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貢井:統籌城鄉 圍繞創建「教育強區」促進優質均衡發展

2021-01-07 中國網·錦繡天府

從粗放分散到均衡發展,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十三五」以來,自貢市貢井區緊緊圍繞創建「教育強區」這一目標,認真落實「重管理、促均衡、謀發展」的工作方針,統籌城鄉教育,促進優質均衡發展,紮實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和教育現代化發展進程,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提升教育質量,基本實現教育信息化,把為「上好學」產生的煩心事,變成了一件件讓群眾稱讚的舒心事,全區教育體育事業整體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貢井區教育和體育局先後獲得全國讀書活動先進集體、四川省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自貢市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市二等功公務員集體、市維護穩定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學校開展校園活動

辦學條件不斷改善 校園信息化建設邁入3.0時代

拍攝校園微電影,錄播一臺情景劇,上鏡當一次新聞主播……再過不久,育才小學和旭川中學的學生們將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校園電視臺。屆時,兩所試點學校將實現由校園廣播為主的傳統信息傳播1.0時代向全媒信息化3.0時代的跨越。

應時代發展之需,以千兆網際網路光纖為依託,全力打造集多媒體電子白板、觸控一體機、微課製作、移動錄播、數位化實驗室、校園電視臺、教育雲平臺為一體的現代化教育體系,是當前貢井區校園信息化建設的著力點。

學校開展校園活動

「十三五」時期,貢井區切實加大投入,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設力度,城鄉教育得到均衡協調發展。2017年10月12日,該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順利通過國家督導評估認定,區課改工作在全省反饋會上受到通報表揚。為了滿足讓孩子們「上好學」的需要,一場從「基本均衡」到「優質均衡」的接力賽相繼拉開:從城市到鄉村,從線上到線下,城鄉教育差距在同步發展中日益縮小。

「以前基礎弱、環境差,近5年,學校在財政支持下翻修了教學樓,硬化了操場,新建了籃球場、桌球臺等一系列體育活動場所。」貢井區長徵小學負責人談及學校變化,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5年來,貢井區共計投入資金1.6億元,新建教學及輔助用房2.5萬平方米,加固維修校舍5.4萬平方米,改造運動場6.4萬平方米,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0所,所有學校「旱廁」改造完工。建設小學等8所學校食堂改造及72套公租房建設完成。所有學校配置校園監控、教學實驗儀器、教室電腦、多媒體設備、圖書、學生課桌椅等教育教學裝備;安裝了校園網,實現了班班通;校園綠化工程積極推進,校園環境煥然一新。

辦學條件日益改善,帶來了各類教育的快速發展。這5年,該區三年幼兒入園率由86%上升到88%;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保持在100%;初中階段適齡少年兒童入學率達99.2%,初中鞏固率由98.61%提高到98.7%;高中段入學率由88%上升到89%。旭川中學連續五年完成市局重本目標任務,電信職校連續七年獲市局中職辦學水平考核一等獎,貢井區輔讀校建成了川南唯一一所集智障腦癱兒童教育、學前康復教育於一體的培智學校。

師德高尚業務精湛 強化培訓夯實教育發展中堅力量

「建設小學長期以來堅持對『三殘』兒童實行送教到家活動。老師們利用休息時間,克服交通不便等多重困難,讓無法到學校正常上課的『三殘』兒童,在家也能感受到老師、社會對他們的關愛……」這是建設鎮中心小學開展師德師風建設的一份投稿。稿件內容,收錄於區教體局一份辦了近10年的《師德師風建設》專刊裡。在該區教體局人事股工作人員兼專刊編輯劉丹青眼中,10年辦刊之路見證了全區師德師風建設的點點滴滴。優秀教師先進事跡、家訪手記……回頭翻看檔案櫃裡一摞摞專刊,一行行文字承載著教師們「正教風、樹形象」的不懈追求。

學校開展校園活動

5年來,貢井區大力開展系列師德師風主題活動,實施師德師風建設「五制」,通過師德師風大討論、書畫攝影比賽等形式,紮實開展師德師風引領活動,收集教師優秀事跡、家訪手記等優秀師德文章4700多篇,編印《師德師風建設專刊》59期,刊發師德師風優秀文章206篇;積極選樹師德典型。近5年,4位教師被評為自貢市「最美教師」,172位教師分別選樹為市、區「師德標兵」「師德先進個人」。

