂-2飛彈停產,共改裝562架)。至於當時已經成為二線裝備、用於訓練和對地攻擊的殲-5系列,雖然自用型的確沒有增掛飛彈,但從史料中仍能找到一些與「四掛架殲-5」有關的蛛絲馬跡。

比如1977年7月,空軍工程部同意了空軍吉林5704修理廠提出將米格-17AS(增加一對掛點的對地攻擊型)的升降舵操縱系統改為和殲-5相同的形制,以改善操縱性能的建議,並要求將具體改裝圖紙往空軍當陽5710修理廠也寄一份。雖然目前公開史料中並無我軍曾引進米格-17AS的證據,但考慮到當時空軍各修理廠長期承擔援外修理業務,至少說明我們通過這種渠道接觸過米格-17AS。

▲與遊戲裡不同,現實世界中的米格-17AS主要掛載火箭彈和炸彈,用於對地攻擊

而在米格-17AS的用戶中,選擇在外側掛點上掛載空空飛彈的例子,長期為人所知的主要是古巴空軍的米格-17AS。據說古巴空軍還嘗試過在米格-17的外側掛點上掛載反坦克飛彈之類,不過古巴距離我國太過遙遠,並無我軍航空修理系統為其修理過米格-17的記載,估計很可能是在蘇聯顧問的幫助下折騰上去的。

▲古巴空軍米格-17AS掛載K-13飛彈飛行的兩張照片

當古巴的這些老古董退役後,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掛載空空飛彈的米格-17系列就此成為絕唱。然而在米格-17第一次投入戰場的地方(根據時任志願軍空軍司令員聶鳳智翻譯的石耀華回憶,1953年4月,蘇軍派出4架米格-17前往浪頭場站進行戰場測試),至少已經部分完成飛彈化改裝的它們,卻一直保留到......

▲2015年3月,人民軍空軍的米格-17F/殲-5首次被目睹到掛載K-13/霹靂-2空空飛彈。除了10架新生產的殲-5之外,我國後來也向其提供過一些翻修過的米格-17F,與殲-5混合使用

▲背景裡這架人民軍空軍的殲-6也加裝了飛彈掛架

▲雖然還有一些能飛,但這些正經的抗美援朝功勳戰機米格-15比斯就沒這個必要折騰掛架了

說到這些還能飛的「老比斯」,如果能像俄羅斯用T-72B1MS換寮國的T-34/85那樣,讓這些連塗裝都不用換的(為了掩護身份,當年志願軍空軍用的就是人民軍空軍的塗裝)米格-15比斯,也能有機會編隊受閱,再安排殲-20編隊緊隨其後,相信對於以王海司令員為代表的那些參加過抗美援朝的人民空軍老飛行員,以及今天的後輩們來說,這種鮮活的歷史傳承一定有著非凡的意義。

