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好上學」「上好學」 南京市棲霞區今秋新開辦13所學校

2020-12-17 中國江蘇網

「當我聽到我們這邊的學校也是南外(分校)的時候,我非常開心,決定就讓孩子在家門口上學。」9月1日,南外仙林分校華僑城小學啟用暨開學現場,一年級(三)班吳恬小朋友的媽媽邢梅芳說。

華僑城小學首批200多名小學生喜迎新學年的第二天,南師附中燕子磯新城學校也舉行了落成儀式暨開學典禮。今年秋季,棲霞區新開辦的中小學、幼兒園共13所;整個「十三五」期間,棲霞區新建成投用的中小學、幼兒園達到51所之多。

加大教育投入、優化教育布局、增加學位供給……全面小康徵程中,棲霞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教育優先」戰略,不斷滿足百姓在家門口「好上學」「上好學」需求,逐漸由教育資源窪地變成教育大區、強區。在「江蘇省教育現代化監測」中,棲霞區得分逐年攀升,2016年88.96分、2017年89.6分、2018年92.41分、2019年94.2分,2020年預計得分在96分以上,排名位於全市前列。

深化共享理念,與名校合作「辦好學」

「118年來,南師附中始終秉承『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訓精神,銳意進取、推陳創新,以創新觀念行進在建設高品質學校的路上。未來,也希望南師附中燕子磯新城學校的全體師生能繼續發揚這種精神,讓每個孩子在學校健康成長、各自卓越。」燕子磯新城學校開學典禮上,南師附中校長葛軍這樣勉勵全校師生。

「8年來,一批批南師附中名校長、名教師走進棲霞區,讓越來越多的棲霞孩子享受到了家門口的優質教育資源。」棲霞區教育局局長徐觀林說,早在2012年,棲霞就與包括南師附中在內的頂尖名校開啟「合作辦學」之路,以名校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8年來,棲霞先後與金陵中學、南師附中、一中、二十九中等名校合作創辦分校,接著又以名校分校引領集團化辦學,在小學階段組建了12個教育集團,在小、初、高階段成立了七大「教育發展共同體」,優質教育資源覆蓋全區所有街道。

不僅如此,棲霞的「合作辦學」還跨出南京,與南通海門共建了「海門—棲霞」教育發展聯盟,在燕子磯中學創辦了「海門實驗班」,在堯化街道、棲霞街道合辦了棲霞(海門)實驗初級中學。

在名校龍頭帶領和教育共同體協同共進下,棲霞全區高考成績逐年攀升,2015年本科達線率為38.5%,2020年上升到78%;中考成績高於全市平均水平,位於全市前列;在兩年一次的江蘇省學業水平測試中,棲霞區小學獲得優秀等次佔比超過省、市平均水平。

落實教育公平,讓遠郊學子「好上學」

龍潭街道靖安小學的沈敏老師家住城區,上下班路程單程有幾十公裡。不過,沈敏不需要自己辛苦奔波,為解決遠郊教師上下班路途遙遠問題,棲霞區教育局開通了4輛「幸福班車」,每天早晨,沈敏都能在家門口坐上舒適的「幸福班車」去上班。

縮小城鄉差異、促進均衡發展,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題中應有之義。早在2014年,棲霞區就出臺了《振興遠郊學校(幼兒園)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通過政策傾斜、加大投入、對口支援等方式,努力促進遠郊地區學校、幼兒園辦學條件、管理水平、隊伍建設、教育質量等方面的發展。市學科教學帶頭人李新、市德育工作帶頭人顧琳等區內一批名師都曾到遠郊交流支教。

近年來,棲霞遠郊學校也走出了一條特色辦學之路。記者走訪了兩所遠郊學校,八卦洲中心小學的「小小農民畫」特色項目獲得「南京市小學生民俗藝術團」稱號,《「鸝島大腳巴」黨建行動》榮獲江蘇省中小學校一校一品黨建文化品牌項目;龍潭中心小學的機器人團隊登上世界冠軍領獎臺,揚劇社團走上少兒春晚舞臺,女足團隊蟬聯區長杯一等獎。

市四大保障房片區有兩個在棲霞,正在建設的新三大保障房片區中又有兩個分別落在馬群和西崗。為讓保障房的孩子「上好學」,市政府引進南師附中和南京一中,先後開辦了南師附中丁家莊初中和南京一中馬群分校,棲霞區選配了骨幹教師充實師資隊伍。優美的校園環境、先進的教學設備、濃鬱的文化氛圍、一流的師資隊伍,讓保障房片區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公平、有質量的教育。