「十三五」期間,貢井區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實施人才隊伍建設「三大」工程,全面完成教師「國培計劃」項目縣培訓任務,初步建立起本區教學資源庫,完善人事調配管理制度。五年間,該區系統內交流586人,三區民族支教41人,參與脫貧攻堅24人,公開招聘、籤約新教師318人,全區教師培訓(市級以上培訓項目)達到6413人次,教師隊伍素質穩步提升。

貢井區把握辦學重點,建立了面向社會公招、高校選聘優秀畢業生、引進優秀學科教師3個渠道的教師補充機制。同時,實行城鄉教師雙向流動制度,近5年,全區中小學教師交流輪崗近400人次;名優教師示範引領經常化,組建了貢井區「名師講師團」,堅持組織名、優及骨幹教師深入農村學校、薄弱學校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幫扶交流活動。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產教融合發展精準補齊人才缺口

「採取教材內容和職業標準深度對接、實踐培訓『一生一師傅』指導等方式,批量輸送航空與燃機、機械加工等專業力量,精準補齊老工業城區轉型升級人才缺口。」自貢電信職校積極探索產教融合發展,與自貢海川實業公司合作組建海川班,定下了這樣一種發展理念。5年來,該校著力推進產教融合,積極探索智能製造訂單教學模式,取得顯著成效。截至目前,電信職校到海川公司工作的畢業生已近200人。該校共有4個專業與4家企業開展合作,達成意向人才需求近180人。

學生們參觀科技節獲獎作品

「學校每一間教室都敞開大門,歡迎大家聽課。」近日,一場連續開展8年的「校長聽課日」活動第4次來到成佳小學,全區70餘位聽課人員到學校進行簡單交流後,便拿著課表隨機走入課堂,涉及42位教師和7門學科。課堂上,成佳小學的教師們以學生為主體,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帶來了一節節實實在在地「生本課堂」。「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是「生本課堂」的核心。 兩個教學改革的鮮活案例濃縮全區教育五年之變。「十三五」以來,貢井區紮實推進教育改革,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同課異構」和校長聽課日活動,龍潭中學等5所中小學獲得市級「課堂教學改革先進學校」稱號。

將科研成果轉化運用於教學,貢井區不斷嘗試。5年來,貢井區強力推行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已成全區常態。各中小學積極開展的「同課異構」活動,成為教師們教學技能競技的大舞臺。該區大力開發校本課程,組織鹽史專家和一線教師編寫的鄉土教材《鹽與貢井》,現已進入全區小學五年級課堂。5年來,貢井區全面開展教育科研,育才小學被命名為「四川省校本教研基地校」。

「十三五」期間,貢井區共向高等院校輸送本科生964人、專科生3837人。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9%以上,相當數量的學生成為企業技術骨幹或創業致富的典型。該區連續5年舉辦「蒲公英杯」科技節,引導學生勇於探索、積極實踐。學生科技創新獲省級獎26項、市級獎402項、市長獎2項,育才小學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旭川中學等12所學校分別獲評省、市文明校園、藝術教育特色學校、綠色校園等。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 訓練基地帶動全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

聚焦全民健身,發展體育事業,貢井區走過蓬勃發展的五年。該區陸續完成民生工程——貢井新城體育場和貢井老體育場、五寶鎮農體工程的建設改造,所有行政村健身路徑全覆蓋,每年免費開放人數超10萬人次以上,社會指導員數量達到本區人口的2‰,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約2.2平方米。

貢井區通過多種形式帶動全區群眾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每年舉行的趣味運動會、鬧元宵、農民工運動會等各項活動,參與率達80%;在老年人中廣泛開展圍棋、門球、象棋、書畫、廣場健身舞等20餘項文體活動,組建各種老年健身隊伍500餘支。貢井區2019年成功創建為「四川省老年人廣場舞之鄉」。

5年來,貢井區成功承辦市級賽事10次以上,舉辦區級中小學生和全民健身方面賽事20餘次,組織社會指導員培訓500人次,區少年兒童業餘體校認真開展少兒足球、籃球、桌球訓練,向國家少年足球隊輸送1人、省隊輸送5人。(程潔)

 