▲當然,這也只是個人想法罷了,而受疫情影響,俄羅斯今年的紅場閱兵還能不能辦,倒確實是個難說的事兒

相關焦點

  • 臺灣第一次承認謊報兩岸空戰戰果:F-104被殲-6擊落,反吹為大捷
    1967年1月13日,臺灣國民黨空軍一架RF-104G偵察機竄入福建漳州地區,並由四架F-104G戰鬥機進行掩護,解放軍出動8架殲-6戰鬥機進行了攔截。雙方爆發激烈的空戰,成為臺海兩岸空軍最後一次的空中交戰。 這場空戰結束後,臺灣方面吹噓「擊落共軍米格機兩架」,宣稱自己無一傷亡。
  • 1956年中美海南島空戰,中國空軍以弱勝強,創造了8:0的戰績
    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海軍航空兵卻先後擊落美機7架,擊傷1架,而我方卻無一傷亡,創造了8∶0的輝煌戰績。這就是軍事史上的"中美海南島空戰"。那麼中美之間的空戰是如何發生的呢?中國空軍又是如何在劣勢的情況下獲勝的呢?
  • 擊落「頭號王牌」——一份遲來48年的抗美援朝空戰戰績
    1953年4月12日這天,志願軍空15師的戰報有擊落了兩架敵機的記載:第45團3大隊副大隊長馬建中、一大隊飛行員蔣道平4月12日各擊落一架F-86飛機。  馬建中擊落的F-86是在朝鮮昌城上空,敵機中彈起火後墜落,撞在山上,機毀人亡,這個戰果有戰後撿拾的飛機殘骸為證。而蔣道平擊落的F-86是在朝鮮龜城附近上空,敵機中彈後滑向黃海。
  • 印巴空戰梟龍立功炸毀印度目標,LS-6是什麼秘器?
    傳到後來,大伊萬記得已經傳成了「是『梟龍』戰鬥機擊落了米格-21Bison和蘇-30MKI」,中國製造的「梟龍」戰鬥機包攬了「二二七」空戰的全部兩個戰果。一時間,「梟龍」的戰果可謂令全國軍迷都揚眉吐氣了。
  • 其空戰部分取得的戰果如何?
    歷史上的戰爭狂人們向來都好大喜功,納粹頭子希特勒就是典型代表。在巴巴羅薩計劃出爐後,希特勒曾不無得意地說:「當巴巴羅薩計劃開始實施,全世界將大吃一驚,並感到難以置信!」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 空戰史上的驚奇,B-52在越南上空兩次擊落米格-21
    然而,面對超音速戰鬥機的攔截,B-52也不可能通過機動來躲避其攔截,更不要說空對空飛彈的攔截。好在,越戰期間,越南空軍戰鬥機絕大部分都只安裝了機炮,其截殺方式與二戰時期納粹的BF109攔截盟軍的B-17沒有太大區別。在越南戰爭很多空戰中,米格-21的戰果都來自於超聲速掠襲戰術。
  • 徐向前不費一兵一卒,不用一槍一炮,智擒國民黨少將邱國忠
    廣州起義後,起義部隊從廣州撤出來,來到太平天國運動領袖洪秀全的故鄉——花縣(也是澎湃領導農民運動的地方),部隊共一千餘人,整編為紅四師。葉鏞任師長,袁國平任黨代表,下編第十、第十一、第十二三個團。徐向前是第十團的黨代表。當時反革命正在大肆捕殺革命者和共產黨員,五六天之內,被殺死的人有五六千,形勢十分緊迫。
  • 抗日戰爭,收復南寧,不費一彈
    血戰崑崙關收復南寧、不費一彈敵佔南寧的目的,只在封錄我對外的交通,不欲深入內地,故自廿九年二月中旬以後幾次的出動,不過是趕走我接近的部隊離開遠些,好鞏其南寧的守備。過了五個星期,在十月廿八日晚上,突然聽到日軍準備退出南寧的日本播音;同時又接龍州的日軍今晨已向憑祥撤退的報告;知道敵人把桂南和欽防完全放棄,要轉往越南了,消息一傳,聞者興奮,尤其是那些桂南義民,更歡騰雀躍。第六十四軍立即逐步探索前進,十月三十日在晨光熹微中到達南寧,不僅敵人杳無蹤影,連民眾也不多見幾個,竟然不費一槍一彈,輕輕地又把失去了一年的名城復入掌中。江山無恙,城郭依然,各處都看不見彈痕火跡。
  • 殲20炫耀實戰戰果:擊落5架擊傷3架,什麼戰機才配與它交手?
    考慮到殲20戰機在解放軍當中的地位,隨意參加"實戰"的話,會造成可能的"洩露戰機電磁特徵"機密,所以這8個實戰戰果,應該是在內部高強度軍演中獲得的。和歐美空軍一樣,在一些高強度高水準的模擬軍演中,戰機即便是沒有真的擊落擊傷對方,只要在對抗中獲勝,也一樣會獲得這樣的榮譽,飛行員也會在自己的戰機兩側,塗上這樣的標識來證明的能力。
  • 2-1:申花打響中超亞冠第一炮!雙喜臨門!
    最終,上海申花依靠上半場彭欣力和于漢超的兩粒進球,以2-1力克珀斯光榮,打響中超亞冠第一炮!今天打響第一炮,不但為中超球隊進軍亞冠帶了個好頭,也打破了自己此前連續15場不勝的尷尬紀錄,可謂是雙喜臨門!當然,此場申花獲勝,運氣佔主要成分。
  • 德軍頂尖空戰王牌回憶首次勝利:開戰即被攻擊心裡驚慌
