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教育實現「有學上」到「上好學」跨越

2020-12-26 閩南網

閩南網12月21日訊(閩南網記者 曾小琴 吳圳烽 文/圖)城市美起來、腰包鼓起來、醫養亮起來、優質教育快起來。馬路更寬更好走了,出行有小黃人、新能源公交、多彩公交可選擇;周末假期,逛逛山線綠道、水線公園,怡然自得;有時間到家門口的大劇院,欣賞專業演員帶來的雅樂喜劇,感受濃濃的文化氣息……

「十三五」已接近尾聲,回首這五年,泉州的社會經濟、城市面貌等變化有目共睹。百姓息息相關的醫療衛生、教育、養老、出行、生活環境等配套設施,越來越完善,市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回眸這五年,泉州譜寫了一幅幅美麗畫卷。

為此,泉州市委網信辦和閩南網聯合推出《泉州這五年·百姓看變化》系列策劃報導,通過市民的視角,講述、記錄身邊的點滴變化,也展現「十三五」以來泉州的發展變化。今日,推出系列報導第五篇:《泉州教育實現「有學上」到「上好學」跨越》。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事關千家萬戶,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回眸「十三五」,泉州一所所新學校拔地而起,學位不斷增加供給;名校辦分校、名園辦分園,「老校帶新校」、「強校扶弱校」、城鄉對口幫扶等方式,優質教育資源不斷拓展、擴容,泉州教育實現了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跨越。

據介紹,泉州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93.02%以上就讀於公辦學校,這個佔比全省最大。此外,提供優質教育資源的同時,泉州還開展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四點半校園、課後延時服務、社會實踐基地……

 家門口的優質幼兒園 充滿清新與陽光

嶄新五彩的操場上,孩子們悠然地腳踩三輪自行車,相互追逐,天真無邪的笑聲傳遍校園;綠茵草地上,老師領頭,孩子們抬起小腳丫有模有樣地踢起足球;小手握著彩筆,描繪出心中的太陽;喜歡攀爬了,感覺自己又長高了;搭搭積木,長大也當個建築師;給布娃娃換衣服,也學著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對於泉州市豐澤幼兒園城東分園小班的蕭燁磊來說,這就是他每天日常幼兒園的生活。

豐澤幼兒園城東分園設計很清新

豐澤幼兒園城東分園充滿陽光

看著兒子每天充滿期待的幼兒園生活,蕭燁磊媽媽蔡女士露出欣喜的笑容。她說,去年她就四處打聽住家附近幼兒園的招生情況,包括公辦的、私立的。幸運的是,離家不遠的泉州市豐澤幼兒園城東分園開園了,孩子入園多個選擇,也正好趕上。第一次家長會,園長提出的「以愛育愛,遊戲中學習和認知」,很契合她的觀點,至今她都偷著樂呢。

記者近日逛了逛學園。新的園區透著一股小清新。園區功能規劃有序,囊括了孩子們的遊戲、學習、生活、活動的各種需求。走廊廊道上,有消防、交警叔叔進學園、我的幼兒園等各種宣傳板報,孩子們的手工、繪畫作品也上牆……

豐澤幼兒園城東分園,老師帶隊教孩子們踢球

泉州市豐澤幼兒園園長何玉珊介紹,泉州市豐澤幼兒園是福建省示範性公辦幼兒園,新投用的城東園區今年10月17日剛開園,佔地30畝,新園空間大,各種教育配套設施完善齊全,孩子們每天至少有一兩個小時的戶外活動。小班師資全部來自總園的老教師。分園開園後,與總園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經驗一脈相承,同時藉助新園區場地大的優勢,總園的孩子們分批受邀來分園活動,分享分園的資源。大班的孩子們玩過各種遊戲後,開心地叫道「園長媽媽,這個園區好大,我還要再來100次」。

隨著泉州城東片區的崛起,一些優質教育資源也同步跟進。泉州五中城東校區高中部已投用6年,明年該校初中部也將招收一年級新生。今年泉州市豐澤幼兒園城東分園的建成投用,又增添了城東片區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

