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義南彩學校:在追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走向優質

2021-01-19 人民網

    南彩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始建於2006年4月12日,由原來的南彩中學和南彩中心小學合併而成。幾年來,伴隨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市、區各級政府與教育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南彩學校軟硬體水平「比翼齊飛」,學校的育人條件與育人質量達到一個嶄新的高度。

2011年11月,我們學校有幸參與了順義區與北京師範大學城鄉聯動教育改革合作項目。在北師大專家的引領下,我們確定了學校特色為養正教育,圍繞養正教育,構建起五大文化體系。並以五大文化推進學校均衡發展。

一、 潤物無聲的環境文化

(一) 整潔優美的校園

2013年9月,在區委、區政府和區教委的大力支持下,改擴建的新校園落成。佔地面積58600平方米,綠化面積16812平方米,佔總面積30%。建築面積22300平方米,涵蓋教學樓、學生宿舍樓、綜合樓三座。其中,教學樓可容納38個教學班,專業教室21個。學生宿舍樓男女宿舍101間,可容納606名學生住宿。現有400米田徑場一塊,室內體育館一個。新的教師辦公室、學生教室、各學科專室更加寬敞明亮,新建的運動場地更加適合孩子們上體育課和課外鍛鍊。先進的教育教學設備設施,完全能夠滿足我校師生工作學習需求。

(二)先進的教育教學設備

1、學校共有專業教室19間,30間教室配備了先進的70吋觸控屏多媒體教學設備。

各專業教室具體情況如下表

專業教室名稱

數量(間)

所在樓層

化學實驗室

1

教學樓一層

史地教室

1

教學樓一層

物理實驗室

2

教學樓二層

生物實驗室

2

教學樓二層

科學教室

1

教學樓三層

數位化實驗室

1

教學樓三層

計算機教室

2

教學樓三層

勞技教室

2

教學樓四層

書法教室

1

教學樓五層

美術教室

2

教學樓五層

舞蹈教室

1

綜合樓二層

音樂

2

綜合樓二層

心裡諮詢室

1

教學樓一層

2、現代教育設備配備齊全,校園網絡基礎建設先進,核心交換機採用光纖接入,保證校園網運行速度,便於其他網絡應用開展。教師和學生用計算機達到要求。

3、學校圖書館藏書數量充足、比例分配合理;中學部圖書館藏書20924冊,生均97冊。小學部圖書館藏書23138冊,生均40冊。學校總生均56冊,圖書館均採用圖書館管理系統,實現數位化管理。

4、體育、衛生設施齊全,建立了學校衛生室、體質健康測試室、資源教室和心理諮詢室。

(三)付予養正特色的景觀標識

以儒家學派代表人物簡介為主的砂巖浮雕已建成,充滿了濃重古樸的文化氣息;目前正在教學樓內門廳牆壁,裝飾以學校特色文化和我國古代「孝」、「悌」、「謹」、「信」等文化,著力營造養正育人氛圍;樓內一至四層樓道設計,準備分別以校訓「四正」為主題,強化各年級養正側重點。此外,學校在每棟大樓內的所有門、門牌和安全疏散示意圖,以印有校標和「養正教育」四個字,來凸顯學校養正教育特色,教化並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二、凸顯特色的理念文化

 學校文化是學校在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積累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合,是一所學校的價值取向和辦學理念的綜合反映。我們結合學校實際,經過與專家的反覆研討、打磨、修正,進行了養正教育特色的頂層設計,最終將學校養正教育特色文化確定為七項內容,具體表述為:

(一)辦學理念:涵養浩然正氣,滋潤智慧人生。

(二)辦學目標:具有良好社會聲譽與養正教育特色的北京知名學校。

(三)育人目標:培育心性端正、行為規範、學業日新、志存高遠的合格小公民。

(四)校訓:正衣冠、正言行、正學業、正心性。

(五) 「三風」建設

校風:「勤奮、自律、和諧、進取」。

教風:「愛生敬業、誨人不倦」。 

學風:「讀書明理 、學而不厭」 

  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的事業,這些理念文化,都是學校文化的關鍵所在,是優質的、高遠的目標,在學校文化中起統領作用。如校訓,它是我們追求的核心的精神目標。