相關焦點

  • 統籌城鄉一體發展 促進教育優質均衡 集團化辦學讓民主小學優質...
    近年來,集團化辦學成為永康市教育的熱頻詞彙。集團化辦學的出發點是實現優質公辦學校資源的效益最大化,輻射帶動周邊學校,合作發展;讓更多人共享優質資源,合作育人,對教育均衡起到促進作用。日前,民主小學官川校區舉行了授牌儀式,標誌著民主小學集團化辦學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意味著「名校+鄉校」的集團化辦學模式正式開啟。
  • 崔波:因地制宜補齊短板 促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他強調,抓教育就是抓未來,要加大投入,因地制宜補齊教育短板,辦好「鄉村名校」,進一步促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為忠實踐行「看到優美整潔的校園環境,學生昂揚奮進的精神面貌,崔波指出,大公中學要立足自身,藉助外力,挖掘潛力,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唱響校園文化品牌,持續把學校做強做優。在石樑學校,崔波查看了教室、宿舍等硬體設施建設,觀看了城鄉「同步課堂」教學,並看望慰問了紮根鄉村的優秀教師代表。崔波指出,石樑學校要抓住隊伍建設這一關鍵,把握提高教學質量這一核心,創出鄉村名校建設的「天台經驗」,讓城鄉的孩子共同成長。
  • 漳州城鄉校際攜手共建 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閩南網12月9日訊(閩南網記者 張韓豐 通訊員 黃妙紅 文/圖)12月8號上午,漳州市第二實驗小學與平和縣霞寨中心小學城鄉共建籤約儀式在平和縣舉行,以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促進優質教育均衡發展,營造雙方「共建、共享、共贏」的良好局面。
  • 南關區:攜手南關教育 追求優質均衡發展
    伴隨著教育綜合改革的深入推進,百姓對優質教育的殷殷期盼,長春市南關區奏響了創建教育強區的華章,在追求質量的路上踏出堅實的步伐。率先實現區域教育優質均衡南關區委、區政府登高望遠,始終將教育作為優先發展的重中之重,不斷加大資金投入,連續多年實現了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增長幅度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
  • 古麗堅乃提·圖爾迪代表: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古麗堅乃提·圖爾迪代表(奇臺縣坎爾孜鄉中心學校校長):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昌吉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新新「城鄉義務教育階段的發展不均衡,學校在辦學條件、師資配置、教育質量等方面的資源分布不均,
  • 雲浮:開展美麗圩鎮創建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推動鄉村振興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標定位以及省長馬興瑞對雲浮建設發展的要求,為了強化圩鎮在聯結城鄉、輻射農村和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作用,雲浮市委六屆八次全會提出「4321」工程,實施美麗圩鎮行動,大力提升圩鎮集聚度,優化構建「區域協同、梯次發展」的城鄉空間布局,促進實現「美麗雲浮,共同締造」的戰略目標。
  • 省教育廳督導處調研桐鄉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創建工作
    6月4日,浙江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督導處處長王振斌,省教育廳督導處副處長鮑鐵虎,省教育現代化研究與評價中心李俊飛一行三人赴桐鄉,就我市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相關工作情況進行調研。
  • 株洲市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新聞發布會發布詞
    株洲市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新聞發布會發布詞 市教育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李建國 發布時間:2020-12-02 10:40:48  【字體大小:大中小】 2015年,所有縣市區全部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市、區)和湖南省教育強市縣(市、區)評估驗收,為全省第一批整體通過這兩項評估的市。2019年,全市主要勞動年齡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5年。  第二,教育資源持續擴容優化。十八大以來,市、縣兩級政府持續加大投入,教育資源供給數量增加、品質升級,較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有學上」「上好學」的願望。一是學前教育資源更加普惠。
  • 西安市長安區教育局推進西安城南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
    央廣網西安11月11日消息近年來,西安市長安區緊緊圍繞「強素質,精內涵,創品牌,促均衡」總體定位,聚焦創建科教文化首善區目標,全力以赴抓重點、強弱項、補短板,區域內義務教育發展綜合差異係數持續縮小,九個門檻指標持續優化,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加速發展。
  • 《市政府關於深入推進市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實施意見》規範...
