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入股易居中國 華為晶片被斷供 阿迪耐克陷巨額虧損

2020-12-11 騰訊網

阿里補齊流量帝國拼圖:20億港元借道易居布局房地產

日前,易居(中國)企業控股公司(簡稱「易居」,02048.HK)發布公告稱,公司獲阿里巴巴集團(簡稱「阿里」,BABA.US,09988.HK)認購6.76%股份及10.32億港元可換股票據。此外,雙方還籤訂協議達成戰略合作,阿里與易居將在包括線上線下房產交易、數字營銷和交易後相關服務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此外,易居還宣布擬收購在美股上市的O2O房地產服務提供商樂居(LEJU.N)56.19%股權。屆時,樂居將成為易居的附屬公司。

作為中國第二大房產交易和服務平臺,易居連著三個大動作引發行業震動,特別是與阿里的聯姻更是引發廣泛關注。不過,巧合的是易居獲阿里增持,是發生在騰訊投資的中國房產交易和服務平臺龍頭貝殼找房申請IPO後,騰訊是其第二大股東。而更巧合的,阿里也將成為易居的第二大股東。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兩大網際網路巨頭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服務產業領域較勁的延續,也是阿里在補齊「衣食住行」服務產業版圖中的最後一塊短板——房地產。

目前,易居和貝殼是房地產中介行業兩大頭部平臺,二者都有龐大的客戶群體,沉澱了大量的交易數據,在一手代理和二手業務上各有優勢。

據知情人士透露,阿里與易居合資打造的線上平臺很快將會上線。「這將是一個與飛豬平行的業務平臺。」新建的合資公司,阿里佔股85%,易居佔股15%,第一期計劃投入50億元。

餘承東:受到美國制裁影響 麒麟高端晶片成"絕版"

9月15日後臺積電將無法再承接華為高端晶片代工訂單,這也就意味著,華為麒麟高端晶片很快將成「絕版」。

華為手機沒晶片了

很困難,最近都在缺貨階段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上表示,將於今年9月份發布新一代華為Mate40手機,搭載最先進的華為麒麟5G晶片。不過,麒麟系列晶片9月份以後將無法再生產,華為Mate40將成為搭載高端麒麟晶片的「絕版」機。

餘承東還指出,華為P40已全面搭載HMS(Huawei Mobile Service)。鴻蒙os目前已經應用到華為智慧屏上,也將應用到新發布的華為手錶上,未來有信心應用到1+8+N全場景終端設備上。

他透露,華為消費者業務上半年銷售收入2558億元,手機全球發貨量1.05億臺。

餘承東預計,華為手機全年的發貨量可能會少於2019年的2.4億臺。「我們手機業務現在很困難,晶片供應困難,很缺貨。」

據報導,「由於美國的制裁,華為領先全球的麒麟系列晶片在9月15日之後無法製造,將成為絕唱。這真的是非常大的損失,非常可惜!」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8月7日舉行的中國信息化百人會上表示,目前國內半導體工藝上沒有趕上,Mate 40麒麟9000晶片,很可能成為麒麟高端晶片的最後一代。

他進一步表示:「(Mate40搭載的麒麟晶片)可能是華為自產的最後一代,很遺憾。華為在晶片領域開拓了十幾年,從嚴重落後、到有點落後、到趕上來、再到領先,有這巨大的研發投入,過程很艱難。但是在晶片製造這樣的重資產領域,華為並沒有參與,9月15後旗艦晶片無法生產了,這是我們非常大的損失。」

阿迪耐克陷巨額虧損 國際運動品牌集體步入"寒冬"

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阿迪和耐克等國際運動品牌業績步入「寒冬」。阿迪達斯8月6日發布的財報顯示,其2020年二季度淨銷售額下降35%至35.79億歐元,淨利潤虧損2.95億歐元,上年同期則實現利潤5.31億歐元。

耐克的情況更為「糟糕」,其2020財年第四財季實現營收63.13億美元,同比下降38.14%;淨利潤虧損7.9億美元,同比下滑179.88%。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在過去的8年中,業績僅兩次未達盈利預期。為應對虧損局面和市場的不景氣,耐克決定在全球總部進行永久性裁員,同時大舉強化電商和直營業務。

此外,專業運動品牌安德瑪2020財年第三財季營收為9.30億美元,同比下跌34.92%;淨利潤虧損5.90億美元,同比下降676.34%。該公司預計,2020年下半年收入可能會繼續下跌20%-25%,而且第四季度的跌幅會更大。

「在歐美市場尚不穩定的情況下,中國市場表現更為正面,未來運動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布局會加大。」鞋服行業獨立分析師、上海良棲品牌總經理程偉雄向記者表示,「消費者的購買慾望會更有目標性,生活方式也有所改變,健康意識越來越強,這本身也會帶動運動品牌的發展。不過國際運動品牌僅靠中國市場很難扭轉其在全球市場的局面。」