打造名師團隊,讓棲霞學生「上好學」

「首先,我們要辦成家門口的好學校,讓就近入學的孩子的家長能夠有信心、放寬心;未來,我們要成為南京東部地區的教育名校。」9月1日,在南外仙林分校華僑城小學啟用儀式上,該校校長宋紅斌說。

宋紅斌是全國勞動模範、南京市「名校長」,曾在市區知名小學長期擔任校長。她的加盟,讓華僑城小學家長倍感振奮。除宋紅斌外,英語專業名師王一舒擔任該校教導主任,棲霞區教育局精心挑選15名各學科骨幹教師,為學校注入優質師資力量。

名校之所以「名」,不在於校園,而在於名師。「十三五」期間,棲霞大力招引教育人才,先後引進江蘇省特級教師7人、大市級學科教學帶頭人23人、優秀骨幹教師100人,自主培養了江蘇省特級教師2人、市陶行知獎得主4人、市學科教學帶頭人32人、市德育工作帶頭人15人,現有省級名師工作室2家、市級名師工作室5家,「人才高地」逐步形成。

此外,5年來栖霞共招聘新教師2231人,形成了厚實的儲備人才梯隊。「90後」青年教師李園2017年自南京師範大學畢業後到棲霞工作,在棲霞區實驗小學擔任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已有3年。「棲霞通過『行知棲霞』新教師培訓活動,為青年教師成長搭建平臺,幫助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很多南師大優秀畢業生都加盟了棲霞教育。」她說。

受益和南大合作,棲霞教育迎來新契機

8月17日,南京市與南京大學聯合召開「共建南京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示範區」會議,南京與南大將成立「南京大學金陵教育集團」,輻射棲霞東部板塊和紫東核心區的教育發展。我市在「十四五」教育專項規劃和紫東及仙林地區規劃中,規劃新建一所普通高中、一所初中和一所小學,納入南京大學金陵教育集團管理。

現有的金陵中學仙林分校中學部、金陵小學等棲霞與南大共建學校也將迎來飛躍。「南京大學在科研、辦學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南大與我市探索高教與基礎教育融合育人的新模式,對於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意義非凡。」棲霞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

「孩子們最開心的是聽說將依託南京大學建立中小學研學基地。」金陵小學校長林慧敏表示,該校學生將有機會參加南大聯合舉辦的暑期科技夏令營、「小院士」夏令營,走進南大校園、創新實驗室,走訪名家院士。「全方位走進南京最高學府,將大大開拓孩子們的眼界,讓他們對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提升綜合素養。」林慧敏說,學校也將放大與南大合作的成果,帶動棲霞東部乃至全區中小學校辦學水平的提升,努力辦出棲霞百姓滿意的教育。

記者手記

「借力」補齊短板,答好民生答卷

棲霞地處城郊接合部,以往教育水平在全市比較落後,且區域內部教育資源也不均衡。提升棲霞教育水平,如果僅靠本區域的內生力量,將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如何較快地實現這一過程?與醫療領域的「院府合作」一樣,棲霞教育的辦法也是「借力」。本地區力量薄弱,就藉資源強區的「力」,與南外、南師附中、金陵中學、二十九中等名校合作辦學;基礎教育力量薄弱,就借高等教育的「力」,與南京大學合辦金陵小學、金陵中學仙林分校中學部,這些學校大多已成為南京的「新名校」。

民生補短板的核心關鍵,是黨委政府是否真正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自身的奮鬥目標,舍不捨得最大限度投入資源,使老百姓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全面小康路上,民生是最為實實在在的一張答卷,答得結果怎麼樣,老百姓是最終的閱卷人。

