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根雕,所以就選擇了根雕班。」貴陽市烏當區下壩九年制學校五年級(二)班學生龍韋祥說。12月9日,記者來到貴陽市烏當區下壩九年制學校進行採訪,在鄉村少年宮根雕班(小學組),學生們正在任課老師的指導下認真的雕刻木頭。
「為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自2019年以來,學校結合自身辦學理念和辦學目標,特意開設了根雕、刺繡、花棍舞、布依山歌、蘆笙、嗩吶、蠟染、書法、武術、陶藝等20餘類課程。」貴陽市烏當區下壩九年制學校校長葉東介紹說,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相應的課程進行學習。特色課教學以學校老師輔導為主,外請專家及民間藝人進行授課,每周開課兩次。 好的教育應該是城鄉均衡發展。為讓農村孩子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2015年,烏當區規劃建設了烏當區下壩九年制學校,並於2018年9月正式投用。
烏當區下壩九年制學校坐落於烏當區東北角的下壩鎮宋二寨,環境幽雅,景致宜人。葉東介紹說,學校由原下壩中學、下壩中心完小、大山小學三所學校合併而成,同時將下壩鎮範圍內的巖山、喇平、谷庚、谷金、谷定五所小學的四、五、六年級也一起併入,便成了今天的烏當區下壩九年制學校。 「德育是育人之首、做人之本,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對於基礎教育階段尤其重要。」葉東說,自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立德樹人,以傳承儒家文化、水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精髓為核心和特色,培養有道德有思想有理想的新時代青年。此外,學校還積極依託「101教育PPT」、希沃白板、「NoBook」虛擬實驗室等「數智」平臺,開展智慧化教學,在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也提升了全校師生的教育獲得感。
烏當區下壩九年制學校是該區不斷推進教育改革的縮影。 「十三五」期間,烏當區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將公平和質量作為主要追求,深入實施「教育強區」戰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教育資源和普及水平明顯提升。該區按照「高中聚集核心城區、初中整合居中區域、小學分布中心城鎮」的原則,以新天城區教育資源為核心,北部、南部鄉(鎮)教育資源為後勁,逐步打造形成「一心兩翼」的布局,推動優質資源均衡擴充,共投資39133.98萬元,新建成各級各類公辦學校、幼兒園13所,改擴建15所,新增校舍建築面積78547.43㎡,運動場地面積40000平方米,新增學位7130個,有效滿足轄區居民「上好學,好上學」的教育需求。
一組數據成為烏當區「十三五」教育發展成效的有力確證: 2016年,烏當區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9.6%,2020年達99.9 %,上升0.3個百分點;2016年,烏當區初中階段入學率為97.26%,2020年達99.96%,比2016年提高了2.7個百分點;2016年,烏當區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97.8%,2020年為98.49%。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高豔飛
編輯 羅昌
編審 王太師 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