阿迪達斯在財報中表示,二季度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同比持平,5、6月份已實現兩位數增長,預計三季度營業利潤將會反彈,較第二季度將增加10億歐元左右。

相關焦點

  • 阿迪耐克陷巨額虧損 國際運動品牌集體步入"寒冬"
    (原標題:阿迪耐克陷巨額虧損 國際運動品牌集體步入「寒冬」)
  •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終局之戰!沒有奇蹟發生,華為迎來至暗時刻
    今天是9月15日,是華為成立33周年的日子,也是華為歷史性的日子,還是一個值得中國人銘記的日子。從這一天起,華為晶片的供應正式被斷供了,這是美國川普政府瘋狂打壓華為,打壓中國高科技公司的結果。因此,9月15日,不只是華為的至暗時刻,也是中國科技界的至暗時刻。這一個日子值得每一個中國人銘記。今年5月15日,美國在去年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基礎上進一步升級,美國商務部宣布將嚴格限制華為使用美國的技術、軟體設計和製造半導體晶片進而保護美國國家安全,即升級對華為的晶片管制。
  • 翱捷科技申請科創板上市:獲阿里入股,利潤虧損需警惕
    翱捷科技此次上市所募資金將用於新型通信晶片設計、智能IPC晶片設計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等。其中,新型通信晶片設計項目是此次募集資金的最大投入方向,將投入10.62億。招股書顯示,翱捷科技近三年營業收入年均複合增速達到117.35%。但與此同時,受毛利率較低、費用端研發費用持續增長、股權支付費等因素影響,公司的歸母淨利潤持續虧損。
  • 寒武紀上市:虧損 11.8 億,30家資本圍獵、估值500億,晶片時代的...
    作為中國發展最快的AI晶片獨角獸,寒武紀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對上市計劃一直諱莫如深三緘其口。如今,隨著上交所信息披露,寒武紀科創板上市的「靴子」終於落地。3年虧損16億,上市後風險猶存「寒武紀」,成立於2016年,專注在AI核心處理器晶片技術研發和創新,典型的晶片設計公司。
  • 孫正義斷供華為5G和晶片,又套現阿里1.2萬億,馬雲終於忍無可忍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說到華為我們都非常熟悉了, 是值得我們驕傲的民族企業,也是我國最大的名氣,這些年一直堅持自研的道路,不論是5G、鴻蒙系統還是海思晶片,華為一直都走在科技前沿,沒想到如今卻被美國無理由打壓。
  • 疾步出圈與騰訊PK阿里攜易居「學貝殼」?
    阿里攜手易居,與騰訊鬥法。9月16日,2020房地產數位化峰會、天貓好房成立暨阿里易居聯合戰略發布會舉行。阿里和易居攜手推出「不動產交易協作機制」(ETC);同時,天貓宣布正式成立房產部門,這意味著阿里與易居要對標的是市值超過600億美元的貝殼及背後的大股東——騰訊。
  • 華為晶片斷供,工業軟體浩辰CAD助力實現國產化替代
    華為晶片斷供,工業軟體浩辰CAD助力實現國產化替代9月15日,美國對華為的禁令正式生效,全面「斷供」開始,臺積電、中芯國際、高通、聯發科、三星、SK海力士等企業集體停止向華為供貨。面對制裁,令人無奈的是中國在高端領域,尤其在晶片製造、工業軟體等方面確實存在著諸多短板。從Matlab到EDA,再到CAD等等,甚至工業作業系統等等,都引發了大家的擔憂。為了再次避免事件再次上演,中國亟需尋找更多工業軟體國產替代方案,浩辰軟體作為近三十年老牌國產CAD廠商,一直致力於打造更好的國產替代CAD軟體,打破工業軟體受制於人的困局。
  • 中紀委:華為晶片斷供或是中國晶片產業涅槃的開端
    (原標題:觀察 | 華為晶片斷供 「卡脖子」倒逼攻堅)
  • 阿迪耐克陷巨額虧損 國際運動品牌集體步入「寒冬」
    阿迪達斯8月6日發布的財報顯示,其2020年二季度淨銷售額下降35%至35.79億歐元,淨利潤虧損2.95億歐元,上年同期則實現利潤5.31億歐元。耐克的情況更為「糟糕」,其2020財年第四財季實現營收63.13億美元,同比下降38.14%;淨利潤虧損7.9億美元,同比下滑179.88%。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在過去的8年中,業績僅兩次未達盈利預期。
  • 美國晶片封鎖,除了我國技術提高,我們還能做什麼
    美國晶片制裁到來近年美國針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制裁就沒有消停過,先是中興晶片的禁供迫使中興繳納巨額罰金。又是針對華為從去年先是禁供美國產的晶片和技術服務,再到前幾日最新的凡是使用美國相關技術或設備的企業都不得私自出售產品或服務給華為。