    總體規劃,統籌城鄉,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步實施,切實縮小校際差距,加快縮小城鄉差距,努力縮小區域差距,辦好每一所學校,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省政府關於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意見》(一)指導思想。
  • 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 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於曉娜攝)     為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示範、引領作用,加強城鄉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縮小城鄉教育發展差距,連日來,我市各中小學紛紛組織優秀教師到鄉鎮學校開展送教活動,進一步提升鄉鎮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 ...合肥市2020年城鄉義務教育集團結對和新優質學校創建推進會在...
    為進一步加強和推進合肥市城鄉義務教育集團結對和新優質學校創建工作,11月13日上午,「合肥市城鄉義務教育集團結對和新優質學校創建推進會」在合肥一六八新店花園學校召開。合肥市第六批創建學校專家組成員,各縣(市)區教育主管部門分管負責人,第四、五批新優質創建試點學校主要負責人,申報第六批新優質創建試點學校主要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 「聚焦」優質教育資源「朋友圈」越來越大!上海城鄉學校攜手共進...
    根據上海市教育評估院的評估結果,42個精準託管項目和34個互助成長項目合格率達到100%,其中評為「優秀」的有44個,優秀率達到58%,76所郊區學校在學生發展、教師成長和學校辦學方面都取得了進步,擴大了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面。
  • 轉發《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實施細則》-教育信息...
    安徽省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實施細則為鞏固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成果,進一步縮小義務教育城鄉和校際差距,整體提高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水平和教育質量,根據教育部《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紮實開展全省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
  • 鄲城縣:城鄉校際交流 共促均衡發展
    【中原經濟網訊】(河南經濟報記者 李洪 通訊員 胡健康 王洪振)近年來,鄲城縣教體局深入實施「鄉村學校振興,城區學校提質」工程,通過組織城區學校與農村學校、強校與弱校結對幫扶,深入開展交流活動,城鄉學校互相促進、共同發展,有效促進了鄲城教育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發展。
  • 優質教育資源城鄉共享「六邊工程」提升群眾體育水平 推動「體教...
    現在,一根網線共享了城鄉優質教育資源,一個排球拍擊出多樣化發展的特色教育,當文化通過不同形式向下一代傳承,更深層次的教育發展,讓原本黯然失色的學校,再度成為了「最靚建築」。而當華燈初上,霓虹閃爍,人頭攢動的淄川魯泰體育場,熱鬧非凡的淄川體育公園,熱火朝天的全民健身場景,讓淄川區「體教融合」的先行樣本更加令人期待和好奇。
  • 北侖打造優質均衡教育品牌 爭做重要窗口教育模範生
    小浹江學校    正在積極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的北侖區,緊緊圍繞「四個一」目標,加大教育投入,從學校布局、硬體保障、增效提質、強化師資培養以及第三方績效評估、建設城鄉教育共同體等方面,多措並舉,切實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公平接受義務教育,在基礎教育事業上持續發力,區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
  • 龍華區深化推進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打造「家門口」的好學校
    自2017年龍華行政區成立以來,龍華教育一步一個腳印,學位供給不斷加速,基礎教育水平逐年提升,師資隊伍建設紮實推進,一批口碑良好的優質學校在市內外脫穎而出,成為龍華教育的標杆。  為響應國家集團化聯盟化辦學號召,區教育局圍繞「1+4+N」模式展開學校發展頂層設計,打造系列化聯盟式發展的新格局。
  • 大足:走優質均衡之路 創教育強區品牌
    目前,大足教育正緊緊圍繞「4433」發展總體思路,以「擦亮職業教育和醫療衛生品牌,打造區域職業教育和醫療康養中心」為著力點,以「抓質量、保穩定、促和諧」為主線,以「好老師」工程為統攬,以「七抓七要」為提質抓手,全力實施「12345」行動計劃,均衡發展解民憂、「五育」並舉促優質、職教改革結碩果……全區教育事業正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 真抓實幹謀發展 教育強縣惠民生——邵陽縣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紀實
    近年來,隨著改革全面深化、國家教育戰略和扶貧攻堅戰等的縱深推進,邵陽縣緊緊圍繞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深入實施「教育強縣」戰略,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全力提升義務教育質量,促進縣域教育均衡發展,在12鎮8鄉1場、總人口107萬的縣境,全面鋪陳一場縣域教育事業大發展的時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