    從1940年7月17日到11月28日之間,維克取得了42架戰果,這一階段也是不列顛空戰的高潮期,這一戰績位居當時各交戰國之首,因此他成為不列顛空戰的頭號王牌。 加上不列顛空戰之前取得的14個戰果,維克少校在1940年11月28日失蹤之時的總戰績為56架,處於當時(二戰爆發以來)各國空戰王牌排行榜榜首。 作為二戰早期德軍著名的空戰王牌,維克少校對他取得的第一個戰果記憶尤其深刻。
  • 一對一空戰,強5吊打A10不成問題,畢竟小強雖小,可是正經出身
    強擊機/攻擊機在上個世紀60、70年代興盛一時,誕生了美國A10、蘇聯蘇25以及中國強-5這樣的代表機型。強擊機/攻擊機的任務主要是對地打擊,從定位上看不承擔任何空戰職能,所以在設計上也不會有任何用於空戰的考慮。但是,如果讓強5與A10打一場空戰,那麼強5可以吊打A10,畢竟小強雖小,可是正經戰鬥機出身。
  • 《怪物獵人X》空戰風格重弩的特點及思路
    本篇文章將分三個部分來介紹空戰重弩:1.空戰重弩的理論基礎 2.空戰重弩的裝備選擇 3.空戰重弩的實戰操作  1.空戰重弩的理論基礎:  1.1空戰風格重弩特點  空戰風格重弩在踏臺跳躍後,會進行無硬直的裝填動作,之後可以進行三種動作:X鍵空中下砸,A鍵向前射擊,X+A鍵三連射可蹲射的彈種,並向前或向玩家調整好的方向飛出很長一段距離
  • 《戰爭雷霆》《皇牌空戰》的熟面孔們,從這個時代開始登場
    除了可靠性不佳的早期型紅外製導空空飛彈以外,飛行中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使得非戰鬥損失率居高不下。  歷史上的情況也正是如此,美國空軍的F-100在其不算長的服役期內,事故損失超過了八百架,要知道這是一款總產量不過2200架的戰鬥機,也就是說超過三分之一的F-100在事故中摔掉了。
  • 臺南空300日戰鬥記錄(萊城空戰1)
    臺南海軍航空隊(たいなんかいぐんこうくうたい)最強零戦隊330日の全戦歴 / 郡義武著臺南空的流水帳繼續~42年4月紐幾內亞空戰——萊城空戰11942年2月10日,第四航空隊在特魯克基地成立,這是一個混編部隊,由高雄空2個中隊和千歲空1個中隊編成,總兵力一式陸攻27機。
  • 第204海軍航空隊拉包爾空戰史(1)1942.8-1943.2
    六空機尾編號:U   ――――――――――――――――――   9月27日, 空戰0:1  三空相生高秀大尉指揮三空、六空零戰18機,鹿屋空零戰6機、護航高雄空陸攻18機空襲瓜島,與盟軍34架F4F空戰  三空損失1人、陸攻損失2架  美軍3架F4F被擊傷,其中一架迫降  ――――――――――――――――――   9月28日, 空戰0:1  臺南空河合四郎大尉15機,三空18機,六空6機,掩護高雄空陸攻27機空襲瓜島,空戰損失4架陸攻(4架高雄空,1架三澤空),此外還有兩架迫降損毀,三空損失零戰
  • 央視公布震撼一幕,海軍兩款主力戰機自由空戰,戰況十分激烈
    12月14日,據央視報導,在浙東某機場隸屬於東部戰區的一架殲-10戰機和1架蘇-30戰機依次升空,組成異型機編隊,與兩架殲10進行了一場高度自由的空戰。殲-10A與蘇-30同框展示的場面還是比較罕見的,兩款戰機一前一後打開加力,尾噴口噴出絢麗的藍色火焰,相繼起飛。機型混編任務不僅要求飛行員了解兩型戰機的技戰術特點,還要清楚兩型戰機使用的武器性能。
  • 世界十大空戰王牌:10人擊落2555架敵機,由德國飛行員全部包場
    魏森貝格爾戰後成為一名職業賽車手,1950年6月11日在一場F-3拉力賽的第1圈遭遇車禍身亡。1943年8月,魏森貝格爾在獲得橡葉飾後展示他座機機尾的勳章圖案和100次空戰勝利戰果標識,當時他的實際戰果已經超過112架。
  • 被謠言埋沒的戰鬥機,米格-23一樣有戰果
    所以飛機需要進行配平,並且由於沒有自動飛控電腦,所以駕駛米格-23要非常小心,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出現飛行事故。同時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米格-23是一款單發戰鬥機,一旦發動機熄火兒,飛機大概率會墜毀,這導致了米格-23雖然性能卓越但是卻極難以駕駛,特別是對新手飛行員而言,可以說是一款極不友好的戰鬥機。
  • 美日的空戰戰術
    全文共5228字,配圖10幅,1個視頻,閱讀約需10分鐘。接上文 看看美日如何培養飛行員,你選擇哪個?  全文共5228字,配圖10幅,1個視頻,閱讀約需10分鐘。一、日本空戰戰術日本海航的基本作戰單位是一個V字隊形的三機編隊,由一架長機和兩架僚機組成,這是當時絕大多數國家空軍都採取的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