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關區:攜手南關教育 追求優質均衡發展

2020-12-26 澎湃新聞

南關區:攜手南關教育 追求優質均衡發展

2020-05-18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年來,南關區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上突出公平與質量,形成了以一批以長春市第一O三中學、樹勳小學為代表的大學區龍頭學校。在龍頭學校的帶領下,區內中小學校全部成為長春市新優質學校,實現了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得天獨厚區位優勢

南關,作為長春市歷史文化名城的發祥地,以文廟、偽皇宮、般若寺等為代表的文化遺蘊厚重綿長,滋養了南關人巡禮崇文、尊師重教的優良品性。伴隨著教育綜合改革的深入推進,百姓對優質教育的殷殷期盼,長春市南關區奏響了創建教育強區的華章,在追求質量的路上踏出堅實的步伐。

率先實現區域教育優質均衡

南關區委、區政府登高望遠,始終將教育作為優先發展的重中之重,不斷加大資金投入,連續多年實現了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增長幅度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

以「初步均衡、基本均衡、優質均衡」為發展戰略,將公平與質量作為推動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一體兩翼」,堅持區域層面走均衡發展之路、學校層面走內涵發展之路,促進了區域教育全面、協調、均衡、可持續發展。教育局在統籌推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深化教育改革、實現優質帶動、合理配置資源等方面有了突破性進展。2015年,南關區以全省總分第一名的優異成績,高質量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驗收。

素質過硬的師資團隊

優化師資結構,利用國家「區管校聘」示範區優勢,不斷探索「無校籍管理」、大學區交流、富餘教師分流和新聘教師二次分配等隊伍結構優化模式,通過「強師計劃」和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引進新教師,教師隊伍年齡結構進一步優化。

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加強校長、教師和教研員三支隊伍建設,以「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為引領,加強「名校長工作室」建設,率先在全市開展「教學副校長曬課」「一把手校長聽評課」等活動,促使校長隊伍進一步聚焦課堂,提升專業引領能力。

加強師資培訓,以「名師工程」為載體,完善區域、大學區、學校三級培訓體系,通過名師講學團、名師工作室、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班、課題引領和「321」骨幹帶動等培養模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推動南關區教師隊伍素質能力持續提升。

任而有為的集團管理

大學區管理模式是促進南關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標誌性特色,至今已運行十年,形成了以103中學、104中學、樹勳小學、西五小學、東四小學、103小學部為龍頭校的六個大學區,逐步形成了大學區傘狀管理、「1+1」優質託管項目、「UGS」合作辦學、集團化辦學等多種管理模式。在大學區的輻射帶動下,全區所有學校均已成為長春市學區新優質校,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全覆蓋。

集團化辦學是南關區大學區管理模式下的有益探索和創新,為擴大教育優質資源覆蓋面,2019年南關區先後組建103教育集團和西五教育集團,徹底改變了集團成員校的面貌,學區生源入學率逐年提高。兩所合作辦學校附中新城和東師東安實驗在運行過程中,依託東北師大及附中雄厚的教育資源、成熟的運行機制和規範化的辦學行為,促進了學校辦學質量快速提升。集團管理的科學謀劃、同步實施、系統推進,形成了「行政推動、優質帶動、校際聯動」的鏈條式發展模式,加快了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進程。

不斷攀升的育人水平

南關區一直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促進全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核心任務, 通過召開全區中小學教學質量提升會、組織入口年級及畢業班質量檢測等手段,引導全區所有學校聚焦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探索建立小學教育質量監測評估體系,改變小學質量評估缺乏有效手段的現狀。秉承立德樹人核心理念,立足課堂主陣地,深化區域「自主德育」特色,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紐扣。「體育大課間」和「藝術小課間」與「假期免費興趣班」實現無縫連結,又將「蓓蕾計劃」與教育教學有機融合,全區中小學形成了以「辦學理念」、「學科教學」、「體藝科技」為品牌的三大類別特色,「一校一品,百校百色」的發展格局已然形成,全區現有國家、省、市級體育傳統校19所、藝術傳統校7所,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和體育工作先進單位。

規劃與情懷並舉的發展願景

南關區將繼續把大學區管理模式作為推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深化學校內涵建設和提升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引擎,優化區域教育生態、共享共創教育教學資源、傳遞教師專業發展智慧,實現內涵發展的高位均衡。路漫漫而修遠,南關教育人將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仰望蒼穹,腳踏實地,以「讓每一所學校都優質,每一位教師都精彩,每一個學生都幸福」的南關教育理想,跨越雄關漫道,砥礪奮進,以鷹擊長空之姿再創南關教育質量佳績。