市直小學分校 助力泉州新區教育發展

泉州市直小學分校也在助力泉州新區教育發展。家住泉州臺商投資區杏秀路的莊偉穎先生,這些年見證了泉州臺商投資區日新月異的變化。他家門口可享優質教育資源,省去了不少心思。他兒子目前就讀於泉州師院附屬小學臺商區分校三年級,也是該校創辦後的第一屆學生。

兩年多的時間,學校老師認真盡責,莊先生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學校不僅抓孩子的功課學習,而且傳承泉州師院附屬小學本部「全面育人、辦出特色」的辦學目標,足球、棋類、音樂、美術、科技創新等17個社團活動豐富多彩。更讓莊先生想不到的是,該校在上級領導和附小總校的關心支持下,克服了種種困難,成立了學校管樂團。平時他兒子喜歡單簧管,一年多的時間在學校管樂團的薰陶下,孩子的天賦得到施展,興趣更加濃厚,經常代表學校外出參演,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鍛鍊。

泉州師院附屬小學臺商區分校管樂團演出現場(受訪者供圖)

泉州師院附屬小學臺商區分校校長謝玉娓介紹,2018年9月,附小臺商區分校迎來首批學生,共8個班367名一年級新生。如今該校三個年段已有41個班級學生。分校在教學管理、教育科研、師資培訓、學生發展等方面,與附小本部實行一體化辦學策略和辦學模式。師資方面,泉州師院附屬小學本部老師前來傳幫帶,總校、分校教師頻繁相互交流。

「當看到孩子們捧回科技創新賽、啦啦操比賽、閩南童謠等全市大賽獲獎獎項時 ,孩子們和家長們那種開心勁兒溢於言表」,謝玉娓相信,泉州師院附屬小學臺商區分校一定會越辦越好。

泉州師院附屬小學臺商區校區校園足球賽(受訪者供圖)

外來隨遷子女 九成多入讀公辦校

這兩天,豐澤區第三中心小學一年一度的「極限挑戰」比賽落下帷幕。來自南安的四年級學生許文茜同學,因識得60多種中草藥名,摘得本項目極限挑戰的冠軍,成為本年度本校該項「吉尼斯紀錄」獲得者。她高興地說,這次活動讓她收穫了快樂與自信。校園吉尼斯帶給同學們的不僅是挑戰,也是課堂外的一種學習。

文茜媽媽蔡女士介紹,她們來自南安,因多年前來泉州市區工作,孩子就近入讀豐澤區第三中心小學。作為外來務工隨遷子女,性格外向的文茜在學校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都融入得很開心,這讓她得以更安心地工作。尤其是學校的「中草藥」校本課程,孩子通過不斷實踐、課本知識學習、課後資料查詢等,提升了對這課程的濃厚興趣,並增長不少相關知識。

豐澤區第三中心小學百草園小分隊學生認真呵護中草藥

豐澤區第三中心小學的學生們在玩接力遊戲

豐澤區第三中心小學位於泉州中心市區浦西街。該校校長許真真介紹,學校現有學生1638人,60%-70%屬片區外的外來務工隨遷子女。家長們平時忙於工作,孩子下午四點多放學後就沒人看管。為此,學校設立了四點半課堂,開設多種特色課程,如中草藥識別、沙畫、棋類、書法、籃球、跳繩等多種活動,豐富孩子們的課餘生活,同時也免去家長們的後顧之憂。尤其是學校的百草園、百草長廊、百草文化牆、百草堂科普實踐館,以及覆蓋一到六年級的中草藥校本課程教材——《百草有約》,將百草藥知識融會貫通到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學習中。

豐澤區第三中心小學的學生們在練習「手指操」

據了解,豐澤區第三中心小學先後榮獲福建省文明學校、福建省示範小學等。該校來自四川的莫思佳是五年級學生。她媽媽介紹,她們舉家來泉州10年了,這兩年她們家在學校附近也買了房,孩子初中可直接入讀泉州九中。孩子學業有著落、泉州也越來越宜居,她們就將家安在泉州。