三、知行並進的管理文化

高質量的均衡要求學校必須加強內部建設,辦出學校特色,這就為學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從實際出發,從提升幹部領導力入手,目標是行「五會」幹部邁進,即會想、會說、會做、會寫、會合作。

(一)校長引領

1、價值領導

包括規劃學校發展,營造育人環境。以特色校建設項目推進研究為例,在管理上的做法是:以成立特色學校建設委員會(由北師大徐志勇教授、學校領導、老師、學生、家長、社區、企業代表組成)為組織保障;以制定出特色校建設五項制度(校長牽頭制;專人負責制;保障優先制;定期研討制;過程管理制)為制度保障;以凝鍊學校特色文化為突破口;以特色鮮明的校園環境建設,物化養正文化。

2、教學領導

  包括領導課程教學,引領教師成長。在學校課程設置方面,包括國家課程的紮實推進,引導教師在研究學情的基礎上,要對教學目標校本化、對教材實施校本化、對教學過程校本化,尋找適合自己學生的學習方法。同時,校長直落教學的核心環節---課堂,如,和教研組一起進行聽評課,參加各年級的質量分析會,給教師做講座,如2014年10月,給準備參加區級競賽的中學部教師做「如何上好一節課」的講座。

3、組織領導

  包括優化內部管理,協調外部關係。比如強化管理,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學及管理秩序。堅持「三嚴格、一關注」。即嚴格執行「就近招生入學」、「隨班就讀」、「學校不設重點班」、「減負八嚴格」等相關規定;嚴格控制學生課外作業量,提倡布置靈活性、實踐性家庭作業;嚴格落實上級「減負」要求,合理安排考試次數和考試難度。關注弱勢群體教育,包括困難家庭子女教育、隨班就讀學生的管理、學習困難學生教育、流動人口子女教育等。

類別  

(中小學總人數1283)

中學(687人) 小學(596人) 人數 百分率 人數 百分率 非本市學生 428(33.4%) 224 33% 204 34% 隨班就讀生 6(0.5%) 3 4% 3 5% 家庭困難生 10(0.8%) 3 4% 7 11%

對待這些孩子,我們一視同仁,並給予特殊關懷。如,隨班就讀學生管理,中小學都有專門領導和心理老師負責,經常和他們及家長座談,並進班觀察。和班主任老師溝通,及時了解情況,班主任每個學期給他們制定計劃。

(二)團隊跟進

鮑傳友教授在他的《從夾心到核心:學校中層領導力的認識與培養》中談到:「領導就是能夠激勵並帶領他人一起去實現大家共同目標的活動。因此,領導力就是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力」。那麼,在特色校建設過程中,我們的領導集體如何發揮自身的作用的呢?  

 以學校計劃的制定與落實為例:制定學校計劃過程,我們採取「五步走」策略:一是校長講辦學思路,目的是引領大家學會計劃自己學校的事;二是各部門制定計劃前找準自己的問題點,保證計劃制定要有的放矢;三是各部門形成能操作的計劃初稿,目的是學會集體定計劃;四是召開計劃研討會,各部門間相互了解新學期工作目標與任務,借鑑好創意,完善部門計劃;五是學校教科室整合各部門計劃,形成學校計劃。落實學校計劃採取四項措施,一是學校辦公室牽頭,每學期制定一張學校工作安排總表;每周五結合總表安排與臨時性工作,制定下周的周曆,讓計劃落實到位;二是幹部例會上加強研討,讓計劃實施有保證;三是重視對落實計劃起關鍵作用的大型活動進行策劃。每項策劃都要求制定標準、設計流程;四是幹部述職,總結反思計劃落實效果。就是這樣,學校各項工作得到了紮實有序地推進,並取得了很好的實效。

 學校要發展,管理必須到位。在工作中,我們結合自身實際,在管理中知行並進,如兩周一次的幹部例會,都要學習管理方面的文章,同時,要求大家要做到「四講」:講讀書心得體會;講自己進行理論學習的收穫;講自己《工作日誌》中的常規工作落實和創新點;講自己聽評課情況。

四、身正為範的教師文化,在教育均衡發展中起關鍵作用

  教育質量均衡發展,包括教學水平和效果的均衡,其關鍵在於教師,教師的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自己的學生,所以,我們倡導教師在養正教育中要立言、立行,做養正教育的典範。