原標題:《南關區:攜手南關教育 追求優質均衡發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漳州城鄉校際攜手共建 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閩南網12月9日訊(閩南網記者 張韓豐 通訊員 黃妙紅 文/圖)12月8號上午,漳州市第二實驗小學與平和縣霞寨中心小學城鄉共建籤約儀式在平和縣舉行,以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促進優質教育均衡發展,營造雙方「共建、共享、共贏」的良好局面。
  • 長春南關區日語培訓 精品小班教學
    巴比倫留學考試學習中心發展至今,到底具體情況怎麼樣?趕緊先來看看機構簡介吧! 長春巴比倫留學考試學習中心專業從事留學語言培訓,留學考試行業骨幹教師攜手打造專業課程,追求返璞歸真,追本溯源,做好教育,以事無巨細的情感、品質、技能幫助廣大學子海外深造,深入一對一輔導,巧奪高分。
  • 立足教育現代化新起點 發展洪山優質均衡教育——武漢市2020年義務...
    驗收通過也意味洪山區教育現代化的新起點,為洪山的優質均衡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清晰明確的發展思路。賞·高品位校園風採張同祥校長和鄧麗書記熱情帶領專家團一行參觀了洪山實驗小學充滿現代化氣息的校園。走進校前廣場新美學體驗,無邊界的校園序曲:「成長無界 人人出彩」將學校景觀與文化相融合。
  • 順義南彩學校:在追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走向優質
    學風:「讀書明理 、學而不厭」    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的事業,這些理念文化,都是學校文化的關鍵所在,是優質的、高遠的目標,在學校文化中起統領作用。如校訓,它是我們追求的核心的精神目標。 三、知行並進的管理文化 高質量的均衡要求學校必須加強內部建設,辦出學校特色,這就為學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注重教育均衡 攜手高校辦學 高質量教育打響「學在鯉城」
    教育是事關國家發展和民族未來的千秋基業。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就「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回首五年來,鯉城區聚焦教育提質增量,先後在江南新區完成鯉城區第二實驗小學、鯉城區第六實驗小學、泉州七中江南校區等6所學校建設。全區學校改擴建項目7個,其中有6個在江南新區,共新增學位1.41萬個,力爭讓更多群眾享受到教育均衡發展紅利。
  • 江門全國人大代表吳玉蓮:促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一些群眾得知我是老師後,常跟我聊教育方面的話題,能感受到他們對優質教育的渴望。」吳玉蓮說,尤其疫情期間,通過走訪一些偏遠地區,發現部分學校由於設備缺乏,學生難以上網課學習。農村地區相比城市,教育教學硬體和軟體都存在差距,推進教育均衡發展面臨困難和挑戰。城市與城市之間也有類似情況。
  • 創新辦學體制機制 長水教育集團化辦學促「中學優質均衡發展」
    日前,第四屆雲南省人民政府質量獎獲獎名單揭曉,長水教育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獲「雲南省人民政府質量獎提名獎」,引發關注 。長水教育的辦學質量,源於哪些支撐?  未來,在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建成教育強國的新時代、新要求背景下,長水教育又將如何推動中學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
  • 崔波:因地制宜補齊短板 促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他強調,抓教育就是抓未來,要加大投入,因地制宜補齊教育短板,辦好「鄉村名校」,進一步促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為忠實踐行「 攝影 許銀煒崔波首先來到浙江師範大學附屬天台大公中學,詳細了解學校近年來發展情況。
  • 統籌城鄉一體發展 促進教育優質均衡 集團化辦學讓民主小學優質...
    近年來,集團化辦學成為永康市教育的熱頻詞彙。集團化辦學的出發點是實現優質公辦學校資源的效益最大化,輻射帶動周邊學校,合作發展;讓更多人共享優質資源,合作育人,對教育均衡起到促進作用。日前,民主小學官川校區舉行了授牌儀式,標誌著民主小學集團化辦學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意味著「名校+鄉校」的集團化辦學模式正式開啟。
  • 龍華區深化推進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打造「家門口」的好學校
    自2017年龍華行政區成立以來,龍華教育一步一個腳印,學位供給不斷加速,基礎教育水平逐年提升,師資隊伍建設紮實推進,一批口碑良好的優質學校在市內外脫穎而出,成為龍華教育的標杆。  為響應國家集團化聯盟化辦學號召,區教育局圍繞「1+4+N」模式展開學校發展頂層設計,打造系列化聯盟式發展的新格局。
  • 轉發《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實施細則》-教育信息...
    安徽省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實施細則為鞏固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成果,進一步縮小義務教育城鄉和校際差距,整體提高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水平和教育質量,根據教育部《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紮實開展全省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