中學名校辦分校 四處充滿希望

鯉城高山社區的陳先生,常常喜不自禁。昔日不起眼的城鄉接合部,如今離家不遠就有江南學園,涵蓋了鯉城區第二實驗幼兒園、鯉城區第三實驗小學、泉州七中江南校區。目前他孩子就讀片區內的鯉城區第三實驗小學,他憧憬著初中能就近入讀心儀的泉州七中江南校區。

泉州七中江南校區,佔地116畝,位於江南新區金龍街道高山社區西側至池峰路段。校園已建成的教學樓、圖書館、體育館、行政樓、藝術館、實驗樓、宿舍樓等一應俱全,可容納70多個班級。作為福建省一級達標高中校,目前該校區已招收高一年新生。明年9月,也將迎來首批初一新生,具體招生範圍以鯉城區教育部門發文為準。

泉州七中江南校區

新區建設,引入名校分校,是泉州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一種模式。泉州多所省級一級達標高中校,目前均設置分校。除今年新招生的泉州七中江南校區,泉州一中東海校區、泉州五中城東校區已投用多年,規劃中的泉州九中城東校區也如火如荼建設中,泉州培元中學北峰片區也納入規劃。

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擴大 城鄉一體化優質均衡發展

「十三五」期間,泉州全市教育事業成績斐然。全省率先實現政府購買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服務縣域全覆蓋;所有縣(市、區)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均通過國家評估認定;獲省政府推薦申報國家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教育強縣」創建工作居全省前列。

泉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年,泉州不斷推動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176所,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4.7萬個,新增各級示範園共115所,各級示範性幼兒園達436所;培育省級保教改革建設幼兒園96所。2020年,全市幼兒在公辦園就讀佔比達51.63%,同比提高5.95%;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89.91%,同比提高11.95%;優質資源覆蓋率達41.23%,同比提高6.03%。

近五年,泉州優質教育資源增加供給。泉州通過推進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小片區管理」、農村薄弱學校「委託管理」、集團化辦學等管理機制改革,通過「名校辦分校」「老校帶新校」「強校扶弱校」、城鄉對口幫扶等方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健全城鄉一體化優質均衡發展的義務教育。

與此同時,泉州歷來重視外來務工隨遷子女的入學。目前,泉州各級各類學校就讀隨遷子女達54.46萬人、總量全省最大。義務教育階段泉州外來務工隨遷子女93.02%以上就讀於公辦學校,佔比全省最高,獲推薦參評「全國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

此外,隨著泉州城市中心的擴大,東海、城東、江南、臺商區等片區的發展,相關的優質教育資源也同步建設並投用。東海學園(泉州一中東海校區、晉光小學東海校區、溫陵實驗幼兒園東海分園)、城東學園(泉州五中城東校區、泉州市豐澤機關幼兒園城東分園)、江南學園(含泉州七中江南分校、鯉城區三實小、鯉城區二實幼)、泉州臺商投資區湖東學園(含泉州五中臺商區分校、泉州師院附屬小學臺商區分校),群眾教育優質資源受益面越來越廣,也越來越均衡。