(一)引入激勵機制,激活學校向高質量均衡發展

 根據學校實際,我們制定了教師考核與評價方案。方案包括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評價體系構成與實施三個方面內容。其中,評價體系構成與實施又包含評價主體、任課教師評價指標體系與權重和非任課教師評價體系與權重等內容。考核與評價方案的制定與實施,為公平公正、公開透明評價老師提供可靠依據。更重要的是,競爭機制的引入,激發著教師教育教學熱情,增強著學科間、教師間發展的活力。如,我校樹立中學化學學科、小學英語學科為標杆學科,以此帶動其他學科的發展,學科間的互相促進,引領學校向高質量均衡發展。

(二)以活動促發展,提高教師師德修養和專業素養

 每學期我們都開展師德、師能演講、評選等活動,通過講故事、寫案例,分享教育智慧,在相互激勵中提升育人水平。如:開展「養正杯」班主任論壇,「我講我的教育故事」等活動;通過「學生養正課堂量化表」的應用、教學設計融入養正內容及「課堂觀察表」的應用,著力打造養正課堂;讀書活動是我校教師發展主線之一,每學期我們都以年級為單位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滋養心靈,提升教育教學能力。

關注教師成長,重要的是關注教師精神的成長和自我價值的實現。近三年來,我們多次接待北師大、首師大、市區教研部門、外省市的聽課與參觀,老師們多人次參加市區講課評比,如劉亞萍老師、王愛霞老師都獲得了實際一等獎。我們的特色建設從理念走向實踐,老師們的授課水平和學生們的素質明顯提升,進而帶動了學校整體發展。中小學老師參加市區級講課、撰寫的論文多人次獲獎,如小學部劉亞萍老師、中學部王愛霞老師都曾在市級講課和說課活動中獲得一等獎。

五、求正創新的課程文化   

從學生發展看,教育均衡指的是學生能否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均衡發展、全面發展,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依靠的就是課程。

(一)紮實落實國家課程

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開齊規定課程,開足規定課時,保證學生在校學習時間中學不超過8個小時,小學不超過6小時。開足、開齊國家課程,上好每節課。

在教研方面,我們逐步構建了基於學情分析的「四級立體教研體系」,即以學科教研為主,以學校大教研、年級教研、聯誼教研為輔的四種教研形式的融合,建立教師研究共同體,開展課例研究等。

為了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自己找問題,走進實驗室,制定計劃,提出假設,設計實驗,進行探究,孩子們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2011至2014年,初三學生在理化實驗展示中成績突出,一直位居全區前列。

根據國家課程要求,努力上好「兩操一課」。如:在上好體育課的基礎上,上、下午都安排半小時的體育大課間活動,各一次眼保健操。由於措施得力,我校學生體質有了明顯提高。

(二)有機融合地方課程

 1、將地方課程融入國家課程。將《順義地理》、《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課程融入國家課程《地理》中;《順義生物》、《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融入國家課程《生物》中;將《民族政策知識》、《中小學毒品教育》融入國家課程政治課學科中;《寫字教學》融入到語文、美術學科。

 2、將地方課程及專題教育中的《中學生禮儀》、《我愛北京》、《預防愛滋病》、《安全預防與人防知識》等納入校本課程。

(三) 嘗試構建特色校本課程

1、立足於「五個基於」的校本課程思路

 基於品行培養:必修養正教育課程:蒙童養正—攢習慣。

 基於文化科學:必修結合順義區彩虹讀書活動,開設《好書伴我成長課程;選修在國家課程之內,精選部分重點、難點,為部分達到國家課程標準有困難的同學開設的課程。如:《英語口語》、《英語棋盤》。

 基於實踐探究:選修在國家課程之外,為滿足部分好奇心強,喜歡動腦、動手,實踐能力較強的同學開設的課程。如:《生活中的小實驗》。

   基於學科整合:必修,把地方課程《舞蹈》、《綜合實踐》納入校本課程;選修,在國家課程基礎上,拓展各類知識和技能,為在某學科有所發展的

   同學開設。如:《數學拓展》、《數學思想、規律的探究》、《我可愛的家鄉—南彩》。

 基於興趣愛好:選修在國家課程之外,為滿足學生興趣需要,促進學生個性發展開設的課程。如:《程序設計》、《桌球》、《合唱》、《十字繡》、《中國畫》《跳繩》。

 基於品行培養:利用班會課時間,開展「誠實守信、敬師愛友、遵規守矩、善學好問、生機活力、自立勤勞 」六個主題養正教育的必修校本課程;結合順義區彩虹讀書活動,開設「好書伴我成長」課程,閱讀中小學規定課外讀物、學校提供的書籍和學生互助書籍,每學期10次,隔周定期導讀;增設地方課程中的禮儀教育為校本課程,每學期4--8節,集中開課。