南報融媒體記者 查金忠 通訊員 周廣仲

相關焦點

  • 南京市棲霞區首個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開學
    在全體師生的倒數計時中,南師附中燕子磯新城學校正式揭牌。該校是由南師附中、南京市棲霞區教育局和燕子磯新城指揮部合作創辦的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學校建築面積74600平方米,按照8軌72個班級設計,總投資4.98億元人民幣。學校自然環境優美,設施先進齊全,教學裝備高於省一類標準,配有數位化實驗室、創客實驗室等特色硬體,不僅完全滿足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需求,更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其動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 南京今年新開辦79所學校 幼兒園53所小學13所
    優質教育資源放大不停步 據悉,今年南京市新開辦79所學校,其中幼兒園53所、小學13所、初中階段學校12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 南京市第一中學江北新校區 南京市市屬高中資源放大首個啟用項目——南京市第一中學江北新校區昨天正式投入使用。其它幾所市屬高中新校區建設也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金陵中學、中華中學、南京外國語學校三所學校外擴工程開工建設,南師附中外擴工程正在進行項目前期手續辦理。
  • 加大優質教育供給力度,新學期南京新開辦79所學校
    記者昨天從南京市教育局獲悉,今年南京新開辦79所學校,其中幼兒園53所,小學13所,初中階段學校12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全市各區都將採取多種舉措,進一步加大優質教育供給力度,完善基礎教育布局,讓更多市民享受優質教育服務。
  • 棲霞區特殊教育學校迎來首批新生
    藍色的「啟航門」上綴著溫暖的小粉心,一群可愛的「小天使」們牽著爸爸媽媽的手,走上紅毯,開啟美好的校園時光!昨天上午,南京市棲霞區特殊教育學校開辦典禮在濃濃的愛意中舉行。
  • 一大批新建學校明年使用!家門口上學不再遙遠!
    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教育,是政府和家長們共同的願望,為實現這一目標,近五年來,教育部門一直在努力。教育部門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心城區共移交26所幼兒園,新增加5460個學位;移交中小學9所,新增學位14040個。
  • 又一所「家門口」的好學校今年開辦招生:華二高中校區落戶寶山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郭劍烽)又有一所「家門口」的好學校即將開辦招生!根據華東師範大學和寶山區人民政府關於《深化基礎教育領域合作辦學協議》,為更好探索高校與地方政府緊密型辦學合作模式、進一步提升寶山區高中學段的辦學品質,經上海市教委同意,雙方合作共建華東師大二附中寶山校區。今天上午,寶山區政府與華東師範大學籤署了合作舉辦華東師大二附中寶山校區協議。
  • 2020棲霞學校新格局,一批業主喜提九年制名校
    01 2020年新校具體情況 2020年,全區新開辦南外仙林分校華僑城小學、南師附中燕子磯新城學校小學部、南京市花港第二小學此外,南京市棲霞區實驗小學前塘路校區正在規劃建設中,在該校區建成之前,施教區內符合入學條件的新生,可在南京市棲霞區實驗小學堯化門街校區、南京市棲霞區實驗小學堯佳路校區和南京市棲霞區實驗小學堯辰路校區中任選一所學校就讀。
  • 開辦即將滿月 廈門湖裡區7所新學校都有什麼特色?
    根據湖裡教育「十四五」發展規劃,未來五年將推進「十大教育重點工程」,規劃建設46所學校,建設學校數量之多,在以往五年規劃中前所未有。今秋,湖裡區新開辦了兩所實驗學校。這兩所學校都是按九年一貫制建設的,學生在家門口就能完成從小學到初中的教育,這將讓家長們省心不少。
  • 「十三五」成就巡禮|「好學校」就在「家門口」
    今天為您講述《「好學校」就在「家門口」》。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十三五」期間,朔州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健全完善充滿活力的教育體制,實現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教育資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上好學,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動態丨南京市棲霞區龍潭中心小學:第二次少先隊員代表大會
    10月9日下午,南京市棲霞區龍潭中心小學在龍岸花園校區召開了第二次少先隊員代表大會。四個校區的大隊幹部和各中隊的少先隊員代表們以及輔導員代表一同參加了此次少代會。學校還特別邀請了棲霞區團委副書記王葳薇、龍潭街道宣傳辦主任兼團工委書記範文影、棲霞區少工委總輔導員李玉等領導和區內各兄弟學校輔導員代表來校觀摩、交流。
  • 三所新開辦的南師附中分校,你最看好哪個