相關焦點

  •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湘鄉教育均衡發展有實效
    紅網湘鄉市分站訊(全媒體記者 樊洛 陳樹理)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十三五」以來,湘鄉高位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持續加大各中小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努力打造出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實現了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目標。月山鎮龍洞學校學生進行課間操。
  •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嬗變|快看,古藺教育登上《瀘州日報...
    12月14日,《瀘州日報》頭版頭條刊載了題為《古藺縣不斷改善教育教學環境,讓山區孩子享受到城裡孩子的優質教育——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嬗變》的文章,關注了古藺教育事業發展,重點報導了古藺縣推動教育均衡、教育扶貧等方面亮點工作!
  • 郭美薦暢談青基會新30年:從「有學上」到「上好學」
    從大年初一開始迄今(截至4月9日),短短70多天,2.5億元的募集資金總額,兩個「特別行動」、從應急物資到助學設備、從線上到線下。「大家都是以一種打仗的狀態在推進。」郭美薦:希望工程實際就是一個很大的教育扶貧項目,從它一誕生開始一直到現在,90%以上的工作都是圍繞這個來做。對教育,特別是推動貧困地區和家庭困難的青少年的教育,可以說對於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是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認為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一個最有效的途徑。
  • 平安好學和TutorABC入選新華網教育雲聯展
    近日,中國平安旗下青少兒在線教育品牌平安好學、成人在線英語教育品牌TutorABC雙雙入選新華網「E企Online」教育雲聯展,向全國學員免費提供特色品牌課程,持續助力「雲上學」。「教育雲聯展——E企Online」是新華網推出的教育企業雲端展示空間,匯聚國內知名教育企業,集中展示企業的教學創新及育人成果,讓科學規範的教學內容檢索更便捷,讓跨越時間和空間限制的教育資源更精準匹配學生需求,為孩子們搭建「指尖上」的瀏覽空間。
  • 從「能上學」到「都上學」再到「上好學」
    逆境中的她從小勤奮好學,成績優異,2016年以優異成績考取了湖南師範大學。2019年沅江市教育局實施生源地助學貸款獎補資金資助貧困大學生項目,陶瑤成為資助對象,她將感恩化為前進的動力,大學期間一直勤工儉學,成績突出,2020年被保送到武漢大學讀研究生。
  • 教育部:「十三五」我國基礎教育歷史性地解決了「有學上」問題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經過五年努力,我國在義務教育全面普及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義務教育鞏固水平和學前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平,全國共有中小學(幼兒園)51萬所,在校(園)生2.26億人,即將圓滿完成中央確定的普及收官交帳任務,基礎教育歷史性地解決了「有學上」問題,教育公平實現了新跨越,正在向更好地實現人民群眾「上好學」的願望邁進。
  • 補短板、強隊伍,彭水讓孩子們在家門口上好學
    「現在好了,孩子讀書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了。」王林川說。走進大埡中心校塘口幼兒園,乾淨的教室,整齊的桌椅,齊全的遊樂設施,專業的幼兒教師……「這些配備,跟城裡的幼兒園沒有多大區別。」大埡中心校塘口幼兒園相關負責人說。
  • 撤縣建市30年 福清教育事業新跨越
    福州晚報記者 王光慧/文 福清影像中心供圖30年來,對於如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福清遞交了一份閃光的答卷。福清教育事業實現「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跨越式發展。福清,1995年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1998年通過國家驗收,提前三年實現「兩基」工作宏偉目標;2005年通過省「高水平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雙高普九)評估驗收;2013年順利通過「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國家評估。福清教育從實現「兩基」目標到義務教育邁向優質均衡發展。
  • [中國青年報]我國基礎教育歷史性地解決「有學上」問題 - 中華人民...
    「經過5年努力,我國在義務教育全面普及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義務教育鞏固水平和學前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平,全國共有中小學(幼兒園)51萬所、在校(園)生2.26億人,即將圓滿完成中央確定的收官任務,基礎教育歷史性地解決了『有學上』問題,教育公平實現了新跨越,正在向更好地實現人民群眾『上好學』的願望邁進。」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說。