  • 讓「學在南明」品牌愈加響亮——南明區持續助推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在南明區花果園第三小學毒品預防教育基地,志願者向學生講解毒品危害。「十三五」期間,南明區始終把教育發展擺在重要位置,聚焦教育公平優質主線,強化教育優先投入,持續改善學校基礎設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全方位打出「組合拳」,助推全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 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 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於曉娜攝)     為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示範、引領作用,加強城鄉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縮小城鄉教育發展差距,連日來,我市各中小學紛紛組織優秀教師到鄉鎮學校開展送教活動,進一步提升鄉鎮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 【打侵財 促發展 保民安】南關分局永吉街派出所:3萬元,警方送你C...
    【打侵財 促發展 保民安】南關分局永吉街派出所:3萬元,警方送你C位出道,還偷嗎?: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6月27日上午,長春市公安局南關區分局永吉街派出所接到轄區商戶報警
  • 自貢貢井:統籌城鄉 圍繞創建「教育強區」促進優質均衡發展
    從粗放分散到均衡發展,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十三五」以來,自貢市貢井區緊緊圍繞創建「教育強區」這一目標,認真落實「重管理、促均衡、謀發展」的工作方針,統籌城鄉教育,促進優質均衡發展,紮實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和教育現代化發展進程,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提升教育質量,基本實現教育信息化,把為「上好學」產生的煩心事,變成了一件件讓群眾稱讚的舒心事,全區教育體育事業整體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
  • 株洲市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新聞發布會發布詞
    株洲市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新聞發布會發布詞 市教育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李建國 發布時間:2020-12-02 10:40:48  【字體大小:大中小】 2015年,所有縣市區全部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市、區)和湖南省教育強市縣(市、區)評估驗收,為全省第一批整體通過這兩項評估的市。2019年,全市主要勞動年齡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5年。  第二,教育資源持續擴容優化。十八大以來,市、縣兩級政府持續加大投入,教育資源供給數量增加、品質升級,較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有學上」「上好學」的願望。一是學前教育資源更加普惠。
  • 長春哪個城區教育資源最搶手?擇校如何不踩「坑」?
    朝陽區:老牌名校聚集地,家長首選的教育大區朝陽區名校扎堆,例如公辦有省二南湖、吉大附中(本部)、68中學、明德小學、師大附小、解放大路小學校等,這些學校在長春都是非常有底蘊老牌學校,教育資源雄厚。還有一個資質在朝陽實際居住地在南關的師大明珠坐鎮,學區劃分也是在朝陽區。
  • 七裡河區「新教育教研共同體」促進校際間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請同學們找出課文中描寫『橋』的語句並思考幾個問題 ......"10 月 20 日上午,在七裡河區敦煌路小學四樓會議廳臺上,一堂特別的語文課《橋》正在進行,來自敦煌路小學、華林路第一小學、二十里舖中心校、永登縣西鐵小學、永登縣城關小學五所學校的老師認真聆聽觀摩了該堂課,而這也正是五所學校成立 " 新教育教研共同體
  • 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孩子們體驗有趣的思維課
    日前,好未來旗下素質教育品牌勵步英語、摩比思維攜手好未來公益基金會來到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以下簡稱「東鄉縣」),為當地的孩子捐贈了5000餘套、價值60萬元的摩比思維精品教學用品,並帶去了有趣的思維課體驗。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
  • 記一〇三教育集團第二屆秋葉文化節閉幕式
    11月18日下午,一〇三教育集團第二屆秋葉節閉幕式在亞泰校區多功能廳隆重舉行。閉幕式由小學部校長吳鴻波主持。長春市德體藝衛處領導、南關區教育局領導及相關科室科長、南關區進修學校領導及相關部室主任、南關區大學區區長、校長、園長及南關區直屬單位主要領導都親臨會場,新聞速遞等新聞媒體全程跟蹤報導,吉林教育電視臺對活動全程進行了實時現場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