基於文化科學:在國家課程之內,精選部分學科中的重點、難點,為部分達到國家課程標準有困難的同學開設選修課程。初一 的「英文歌唱起來」、「閱讀指導課」、「數學基礎計算專項訓練」;初二的「數學基礎計算專項訓練」、「典範英語課」。每學期4--8節。

基於實踐探究:在國家課程之外,為滿足部分好奇心強,喜歡動手、動腦,實踐能力較強的同學開設選修課程:如,「生活中的小實驗」、「電子報刊製作」、「安全應急與人防知識」等校本課程。

基於學科整合:在國家課程的基礎上,拓展各類知識與技能,開設必修課程「社會大課堂」、「我愛北京」、「預防愛滋病」。

基於興趣愛好:選修藝術類,合唱、舞蹈等;運動類,踢毽子、球類、跳繩等。

 校本課程的開設,為學生搭建了個性成長的平臺,例如,在2014年4月參加的全國金太陽杯英語情景劇大賽,我們參賽的兩個節目分別獲得順義賽區一等獎和二等獎;在2014年春季全區中小學運動會上,初二年級的彭可欣獲得初中組300米欄第一名,五年級萬瑞林獲得百米賽小學組第二名;在北京市校園集體舞比賽中,2011年我們獲得一等獎,2013年獲得三等獎;小學生劉海奇在相聲比賽中獲得全國未來之星獎。

2、以「養正教育」為特色的校本課程實踐

課程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主要載體。在特色建設課程設置方面,我們通過認知課程和體驗課程這兩方面載體,努力培養學生「誠實守信、敬師愛友、遵規守矩、生機活力、善學好問、自立勤勞、尚體育德七項品質。

一是認知課程

    通過開展系列主題教育與養心悅讀課程,培養學生道德認知,積蓄道德正能量。如:每周的升旗,國旗下講話的內容設計、講稿都由學生自己設計,孩子們講的有自己身邊的感人故事,也有生活學習的體會和感悟,因為是學生自己設計和撰寫,國旗下的講話不僅感動著自己,也感動著所有同學,更重要的是孩子們責任意識、協調能力和組織能力得到發展和歷練。

二是體驗課程

通過一日常規、社團活動與校外生活評價,進行體驗教育,讓學生在體驗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長。如:開展三環節社會實踐活動。第一環節:小組學習,初步感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實踐,避免盲從。第二環節:親身參與,實踐感悟。提升同學們實踐能力,鍛鍊其意志品質,培養互助精神。第三環節:總結交流,反思提升。同學們利用多種形式介紹實踐活動的所思所悟,並進行自評和小組間評價,選出優秀養正之星,三環節,學生們學會了查找資料、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傾聽、學會了評價……特色課程的開設,學生的品質明顯提升。

例如三年級(3)班王蓉同學,因為腦癱,腿不靈便,三年級其他班都隨和年級增長搬到二層,但為了方便王蓉,這個班一直在一層,而且靠近有坐便的廁所附近。她的助學夥伴是肖垚,五年級楊子涵同學把她們互相幫助的故事寫在《手拉手》一文中,被區精神文明辦推薦到「北京少年美德故事會」 上, 楊子涵同學在國家大劇院講了肖垚幫助王蓉的故事。再比如,初二年級劉浩同學,在四月拾到一個錢包,交給了學校,馬校長多方聯繫,物歸原主,失主非常感謝。

我們認為,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有利於學校育人目標的培養;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個性發展;有利於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和素質;有利於學校特色的形成。

近幾年,教育均衡發展引領學校各項工作持續向好:

多次獲得各級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認可。如:2013年9月5日,區人大主任胡尚雲走進我校,對學校在提升教育質量方面所做的工作表示肯定,特別讚賞了「涵養浩然正氣,滋潤智慧人生」的辦學理念。2014年4月22日區委常委、紀委書記肖韻竹來我校調研,對富於特色的育人環境及先進的教育教學設備,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特別是對校訓的內涵表示讚賞。北師大鮑傳友院長在2014年5月8日特色校建設階段展示會上對我們的評價:理念正確; 特色校建設的系統很全; 幹部教師做事很實; 效果非常好! 