  • 福建泉州最好的10所小學:孩子要在泉州上小學的家長必看
    在教育資源方面,泉州坐擁華僑大學這樣的名校,基礎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國也是走在前列,下面,劉老師就為大家盤點泉州最好的10所小學。學校被評為福建省示範校、福建省文明學校、福建省綠色學校、福建省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學校;學校堅持推進素質教育,在辦學模式上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提高對教育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作用的認識,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 平安好學青少兒推出外教AI互動課:用AI深度賦能教育
    近年來隨著在線教育技術的不斷革新發展,AI技術得到大規模運用普及,「AI+教育」也成為了教育領域廣受關注的趨勢之一。  平安好學青少兒經過多年打磨,日前正式推出全新好學外教AI課,進一步豐富產品地圖,為家長和學員提供更多元化課程選擇。
  • 晉江教育加快邁向「學有優教」 五年新增優質學位超6萬個
    今秋,晉江教育再傳喜訊——幼兒園、小學、初中新增學位8280個。越來越多的李群升們,共享晉江改革發展的成果,教育獲得感進一步提升。多年來,晉江市委、市政府牢固樹立「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培養人才就是贏得明天」的理念,晉江教育加快實現從「有學上、有書念」向「上好學、念好書」的新提升,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向「幼有善育、學有優教」的新跨越。
  • 鄒城「教育扶貧」助力有學上向上好學轉變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是阻止貧窮隔代傳播的有效途徑。近年來,鄒城市深入推進教育精準扶貧,大力實施教育惠民工程,努力改善農村教育辦學條件,保障學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助力「有學上」向「上好學」轉變。   一是補「短板」,著力改善農村辦學條件。
  • 平安好學英語app免費下載_平安好學英語app官方版下載_18183軟體下載
    平安好學英語app免費下載產品特色 1)真人在線互動,一鍵學英語365天×24小時,只要有網絡,在任何地方,都能與外教對話。 2)輕鬆選課,定製您的個性化課程,為每一位英語學習者匹配適合的外教與教材,提供有針對性的英語指導和場景化學習。
  • 奮力攻堅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教育系統全面推進控輟保學...
    我國教育系統的控輟保學工作,為「兩不愁三保障」的全面實現和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如期完成打下了堅實基礎。  從60萬到0.08萬,啃下控輟保學硬骨頭  如果沒有學校打來的那麼多通電話,沒有老師「三顧茅廬」,重慶市雲陽縣的徐丹、徐瑤姐妹或許現在仍輟學在外。
  • 百度「知了好學」與櫻花國際日語聯合打造「網際網路+精準教育營銷...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0月21日,百度旗下教育培訓平臺「知了好學」與櫻花國際日語(新世界教育集團)宣布達成戰略合作。據悉,百度知了好學將充分發揮百度AI技術和大數據洞察能力,挖掘搜索用戶教育需求,為櫻花國際日語量身定製智能化營銷解決方案,全面解決教培機構營銷獲客痛點,打造「網際網路+精準教育營銷」服務平臺,實現目標用戶的精準觸達。對此,新世界教育集團總裁許緯表示,教育機構想要快速發展,需要擴展更多元的線上優質渠道。
  • 烏當區:打造「教育強區」 讓學生「上好學,好上學」
    好的教育應該是城鄉均衡發展。為讓農村孩子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2015年,烏當區規劃建設了烏當區下壩九年制學校,並於2018年9月正式投用。烏當區下壩九年制學校坐落於烏當區東北角的下壩鎮宋二寨,環境幽雅,景致宜人。
  • 考上公務員就等於實現了階層跨越嗎?
    雖然父親一輩子只是基層公務員,最後也不過科級幹部退休,但他實現了一個最重要的跨越,就是從體力勞動者到腦力勞動者的跨越,也為我從小能夠接受比較系統的教育奠定了基礎,不至於早早輟學回家務農。在這點上,我是很感激的。
  • 家門口「好上學」「上好學」 南京市棲霞區今秋新開辦13所學校
    加大教育投入、優化教育布局、增加學位供給……全面小康徵程中,棲霞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教育優先」戰略,不斷滿足百姓在家門口「好上學」「上好學」需求,逐漸由教育資源窪地變成教育大區、強區。落實教育公平,讓遠郊學子「好上學」龍潭街道靖安小學的沈敏老師家住城區,上下班路程單程有幾十公裡。不過,沈敏不需要自己辛苦奔波,為解決遠郊教師上下班路途遙遠問題,棲霞區教育局開通了4輛「幸福班車」,每天早晨,沈敏都能在家門口坐上舒適的「幸福班車」去上班。
  • 為「教與學」插上智慧翅膀 「懂行人」點亮教育未來
    《禮記•學記》又曰:「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這裡的「教學相長」,即「教」與「學」可以彼此印證,互相促進。但一個越來越明顯的趨勢顯示:「學習者」才是教學中的主體,「施教者」的內容和方式應該以人為本、因人施教。 如何才能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