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收復南寧,不費一彈

2021-01-19 細觀

在八年長期抗日戰爭中,南寧第二次淪陷,是在戰爭第八年(民卅三)十一月初間,翌年五月廿七日收復。關於第二次的情形,有待於另文記述。此篇專述第一次的經過情形;而且我是站在當時地方官的地位來敘說的,所以涉及行政協助作戰的工作和戰時民間景況較多;對於軍隊作戰的實況,因事非躬親,且歷時已久,追憶難詳,即問之當年參戰的友好,亦只能得其彷佛,故描寫粗略,極感遺憾!

血戰崑崙關

收復南寧、不費一彈

敵佔南寧的目的,只在封錄我對外的交通,不欲深入內地,故自廿九年二月中旬以後幾次的出動,不過是趕走我接近的部隊離開遠些,好鞏其南寧的守備。計二月廿三日向崑崙關南面國軍進攻,廿七日即停止於七塘,旋退守四塘,不復進擾;三月十四日第二次擾永淳,不久即退去;三月十六日由小董攻靈山蔡廷鍇部,蔡撤走,敵也於廿五日退回邕欽路;四月六日敵由扶南渡過左江北岸,焚馱盧,擾左縣、同正,不到三天又復撤退。

到了六月十四日歐洲方面,德軍攻陷巴黎,法國投降,日人乘機轉圖越南,並將廣州灣也控制在其手中。九月中,敵先襲佔龍州和憑祥,是月廿三日,敵一部分經鎮南關攻入越北的同登。過了五個星期,在十月廿八日晚上,突然聽到日軍準備退出南寧的日本播音;同時又接龍州的日軍今晨已向憑祥撤退的報告;知道敵人把桂南和欽防完全放棄,要轉往越南了,消息一傳,聞者興奮,尤其是那些桂南義民,更歡騰雀躍。第六十四軍立即逐步探索前進,十月三十日在晨光熹微中到達南寧,不僅敵人杳無蹤影,連民眾也不多見幾個,竟然不費一槍一彈,輕輕地又把失去了一年的名城復入掌中。江山無恙,城郭依然,各處都看不見彈痕火跡。邕江仍舊靜靜地流著,只江面上多了一道浮橋,敵人臨走也沒拆毀,不知是否敵人後來忽然記起?十一月十一日早上,來了敵機三架,就專為炸這浮橋。敵人要走,無人去妨害阻擊,彼亦遲遲其行,十一月八日還有四千多逗留在欽縣附近,後隊大約是十三日才走完,國軍是十四日克復欽縣的。

敵人對於鎮南關,彷佛流連景物,留戀徘徊,直到十一月最末的一天才捨去而悉行入越。桂南和欽防遭受了敵人一年零半月盤踞蹂躪的苦難,到此才完全消失。

百裡墟場、一片瓦礫

敵人是退走了,遺留下來的是流亡遍地、瘡痍滿目,夠得我們去收拾。我在得到敵退消息的第二天,立即召集黨政軍幹部商討善後的處置,準備停當,十月三十一日親率省府職員十餘人乘汽車由桂林赴邕督率施行。十一月一日過柳州謁張長官、過遷江訪候鄧劍泉總司令,藉申感謝退敵的敬意。夜宿賓陽;遷江、上林、賓陽三位縣長面報地方戰災狀況,我囑咐他們:戰時工作多已可停,應努力地方復興建設。

二日晨離賓陽,汽車只通到丁橋,八時改乘轎前進;正午到思隴墟,鄉長村長甲長二十餘人來見,我勉勵他們要努力公共事業,休息後復行;剛離去兩裡,敵機一架來炸思隴墟,傷了同行職員二人和挑夫三人;夜宿崑崙鄉公所。三日五時起程,六時到崑崙關,謁第五軍抗戰烈士墓致敬,去年除夕崑崙關大捷,第五軍戰功獨多;相隔公路對面山上有一大土堆,說是敵軍戰死者埋葬處,未立標識;七時到九塘墟早餐;下午三時到五塘的陳明村住宿,莫說椅桌,連炊具也全無,到處張羅,晚餐才草草了事。四日絕早動身,七時到四塘的張村早餐,此處為四塘墟被敵毀後臨時開設的墟場,約有十餘間茅屋;下午二時到南寧,住商埠舊省政府。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李奇是十一月一日回來的,邕寧縣長方德華卻在先一日,人民回來的還很少。城內各街道已由六十四軍部隊打掃得很清潔。張長官和鄧總司令一路察看敵人陣地,下午五時也到南寧,大家到北門外迎接他們,並陪同齊到一五九師官師長允之(褘)寓所晚餐,席間,人人都興高採烈,我竟為之大醉。