多次榮獲榮區級多種譽稱號。如:順義區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順義區教育教學管理先進獎;順義區「書香校園」;順義區教育系統先進黨組織;順義順義區優秀少先隊大隊;順義區關工委先進集體;順義區先進工會;區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等。

接待不同省份的教育同仁來校參觀交流。如:來自新疆、雲南等九省市骨幹校長學習班、北師大影子工程校長高研班、首師大內蒙古校長研修班等。 

連續在市級報刊上發表文章情況:

2012《北京教育》第9期發表「弘揚中華文化,成就輝煌人生」一文;2013年1月《北京教育》分別對學校特色校建設工作進行了專題報導。2014《北京教育》第1期再次發表文章,標題為「以養正教育為特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一文。2014年第32期的《現代教育報》刊登了「特色建設讓南彩更精彩」一文。2015年1月,《現代教育報》再次以「養正教育為農村孩子涵養正能量」為題宣傳學校特色建設工作。這些報導更加擴大了我校養正教育的影響力,也讓學校向辦學目標即「具有良好社會聲譽和養正教育特色的北京知名學校」邁進一步。

總之,在追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南彩學校越來越優質!

 

相關焦點

  • 長風中心學校迎接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檢查
    12月9日下午,迎江區教體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劉勁松一行3人,到長風中心學校督導檢查該校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長風中心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陳四一,副校長張茂祥、方芳陪同檢查。督查組一行一行實地查看了校園文化建設、各功能室和相關教育教學設施、器材配備情況,並翻閱了相關功能室臺帳的使用記錄,聽取了校方關於學校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的迎檢匯報,肯定了學校創優工作的亮點做法,同時也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
  • 安慶十四中接受迎江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檢查
    為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提升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質量,12月9日上午,迎江區教體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組一行到安慶十四中就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功能室布置及臺帳、迎檢資料等方面進行認真、細緻、全面的檢查。
  • 南關區:攜手南關教育 追求優質均衡發展
    在龍頭學校的帶領下,區內中小學校全部成為長春市新優質學校,實現了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得天獨厚區位優勢南關,作為長春市歷史文化名城的發祥地,以文廟、偽皇宮、般若寺等為代表的文化遺蘊厚重綿長,滋養了南關人巡禮崇文、尊師重教的優良品性。
  • 轉發《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實施細則》-教育信息...
    安徽省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實施細則為鞏固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成果,進一步縮小義務教育城鄉和校際差距,整體提高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水平和教育質量,根據教育部《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紮實開展全省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
  • 《市政府關於深入推進市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實施意見》規範...
    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面臨了諸多機遇與挑戰,《實施意見》在實際操作中面臨著各種新問題和新困境,部分條款已經不能切合實際,因而急需對《實施意見》進行適時評估,以期達到:(1)梳理《實施意見》實施過程中暴露的問題,在徵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實施意見》內容,探索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改革方向;(2)有助於完善教育規劃布局,不斷提高辦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更好地保障教育公平
  • 省教育廳督導處調研桐鄉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創建工作
    6月4日,浙江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督導處處長王振斌,省教育廳督導處副處長鮑鐵虎,省教育現代化研究與評價中心李俊飛一行三人赴桐鄉,就我市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相關工作情況進行調研。
  • ...啟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 2022年建成民大附中呈貢校區等...
    原標題:呈貢全面啟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 後年建成民大附中呈貢校區等項目 調劑事業編制向中小學教師隊伍傾斜 加大師資配置力度滿足學生增長   17日,昆明市呈貢區2020年教育改革發展大會舉行,會上發布了《呈貢區關於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實施方案》。
  • 招生不得考試評測 不得二次分班 《南通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12月9日,南通市人大常委會發布公告,公布《南通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條例》,這是我國首個由設區市人大公布,關於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法律。《條例》從招生入學、辦學條件、師資建設、教育質量以及法律責任等方面,保障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其中要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應當嚴格按照招生計劃開展招生活動,隨機均衡分班,不得通過考試、評測、面談等方式招生;不得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者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編班的依據或者參考;不得收取與招生入學掛鈎的費用以及設立重點班、快慢班、特長班、創新班、實驗班等,為選拔學生進行二次分班。