  •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斷劍重鑄之日,騎士歸來之時
    9月15日,美國對華為的新禁令正式生效。當日起包括臺積電、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將不再供應晶片給華為。8月7日,餘承東稱麒麟9000或是華為高端晶片的絕版。9月8日,在中國信創黃埔論壇上,倪光南院士認為,華為不會面臨「無芯可用」的困境,中國已經有了28nm的光刻機。
  • 臺積電確認斷供 華為的救星在哪裡?
    財經瘋話 財經生活頻道《中國股市報導》戳 近日,晶片領域同時發生了2件大事: 中國大陸的晶片巨頭—中芯國際(688981)正式登陸科創板上市,當天股價飆漲202%,總市值飆升至2813
  • 斷供前夜倉促亮劍 華為「匯聚星火」後仍要翻越幾座大山
    圖片來源:華為離9月15日斷供大限不到一個禮拜,華為發布鴻蒙系統2.0,亮出了「殺手鐧」。鴻蒙系統2.0全面提升了分布式能力,為開發者提供完整的分布式設備與應用開發生態。智能機第一梯隊晶片廠商紫光展銳已有6款智能晶片平臺與谷歌Android 11同步完成升級,同時還為終端設備廠商提供預先測試、預先認證且完全兼容的Android 11一站式解決方案。華為在萬物互聯時代的野心,谷歌也已先行一步。早在2016年,谷歌就在開源社區開始Fuchsia OS的跨平臺作業系統項目,與鴻蒙OS定位相似,計劃在未來取代Android和Chrome OS。
  • 斷了華為,再斷中芯國際,這一系統打擊還未完
    華為有海思,海思不僅僅是華為晶片的備胎,更是中國半導體行業晶片設計的一座最高山峰。然而,人家一紙命令這座山峰倒了、塌了,因為失去了製造的基礎、沒有了先進位造的支撐。可是就在昨日,國內代工技術最強的中芯國際又陷入了「斷||頭」的處境,短期內不能發展到10nm以下製程水平,這就是中國科技的現實,也是中國工業界的悲哀。斷了華為,是毀了中國的集成電路設計能力華為是世界領先的通訊領域主導者、領導者。
  • 阿里易居樂居蘇寧宣布啟動首屆「房產雙11」
    阿里易居樂居蘇寧宣布啟動首屆「房產雙11」 9月16日15時,「天貓好房成立暨阿里易居聯合戰略發布」在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園區舉行,百位房地產董事長CEO總裁參會。峰會現場,阿里易居樂居蘇寧重磅宣布啟動首屆「房產雙11」!一年一度的雙11,拼命剁手、瘋狂秒殺,已成為全民狂歡購物節。
  • 華為事件再現?近60家中企被美斷供,中芯國際說了句喪氣話
    據環球網報導,近60家中企、個人再次被美國點名斷供,包括軟體、技術以及硬體設備的合作都基本告吹,其中就包括最近在晶片領域幹的熱火朝天的中芯國際以及大疆等知名企業。儘管這種封鎖已經是「習以為常」也可以預料,但其帶來的實打實的威脅卻也是難以避免的。
  • 美國還是要斷供華為晶片,拆解後才發現,零件進口程度僅僅是這樣
    國內手機市場佔份額最大的企業華為,就是處在這樣一種被美國針對的情況下。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商務部於當地時間周五宣布修改一項出口規定,禁止全球製造商向華為提供晶片,受此消息影響,美晶片股周五下挫,高通跌5.13%,臺積電跌4.41%。
  • 華為使用高通晶片有何不可?
    或許對於有些民眾來說,內心很難接受國貨之光華為手機採用高通驍龍晶片,畢竟華為手機之所以讓一部分國人驕傲的核心原因就是採用了自研的海思晶片。但在這個節骨眼,對於現在的華為來說:「華為現在遭遇很大的困難。持續的打壓,給我們的經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求生存是我們的主線。」郭平說到。華為為什麼要用美國公司高通的晶片?
  • 晶片斷供,真的會置華為於絕境嗎?並沒有那麼糟糕!
    昨日,華為餘承東的一句:「麒麟9000晶片到9月份就沒有了」的發言,讓整個科技界為之側目:強大如華為,也還是被人死死卡住了脖子。很多網友更是痛心疾首,紛紛義憤填膺地懟我們國內的科技和網際網路企業:不重視基礎研究,就知道搞各種稀奇古怪的網際網路模式賺錢,這下悲劇了吧?
  • 求人不如靠己,IDM模式只是開始,華為在屏幕驅動晶片領域再發力
    臺積電的斷供讓本拿著晶片技術的華為反而無晶片可用,所以有了今天的麒麟9000成為「絕唱」;高通的制約讓本有著更多5G專利的華為反而向高通低頭,所以有了今天的華為向高通繳納巨額專利費,現實世界還真是造物弄人!