相關焦點

  • 抗日時期的南寧,這些歷史舊事,我們還知多少?
    當時敵機對南寧日夜轟炸不停。十三日,敵車開始進攻南寧,主力是向北岸猛攻,市區河面,由少數橡皮艇強渡,但未得逞。由於敵機日夜狂炸,房屋炸毀,民眾被炸死炸傷者不計其數,商店大部分疏散不及,至二十四日夜十二時許,伍宗正下命令,因傷亡甚眾,於二時許全部撤退。時任南寧公安局長的唐超寰,後來回憶,他率領警隊撤退時,華強路一帶有一被服庫,門已敞開,庫內的被服滿屋皆是,沒有來得及疏散。
  • 南寧一座地勢險要的關口,是兵家必爭之地,有「南方天險」之稱
    距離南寧50多公裡遠,興寧區與賓陽縣交界處,有一座地勢險要的關口,它叫做崑崙關,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自古為桂南地區通往桂中地區的咽喉,是中國十大名關之一。崑崙關,具有險要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是南寧一處有名的風景區,來南寧旅遊可別錯過了。
  • 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和日本還爆發了一場大戰,很多人卻不知道
    隨著戰爭的不斷爆發,封建王朝也終於退出了中國的歷史舞臺,一時間中國處於一種較為混亂和分裂的時期,並在這一期間爆發了二戰,以及位於亞洲戰場的中日戰爭。 ,很多人卻不知道。 抗日戰爭最後一役 這場戰爭的名字叫做高郵之戰,顧名思義戰爭地點位於我國高郵。事出必有因,明面上戰爭已經結束,可這場局部戰役為何會再一次爆發呢?
  • 不費一槍一彈拿下陣地!俄軍精銳長驅直入,埃爾多安求助北約被拒
    知情人士稱,俄軍精銳不費一槍一彈就拿下了納卡地區的一處陣地,長驅直入的俄軍沒有對亞塞拜然軍隊發動進攻,他們只是在佔領陣地之後強化了陣地的防禦能力。專家認為,俄軍的進入對土耳其的部署非常不利,但是埃爾多安也十分清楚,他如果求助北約一定會遭到拒絕。據悉,俄軍出兵納卡地區並沒有參戰的意思,莫斯科當局將201基地士兵部署在這裡的目的,是防止戰火蔓延到亞美尼亞境內。
  • 血戰崑崙關,犧牲中將兩黨高層都為他題詞,擊斃日軍少將留一空墳
    崑崙關,位於廣西南寧賓陽與南寧崑崙鎮交界處,南寧東北方,距廣西首府南寧市50公裡。崑崙關是南寧市門戶和屏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關門上刻有「崑崙關」三個大字,有「南方天險」之稱。
  • 【互動】你所不知道的抗日戰爭背景
    長沙會戰說起抗日戰爭,並不是小夥伴們看到的抗日神劇裡,丟個手榴彈就能炸飛機、徒手就能撕鬼子的。個人認為如果抗日那樣輕鬆,那是對英烈的不敬,更是對觀眾智商的侮辱。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說,那可就長啦。長衡會戰前撤離戰區的平民抗日戰爭勝利,客觀地說,美國功不可沒。
  • 伊朗不費一槍一彈,以色列自己內部先亂了,總理或將淪為階下囚
    伊朗核物理學家遇襲此前,伊朗傳出一則消息,核物理學家遭到偷襲,事故發生之後迅速送往醫院搶救,但是傷勢過重最終不治身亡。對此伊朗政府公開表示,這次暗殺行動組織者策劃者可能是以色列。伊斯梅爾·加尼表示這次襲擊事件,可能是經由美國和以色列發起,目的是為了阻止伊朗核技術發展,除此之外伊斯梅爾·加尼警告以色列,不要輕易行動。
  • 《第一彈》為什麼看不了
    最近有很多在使用第一彈的小夥伴發現,第一彈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以及加載不出來,也打不開了,網站APP什麼的都用不了,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相關的介紹,還不知道原因的小夥伴可以來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哦!
  • 南寧一快遞網點遲遲不派送件 取件只能自己翻(圖)
    南寧一快遞網點遲遲不派送件,取件只能自己翻,派件員:找誰拿工資都不知道今天,家住南寧市長湖路劉先生向我們反映,他網購的不少物品都由百世快遞負責派送,可物流信息顯示,快遞到達南寧市青秀區八部百世快遞網點後,好幾天都不進行派送了,打電話反映也沒有結果
  • 高郵之戰,中國抗日戰爭的「最後一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並於9月2日籤署投降書,這意味著抗日戰爭的勝利結束。但是,這並不代表著戰事的完全平息。1945年12月19日,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親自部署指揮,發動了高郵戰役,用一周時間收復了高郵城。此役成為我黨抗戰史上的經典戰役,高郵成為我軍從日寇手中解放的最後一座城市,也是全國範圍內殲敵最多的縣城之一。絕大多數黨史研究專家將高郵戰役看作中國抗日戰爭的最後一戰。