    南師附中燕子磯新城學校 3、城南:南師附中雨花分校,選址暫未公布 01 南師附中鄴城路學校 南師附中鄴城路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與
  • 烏當區:打造「教育強區」 讓學生「上好學,好上學」
    貴陽市烏當區下壩九年制學校五年級(二)班學生龍韋祥說。12月9日,記者來到貴陽市烏當區下壩九年制學校進行採訪,在鄉村少年宮根雕班(小學組),學生們正在任課老師的指導下認真的雕刻木頭。特色課教學以學校老師輔導為主,外請專家及民間藝人進行授課,每周開課兩次。   好的教育應該是城鄉均衡發展。為讓農村孩子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2015年,烏當區規劃建設了烏當區下壩九年制學校,並於2018年9月正式投用。
  • 今秋西安市碑林區公辦學校將與名校聯合辦班
    今秋,碑林區將開設多個名校聯辦班鄧鏗說,在西安市33所公辦義務教育質量提升工程裡,碑林區有5所學校,分別是:西安市第五中學、西安市第七十一中學、西安市第八十六中學、西安市星光實驗學校、西安市第十二中學。一校一策,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發展方案。
  • 今年南京將新開辦中小學10所
    記者了解到,今年南京將新改擴建幼兒園不低於30所,增加學位不低於1萬個。新開辦中小學10所,增加學位不低於15000個,同時推進市屬5所高中外擴工程,支持各區加快普通高中建設。 今年南京將新開辦中小學10所新改擴建幼兒園不低於30所,中小學幼兒園增加學位不低於2.5萬個 昨天上午,全市教育系統深化對標找差創新實幹推動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會上印發《南京市教育局
  • 浦江鎮又多了一所家門口好學校!這所九年一貫制公辦新學校培養中國...
    浦江鎮又多了一所家門口的好學校!20日,上海世外教育附屬浦江外國語學校正式揭牌。這所家門口的新學校,是由閔行區教育局、浦江鎮人民政府、臨港浦江國際科技城與上海世外教育集團合作開辦的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作為公辦教育領域中的一次大膽探索和實踐,主辦方希望學校建成後,通過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帶領浦江鎮公辦優質學校發展,讓義務教育更優質均衡發展。
  • 「家門口這樣的好學校 以前做夢都不敢想」
    西安高新區第二十一小學邀請家長代表參觀校園 記者翟小雪 金悅 攝「家門口能有這樣的好學校,是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據介紹,學校佔地約48.8畝,設36個教學班,可容納1620名學生入學。該新建項目於去年10月15日正式開工,今秋開學將正式投用,學校今年設16個教學班,其中一年級新招生6個班,二至六年級設10個班,接收原三張逸夫小學學生。「項目主體剛封頂時新冠肺炎疫情突發,我們一邊趕工,一邊防疫,確保施工有序開展。」負責人說,經過全員不懈努力,現在學校已經按期竣工並交付。
  • 動態丨南京市棲霞區龍潭中心小學江畔人家校區舉行慶「六一」活動
    慶「六一」暨一年級入隊儀式拂去五月的芬芳迎來六月的時光,6月1日上午,南京市棲霞區龍潭中心小學江畔人家校區在校操場舉行「讓紅領巾更加鮮豔」慶「六一」暨一年級入隊儀式。隨後,在大隊輔導員姜超老師的宣布下,學校138名一年級新生被正式批准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成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在熱烈的掌聲中,老隊員為新隊員佩戴象徵身份的紅領巾,不僅如此,新入隊少先隊員代表也上臺發言,道出了戴上紅領巾時內心的激動與興奮。
  • 從「能上學」到「都上學」再到「上好學」
    逆境中的她從小勤奮好學,成績優異,2016年以優異成績考取了湖南師範大學。2019年沅江市教育局實施生源地助學貸款獎補資金資助貧困大學生項目,陶瑤成為資助對象,她將感恩化為前進的動力,大學期間一直勤工儉學,成績突出,2020年被保送到武漢大學讀研究生。
  • 上海寶山再添兩所「九年一貫制」,上師大將好學校送到「家門口」
    寶山區教育局局長楊遇霖與上海師範大學基礎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王健共同籤署合作舉辦「上海師範大學附屬寶山實驗學校」「上海師範大學附屬寶山潛溪學校」協議書,標誌著寶山區再添兩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寶山教育近年「大動作」頻頻近年來,寶山教育外引活水、借勢發力,先後引進了華師大、上外、上大、世外、華二等優秀教育品牌,為寶山教育注入大量活力資源。
  • 想上好學校?「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到2022年,鄭州將創建和...
    建立名校託管弱校新機制,「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評審確定「新優質初中」創建和培育單位113所;探索網際網路+教育,讓農村地區和相對薄弱學校的孩子共享名師課堂……2020年歲末,鄭州教育曬出十三五期間教育均衡「成績單」。未來,鄭州教育將繼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