  • 古麗堅乃提·圖爾迪代表: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古麗堅乃提·圖爾迪代表(奇臺縣坎爾孜鄉中心學校校長):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昌吉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新新「城鄉義務教育階段的發展不均衡,學校在辦學條件、師資配置、教育質量等方面的資源分布不均,
  • 2019年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工作報告
    對省級反饋意見中加大問題比重,要求公示整改報告,接受社會監督。(二)組織國家評估認定全年,共有海南、遼寧、陝西、黑龍江、重慶、雲南、河北共7個省份提出整體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的申請,並申報了69個縣。按慣例,對以上各省份、縣均衡發展情況組織了材料審核,從7省份69個申報縣中抽取了26個縣進行實地督查,同時從各省份前期已認定縣中抽取了9個縣進行了實地複查。
  • 西安市長安區教育局推進西安城南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
    央廣網西安11月11日消息近年來,西安市長安區緊緊圍繞「強素質,精內涵,創品牌,促均衡」總體定位,聚焦創建科教文化首善區目標,全力以赴抓重點、強弱項、補短板,區域內義務教育發展綜合差異係數持續縮小,九個門檻指標持續優化,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加速發展。
  • 貴港市港北區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見聞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唐正芳 陸宏夏 編輯:李香瑩 讓更多孩子就近上學快樂成長——港北區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見聞
  • 「普九」之後再譜新曲,我省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
    曲律小學是我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協奏曲」裡的一枚普通「音符」。近年來,我省發力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辦學水平,推進2.27萬所義務教育學校整體提升,日前整體通過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國家實地督導檢查,豎起了繼「普九」之後又一個裡程碑。
  • 河南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 「普九」之後再譜新曲
    曲律小學是我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協奏曲」裡的一枚普通「音符」。近年來,我省發力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辦學水平,推進2.27萬所義務教育學校整體提升,日前整體通過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國家實地督導檢查,豎起了繼「普九」之後又一個裡程碑。
  • 羅宗光強調:爭分奪秒 全力以赴 確保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檢和脫貧...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重點,也是難點。在博白鎮第二小學,羅宗光實地查看學校各項建設情況,聽取相關負責人的介紹,詳細了解我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迎國檢工作準備情況,現場辦公解決遇到的問題及困難。他指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迎國檢很快就要到來,事關重大,容不得絲毫馬虎,各級各部門各學校要充分認識迎國檢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的嚴峻形勢,結合實際提前謀劃、持續推進、抓好落實,及時解決工作中發現的問題,確保每一個問題都在國檢前整改落實到位。
  • 我市組織收聽收看全省縣域義務教育 基本均衡發展國家督導檢查反饋會
    我市組織收聽收看全省縣域義務教育 基本均衡發展國家督導檢查反饋會 2020-12-12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郭輝到石寺鎮調研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
    郭輝到石寺鎮調研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 2020-12-18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常州新增24所義務教育「新優質學校」!
    孩子關乎著未來  讓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很重要  日前,常州市教育局公布  2020年常州市義務教育「新優質學校」名單」創建評估  這些學校四大特點:  絕大多數是新建和改擴建校,政府對教育投入與支持力度大;  2  集團化辦學成員校較多,伴隨集團化辦學的發展,成員校成長與提升迅速;  3  新村校和鄉村校較多,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正在全面推進;  4  既有辦學經驗成熟的老校,更有年輕有實力的新學校
  • 安徽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基本標準_蕪湖市政務公開網
    各市、縣(區)教育局:為鞏固我省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成果,整體提升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水平和教育質量,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根據此標準,啟動實施了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極大改善了全省城鄉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有效推動了各地義務教育辦學質量的提升。《辦學基本標準》是為適應義務教育新的發展形勢和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要求而修訂,是對《安徽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基本標準(試行)》的提升。各地要抓緊組織義務教育學校對照新標準查找不足,「一校一案」制定學校達標規劃。
  • ...合肥市2020年城鄉義務教育集團結對和新優質學校創建推進會在...
    城鄉結對聚能量 「創優」推進求卓越——合肥市2020年城鄉義務教育集團結對和新優質學校創建推進會在合肥一六八新店花園學校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