  • 南寧五一路一樓房樓上澆築混凝土樓下不停落石雨
    記者 奚振海攝廣西新聞網南寧訊 (記者奚振海)「你們不要倒啦,砸到我們啦!」2月26日上午,南寧市五一路上一棟四層高的臨街建築澆築混凝土,因為沒有防護網,有混凝土塊落到人行道、非機動車道上,嚇得人紛紛躲避。這棟建築位於五一路和五一路北四裡交叉路口,即車管所的旁邊。據了解,這原是一棟平房,但如今已經加蓋到第四層,工人正在上面澆混凝土。
  • 高郵戰爭:抗日戰爭的最後一戰,殲滅日偽軍6千人,俘獲4500人
    導語:高郵戰爭:抗日戰爭的最後一戰,殲滅日偽軍6千人,俘獲4500人古代中國原本是一個強盛的國家,康乾盛世更是權力統治的巔峰,但是自清政府閉關鎖國之後,國家開始走向衰落。中國地大物博,國土遼闊,引起了當時許多列強的垂涎,而日本,就是列強中對中國傷害最大的國家,列強侵略,清政府腐敗,於是日本開始大肆侵略我們的國土,抗日戰爭一炮打響。抗日戰爭,是一場耗時長久、傷亡慘重的戰役,從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開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戰爭長達14年。
  • 左宗棠收復新疆之後,為何不趁勝追擊收復伊犁?
    大臣左宗棠抬著自己棺材出徵,才終於成功將新疆收復,然而在就取得全線勝利之際,卻引發了新的爭論:明明是大好時機,他為何不乘勝追擊,繼續收復其他失地?到底是他不敢收,還是說迫不得已?事實上,這個問題在史學界早就有了定論!真實情況究竟如何?咱們且來評說評說。
  • 鄭成功收復臺灣,一座城池久攻不下,俘虜上前說:「我有辦法」
    臺灣自古以來便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但是臺灣卻數次被外敵侵佔,又數次被收回,在歷次的收復臺灣戰爭中,尤以鄭成功收復臺灣最為振奮人心。公元1662年1月25日,鄭成功率軍進攻荷蘭在臺灣修建的熱蘭遮城,大破荷蘭軍隊,同年2月1日,荷蘭臺灣總督揆一無奈之下,籤署投降協議,並率領全體荷蘭人撤離臺灣。
  • 抗日戰爭的持久戰理論
    早在1936年7月,毛澤東在同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的談話中,就已經一般地估計抗日戰爭的形勢,提出了通過持久抗戰爭取勝利的方針。1937年7月,朱德在《實行對日抗戰》一文中,指出中國的抗日戰爭「將是一個持久的艱苦的抗戰」。盧溝橋事變後,中國共產黨及時提出關於全國抗戰的戰略方針和作戰原則。
  • 一代謀略家魯仲連,如何不費一兵一卒拿下聊城?僅憑一封書信!
    歷史上不費一兵一卒,而取下城池的少之又少,最著名的便是魯仲連一紙書信取聊城。魯仲連善於專研戰術,一心謀略,無心權貴。齊國大將田單勇猛好戰一舉收復齊國七十多座城邑,大臣欣喜設宴道賀,祝將軍早日收復聊城。可是聊城易守難攻,況且有燕將死守,一時之間無法攻破。
  • 中共地方黨史大事記——抗日戰爭時期的蒙山
    廣西黨組織當前的中心與任務是「一切為了建立抗日武裝」,「一切為了發展遊擊戰爭」,要求全省各地黨組織揭露國民黨不戰而退的妥協政策,動員廣大群眾進行抗日保家鄉的武裝鬥爭,準備幹部、槍、彈到敵後開展抗遊擊根據地。
  • 9月3日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我是連鋒生活精彩行,一個致力記錄生活的趣事博主,今天是2020年9月3日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歷史上的今天還發生什麼大事?1783年9月3日 英王代表與殖民地代表於凡爾賽宮籤訂《巴黎和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利堅合眾國成立。1839年9月3日 林則徐在澳門接見葡萄牙理事官,並宣布嚴禁鴉片。
  • 鄭成功收復臺灣,創下冷兵器野戰最後奇蹟:弓箭戰勝來福槍
    收復臺灣前,鄭成功的部將為何畏戰?一句話:畏懼紅夷的堅船利炮。2、馬信、楊朝棟偏不信邪:我不信你沒弱點眼看畏戰情緒將要蔓延,有人挺身而出。馬信,鄭成功手下驍勇善戰的猛將,因功獲封「建威伯」。馬信先挑明了收復臺灣的重要性,然後說:「信,北人也,委實不知」。我是北方人,對水戰不太清楚。
  • 崑崙關戰役是抗日戰爭勝利的經典戰例
    它是南寧——柳州,南寧——梧州公路的必經隘口。崑崙山群巒疊嶂,峰嶺逶迤,山峰巍峨峻險,地勢險要,是南寧東北面的天然屏障,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1939年12月18日——1940年1月11日在崑崙關經歷了一場震驚中外的侵略和反侵略的浴血奮戰。這就是中國歷史上驚天地、泣鬼神的著名崑崙關戰役,又稱血戰崑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